一种造粒机螺旋混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83978发布日期:2024-03-13 20:30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造粒机螺旋混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混料,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造粒机螺旋混料机构。


背景技术:

1、造粒机是一种可将物料制造成特定形状的成型机械,其中在造粒机进行工作时会使用到混料机构,且通过混料机构对倒入的物料进行混合使得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混料。

2、但是,现有的大多数造粒机螺旋混料机构在使用时不便对进行混料的螺旋混料叶片进行拆卸检修与更换,从而使得该机构不能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且使得该机构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造粒机螺旋混料机构,能够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造粒机螺旋混料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混料筒,所述混料筒内部下表面中心处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内部下表面开设有上下贯穿式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部螺纹连接有外螺纹盖,所述混料筒内部上方开口处插接有筒盖,所述筒盖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筒盖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上下贯穿式的进料口,且所述进料口内部与所述进料斗内部相通,所述筒盖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外表面均匀设置有三个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内部开设有上下贯穿式的安装槽,且所述插杆的底端贯穿所述安装槽,所述插杆内部设置有拆卸组件,且所述安装杆通过所述拆卸组件与所述插杆安装,所述安装杆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旋混料叶片,所述混料筒内部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通过所述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顶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且所述限位槽内部上表面与所述混料筒内部相通,所述插杆的底端插接在所述插槽内部,所述插杆的左右两侧位于所述插槽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插接在所述限位槽内部,所述混料筒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升降杆,所述电动升降杆顶端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板,且所述l型连接板的底部与所述筒盖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

3、更进一步的,所述拆卸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插杆内部中心处的内槽,且所述内槽内部下表面与所述插槽内部相通,所述内槽内部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中心处开设有上下贯穿式的贯穿孔,所述内槽内部下方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所述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二,所述滑动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杆,且所述挤压杆的底端与所述插槽内部下表面相贴合,所述滑动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端贯穿所述弹簧二与所述贯穿孔,且和所述内槽内部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内槽内部左右两侧与所述安装槽内部相对应处均开设有左右贯穿式的通槽,所述通槽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部中心处开设有左右贯穿式的通孔,所述通孔内部滑动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外表面位于所述通槽内部套设有弹簧一,所述弹簧靠近所述内槽内部中心处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远离所述内槽内部中心处的一端与所述卡杆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卡杆远离所述内槽内部中心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安装槽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卡槽,且所述卡块卡接在所述卡槽内部,所述竖杆左右两侧与所述通槽相对应处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块,且所述挤压块的外表面与所述卡杆靠近所述内槽内部中心处的一端相贴合,所述竖杆左右两侧位于所述挤压块的上方均开设有插孔。

4、更进一步的,所述卡杆靠近所述内槽内部中心处的一端与所述插孔均设置成弧形状,且所述卡杆靠近所述内槽内部中心处的一端与所述插孔相适配。

5、更进一步的,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均设置成半圆形状。

6、更进一步的,左侧所述插杆外表面设置的所述螺旋混料叶片与右侧所述插杆外表面设置的所述螺旋混料叶片呈交错设置。

7、更进一步的,所述电动升降杆与所述电机均和所述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8、本实用新型一种造粒机螺旋混料机构的有益效果为:

9、该机构在使用时通过拆卸组件便于螺旋混料叶片的拆卸检修与更换,这样就可以使得该机构可以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从而使得该机构实用性较强;

10、该机构在使用时便于混料前的物料进入与混料后的混料流出,从而使得该机构使用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造粒机螺旋混料机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两个所述支撑杆(2)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混料筒(3),所述混料筒(3)内部下表面中心处开设有出料口(17),所述出料口(17)内部下表面开设有上下贯穿式的螺纹孔(19),所述螺纹孔(19)内部螺纹连接有外螺纹盖(18),所述混料筒(3)内部上方开口处插接有筒盖(11),所述筒盖(11)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进料斗(12),所述筒盖(11)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上下贯穿式的进料口(13),且所述进料口(13)内部与所述进料斗(12)内部相通,所述筒盖(11)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插杆(7),所述插杆(7)外表面均匀设置有三个安装杆(16),所述安装杆(16)内部开设有上下贯穿式的安装槽(21),且所述插杆(7)的底端贯穿所述安装槽(21),所述插杆(7)内部设置有拆卸组件(6),且所述安装杆(16)通过所述拆卸组件(6)与所述插杆(7)安装,所述安装杆(16)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旋混料叶片(15),所述混料筒(3)内部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顶部开设有插槽(20),所述插槽(20)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22),且所述限位槽(22)内部上表面与所述混料筒(3)内部相通,所述插杆(7)的底端插接在所述插槽(20)内部,所述插杆(7)的左右两侧位于所述插槽(20)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3),且所述限位块(23)插接在所述限位槽(22)内部,所述混料筒(3)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升降杆(9),所述电动升降杆(9)顶端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板(10),且所述l型连接板(10)的底部与所述筒盖(11)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粒机螺旋混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组件(6)包括开设在所述插杆(7)内部中心处的内槽(601),且所述内槽(601)内部下表面与所述插槽(20)内部相通,所述内槽(601)内部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16),所述固定块(616)内部中心处开设有上下贯穿式的贯穿孔(615),所述内槽(601)内部下方滑动连接有滑动板(602),所述滑动板(602)与所述固定块(616)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二(614),所述滑动板(602)底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杆(603),且所述挤压杆(603)的底端与所述插槽(20)内部下表面相贴合,所述滑动板(602)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杆(609),所述竖杆(609)的顶端贯穿所述弹簧二(614)与所述贯穿孔(615),且和所述内槽(601)内部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内槽(601)内部左右两侧与所述安装槽(21)内部相对应处均开设有左右贯穿式的通槽(613),所述通槽(613)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11),所述连接块(611)内部中心处开设有左右贯穿式的通孔(607),所述通孔(607)内部滑动连接有卡杆(606),所述卡杆(606)外表面位于所述通槽(613)内部套设有弹簧一(612),所述弹簧靠近所述内槽(601)内部中心处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611)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612)远离所述内槽(601)内部中心处的一端与所述卡杆(606)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卡杆(606)远离所述内槽(601)内部中心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605),所述安装槽(21)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卡槽(604),且所述卡块(605)卡接在所述卡槽(604)内部,所述竖杆(609)左右两侧与所述通槽(613)相对应处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块(608),且所述挤压块(608)的外表面与所述卡杆(606)靠近所述内槽(601)内部中心处的一端相贴合,所述竖杆(609)左右两侧位于所述挤压块(608)的上方均开设有插孔(6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造粒机螺旋混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606)靠近所述内槽(601)内部中心处的一端与所述插孔(610)均设置成弧形状,且所述卡杆(606)靠近所述内槽(601)内部中心处的一端与所述插孔(610)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造粒机螺旋混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605)与所述卡槽(604)均设置成半圆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粒机螺旋混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左侧所述插杆(7)外表面设置的所述螺旋混料叶片(15)与右侧所述插杆(7)外表面设置的所述螺旋混料叶片(15)呈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粒机螺旋混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升降杆(9)与所述电机(14)均和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混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造粒机螺旋混料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混料筒,所述混料筒内部下表面中心处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内部下表面开设有上下贯穿式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部螺纹连接有外螺纹盖,所述混料筒内部上方开口处插接有筒盖,所述筒盖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筒盖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上下贯穿式的进料口,且所述进料口内部与所述进料斗内部相通;该机构在使用时通过拆卸组件便于螺旋混料叶片的拆卸检修与更换,这样就可以使得该机构可以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从而使得该机构实用性较强。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平,王云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泓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7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