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69994发布日期:2024-03-28 18:52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注塑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1、塑料模具是塑料加工工业中和塑料成型机配套,赋予塑料制品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工具。由于塑料品种和加工方法繁多,塑料成型机和塑料制品的结构又繁简不一,塑料模具的种类和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

2、由于塑料模具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反复对接分开,因此塑料模具的两个部分需要反复撞击,从而造成常规的塑料模具在撞击中损坏率偏高的问题。

3、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常规的塑料模具在撞击中损坏率偏高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的外部滑动安装有导座,所述导座和第一模块之间均匀设有弹片,所述弹片与导座活动接触,所述弹片与第一模块固定连接。当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闭合时,利用弹片缓冲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闭合作用力,降低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之间瞬时冲击力,方便保护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

4、优选的,所述导座包括座体和引导框,所述引导框固定连接在座体的前端。通过引导框方便引导第一模块滑动。

5、优选的,所述引导框的上端与下端镂空开设有通气孔。当第一模块向引导框内侧滑动时,利用通气孔缓缓排除气体,利用引导框内部气体进一步缓冲作用力,方便进步保护导座和第一模块。

6、优选的,所述导座还包括软垫,所述软垫均匀分布在引导框的前端,所述引导框与软垫固定连接。利用软垫做最后的缓冲,同时利用软垫为第一模块提供向前的作用力,使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牢牢贴合,方便保障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对接的稳定性。

7、优选的,所述导座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后端与座体固定连接。通过弹簧方便为第一模块中部提供弹力支撑。

8、优选的,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第一块体和加厚框,所述加厚框固定连接在第一块体的外端。通过第一块体沿引导框内部滑动,使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闭合时缓冲作用力,方便第一模块滑动缓冲作用力。

9、优选的,所述第二模块包括第二块体、导柱和固定座,所述导柱与第二块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块体与固定座固定连接。

1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1、当第一模块向引导框内侧滑动时,利用通气孔缓缓排除气体,利用引导框内部气体进一步缓冲作用力,方便进步保护导座和第一模块,从而降低了模具的损坏率。

12、2、利用软垫做最后的缓冲,同时利用软垫为第一模块提供向前的作用力,使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牢牢贴合,方便保障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对接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块(3)和第二模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3)的外部滑动安装有导座(2),所述导座(2)和第一模块(3)之间均匀设有弹片(1),所述弹片(1)与导座(2)活动接触,所述弹片(1)与第一模块(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座(2)包括座体(21)和引导框(23),所述引导框(23)固定连接在座体(21)的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框(23)的上端与下端镂空开设有通气孔(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座(2)还包括软垫(24),所述软垫(24)均匀分布在引导框(23)的前端,所述引导框(23)与软垫(2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座(2)还包括弹簧(25),所述弹簧(25)的后端与座体(2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3)包括第一块体(31)和加厚框(32),所述加厚框(32)固定连接在第一块体(31)的外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块(4)包括第二块体(41)、导柱(42)和固定座(43),所述导柱(42)与第二块体(4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块体(41)与固定座(43)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的外部滑动安装有导座,所述导座和第一模块之间均匀设有弹片,所述弹片与导座活动接触,所述弹片与第一模块固定连接。所述导座包括座体和引导框,所述引导框固定连接在座体的前端。所述引导框的上端与下端镂空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导座还包括软垫,所述软垫均匀分布在引导框的前端,所述引导框与软垫固定连接。所述导座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后端与座体固定连接。当第一模块向引导框内侧滑动时,利用通气孔缓缓排除气体,利用引导框内部气体进一步缓冲作用力,方便进步保护导座和第一模块,从而降低了模具的损坏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海,刘志刚,蒋雪倩,豆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晟龙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