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成型模具的脱模装置及其脱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944311发布日期:2024-05-11 00:25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成型模具的脱模装置及其脱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模具脱模设备,具体是一种注塑成型模具的脱模装置及其脱模方法。


背景技术:

1、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注塑模具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汽车、电子、家电、玩具、医疗器械等行业。它对于生产各种塑胶制品,如塑料瓶、塑料盘、塑料玩具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注塑模具在开模时,通常需要人工手动将注塑成型后的产品从模具中取出来,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操作过程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导致产品损坏和人员受伤,不仅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给工作人员增加了一定的劳动负担。

2、在申请号为cn202111236728.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易脱模的注塑模具,上述发明待塑料熔体冷却后,驱动上模具和下模具相互远离,吹模机构朝向成型品吹气,加速成型品冷却,同时下模具通过联动机构启动顶模组件将成型品顶出,有利于改善塑料冷却后与注塑模具粘连的问题;上模具和下模具远离时,下模具通过联动组件启动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发出信号使鼓风机启动,上模具和下模具靠近时,控制开关发出信号使鼓风机止停,上模具和下模具与顶模组件之间的联动,实现更准确控制顶模组件的启闭,有利于改善塑料冷却后与注塑模具粘连的问题。

3、申请号为cn202311118244.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注塑模具脱模结构,在本发明中,在开模后,当动模后退至预定位置,需要将产品顶出时,顶出伸缩缸伸长,带动推板运动,推板带动动模铲基移动,动模铲基在动模楔形通道的作用下,带动产品侧壁动模仁向外侧水平滑动,产品胶位较深的侧壁与产品侧壁动模仁分离,减小了产品侧壁动模仁与产品之间的抓力,当注塑完成需要开模时,动模复位,定模板在压簧的作用下与定模固定板之间弹开,在定模铲基和定模楔形通道的作用下,带动两个产品顶面定模仁向外侧移动,实现与产品的顶面进行分离,防止出现因定模对产品抓力较大导致产品掉落的现象,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在产品顶面定模仁与产品侧壁动模仁上分别设有冷却水路,冷却水路对产品进行冷却,减少产品的冷却时间,减少注塑周期,提高了生产产量。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以下问题,具体的:

4、1、现有的对注塑产品脱模过程大多数采用人工手动脱模,操作繁琐、效率低下,同时易导致产品变形和表面破损,甚至导致工人受伤;

5、2、上述专利文件中虽然能够对注塑产品进行脱膜处理,但是通过顶模组件进行脱模处理,直接顶出注塑产品,会导致产品变形、表面出现压痕以及不能对多组注塑产品进行同步脱模操作;

6、3、在注塑产品脱模过程,由于产品和模具之间抓力过大,在进行外力推动脱模的过程会导致产品表面出现破损,不具备产品与模具之间抓力预抵销的功能;

7、4、注塑完成后的产品,如果出现冷却不彻底,会导致脱模过程出现产品变形的问题,同时自然冷却又会消耗大量时间,影响产品制备效率。

8、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塑成型模具的脱模装置及其脱模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塑成型模具的脱模装置及其脱模方法,有效的解决了通过硬性接触将产品脱模会出现产品变形,不能对注塑产品进行辅助冷却,多组产品同步进行脱模处理以及对注塑产品和模具之间的抓力进行预抵消,避免产品表面出现破损的问题。

2、本发明为一种注塑模具成型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箱,所述的底座箱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的转动柱置于所述的底座箱内部的驱动装置相连,所述的转动柱上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置于所述的底座箱上端的间歇转动架,所述的间歇转动架上固定连接有四组绕所述的转动柱等圆周分布的转动立杆,所述的转动立杆下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托架,所述的支撑托架远离所述的转动柱一端转动连接有下托盒,所述的转动立杆上下滑动连接有升降托盒,所述的升降托盒和所述的下托盒相配合,所述的下托盒、升降托盒内部均连接有模具夹持装置;

3、所述的下托盒靠近所述的支撑托架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的转动杆和所述的支撑托架转动连接,所述的转动杆上开设有螺旋轨道,所述的转动杆上同轴滑动连接有和所述的支撑托架滑动连接的滑动套环,所述的滑动套环和转动连接在所述的支撑托架上的滑动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的滑动套环上固定连接有和所述的螺旋轨道相配合的滑动销,所述的滑动螺杆和转动连接在所述的间歇转动架上的连接轴通过链轮传动机构相连,所述的连接轴通过锥齿轮换向机构、链轮传动机构和转动连接在所述的间歇转动架下端的从动齿轮相连,所述的底座箱上端固定连接有和所述的从动齿轮相啮合的限位半齿环;

4、所述的底座箱上开设有成品收纳轨,所述的成品收纳轨和所述的限位半齿环中间位置正对,所述的底座箱内部固定连接有液压升降杆,所述的液压升降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吸盘,所述的液压升降杆贯穿所述的成品收纳轨;

5、所述的升降托盒均固定连接有液压调节杆,所述的液压调节杆和连接在所述的间歇转动架上的液压驱动装置相连。

6、优选的,所述的下托盒、升降托盒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套盒,所述的下托盒、升降托盒内部分别置有下模具、上模具,所述的模具夹持装置包括四个呈矩形分布的类梯形限位板,所述的类梯形限位板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液压杆,所述的伸缩液压杆连接在对应的下托盒、升降托盒内部,所述的伸缩液压杆和外界供压装置相连;

7、所述的类梯形限位板上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

8、所述的下托盒、升降托盒内部均连接有模具导向结构,所述的模具导向结构包括和所述的下托盒、升降托盒滑动连接的伸缩板,所述的伸缩板和所述的下托盒、升降托盒通过弹簧相连,所述的伸缩板远离所述的支撑套盒一端为弧面状。

9、优选的,所述的升降吸盘上固定连接有若干通气管,所述的通气管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强力吸盘,所述的强力吸盘和所述的通气管相连通,所述的通气管上固定连接有电磁通气阀。

10、优选的,所述的转动柱上开设有往复回形滑轨,所述的转动柱上上下滑动连接有升降驱动套,所述的升降驱动套内壁固定连接有和所述的往复回形滑轨相配合的驱动销,所述的升降驱动套和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底座箱内部的升降往复滑杆螺纹连接,所述的升降往复滑杆和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底座箱内部的驱动电机相连。

11、优选的,所述的下托盒、升降托盒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往复转杆,所述的往复转杆上均同轴固定连接有震动套,所述的震动套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震动杆,所述的震动杆上均固定连接有震动球;

12、两个对称分布的往复转杆通过链轮传动结构相连,其中一个所述的往复转杆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的转动齿轮旁啮合有往复齿条,所述的往复齿条分别和连接在下托盒、升降托盒上的往复伸缩套杆相连;

13、所述的间歇转动架上端固定连接有若干活塞筒,所述的活塞筒和所述的往复伸缩套杆通过导管相连,所述的活塞筒内部同轴上下滑动连接有升降活塞,所述的升降活塞下端转动连接有升降滑杆,所述的升降滑杆上开设有往复螺纹,所述的升降滑杆和所述的活塞筒螺纹连接,所述的升降滑杆下端同轴上下滑动连接有中转齿轮;

14、所述的底座箱内部固定连接有贯穿所述的间歇转动架的定位杆,所述的定位杆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齿环,所述的中转齿轮和所述的限位齿环相啮合。

15、优选的,所述的间歇转动架上端固定连接有储液箱,所述的储液箱内部固定连接有循环供水泵,所述的储液箱内部固定连接有制冷机;

16、所述的下托盒、升降托盒均开设有循环水道,所述的支撑套盒和对应的所述的循环水道相连通,所述的循环水道和所述的循环供水泵相连。

17、优选的,所述的下模具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调节孔,所述的调节孔内固定连接有隔离板,所述的调节孔内部上下滑动连接有置于所述的隔离板上方的升降封板,所述的升降封板下端同轴连接有置于所述的隔离板下方的升降活塞板,两个所述的调节孔之间开设有位于所述的隔离板下方的通气道,所述的通气道和开设在所述的下模具下端的锥形进气管相连通;

18、两个所述的调节孔之间开设有进气道,所述的进气道和开设在所述的下模具上的圆锥形通气管相连通;

19、所述的下托盒内部固定连接有调节进气管、调压气管,所述的调节进气管、调压气管分别和所述的锥形进气管、圆锥形通气管相连通,所述的锥形进气管、圆锥形通气管分别和连接在所述的间歇转动架上的一级供气泵、二级供气泵相连。

20、优选的,所述的液压驱动装置包括和所述的液压升降杆相连通的液压筒,所述的液压筒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活塞,所述的调节活塞下端转动连接有升降调节杆,所述的升降调节杆上开设有往复螺纹,所述的升降调节杆和所述的液压筒螺纹连接;

21、所述的升降调节杆下端同轴上下滑动连接有调节齿轮,所述的调节齿轮和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底座箱上端的驱动半齿环相啮合。

22、优选的,所述的底座箱上端连接有防护箱,所述的防护箱上连接有开关门,所述的防护箱侧壁固定连接有供气管,所述的防护箱上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的供气管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板,所述的排气管和外界排气装置相连。

23、一种注塑成型模具的脱模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4、步骤一:将待脱模的注塑产品放置在所述的下托盒上;

25、步骤二:启动所述的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带动所述的间歇转动架间歇90度转动;

26、步骤三:转动90度的过程,所述的升降托盒向下滑动,通过所述的升降托盒、下托盒实现对上模具、下模具的夹持限位;

27、步骤四:启动外界供压装置,通过所述的伸缩液压杆、类梯形限位板实现对上模具、下模具的夹持固定;

28、步骤五:所述的间歇转动架再转动90度,在转动的同时,所述的震动球实现对上模具、下模具的震动敲打,然后所述的升降托盒夹持所述的上模具上升至最高位置;

29、步骤六:启动所述的一级供气泵、二级供气泵,通过所述的调节孔实现对所述的下模具内部处于负压;

30、步骤七:启动所述的间歇转动架再转动90度,转动完成后,通过所述的调节孔向所述的下模具内部供气,同时所述的液压升降杆上下往复滑动,实现对注塑产品脱模后的向下输送;

31、步骤八:脱模完成后,所述的间歇转动架转动90度,然后所述的下托盒翻转180复位。

32、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注塑模具的脱模装置进行改进,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33、1、有效的实现了高温烧成过程余热的有效利用,利用余热对物料进行干燥烘干处理,同时对高温烧成过程产生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的问题;

34、2、通过设置限位架、限位辊、液压伸缩杆、倒u形缓冲管、连接链轮、驱动轴杆、驱动杆等结构有效的解决了对滑行架进行限位的同时,通过限位辊进行辅助驱动的问题;

35、3、通过设置连接齿轮、限位齿条、转动杆和扰流桨叶等结构有效的解决了对成型仓内部温度分布不均以保证模具受热均匀的问题;

36、4、通过设置分区架、收纳轨、升降架、升降密封板、升降调节杆、升降螺旋轨、滑行轨道、滑动封板等结构实现了不同温度区域进行有效隔绝以及保证滑行架顺利通过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