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造车轮用轮胎的过程中控制连续细长元件的传递的方法和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756161阅读:来源:国知局
INm和大约3Nm之间,更优选在大约1.6Nm和大约2.4Nm 之间。
[0049] 优选的,在驱动元件中的每个处施加在连续细长元件上的驱动力介于大约10N和 大约40N之间,更优选介于大约20N和30N之间。
[0050] 所述值对于〃减轻〃在驱动元件的紧下游且因此也减轻在曲折路径的出口处的张 力/变形是充分的,且同时所述值被限制以便防止引起材料损坏,因为此时材料经历其应力 条件的突变。
[0051] 优选的,施加的转矩/力与连续细长元件的前进速度成比例地增加。代表沿曲折路 径的连续细长元件中的张力/变形的线斜率以及因此张力/变形的最大值与前进速度成比 例(因为承载辊的轴承的滚动摩擦随着速度增加),张力/变形的最大值在所述路径的出口 处发生。出于这个原因,为了将所述最大值保持在可接受值内,驱动力(即,上述阶梯的高 度)随着前进速度增加而渐进地增加。
[0052] 优选的,施加的转矩/力与空转辊的数量成比例地增加。假如所述线斜率(即,前进 速度的斜率)相同,在出口处的张力/变形的最大值与辊的数量成比例,即,与路径的长度且 因此与存储装置的容量成比例。出于这个原因,为了将所述最大值维持在可接受值内,驱动 力(即,上述阶梯的高度)随着存储装置的容量增加而渐进地增加。
[0053]优选的,驱动元件与连续细长元件的前进速度成比例地增加。
[0054] 优选的,驱动元件与空转辊的数量成比例地增加。
[0055] 通过这种方式,在每个单一驱动点处的转矩/驱动力可以维持基本不变,以便避免 引起材料损坏,但是由施加在各种驱动元件中的力的总和给定的总体值可以与前进速度 和/或与空转辊的数量成比例地增加。
[0056] 优选的,曲折路径的长度和沿所述曲折路径设置的细长元件的长度介于大约90m 和大约130m之间、更优选等于大约110m。即使在上游中断细长元件的供应,该长度对于完成 轮胎构造周期也是足够的。这允许防止在中断传递的情况下产生轮胎,该轮胎必须被废弃。
[0057] 优选的,空转辊的数量介于大约50和大约90之间,更优选等于大约70。辊的这种数 量允许管理如上所述的高的长度,同时维持装置紧凑。
[0058] 优选的,连续细长元件沿曲折路径的前进速度大于大约100m/min,更优选等于大 约120m/min。
[0059]优选的,连续细长元件沿曲折路径的前进速度大于大约300m/min,更优选等于大 约400m/min。
[0060]这些速度在传统构造过程中和在用于在成型鼓上铺设半成品的构造过程中都顾 及到用于构造轮胎的周期时间。
[0061 ]优选的,马达的转矩以与驱动元件的旋转速度成比例的方式受控。
[0062] 优选的,马达被编程以用于与驱动元件的旋转速度成比例地传递转矩。
[0063] 优选的,马达的转矩随着驱动元件的旋转速度而线性变化。
[0064] 优选的,当细长元件停止时,马达给出零贡献(维持空转);然而,当速度增加时,马 达的转矩渐进地增加。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将在出口中的纵向力与工作速度不相关。
[0065] 优选的,转矩曲线被预先设定/编程。
[0066] 优选的,马达且相应的(电子)控制部分是相对于用于控制装置和设备的系统的独 立元件。马达自动工作且因此确保装置和设备整体的结构简单。
[0067] 优选的,马达传递的最大转矩介于大约5Nm和大约lONm之间。
[0068] 优选的,在操作中的马达的转矩维持在大约0.5Nm和大约3Nm之间。
[0069]优选的,空转辊如此组织以便将纵向静态力(因此纵向静态张力等于纵向力和连 续细长元件的截面积之间的比率)赋予缠绕其上的连续细长元件。这种效果例如通过远离 彼此移动辊而获得。当细长元件在其辊上不动时,即,当细长元件不在供给方向上前进时, 也存在上述纵向静态力,且纵向静态力的值对于所述元件的整个长度是恒定的。当连续细 长元件代之处于运动中时,将纵向静态力加上/减去从进入存储装置开始直到离开存储装 置以基本线性方式增加的力(由于在曲折路径的下游操作的驱动和沿曲折路径分布的摩擦 力)。因而在曲折路径的初始段(入口)处,总纵向力(纵向静态力和由空转辊和下游的驱动 施加的力的总和)小于纵向静态力,且在曲折路径的最终段(出口)处所述总纵向力大于纵 向静态力。
[0070] 优选的,在所述细长元件的曲折路径的出口处施加在连续细长元件上的纵向力小 于大约60N,更优选小于大约50N。这些值允许限制连续细长元件的弹性返回。
[0071] 优选的,在所述连续细长元件进入曲折路径的入口和曲折路径的出口之间施加在 连续细长元件上的纵向力的差小于大约30N,更优选小于大约20N。
[0072] 优选的,在曲折路径中所述细长元件的入口处施加在连续细长元件上的纵向力大 于大约20N,优选大于大约30N。在入口中的纵向力的这些值确保连续细长元件维持与第一 空转辊接合且维持在曲折路径中被引导。过度减小或取消在入口中的纵向力实际上将导致 细长元件从空转辊脱离接合且因此导致设备的停止。
[0073]申请人认为,采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借助于例一个或多个)如动力辊(沿曲 折路径施加(一个或多个)驱动(力)转矩)同时允许下述:假如施加相同的纵向静态力,增加 在入口中的纵向力且减小在出口中的纵向力;或通过维持在入口中基本相同的纵向力而减 小纵向静态力,以获得在出口中的纵向力甚至更大的减少。
[0074]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动态存储装置包括:
[0075] 基部;
[0076] 上支撑杆,其安装在基部上方且承载所述多个空转辊的上空转辊;
[0077] 下支撑杆,其安装在基部上方且承载所述多个空转辊的下空转辊;
[0078]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驱动元件基本在下支撑杆下方设置在基部上。
[0079] 连续细长元件从上支撑杆的辊连续地传到下支撑杆的辊,以便限定所述曲折路 径。
[0080] 在相对于两个杆的空转辊的隔开位置安装在基部上的驱动元件使得可能的维护 和/或替换操作简单、快速且便宜。
[0081] 优选的,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能够沿被约束到基部的支撑引导件竖直移动,且借 助于优选气动的致动器远离彼此移动。致动器的动作将前述纵向静态力赋予缠绕在空转辊 上的连续细长元件。致动器实际上倾向于使杆与由细长元件提供的约束相反地远离彼此移 动,缠绕在空转辊上的细长元件在所述两个杆之间延伸。
[0082] 优选的,机构将上支撑杆连接到下支撑杆,以使得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两者的重 量彼此平衡。在不对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施力的情况下,即,如果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仅受 到其自身的重量,则所述两个杆维持在支撑引导件上的平衡而不向上或向下移动。约束使 得通过向上移动上支撑杆(或下支撑杆),下(或上)支撑杆同时且对称地向下移动,且反之 亦然。优选气动的致动器能够在上支撑杆上(和/或在下支撑杆上)施加力,以便推动所述支 撑杆同时远离彼此。
[0083] 优选的,支撑引导件具有细长竖直形状,且两个杆在其中心部分处被可滑动地约 束到支撑引导件。
[0084] 优选的,空转辊相对于平行于所述空转辊的旋转轴线的轴向方向被组织成至少两 个轴向接近的组,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组中的每组限定所述连续段之一。换言之,一组空转 辊限定相应一段曲折路径。每组的空转辊基本设置在相同的平面上且不同组设置在平行且 并排的平面上。因此,曲折路径在第一平面上以缠绕方式延伸、而后在平行且并排于第一平 面的不同平面上延伸、且可能在第三平面等等上延伸。这种解决方案允许限制临时存储装 置的线性尺寸。
[0085] 优选的,不同组的对应空转辊共轴地安装在相同的旋转轴线上。换言之,对应于旋 转轴线的每个旋转轴承载彼此轴向邻近的第一组的空转辊、第二组的空转辊等等(对应的 辊)。这种解决方案是简单且便宜的,因为不同段的细长元件多次利用相同的轴。此外,这种 解决方案确保所述段总是彼此对齐,而不必还管理控制每单一段的填充因数。
[0086]优选的,所述空转辊被组织成三个轴向接近的组,以使得每个旋转轴承载三个辊。 [0087]优选的,两个杆中的每个在动态存储装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沿优选水平的主 要延伸方向延伸。
[0088]优选的,上述下支撑杆承载一系列轴,轴的平行轴线沿正交于所述轴的主要延伸 方向对齐。优选的,上述上支撑杆承载一系列轴,轴的平行轴线沿正交于所述轴的杆的主要 延伸方向对齐。
[0089] 优选的,下支撑杆的轴相对于上支撑杆的轴不竖直对齐。
[0090] 优选的,曲折路径在从动态存储装置的第一侧延伸到第二侧的至少一个第一段和 在从动态存储装置的第二侧延伸到第一侧的一个第二段中在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之间延 伸。
[0091] 优选的,第一驱动元件在放置在动态存储装置的第二侧处的末端空转辊下方设置 在基部上。
[0092] 优选的,从第一段到达的连续细长元件下降到第一驱动元件,围绕所述第一驱动 元件部分地缠绕,而后朝向第二段重新上升。
[0093] 优选的,连续细长元件到达缠绕连续细长元件的卷轴,围绕至少一个拉入辊经过, 而后在靠近于第一侧且轴向靠近于上支撑杆的上末端空转辊上部分地缠绕,然后朝向靠近 于第一侧且轴向靠近于下支撑杆的下末端空转辊下降且朝向属于相同第一平面的后续上 空转辊重新上升。
[0094] 优选的,细长元件继续其在第一平面上的缠绕延伸继续直到靠近于第二侧且轴向 靠近于上支撑杆的上末端空转辊(因此限定第一段曲折路径)、而后下降到定位在基部上的 第一驱动元件,且第一驱动元件定位成使得在最后空转辊和第一驱动元件的辊之间缠绕的 细长元件竖直对齐。
[0095] 优选的,连续细长元件围绕第一驱动元件从下方部分地缠绕、朝向靠近于第二侧 的上末端空转辊攀登且围绕所述上末端空转辊部分地缠绕,所述上末端空转辊轴向远离上 支撑杆,即,在并排且平行于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上定位。
[0096] 优选的,细长元件继续其在第二平面上的缠绕延伸直到靠近于第一侧的上末端空 转辊(因此限定第二段曲折路径),而后下降到在基部上定位的第二驱动元件,且第二驱动 元件定位成使得在所述空转辊和第二驱动元件的辊之间缠绕的细长元件竖直对齐。
[0097]优选的,曲折路径在从动态存储装置的第一侧延伸到第二侧的第三段中在上支撑 杆和下支撑杆之间延伸。
[0098]优选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相对于平行于所述空转辊的轴线的轴向方向彼 此轴向并排。
[0099]优选的,第二驱动元件在放置在动态存储装置的第一侧处的末端空转辊下方设置 在基部上。
[0100]优选的,从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