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19680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机制作技术,尤其指一种用于注塑机上的螺杆。
【背景技术】
[0002]现有一种专利号为CN201410023180.5名称为《一种一体式螺杆组》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一体式螺杆组,其包括螺杆和螺杆头,所述螺杆头设置在螺杆前端,所述螺杆头是通过在螺杆的前端加工成锥形形成的,所述螺杆和螺杆头一体设置为整体结构。本发明通过将螺杆头和螺杆一体设置为整体结构,省去了两者间的连接,减少了连接带来的对机械强度的影响,提高了螺杆头和螺杆的机械强度,延长螺杆和螺杆头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使之可以解决小直径下的螺杆与螺杆头的机械强度问题。然而,该装置挤塑量较小,容易堵塞,经其挤塑的塑料的塑化充分性、均匀性不足,注塑效果不理想,因此该装置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塑化效果好的螺杆。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螺杆,所述螺杆按其工作时的作用依次划分为动力输入段、固体输送段、固液混合输送段、均化段,固体输送段具有相同的螺距,相同的螺棱外径及棱宽,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混合输送段包括延续固体输送段螺棱的第一螺棱,与从该第一螺棱派生而来的第二螺棱,形成槽底径较大的固相螺旋槽与槽底径较小的液相螺旋槽,固相螺旋槽从延续固体输送段的螺旋槽开始,其螺距逐渐变小直至终止,液相螺旋槽从第一螺棱被派生初始逐渐变大直至固相螺旋槽终止。
[0005]作为改进,所述螺杆固体输送段的中部槽底径大于左部与右部,从其左部至中部有一小段槽底径逐渐变大的左过渡段,从其中部至右部有一小段槽底径逐渐变小的右过渡段。
[0006]作为改进,所述第一螺棱的螺棱外径与固体输送段螺棱外径相同,第二螺棱的螺棱外径小于第一螺棱的螺棱外径,第二螺棱的棱宽也小于第一螺棱的棱宽。
[0007]作为改进,所述螺杆的固液混合输送段、均化段之间可优选设置螺旋辊,该螺旋辊上开设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螺旋凹槽。
[0008]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旋辊的外径可优选与固体输送段螺棱外径相同。
[0009]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旋辊长度可优选为250mm至300mm,其螺旋凹槽为10头导程为300mm至360mm的螺旋凹槽。
[0010]作为改进,所述螺杆的均化段可优选设置多个星形轮。
[0011]进一步改进,所述星形轮可优选为六齿星形轮,其六个齿沿其圆周方向均布,所述多个星形轮沿螺杆均化段间隔均布,其相邻两个星形轮的六个齿相互错开三十度角。
[0012]进一步改进,所述星形轮的外径小于固体输送段螺棱外径。
[0013]作为改进,所述螺杆动力输入段端部开设有键槽,动力输入段与固体输送段之间设有一段螺纹部,动力输入段外径、螺纹部外径均与第一螺棱的螺棱外径、螺旋辊的外径尺寸相同。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螺杆的结构形状设计,其固液混合输送段包括延续固体输送段螺棱的第一螺棱,与从该第一螺棱派生而来的第二螺棱,形成槽底径较大的固相螺旋槽与槽底径较小的液相螺旋槽,固相螺旋槽从延续固体输送段的螺旋槽开始,其螺距逐渐变小直至终止,液相螺旋槽从第一螺棱被派生初始逐渐变大直至固相螺旋槽终止;固相螺旋与液相螺旋槽底径交替发生变化,实现物料的压缩、放松的交替发生,最终使物料完全塑化并混合均匀;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其塑料的塑化充分性、均匀性更佳。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螺杆的主视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螺杆槽底径变化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螺杆固体输送段、固液混合输送段、均化段展开示意图;
[0018]图4为图1中位置B剖面图;
[0019]图5为图1中局部X放大示意图;
[0020]图6为图3中位置D局部剖面图;
[0021]图7为图1中位置E剖面图;
[0022]图8为图1中位置F剖面图;
[0023]图9为图1中局部Y放大示意图;
[0024]图10为图1分段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6]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螺杆,所述螺杆按其工作时的作用依次划分为动力输入段1、固体输送段2、固液混合输送段3、均化段4,固体输送段2具有相同的螺距,相同的螺棱5外径及棱宽,所述固液混合输送段3包括延续固体输送段2螺棱5的第一螺棱6,与从该第一螺棱6派生而来的第二螺棱7,形成槽底径较大的固相螺旋槽8与槽底径较小的液相螺旋槽9,固相螺旋槽8从延续固体输送段2的螺旋槽10开始,其螺距逐渐变小直至终止,液相螺旋槽9从第一螺棱6被派生初始逐渐变大直至固相螺旋槽8终止。所述螺杆固体输送段2的中部11槽底径大于左部12与右部13,从其左部12至中部11有一小段槽底径逐渐变大的左过渡段14,从其中部11至右部13有一小段槽底径逐渐变小的右过渡段15。所述第一螺棱6的螺棱外径与固体输送段2螺棱5外径相同,第二螺棱7的螺棱外径小于第一螺棱6的螺棱外径,第二螺棱7的棱宽也小于第一螺棱6的棱宽。所述螺杆的固液混合输送段3、均化段4之间设置螺旋辊16,该螺旋辊16上开设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螺旋凹槽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辊16的外径与固体输送段2螺棱5外径相同。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辊16长度为250mm至300mm,其螺旋凹槽17为10头导程为300mm至360mm的螺旋凹槽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均化段4设置多个星形轮18。所述星形轮18为六齿星形轮18,其六个齿19沿其圆周方向均布,所述多个星形轮18沿螺杆均化段4间隔均布,其相邻两个星形轮18的六个齿19相互错开三十度角。所述星形轮18的外径小于固体输送段2螺棱5外径。所述螺杆动力输入段1端部开设有键槽20,动力输入段1与固体输送段2之间设有一段螺纹部21,动力输入段1外径、螺纹部21外径均与第一螺棱6的螺棱外径、螺旋辊16的外径尺寸相同。
[0027]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螺杆的结构形状设计,其固液混合输送段包括延续固体输送段螺棱的第一螺棱,与从该第一螺棱派生而来的第二螺棱,形成槽底径较大的固相螺旋槽与槽底径较小的液相螺旋槽,固相螺旋槽从延续固体输送段的螺旋槽开始,其螺距逐渐变小直至终止,液相螺旋槽从第一螺棱被派生初始逐渐变大直至固相螺旋槽终止;固相螺旋与液相螺旋槽底径交替发生变化,实现物料的压缩、放松的交替发生,最终使物料完全塑化并混合均匀;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其塑料的塑化充分性、均匀性更佳。
【主权项】
1.一种螺杆,所述螺杆按其工作时的作用依次划分为动力输入段(1)、固体输送段(2)、固液混合输送段(3)、均化段(4),固体输送段(2)具有相同的螺距,相同的螺棱(5)外径及棱宽,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混合输送段(3)包括延续固体输送段(2)螺棱(5)的第一螺棱出),与从该第一螺棱(6)派生而来的第二螺棱(7),形成槽底径较大的固相螺旋槽(8)与槽底径较小的液相螺旋槽(9),固相螺旋槽⑶从延续固体输送段(2)的螺旋槽(10)开始,其螺距逐渐变小直至终止,液相螺旋槽(9)从第一螺棱(6)被派生初始逐渐变大直至固相螺旋槽(8)终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固体输送段(2)的中部(11)槽底径大于左部(12)与右部(13),从其左部(12)至中部(11)有一小段槽底径逐渐变大的左过渡段(14),从其中部(11)至右部(13)有一小段槽底径逐渐变小的右过渡段(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棱¢)的螺棱外径与固体输送段(2)螺棱(5)外径相同,第二螺棱(7)的螺棱外径小于第一螺棱(6)的螺棱外径,第二螺棱(7)的棱宽也小于第一螺棱¢)的棱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固液混合输送段(3)、均化段(4)之间设置螺旋辊(16),该螺旋辊(16)上开设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螺旋凹槽(1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辊(16)的外径与固体输送段(2)螺棱(5)外径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辊(16)长度为250mm至300mm,其螺旋凹槽(17)为10头导程为300mm至360mm的螺旋凹槽(17)。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均化段(4)设置多个星形轮(18)。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星形轮(18)为六齿星形轮(18),其六个齿(19)沿其圆周方向均布,所述多个星形轮(18)沿螺杆均化段(4)间隔均布,其相邻两个星形轮(18)的六个齿(19)相互错开三十度角。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星形轮(18)的外径小于固体输送段(2)螺棱(5)外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动力输入段(1)端部开设有键槽(20),动力输入段(1)与固体输送段(2)之间设有一段螺纹部(21),动力输入段(1)外径、螺纹部(21)外径均与第一螺棱(6)的螺棱外径、螺旋辊(16)的外径尺寸相同。
【专利摘要】一种螺杆,所述螺杆按其工作时的作用依次划分为动力输入段(1)、固体输送段(2)、固液混合输送段(3)、均化段(4),固体输送段(2)具有相同的螺距,相同的螺棱(5)外径及棱宽,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混合输送段(3)包括延续固体输送段(2)螺棱(5)的第一螺棱(6),与从该第一螺棱(6)派生而来的第二螺棱(7),形成槽底径较大的固相螺旋槽(8)与槽底径较小的液相螺旋槽(9),固相螺旋槽(8)从延续固体输送段(2)的螺旋槽(10)开始,其螺距逐渐变小直至终止,液相螺旋槽(9)从第一螺棱(6)被派生初始逐渐变大直至固相螺旋槽(8)终止。其优点在于:实现物料的压缩、放松的交替发生,最终使物料完全塑化并混合均匀;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其塑料的塑化充分性、均匀性更佳。
【IPC分类】B29C45/60
【公开号】CN205130310
【申请号】CN201520857784
【发明人】包明刚
【申请人】浙江光明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