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谷电蓄热过热度可调的自净化蒸汽发生方法

文档序号:449119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低谷电蓄热过热度可调的自净化蒸汽发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能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谷电蓄热过热度可调的自净化蒸汽发生方法,利用低谷电蓄热,借助沉淀池和直接接触换热器来实现过热度可调的自净化蒸汽发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能消耗的增长速度非常迅速,峰谷电差极为可观。但是由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急剧增长,全国缺电局面并未根本改变,高峰电短缺严重,不得不拉闸限电。低谷电利用以其独特的优势,如价格低廉,可以改善用电质量,缓解用电压力,稳定供电秩序等,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应用前景十分广泛。目前,我国已经投入使用的低谷电利用技术有抽水蓄能电站、蓄冷空调、蓄热空调、蓄电池和电动汽车等。
在利用低谷电产生热水或蒸汽方面,各国学者已有不少专利和研究论文报道,这些结果主要集中在将低谷电蓄热能转换为热水。例如,美国专利No.4885915和欧洲专利No.0183328中介绍了一种将廉价的夜间电能转换成热能储存起来供白天使用的方法,其中展示了一种接触式蓄热器装置,用于家庭热水器。瑞典人利夫.雅各森发明的“蒸汽冷凝方法及设备”(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2771A)提出了一种使用廉价夜间电能转换并贮存热量,借助热交换系统和蓄热器进行蒸汽冷凝的方法及其设备,可以产生所需要的热水。
欧洲专利No.83903597.9公开了一种与热交换器相结合的更有效的蓄热器,该方法采用一个水箱作为储能容器,这需要有巨大的空间和昂贵的设备来提供合理水平的能量存储能力,这偏离了利用廉价的夜间能源的优点。
在利用低谷电供热方面,现有技术存在下列几方面的应用一种是直接将从蓄热器出来的蒸汽全部通入水中,蒸汽在放热的过程中全部转换为热水,主要用来供应热水,该方法未能提供蒸汽;另一种是将从蓄热器出来的蒸汽直接使用,没有控制蒸汽的过热度,而且该方法需要设置复杂的除垢装置。
除了采用电能产生热水或蒸汽,也可利用化学能产生热水或蒸汽。在这方面,过去大多数蒸汽发生装置是间接式的蒸汽发生装置,燃料燃烧间接加热水流通过的锅炉或管道,从而产生蒸汽,这类装置热效率低,装置笨重,污染环境。近年来,国内和国际上开始研究直接式蒸汽发生装置,将燃料和空气燃烧后直接与水接触,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水而产生蒸汽。这种装置也存在许多缺点,如将水大量喷入火焰周围和中心时容易将火焰熄灭,这些因素直接限制了直接接触式发生装置的应用推广。尽管如此,仍有不少学者对直接接触式发生装置进行了研究,并报道了不少专利,如中国矿业大学的王逢旦等人发明了“可自动控制的蒸汽发生装置及其发生蒸汽的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419071A),该方法通过控制燃料和空气的比例来控制蒸汽,燃料燃烧时直接与水接触来产生蒸汽,其不足之处是蒸汽中含有燃烧产物,而且结构比较复杂。
我们克服了上述发明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产生蒸汽的方法利用低谷电蓄热来产生过热度可调的蒸汽,同时为了使设备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直接接触换热器和沉淀池对饱和水进行热力自净化。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所用的热源是低谷电,低谷电不但清洁无污染,而且价格低廉;采用沉淀池对饱和水进行热力自净化,这样可以省去复杂的除垢装置,使设备结构简单;采用独特的直接接触换热器进行换热,这样可以通过调节其液位高度,来调节蒸汽的过热度。
为了快速获得过热度可调的蒸汽,本发明采用汽液直接接触换热的方式。直接接触式换热是将过热水蒸汽通入直接接触换热器,与其中的水进行直接接触换热的一种换热方式,属于汽液两相流动换热。直接接触式的多相流换热与传统的间壁式换热相比,具有腐蚀小、无结垢、换热效率高、传热温差小、压降较小和投资低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谷电蓄热过热度可调的自净化蒸汽发生方法,通过调节过热度迅速获得所需过热度的蒸汽。为了简化装置的结构,对于工作介质——城市供水或地下水的除垢采用热力除垢方式,可以除去占水垢大部分的碳酸盐水垢,所谓“碳酸盐水垢”指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被加热分解为碳酸盐沉淀所形成的水垢。本发明采用了换热效率较高的直接接触式换热方式,并通过调节直接接触换热器的液位高度来调节最终出口蒸汽的过热度。
本发明的设计思路为,在夜间利用低谷电对蓄热介质加热,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进行储存。这种蓄热介质需要具有较高的密度、热容量和相变热,才可以利用它的显热和潜热来大量吸收热能。需要使用所存储的热量时,将水通入蓄热系统的换热盘管中,水被加热为过热蒸汽,过热蒸汽进入到直接接触换热器,通过调节与液态水进行直接接触换热的蒸汽量,产生所需过热度的蒸汽。水被加热到较高温度时,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被加热分解为碳酸盐沉淀,形成碳酸盐水垢,设置沉淀池对碳酸盐水垢实现沉淀分离。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谷电蓄热过热度可调的自净化蒸汽发生方法,包括蓄热系统、放热系统和自净化系统。工艺过程包括1.蓄热过程利用夜间的低谷电(也可用非低谷电)电能加热蓄热池中的蓄热介质1,将电能转换为热能进行贮存;2.放热过程即蒸汽发生过程。打开进水阀门,来自供水系统的水流入直接接触换热器10中,当水位达到饱和水出口17的高度时就会由于重力作用流入沉淀池8,当沉淀池8的水位达到出口位置后,水沿着管道进入换热盘管2被加热成过热蒸汽,过热蒸汽通过管道进入直接接触换热器10,从蒸汽喷管11喷出后,一部分从液面以下的小孔中喷出,与水进行直接接触换热使水升温,另一部分直接从液面以上的小孔喷出。启动时,由于直接接触换热器10中水温较低,因此喷入到液面下的过热蒸汽,其热量被吸收,发生相变变成水,只有从液面以上的小孔喷出的蒸汽直接从蒸汽出口12流出。该过程持续到直接接触换热器10中的液位高度逐渐稳定,上部的水达到饱和状态(液体和蒸汽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称为饱和状态)。此时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被加热分解为碳酸盐沉淀,形成碳酸盐水垢。夹带有碳酸盐水垢的饱和水(当水温达到压力p对应的饱和温度时,称为饱和水)从侧面的饱和水出口17流入沉淀池8。饱和水在向上流经沉淀池8的过程中,大部分碳酸盐水垢由于重力作用而沉淀分离。经净化后的水从沉淀池8的侧上方流出,进入到换热盘管2,由于沿途热损失,此时,水为未饱和状态。在换热盘管2的流动过程中,吸收蓄热介质中的热量,再次到达饱和状态,然后发生相变变为饱和蒸汽,最后被加热成为过热蒸汽。过热蒸汽在压差的驱动下向前流动,进入直接接触换热器10。过热蒸汽从蒸汽喷管11喷出,一部分从液面以下的小孔中喷出,与水进行直接接触换热后逸出液面,同时部分饱和水吸收蒸汽的热量后汽化形成蒸汽逸出液面,另一部分直接从液面以上的小孔中喷出。三股蒸汽在液面上方的空间混合后,形成所需过热度的蒸汽,从蒸汽出口12流出。
3.自净化过程水在直接接触换热器10中被加热到较高温度时,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被加热分解为碳酸盐沉淀,形成碳酸盐水垢,设置沉淀池8对碳酸盐水垢实现沉淀分离。
蓄热系统包括保温材料、蓄热池、蓄热介质、加热元件和温控单元。保温材料为硅酸铝耐火纤维毡或板;蓄热池为用耐热不锈钢、耐热铸铁或陶瓷类材料制成的容器;蓄热介质为熔点温度高于300℃和低于1000℃的金属材料或盐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加热元件为放置在封闭蓄热池外表面(不和蓄热介质接触的表面)或放置在蓄热池内部并埋入蓄热介质内的电加热装置或元件;温控单元包括测温元件、继电器和定时器,用以实现定时将蓄热介质加热到设定的温度。
放热系统包括换热盘管、连接管道、阀门和直接接触换热器。换热盘管采用不锈钢管,浇注在蓄热介质中,当水流过换热盘管时,可以间接吸收蓄热介质的热量,形成过热蒸汽,从而将蓄热介质存储的热量携带出来。直接接触换热器是本发明的关键部件之一,蒸汽和水在其内部进行直接接触式换热,通过调节液位高度,来调节出口蒸汽的过热度。
自净化系统包括直接接触换热器和沉淀池。水在直接接触换热器中进行加热,在沉淀池中对碳酸盐沉淀进行沉淀分离。沉淀池的进水口位置靠近沉淀池下部,出水口位于沉淀池上部。排污口位于沉淀池底部,用于定期排放沉淀的水垢。本发明中的工作介质为城市供水或地下水,在温度较高时,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被加热分解为碳酸盐沉淀,形成碳酸盐水垢。如果碳酸盐水垢进入换热盘管则会附着在管壁上,逐渐堵塞换热盘管,从而影响蒸汽的流通,最终导致爆管等事故。为了达到除垢以及小型化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热力处理。水在直接接触换热器中进行加热,在沉淀池中,大部分碳酸盐水垢由于重力作用而沉淀。经沉淀分离后的水从沉淀池的上方流出,进入到换热盘管。
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包括蓄热阶段和蒸汽发生阶段。蓄热阶段时,温控单元6被设置成在低谷电时段利用电能加热蓄热介质1,升温至设定的温度,将电能转换为热能进行储存,供需要时使用。
本发明中,在蒸汽发生时,也可以同时蓄热。当需要大量使用蒸汽时,在蓄热介质中所储存的热量不够用时,可以采用非低谷电时段的电能来加热蓄热介质,以保证蒸汽的供应量。
本发明涉及将过热蒸汽喷洒到直接接触换热器封闭室内的饱和水中获得过热度可调的蒸汽的方法。在现有技术中,有许多方法可以获得蒸汽,但都需要复杂的除垢装置,而且不方便调节过热度。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所用的热源是低谷电,低谷电不但清洁无污染,而且价格低廉;采用直接接触换热器和沉淀池对水进行热力自净化,这样可以省去复杂的除垢装置,使设备结构简单;采用独特的直接接触换热器进行换热,这样可以通过调节其液位高度,来调节蒸汽的过热度。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直接对外供应蒸汽的系统示意图。其中,蓄热介质1、换热盘管2、加热元件3、蓄热池4、保温材料5、温控单元6、排污口7、沉淀池8、冷水入口9、直接接触换热器10、蒸汽喷管11、蒸汽出口12、阀门13、测温元件14、过热蒸汽入口15、压力传感器16、饱和水出口17。
图2是本发明的直接接触换热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显示了一种直接对外供应蒸汽的系统示意图。主要包括蓄热系统、沉淀池和直接接触换热器。
蓄热系统主要由蓄热介质1、换热盘管2、加热元件3、蓄热池4、保温材料5和温控单元6组成。利用夜间廉价的低谷电能,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储存到蓄热介质中,等需要时再利用换热盘管2将热量带出。换热盘管2浸没在蓄热介质中,当液态水流过换热盘管2时,在换热盘管2中吸收蓄热介质的热量,变为水蒸汽,流动过程中,进一步被加热为过热蒸汽。
沉淀池8主要用于水垢的沉淀,防止水垢进入换热盘管2而堵塞管道。沉淀池进水口位置靠近底部,出水口靠近顶部。本发明中的工作介质为城市供水或地下水,在温度较高时,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被加热分解为碳酸盐沉淀,形成碳酸盐水垢。如果水垢进入换热盘管2则会附着在管壁上,逐渐堵塞换热盘管2,从而影响蒸汽的流通,最终导致爆管等事故。为了简化装置的结构,本发明采用热力处理方式除垢。即在换热盘管2的前面,设置沉淀池8。来自直接接触换热器10的饱和水,从沉淀池8的侧下方进入。高温热水在向上流经沉淀池8的过程中,大部分碳酸盐水垢由于重力作用而沉淀。经沉淀分离后的水从沉淀池8的侧上方流出,进入到换热盘管2。在连续运行时,只需定期打开沉淀池8底部的排污口7,及时将水垢排放。沉淀池8一方面可以沉淀高温热水中大部分碳酸盐水垢,另一方面可以稳定水流速度,使流入换热盘管的水不受直接接触换热器中水与过热水蒸汽接触换热产生的扰动的影响。
图2显示了直接接触换热器的示意图。直接接触换热器10由冷水入口9、蒸汽喷管11、蒸汽出口12、阀门13、测温元件14、过热蒸汽入口15、压力传感器16和饱和水出口17组成。蒸汽喷管11的管壁上均匀开有小孔,形成蒸汽通道。为了使过热蒸汽进入蒸汽喷管11后能够均匀喷出,根据蒸汽喷管11中的阻力平衡,越接近直接接触换热器10底端的管壁小孔孔径越大,即孔径从上到下按等阻力要求依次增大。直接接触换热器10用于蒸汽和水的接触式换热,通过调节直接接触换热器10中的液位高度,达到控制蒸汽出口过热度的目的。过热蒸汽从顶部进入直接接触换热器10中,从蒸汽喷管11喷出,一部分从液面以下的小孔中喷出,与水进行直接接触换热后逸出液面,同时部分饱和水吸收蒸汽的热量后汽化形成蒸汽逸出液面,另一部分直接从液面以上的小孔中喷出。三股蒸汽在液面上方的空间混合后,形成所需过热度的蒸汽,从蒸汽出口12流出。蒸汽在传输过程中由于管道散热等原因,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导致水蒸汽液化而失去了利用价值。如果能够控制装置产生的蒸汽的过热度,并结合用户需求的温度、过热度以及输送过程中的损失量,那么就可以通过调节装置参数产生所需过热度的蒸汽。而直接接触换热器10就能实现调节过热度的功能。通过调节直接接触换热器10侧面的饱和水出口17的高度,可以改变换热器10中的液位高度,从而改变从液面以上的小孔直接喷出的过热蒸汽量与从液面以下的小孔喷出并与水进行直接接触换热后生成的蒸汽量之比,最终调节出口蒸汽的过热度。另外,通过更改蒸汽喷管11的开孔方式和开孔高度,也可以调节出口蒸汽的过热度。
为了防止高温蒸汽从换热盘管出口到直接接触换热器的途中热损失,需要对沿途管道采取保温措施,可防止沿途热损失。
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发明蒸汽发生过程。打开进水阀门,来自供水系统的水流入直接接触换热器10中,当水位达到饱和水出口17的高度时就会由于重力作用流入沉淀池8,当沉淀池8的水位达到出口位置后,水沿着管道进入换热盘管2被加热成过热蒸汽,过热蒸汽通过管道进入直接接触换热器10,从蒸汽喷管11喷出后,一部分从液面以下的小孔中喷出,与水进行直接接触换热使水升温,另一部分直接从液面以上的小孔喷出。启动时,由于直接接触换热器10中水温较低,因此喷入到液面下的过热蒸汽,其热量被吸收,发生相变变成水,只有从液面以上的小孔喷出的蒸汽直接从蒸汽出口12流出。该过程持续到直接接触换热器10中的液位高度逐渐稳定,上部的水达到饱和状态。此时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被加热分解为碳酸盐沉淀,形成碳酸盐水垢。夹带有碳酸盐水垢的饱和水从侧面的饱和水出口17流入沉淀池8。饱和水在向上流经沉淀池8的过程中,大部分碳酸盐水垢由于重力作用而沉淀分离。经净化后的水从沉淀池8的侧上方流出,进入到换热盘管2,由于沿途热损失,此时,水为未饱和状态。在换热盘管2的流动过程中,吸收蓄热介质中的热量,再次到达饱和状态,然后发生相变变为饱和蒸汽,最后被加热成为过热蒸汽。过热蒸汽在压差的驱动下向前流动,进入直接接触换热器10。过热蒸汽从蒸汽喷管11喷出,一部分从液面以下的小孔中喷出,与水进行直接接触换热后逸出液面,同时部分饱和水吸收蒸汽的热量后汽化形成蒸汽逸出液面,另一部分直接从液面以上的小孔中喷出。三股蒸汽在液面上方的空间混合后,形成所需过热度的蒸汽,从蒸汽出口12流出。
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的低谷电蓄热过热度可调的自净化蒸汽发生方法及装置,包括蓄热系统、直接接触换热器、沉淀池以及连接管道,同时包括一些测量仪表,如流量计,温度计,压力传感器。直接接触换热器10的内径为112mm,高为462mm。蒸汽喷管10的内径为16mm,外径为20mm,高为346mm,开孔高度为200mm,相邻两孔的间隔为10mm,孔径为1.5mm,横向每排开孔6个,纵向开有19排孔。沉淀池8的内径为115mm,高为225mm。换热盘管2为内径12mm的不锈钢管,装置中所有其它连接管道均为内径12mm的铜管。温控单元6被设置成晚上10点至第二天早上6点的夜间时间内利用电能加热蓄热介质1,使之熔化,将电能转换为热能进行储存。蓄热介质的温度保持为400℃。蓄热系统对外可输出的最大功率为5kW。
蒸汽发生过程。打开进水阀门,来自供水系统的水流入直接接触换热器10中,当水位达到饱和水出口17的高度时就会由于重力作用流入沉淀池8,当沉淀池8的水位达到出口位置后,水沿着管道进入换热盘管2被加热成过热蒸汽,过热蒸汽通过管道进入直接接触换热器10,从蒸汽喷管11喷出后,一部分从液面以下的小孔中喷出,与水进行直接接触换热使水升温,另一部分直接从液面以上的小孔喷出。启动时,由于直接接触换热器10中水温较低,因此喷入到液面下的过热蒸汽,其热量被吸收,发生相变变成水,只有从液面以上的小孔喷出的蒸汽直接从蒸汽出口12流出。该过程持续到直接接触换热器10中的液位高度逐渐稳定,上部的水达到饱和状态。此时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被加热分解为碳酸盐沉淀,形成碳酸盐水垢。夹带有碳酸盐水垢的饱和水从侧面的饱和水出口17流入沉淀池8。饱和水在向上流经沉淀池8的过程中,大部分碳酸盐水垢由于重力作用而沉淀分离。经净化后的水从沉淀池8的侧上方流出,进入到换热盘管2,由于沿途热损失,此时,水为未饱和状态。在换热盘管2的流动过程中,吸收蓄热介质中的热量,再次到达饱和状态,然后发生相变变为饱和蒸汽,最后被加热成为过热蒸汽。过热蒸汽在压差的驱动下向前流动,进入直接接触换热器10。过热蒸汽从蒸汽喷管11喷出,一部分从液面以下的小孔中喷出,与水进行直接接触换热后逸出液面,同时部分饱和水吸收蒸汽的热量后汽化形成蒸汽逸出液面,另一部分直接从液面以上的小孔中喷出。三股蒸汽在液面上方的空间混合后,形成所需过热度的蒸汽,从蒸汽出口12流出。
蒸汽出口压力设定为0.2MPa,液相水总流量为1.0×10-2m3/h,过热蒸汽入口15处的过热蒸汽平均温度为222℃。调节直接接触换热器10中的液位高度,来调节蒸汽的过热度。当液位高度为250mm时,从蒸汽出口12流出的蒸汽温度为128℃,过热度为8℃。当液位高度为210mm时,从蒸汽出口12流出的蒸汽温度为130℃,过热度为10℃。当液位高度为170mm时,从蒸汽出口12流出的蒸汽温度为141℃,过热度为21℃。因此可以看出,通过调节直接接触换热器10中的液位高度,可以调节蒸汽的过热度。所产生的蒸汽可以直接使用,或通过制冷机转换实现制冷,或者其它任何需要使用蒸汽的场合。
权利要求
1.一种低谷电蓄热过热度可调的自净化蒸汽发生方法,包括蓄热系统、放热系统和自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a、蓄热过程利用电能加热蓄热池中的蓄热介质(1),将电能转换为热能进行贮存;b、放热过程打开进水阀门,来自供水系统的水流入直接接触换热器(10)中,当水位达到饱和水出口(17)的高度时就会由于重力作用流入沉淀池(8),当沉淀池(8)的水位达到出口位置后,水沿着管道进入换热盘管(2)被加热成为为过热蒸汽,过热蒸汽通过管道进入直接接触换热器(10),从蒸汽喷管(11)喷出,一部分从液面以下的小孔中喷出,与水进行直接接触换热使水升温,另一部分直接从液面以上的小孔中喷出。启动时,由于直接接触换热器(10)中水温较低,因此喷入到液面下的过热蒸汽,其热量被吸收,发生相变变成水,只有从液面以上的小孔中喷出的蒸汽直接从蒸汽出口(12)流出;该过程持续到直接接触换热器(10)中的液位逐渐稳定,上部的水达到饱和;此时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被加热分解为碳酸盐沉淀,形成碳酸盐水垢;夹带有碳酸盐水垢的饱和水从侧面的饱和水出口(17)流入沉淀池(8);饱和水在向上流经沉淀池(8)的过程中,大部分碳酸盐水垢由于重力作用而沉淀分离;经净化后的水从沉淀池(8)的上方流出,进入到换热盘管(2),由于沿途热损失,此时,水为未饱和状态;在换热盘管(2)的流动过程中,吸收蓄热介质中的热量,再次到达饱和状态,然后发生相变变为饱和蒸汽,最后被加热成为过热蒸汽;过热蒸汽在压差的驱动下向前流动,进入直接接触换热器(10);过热蒸汽从蒸汽喷管(11)喷出,一部分从液面以下的小孔中喷出,与水进行直接接触换热后逸出液面,同时部分饱和水吸收蒸汽的热量后汽化形成蒸汽逸出液面,另一部分直接从液面以上的小孔中喷出;三股蒸汽在液面上方的空间混合后,形成所需过热度的蒸汽,从蒸汽出口(12)流出;c、自净化过程水在直接接触换热器(10)中被加热到较高温度时,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被加热分解为碳酸盐沉淀,形成碳酸盐水垢,在沉淀池(8)中对碳酸盐水垢实现沉淀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蓄热系统包括保温材料、蓄热池、蓄热介质、加热元件和温控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放热系统包括换热盘管、连接管道、阀门和直接接触换热器;蒸汽和水在直接接触换热器(10)内部进行直接接触式换热,通过调节直接接触换热器(10)的液位高度,来调节出口蒸汽的过热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净化系统包括直接接触换热器和沉淀池;水在直接接触换热器(10)中被加热到较高温度时,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被加热分解为碳酸盐沉淀,形成碳酸盐水垢;夹带有碳酸盐水垢的饱和水流入沉淀池(8),在向上流经沉淀池(8)的过程中,大部分碳酸盐水垢由于重力作用而沉淀分离,从而到达热力除垢的目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谷电蓄热过热度可调的自净化蒸汽发生方法,属于电能利用技术领域。蓄热过程利用电能加热蓄热池中的蓄热介质,将电能转换为热能进行贮存。放热过程将水通入蓄热系统的换热盘管中,水被加热为过热蒸汽,过热蒸汽进入到直接接触换热器,部分过热蒸汽与水进行直接接触换热,产生所需的蒸汽。自净化过程设置直接接触换热器和沉淀池对碳酸盐水垢实现沉淀分离。优点在于所用的热源是低谷电,低谷电不但清洁无污染,而且价格低廉;采用简单的热力净化沉淀池实现自净化;通过调节液位高度来调节蒸汽出口过热度。产生的蒸汽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通过制冷机转换实现制冷,或者其它任何需要使用蒸汽的场合。
文档编号F22B1/10GK1789805SQ200510130229
公开日2006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3日
发明者王立, 尹少武, 董继昌, 童莉葛, 周筠清 申请人:北京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