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1196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频加热装置,通过把高频加热和蒸汽加热结合起来对要被加热的物体进行加热。
背景技术
传统类型的高频加热装置具有如下类型一种只有高频加热这一种功能的类型;一种联立炉,在高频加热之外还配有产生热空气的对流加热器;还讨论过一种高频加热装置,可以向加热室提供高频及蒸汽。就附加了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而言,提出各种方法,包括一种在加热室外设置锅炉并把锅炉产生的蒸汽引入加热室中的方法。
近来,已经采用一种增大了加热室容积的高频加热装置,所采用的方法是,在开口处设置操作板、在底部设置控制电路、用整个主体的前部作为开口、并把形成加热室的壁减至最薄。
关于使具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产生蒸汽的供水方法,有一种方法是直接把水供给由加热器加热的水仓,一种方法是从与蒸汽发生器相连的水箱供给水。但是,在直接向水仓供水的方法中,当水仓中的水被加热时,水蒸发并凝结,水中所含的类似钙和镁这样的所谓水垢,沉淀并附着在加热器和水仓的内壁上。所以,破坏了蒸发的热效率,需要经常清洁水仓,而从卫生的角度来讲是不希望这样的。每次加热要被加热的物体时,需要把水供给水仓,加热过程本身很麻烦而且对于这样一种装置来说很困难。
在那个方面,从水箱供水的方法应用起来非常方便,但是,应用水箱的方法也具有如下问题。首先,在水箱不能从高频加热装置分离的情况中,水箱内部不卫生。当水箱简单地连接到高频加热装置时,增大了高频加热装置的主体尺寸,增大了安装装置的面积而不可能节约空间。并且,当水箱设置在高频加热装置内部时,水可能渗入控制电路,而水是不应该渗入该控制电路的,当渗入的水滞留在主体内时,会造成卫生问题。另外,由于加热室和水箱靠近设置,所以加热室对要加热的物体加热所产生的热量可能会传入水箱中。
如上所述,从节省空间的观点来看,希望水箱紧凑地设置在高频加热装置中,然而,从防止从水箱中漏水和防止加热室热传导的观点来看,希望把水箱设置在高频加热装置的外面。所以,希望有应用方便的水箱的设置,能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特别是,把水箱中的水供给蒸汽发生器的水泵可用的温度限制要低,并且需要尽可能防止由于热传导造成的过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着眼于这种传统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卫生、便利的高频加热置,该装置具有简单而紧凑的结构,可以防止水箱漏水,并且不会受到加热室热量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频加热装置,其具有加热室、对加热室供给高频的高频发生器和对所述加热室供给蒸汽的蒸汽发生器,对所述加热室同时或交替供给高频和蒸汽。
所述蒸汽发生器可以由设于加热室内的蒸发皿和设于所述蒸发皿的下部的蒸发皿加热器构成,将供给到所述蒸发皿的水由所述蒸发皿加热器加热而产生蒸汽。
可以从主体装置外部设置对蒸汽发生器供给水的可自如拆装的水罐。
覆盖加热室的开口部的开/闭门可以形成覆盖主体设备的大致整个面的大小。


图1是本发明高频加热装置外观的透视图;图2是高频加热装置的开/关门打开状态的示意性正视图;图3是用于高频加热装置中的蒸汽发生器的蒸发皿的透视图;图4是蒸汽发生器的蒸发皿加热器的透视图;图5是蒸汽发生器的剖面图;图6是用于控制具有蒸汽发生器的高频加热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7是高频加热装置的基本加热操作的流程图;图8是高频加热装置的操作的解释说明图;图9是设置在高频加热装置侧面上的水箱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图10A-10C是把水箱从高频加热装置拆下的过程的解释说明图;图11是水箱的放大透视图;图12是拆下水箱那一侧上的侧端的透视图;图13是沿图12中A-A线剖开的剖面图;图14是从水箱的侧面看来的示意性的侧视图;图15是整个加热装置的正视图;图16是表示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其中反光镜倾斜地设置在水箱主体的侧面;图17是开/关门的扼流圈槽的横向剖面图;图18是水箱外壳门元件的放大透视图;图19是表示将水箱插入图18所示水箱外壳门元件中的解释说明图;图20A1-20C2是表示通过插入水箱的操作而完成装配水箱盖的操作的解释说明图;图21是水箱外壳主体的放大透视图;图22是从图21中的箭头P1所示方向看的图;图23是从图21中的箭头P2所示方向看的图;图24是表示一种结构的透视图,在该结构中,水箱外壳门元件由水箱外壳主体的转动轴支承、水箱安装在水箱外壳主体与水箱外壳门元件之间;图25是表示一种状态的侧视图,在该状态中,图24中所述的组件安装在高频加热装置的侧面隔热板上;图26是表示一种状态的解释说明图,在该状态中,在侧面引导从高频加热装置的加热室的下部送出的风;图27是示意性地表示由水箱外壳主体送出的风的路径的透视图;图28是定向导管的一部分的放大透视图;图29是从图28中由箭头P3所示方向看的图,其中忽略了图28中所示的定向导管;图30是沿图25中的线R1-R1剖开的剖面图;图31表示图30中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32是表示一种结构的剖面图,其中箱外壳主体的下部上的倾斜角度变大;图33是沿图25中的线R2-R2剖开的剖面图;图34是表示图33中一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高频加热装置的实施方案。
图1是本发明高频加热装置外观的透视图,图2是高频加热装置的门打开状态的示意性正视图,图3是用于该装置中的蒸汽发生器的蒸发皿的透视图,图4是蒸汽发生器的蒸发皿加热器的透视图,图5是蒸汽发生器的剖面图。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其结构设置在高频加热装置100上用于向蒸汽发生器供水的水箱23,位于高频加热装置100的侧面,所以水箱可以如图1中所示的那样拆下。下面将描述高频加热装置100的基本结构和动作。
高频加热装置100是一种热冷设备,其向容纳要被加热的物体加热室11至少提供高频(微波)或者蒸汽并加热物体,如图1和2所示。高频加热装置具有磁控管13,作为产生高频的高频发生器;蒸汽发生器15,在加热室11中产生蒸汽;循环风扇17,用于搅动并循环加热室11中的空气;对流加热器19,作为室内空气加热器,加热在加热室11中循环的空气;红外线传感器21,通过设置在加热室11的壁上的检测孔来检测加热室11中的温度;以及可拆卸的水箱23,作为主要元件与蒸汽发生器15的供应通道相连。
加热室11形成于盒体外壳(主体)10的内部,其前面是打开的,具有透光窗口25a、用于打开或关闭加热室11的开口的门25设置在体外壳10的前面。由于门25的下端通过枢纽连接到体外壳10的下边缘,上端以下端为转动中心前后移动,门可以被打开或关闭。保证了在加热室11和主体外壳10之间的壁中的预定隔热空间,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充填隔热材料。具体地,加热室11后面的空间作为循环风扇室29,其中安装循环风扇17和驱动它的电机27(见图8),而加热室11后面的壁作为隔板31,分隔加热室11和循环风扇室29。在不同的区域设有进风通风孔33,用于把空气从加热室11的侧面吸入循环风扇室29的侧面;鼓风通风孔35,用于把空气从循环风扇室29的侧面吹到加热室11的侧面。各通风孔33、35被制成多个冲孔。
循环风扇17设置在长方形隔板31的中间,隔板31作为转动中心、位于循环风扇室29中,设置长方形环状对流加热器19以便对流加热器围绕着循环风扇17。形成于隔板31上的进风通风孔33设置在循环风扇17的前面,鼓风通风孔35沿着长方形环状对流加热器19设置。由于设置了循环风扇17,所以风扇转动所产生的风从循环风扇17的前侧吹向其上安装着驱动电机27的后侧,加热室11中的空气经过进风通风孔33被吸入循环风扇17的中央、经过循环风扇室29中的对流加热器19的附近、并通过鼓风通风孔35被送入加热室11。所以,通过这种流动、被搅动,加热室11中的空气经由循环风扇室29被循环。
磁控管13设置在加热室11下面的空间中,搅拌器的叶片37设置在用于接收由磁控管13生成的高频的位置上。将高频供给加热室11,通过把由磁控管13生成的高频辐射到转动的搅拌器叶片37上,它被搅拌器叶片37搅动。磁控管13不仅可以设置在加热室11的底部,还可以设置在加热室11的上表面或侧面。
蒸汽发生器15由如下部分组成蒸发皿39,具有水仓槽部分39a,通过加热产生蒸汽;蒸发皿加热器41,设置在蒸发皿39下面,对蒸发皿39加热,如图4和5所示,反射镜43,其截面基本上呈U型,把热量从加热器41反射至蒸发皿39,如图3所示。蒸发皿39由(比如)长条形不锈钢板制成,设置在沿着隔板31纵向的加热室11的加热物体开口背面上的内部底部,并设置在红外线传感器21的温度检测扫描范围之外。关于蒸发皿加热器41,可以使用玻璃管加热器、护套加热器和平板加热器。
图6是用于控制具有蒸汽发生器的高频加热装置100的控制系统的框图。该控制系统主要由(例如)具有微处理器的控制器501构成。控制器501主要发送信号至电源503、存储器505、输入操作面板507、显示面板509、控制电路的加热部件511和冷却扇513、以及用于向蒸汽发生器供水的泵55,并接收这些元件发出的信号。
各种开关连接到输入操作面板507,比如指示开始加热的开始开关519;转换开关521,用于转换包括高频加热和蒸汽加热在内的加热方法;以及自动烹调开关523,用于启动预先准备好的加热程序。
高频加热器13、蒸汽发生器15、循环风扇17和红外线传感器21连接到加热部件511。高频发生器13与无线电波搅拌器(搅拌器叶片)37一起被操作,蒸发皿加热器41和室内空气加热器19(对流加热器)连接到蒸汽发生器15。
下面将参照图7所示的流程图描述高频加热装置100的基本加热操作。
关于操作程序,首先,把要被加热的食物放入加热室11,然后关闭门25。用输入操作面板507设置加热方法、加热温度或时间(步骤10,后面表示为S10),并打开开始开关519(S11)。然后,由控制器501的操作自动进行加热程序(S12)。
即,控制器501指示开始进行根据设置的加热方法的加热过程、依据红外线传感器21和计时器判断当前温度或时间是否达到了设置的温度或时间(S13)。在S12中,逐个或同时执行蒸汽发生、室内空气加热器的操作、循环风扇的转动和高频加热。
下面将描述选定例如“产生蒸汽并打开循环风扇”的加热模式并在加热程序中执行的情况。当选定该模式时,如图8中高频加热装置100的操作解释说明图所示,蒸发皿加热器41被打开,蒸发皿39中的水被加热,产生蒸汽S。从蒸发皿39升起的蒸汽S经由基本上位于隔板31中间的进风通风孔33被吸入循环风扇17的中心,并经由循环风扇室29从位于隔板31周围的鼓风通风孔35喷向加热室11。喷射的蒸汽在加热室11中被搅拌,并经由基本上位于隔板31中间的进风通风孔33再次被吸收到循环风扇室29的侧面。所以,在加热室11和循环风扇室29之间形成循环路径。在隔板31上设置循环风扇17的位置的下面没有设置鼓风通风孔35,以便把产生的蒸汽S引入进风通风孔33。通过使蒸汽S在加热室11中如图8中虚箭头所示的方向循环,把蒸汽喷向加热物体M。
此时,打开室内空气加热器19可以把加热室11中循环的蒸汽的温度设置到高温。所以,获得了所谓的过热蒸汽,还能加热烹调以烧制加热物体M的表面。在高频加热的情况中,提供高频,打开磁控管13并转动搅拌器叶片37使高频在加热室11中被搅动,能得到均匀的高频加热过程。
下面将描述高频加热装置100基本结构的动作。
根据高频加热装置100,当在加热室11中产生蒸汽时,如果加热室11被清洁,那么产生蒸汽的一个部件,即,蒸发皿39可以被容易地清洁。例如,在产生蒸汽的过程中,混合在水中的钙、镁和氯沉淀,并有可能会凝结并粘附在/到蒸发皿39的底部成为水垢,然而,在该情况中,可以只用布擦除粘附在蒸发皿39表面上的水垢来清洁蒸发皿。在蒸发皿很脏的情况下,把蒸发皿取出加热室11的外面,也可以被清洁,蒸发皿39的清洁变得简单。根据条件,也可以简单地用一个新的蒸发皿来替换旧的蒸发皿。所以,可以容易地清洁包括加热室的蒸发皿39在内的内部,总是能方便地保持加热室内部的卫生环境。
在高频加热装置100中,由于蒸发皿39安置在加热室11的加热物体(M)开口的背面上内部的底部,即使蒸发皿39的温度高,它不会干扰把加热物体M取出的操作,当旋转或取出加热物体M时手不会碰到蒸发皿39,所以高频加热装置的安全性能很好。由于蒸发皿39安置在基本上位于红外线传感器21的温度检测范围之外的位置,即使蒸发皿39在加热室中的温度很高,也可以高精度地测量加热物体M的温度。
另外,在高频加热装置100中,由于用蒸发皿加热器41加热蒸发皿39并产生蒸汽S,可以用简单的结构有效地把蒸汽供给加热室,由于加热可以产生具有一定程度的高温的蒸汽,冷却只需要加湿或冷却余热,也能防止与高频加热一起干燥。
如果用反射器43把蒸发皿加热器41辐射的热量反射向蒸发皿39,可以有效地用它产生蒸汽。
在高频加热装置100中,由于加热室11中的空气被循环风扇17循环并搅动,蒸汽可以均匀地扩散到用蒸汽加热的加热室11的拐角。所以,虽然蒸汽充满加热室11,但它不会停滞,蒸汽弥漫在整个加热室11中,结果,当用红外线传感器21测量加热物体的温度时,红外线可准确地测量加热物体M的温度,而不用测量加热室11中蒸汽的温度,提高了温度检测的精确性。所以,参照检测温度进行的加热处理可以无故障地适当地执行。
关于加热方法,由于同时进行高频加热和蒸汽加热,在预置命令中设置只进行其中一种和两种都进行,可以根据食物的种类和冷冻食品或冷藏食品的分类任意选择合适的加热方法。特别是,如果同时使用高频加热和蒸汽加热,可以加速加热物体的温度上升,能进行有效的冷却。
可以用设置在循环风扇室29上的室内空气加热器19加热在加热室11中流动的空气,产生的蒸汽的温度可以自由调节。例如,由于蒸汽的温度也可以设置为100℃或更高的温度,被加热物体的温度可以有效地用过热蒸汽升高,根据条件,也可以用烘干被加热物体的表面来烧烤表面。如果被加热物体是冷冻食品,那么,因为蒸汽的热容量较大而具有令人满意的导热性,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冷冻食品解冻。
下面将详细描述高频加热装置100的水箱23的设置。
对于本发明的主要结构特征,有如下三条,即(1)水箱设置在高频加热装置100外表面上的任何位置,以便能拆下水箱。
(2)虽然水箱23靠近加热室设置,但几乎不受加热室散热的影响。
(3)即使水箱23漏水,采用防水措施,用于防止高频加热装置100受到漏水的影响。
下面首先描述第一个特点,即,水箱23能可拆卸地安装。
图9是设置在高频加热装置侧面上的水箱结构的分解透视图。虽然后面会详细说明,但侧面隔热板51固定在高频加热装置100的侧面,在加热室中的侧壁板与加热装置100之间留有预定空间(第一空间),水箱外壳的主体53设置在侧面隔热板51上,主体与侧面隔热板51之间以预定空间(第二空间)隔开。用于供水的泵55安装在水箱外壳的主体53上。水箱外壳门元件57由水箱外壳的主体53可转动地支承,以便使门元件能相对轴打开或关闭。水箱23放置在水箱外壳门元件57上,位于水箱外壳的主体53与水箱外壳门元件57之间,并安装在水箱外壳门元件的内部。另外,门框59安装在水箱外壳门元件57的周围。用于打开水箱外壳门元件57的打开按钮(门装置部件)61,设置在加热装置100前侧上的门框59的内部与水箱23之间。打开按钮61具有装配元件(未示出)的装配功能,用于把水箱外壳53和水箱外壳门元件57连接起来,当装配被释放时,按压在门被打开的方向上的弹性元件(未示出)把水箱外壳门元件57被按压到加热装置100的外面。
高频加热装置100具有如图1中所示的外观,通过把上述各元件组装起来而把水箱23安装在高频加热装置100中。
下面,图10表示把水箱23从高频加热装置100中取出的过程。通过按压设置在加热装置100内部的高频加热装置100侧面的前侧上的打开按钮61(如图10A所示),使水箱外壳门元件57和放置在水箱外壳门元件57上的水箱23从加热装置200的侧面向外打开(如图10B所示)。如图10C所示,通过在加热装置100前侧上拉动水箱23而把它取出来。
如果安装水箱23,就与上述程序相反,滑动水箱23将其插入水箱外壳门元件57的内部,在该过程中水箱外壳门元件57是打开的。在装配元件(未示出)关闭的状态下,通过推回加热装置100内部的水箱外壳门元件57来装配水箱外壳门元件57。
如图11中的放大透视图所示,水箱23的形状是一个扁平的长方形的平行六面体,由水箱主体63和水箱盖69组成,可以从水箱63的主体拆下的进风圆筒65和供应入口67安装在水箱盖69上。当固定水箱23时,在水箱63主体的一侧端形成一个防滑凸起(或凹槽)63a,取出水箱时所用的拉出把手69a形成于水箱盖69的上表面,由于这些设置使安装或拆下水箱23的操作变得简便。水箱23的主体63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由透光材料制成,所以能检查水位,表示水箱中水位的刻度71设置在水箱主体63的任何部分,所述的任何部分是当水箱主体63安装到加热装置100上是能看到的部分。所以,不论是水箱23被抽出的状态还是在水箱23安装到加热装置100上的状态中,都能容易地读出水箱23中的剩余水量。如果刻度71是用注射模制方法与水箱主体63整体制成的,就能以低成本安装水箱。除了刻度设置在水箱主体63上的情况之外,刻度71也可以设置在加热装置100的侧面(例如,设置在安装着水箱外壳主体的侧面上的表面53a上(见图21)),以便在安装水箱23时可以通过水箱23看到水位。具体地,在水箱23安装到加热装置100的状态下,具有易于视觉识别的荧光彩色的背板或者设有刻度的背板(例如具有在荧光背景上的黑色刻线的刻度)粘在与水箱23的加热室11的侧面相对的加热装置100的侧面上。所以,背板或具有刻度的背板只需要粘在加热装置100的侧面,这样就降低了制造成本。当设置了背板、水箱23从外面看来呈彩色时,水位的可见度大大提高了,加热装置可以具有易于使用的结构并具有漂亮的外观。
背板也可以是一个封条,其上印有背景和刻线,其背面涂粘合剂,背板也可以是一个塑料板或金属板。
水箱也可以具有如下结构,以便即使在水箱23安装到加热装置100的状态下,从装置的前面观察水箱,也能容易地检查水箱23中的水位。
图12是一个透视图,表示其上的水箱被抽出的侧面上的侧端,作为反射镜的三面体棱镜设置在水箱23的箱体63的侧面上,如沿图12中A-A线剖开的剖面图13所示,水箱23的水位在棱镜62中转变成背板64的颜色。在该结构中,在棱镜62相应于水箱23中低于水位的部分的区域中,荧光背板64的颜色以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显示在该侧上,同时,高于水位的区域不用荧光颜色显示而是透明的。所以,如果从侧面观察水箱的话,水箱23中的水位以背板64的颜色的形式显示在棱镜62中,如图14示意性示出的那样。所以,如图15中表示整个加热装置的正视图所示,虽然该结构成本低廉,但也可以通过从水箱23外侧突出的棱镜62从加热装置100的前面可视地检查水箱23中的水位。
关于上述反射镜,即使用反光镜代替棱镜62,也可以产生相同的作用和效果。图16表示一个实施例,其中用一个反光镜作为反射镜。其反射面倾斜在水箱23侧面上的反光镜66用固定件(未示出)固定在箱体63的侧面,水箱23中的水位以高反射率在加热装置100的方向中显示成背板64的颜色。根据该结构,也能得到与图15中相似的水位的显示。
由于箱体63和水箱盖69能从水箱23中拆下,所以水箱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水箱的内部容易清洁,卫生并易于使用。由于水箱23的厚度wt设定为较小的值,所以,如果水箱安装到加热装置100中,包括水箱厚度在内的加热装置的厚度不会增大。
基本上,在高频加热装置中,称为扼流圈槽的凹槽形成于开/关门的侧面上,所以在开/关门与箱体之间不会造成无线电波泄漏。图17是一个水平剖面图,表示这种开/关门的扼流圈槽。当设置了从位于开/关门25和箱体连接处的入口(点A)到分开半个波长(所用高频的波长λ是大约12cm)的位置(点C)的凹槽时,磁场在分开1/4个波长的点B处为0,所以无线电波只在磁场中的凹槽的方向中传播,并且由于电磁在点C处反射,所以不能产生电波,无线电波不能向前传播。实际上,由于点A和点C之间没有电势差,所以无线电波被密封在入口处,并且不会泄漏。
所以形成加热装置100的加热室11的壁的厚度至少应该是半个波长或更厚,然而,出于减小安装加热装置100的面积的需要,把壁设计得壁厚接近半个波长,使壁尽可能地薄。为了把水箱23容纳在壁的厚度Wc内,水箱23本身的厚度Wt至少应为半个波长或更小。通过把水箱23的厚度Wt设定为半个波长或更小(如上所述),并不特别要求加厚加热装置100的壁以容纳水箱23,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容纳水箱。
即使当水箱23安装到加热装置100上时,水箱盖69打开一半,水箱盖69也能通过插入自动装配到水箱主体63上。下面参照图18-20说明装配水箱盖69的操作。
图18是一个放大的透视图,表示水箱外壳门元件;图19是一个解释说明图,表示一种状态,其中水箱正在被插入图18所示的水箱外壳门元件;图20是解释说明图,表示通过插入水箱的操作同时也装配了水箱盖69的操作。
图18所示的水箱外壳门元件57盖住水箱外壳的主体53(见图9)的开口表面,水箱外壳主体53是一个扁平的长方形的平行六面体,其一个表面是打开的,并且水箱23安装在水箱外壳门元件与水箱外壳的主体53之间。即,水箱23放置在水箱外壳门元件57的底部57a,并通过沿着上部导向件57b和下部导向件57c在图18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中被插入来安装水箱23。通过在从水箱外壳门元件57的侧面上凸出的肋(侧面导向)58上滑动水箱23,从而水平放置水箱23。
此时,如图19所示,水箱外壳门元件57的上部导向件57b调整其中插有水箱23的位置,因为上部导向件装配到立在水箱23之箱盖69上表面上的由板制成的调整导向件68。下面参照图20说明调整情况。图20A1、20B1和20C1是俯视图,表示插入水箱的操作以及装配水箱盖的操作;图20A2、20B2和20C2是侧视图,是相应于上述附图插入水箱的方向看的视图。
首先,如图20A1和20A2所示,当水箱23插入水箱外壳门元件57而水箱盖69打开一半时,水箱盖69的一端表面沿着肋58滑动。如图20B1和20B2所示,当进一步插入水箱23时,水箱盖69的调整导向件68开始触及水箱外壳门元件57的上部导向件57b,水箱盖69的端面按压在肋58上。所以,水箱23位于与插入水箱的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中。下面如图20C1和20C2所示,当水箱盖69的调整导向件68继续被插入、并在水箱外壳门元件57的上部导向件57b上滑动时,下部导向件57b的下表面在水箱盖69的调整导向件68的侧面69a上滑动,水箱盖69就装配到水箱主体63上并被关闭。
在与用调整导向件68、上部导向件57b、侧面导向件69a和相对侧上的肋58插入水箱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中放置水箱23,并且垂直地调整水箱,并且当忘记关闭水箱盖69时,通过插入水箱23的操作可以保证关闭水箱盖69。
如上所述,通过设置水箱23使其能从加热装置100上拆下,方便了水的更换,并能卫生地供水。在加热装置100的侧面上安装水箱23不会影响从加热装置100的前面进行的加热操作,关于拆下水箱23的操作,通过设置在加热装置100的水箱外壳门元件57的转动轴,也能在前侧打开水箱外壳门元件57,并能从前侧进行令人满意的安装或拆离。
除了把水箱安置在加热装置的一个侧面上的情况(如上所述)之外,水箱23可以设置在背面、加热装置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任何位置上。这样,通过在把水箱从壁中拉出加热装置100之后从前侧取出水箱,也能实现令人满意的拆离操作。
通过把水箱23有效地安装在加热装置100的壁中,不需要特别增大加热装置100的体积,防止了用于安装加热装置的面积的增大。
下面说明水箱23的第二个特征,即,靠近加热室设置的水箱23几乎不会受到加热室散热的影响。
为解释这个特征,下面将详细说明与水箱23的安装相关的元件。
图21是表示水箱外壳的主体的放大透视图,图22是从图21中的箭头P1所示方向看的图,图23是从图21中的箭头P2所示方向看的图。
水箱外壳的主体53的形状是一个盒子,它是一个表面打开着的扁平平行六面体,设有其中安装着泵55的泵区域73;其中安装着水箱23的水箱区域75;其中安装着用于装配水箱外壳门元件57的装配元件的装配元件区域77。用螺钉以预定空间间隔把其上安装着水箱外壳主体53的表面53a,固定在沿加热装置100加热室的壁设置的侧面隔热板51(见图9)上。
在水箱区域75中用于分隔底部53b的凸起79,基本垂直地立在水箱外壳的主体53的底部53b上,水箱外壳主体的底部设有多个用于排水的凹槽81,从其上具有底部53b的侧面上的表面53a的侧面到背面上的侧端表面的侧面形成这些凹槽。如图22所示,在底部53的泵区域73,设有下部开口83,在水箱区域75,同时设有下部开口84和85。在图21中下部开口83、84和85的垂直方向的上部,以一定间隙盖住下部开口85的防水凸起86,伸入水箱外壳的主体53,位于安装侧的表面53a作为基部。防水凸起86从下部开口83、84和85上面的位置经由凸起79延伸到凸起80的位置。
同时,如图23所示,在水箱外壳主体53的上部,上部开口89设置在泵区域73的上表面83c,上部开口90设置在水箱区域75的上表面83d上,上部开口91设置在上表面83e上。蓄水肋93在整个上表面(其上具有上部开口)上的各上部开口89、90、91的安装侧上的表面53a的背面边缘突起,所以粘附在上表面83c,83d和83e上的水滴,不会通过上部开口89、90、91落入水箱外壳的主体53中。
图18所示的水箱外壳门元件57被支承,所以门元件可以通过水箱外壳53的主体的转动轴L转动。
图24是一个透视图,其表示一种结构水箱外壳门元件由水箱外壳主体的转动轴L支承,水箱被安装在水箱外壳主体与水箱外壳门元件之间,图23是一个侧视图,表示一种状态,其中图24所示的组件安装到高频加热装置的侧面隔热板上。
如图24和25所示,用于检查水箱的固定的检测开关95,和连接到水箱23的供应口67的连接件97安装到水箱外壳的主体53上。通过驱动泵55,水箱23里的水经由传送管98被抽吸并排走,这些水由大直径传送管99定量地供给位于加热室底部的蒸发皿。设置大直径传送管99使该管的内径大于传送管98的内径,从而防止由泵55供应的水被气压滞留在管内。所以,传送管98中的水位与部件103的高度持平,传送管98与大直径传送管99在该部件103内连接,并防止水在没有泵55的驱动而在水箱23中的水压作用下自然流出。
下面说明水箱23的冷却方法。
图26是表示一种状态的解释说明图,在该状态中,在侧面引导从高频加热装置的加热室的下部送出的风,图27是示意性地表示由水箱外壳主体送出的风的路径的透视图。
下面参照附图26、27描述水箱23周围冷风的示意性通路。如图26所示,在其中设置有如磁控管13的电子部件的控制电路安装在高频加热装置100的底部,用于冷却这些电子部件的冷风扇111同样设置在底部。从冷风扇111中吹出的风从底面经用于冷却磁控管13的散热片(未示出)流到如图26中由箭头F1所示的那面。从冷风扇111吹出的风由定向导管113向上引导,其固定到侧面加热隔热板51上的下部是打开的。虽然在后面将进一步详细论述,定向导管113把一部分所引导的风送至侧面隔热板51的外面,其上安装着水箱外壳的主体53,如箭头F2所示;并且该定向导管把另一部分风送到在侧面隔热板51内部与加热室侧面上的壁板形成的间隙中,如箭头F3所示。
由定向导管113送到侧面隔热板51外侧的风如箭头F2所示,这些风由水箱外壳主体53的下部开口83、84、85分为F2b、F2c、F2d,如图27所示,这些风被引导进入水箱外壳主体53内,并从上部开口89、90、91排出。
下面进一步描述由箭头F2所示的风。
图28是定向导管113的一部分的放大透视图,图29是从图28中由箭头P3的所示的方向看的图,其中忽略了图28中所示的定向导管。如图28所示,由箭头F1所示的导入定向导管113的风被分成由箭头F2a所示的经由水箱外壳主体53的下部开口83送到水箱外壳53的风;以及由F2b和F2c所示的经由下部开口84和85送到水箱区域的风。送到泵区域和水箱区域的各部分风量设定得基本相等。
如图29所示,侧面隔热板51的各个开口115形成于设置下部开口83、84和85的方向上,箭头F3所示的风以经由各个开口115来清洁侧面隔热板51内部的加热室侧面上的壁板。
下面描述泵区域和水箱区域中风的流动以及各个区域中隔热的动作。
图30是沿图25中的线R1-R1剖开的剖面图;图31表示图30中一部分的放大图;图32是表示一种结构的剖面图,其中水箱主体的下部上的倾斜角度变大;图33是沿图25中的线R2-R2剖开的剖面图;图34是表示图33中一部分的放大图。
首先,对泵区域,泵55的热量特别小,当未操作泵时,临界温度为70℃,而当操作泵时,临界温度为65℃。但是,如果高频加热装置100的加热室被对流加热器加热至大约250℃,泵区域的温度就上升至大约80-90℃。水箱区域也是类似的情况,由于水箱本身由类似塑料这样的树脂材料制成,所以当它被暴露在高温气体中时可能会变形。
然后,在根据本发明的高频加热装置100的结构中,在泵55和位于加热室侧面上的壁板117之间、以及水箱23与位于加热室侧面上的壁板117之间形成多个透气层,可以用冷风扇防止由对流加热器19加热过程中从加热室11的侧面散出的热量、由透气层的通风而传导至泵55的侧面以及水箱23的侧面具体地,如图30所示,从用于冷却设置在高频加热装置100底部的磁控管13的冷风扇111送出的风,吹过磁控管13的吸热层,在定向导管113的下面使风的流动变成向上,并导入定向导管113。在定向导管113中,如图31的放大图所示,把风送至侧面隔热板51与加热室侧面上的壁板117之间的间隙(第一空间),以及侧面隔热板51与水箱外壳53主体的安装侧上的表面53a之间的间隙(第二空间)。另外,风也被送至表面与设置在水箱外壳主体53上的表面53a与泵55之间的泵的隔热板119之间的间隙(第三空间)。泵的隔热板119由金属板制成,并保护泵免于来自加热室侧面的热辐射。
如上所述,通过在泵55和加热室侧面上的壁板之间形成第一、第二和第三空间并使这些空间通风,来冷却加热室侧面上的壁板117、侧面隔热板51、水箱外壳主体53的安装侧面上的表面53a、以及泵的隔热板119,并且防止空气停滞在各个空间中。所以,提高了各个空间的隔热效果,结果,防止了由加热室11的侧面散热引起的泵55的温度上升。已经证实,当对流加热器19实际上把加热室11加热到大约250℃时,泵区域的温度变成大约63℃,防止温度的上升达到泵55的操作极限温度或更低。
同时,在高频加热过程中,由于加热方法的特点,加热室11本身的温度不会显著变高,加热室侧面上的壁板117的散热不会使泵55的温度升高很多。但是,在使用高输出型磁控管13的情况中,磁控管13本身的温度会升高很多,因为输出较大,经过吸热层13a的风的温度变高,当风吹在泵55上时,泵55的温度可能会超过临界温度。然后,在使用这种高输出型磁控管13的情况中,通过延长水箱外壳主体53的下部上的斜面53c使第三空间封闭。所以,泵55和泵的隔热板119不会直接暴露在风中,从而防止泵55的温度升高。
在第一空间流动的风经由加热室侧面上的壁板117的开口121(见图2)吹进加热室11中,作为使加热室11空气流通的风。在第二空间内流动的风从高频加热装置100的气孔123(见图1)排出(如果风在第三空间流动,这些风会在水箱外壳主体53上面的第二空间中相遇),一部分风从设置在高频加热装置100背面的气孔(未示出)排出。
为了说明水箱区域,如图33和34所示,水箱区域与泵区域基本相同,其分别形成在加热室侧面上的壁板117与侧面隔热板51之间的间隙(第一空间);在侧面隔热板51与水箱外壳主体53的安装侧上的表面53a之间的间隙(第二空间);在安装侧上的表面53a与水箱23之间的间隙(第四空间)。通过把风送到如上所述的各个空间,防止了水箱23及其周围的温度上升。
用于把风从冷风扇111送到高频加热装置100侧面的定向导管113设置在一个位置上,该位置位于在包括其中设有泵55的位置下部的区域中的高频加热装置100侧面内部的方向中。所以,在水箱23侧面上流动的风被集中供应,风势强劲。因此,与在内部的方向上平均送风的情况相比,可以有效地吹风,并能消除风的滞留。
下面将说明第三个特征,即防止高频加热装置受到漏水的影响的防水措施。
由于控制电路设置在高频加热装置100的底部,如果水箱23漏水的话,需要防止水进入控制电路。所以,首先,当水箱23安装到高频加热装置100的时候,覆盖着水箱23周围的水箱外壳被容纳在高频加热装置100的壁内。如上所述,该水箱外壳由水箱外壳主体53和水箱外壳门元件57组成。通过用水箱外壳把水箱23覆盖住来防止水从水箱23直接漏进主体内,所以能防止由水的压力使泄漏范围变大。
第二,对水箱外壳主体53的底部53b采取措施以防止水箱23漏水。如图21和34所示,通过把防水凸起86盖在位于水箱外壳主体53底部的水箱23侧面上的下部开口84(85也一样)上,防止从水箱23的侧面经过水箱外壳门元件57落下的水直接落在下部开口84上。即,从图34中的Q1的泄漏一旦在Q2处接到,就流到Q3,落在Q4,并在Q5方向中流动。水向着Q5从与图33中所示的门框59连接的部件125流到门框59的外面,或者经过间隙127落到门框59的下部上并流到主体外。所以,从水箱23漏出的水永远也不会经由下部开口84落在控制电路的侧面上。
如图21和34所示,肋129从水箱外壳主体53的底部53b突起,以防止落在底部53b上的水落在下部开口84和85上。所以,防止了在底部53b上流动的水流入下部开口84和85中。
并且,用于朝向背面上的侧端表面到水箱外壳主体53的加热室侧面的排水凹槽81,设置在水箱外壳主体53的底部53b。所以,防止了水滴滞留在水箱外壳主体53的底部53b,底部53b上的水滴平滑地移动并落下。
设置从水箱外壳主体53的底部53b设立的凸起,用于分隔底部53b。所以,可以防止底部53b上的水滴移动到底部53b上其它被分隔的区域,即使有泄漏,也能防止整个底部53b被浸泡在水中。
第三,采取防水措施,以防止从水箱外壳主体53上表面上的上部开口89、90和91形成凝结的水滴。依据高频加热装置100中热含量,温暖的空气和湿度更大的空气在水箱外壳主体53的周围流动。同时,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在水箱外壳主体53中,水滴可以通过上部开口89、90和91落入水箱外壳主体53中。所以,如图23所示,连续肋93形成于上部开口89、90和91延伸的方向中。通过肋93的采用,防止了水箱外壳主体53的上表面上凝结的水滴直接经由上部开口89、90和91流动。
工业实用性正如上面详细描述到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高频加热装置,虽然高频加热装置具有简单的结构,但能防止水从水箱漏到装置中,却不会增大装置体积,装置不会受到加热室散热的影响,并且装置具有容易使用又方便卫生的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高频加热装置,其具有加热室、对加热室供给高频的高频发生器和对所述加热室供给蒸汽的蒸汽发生器,对所述加热室同时或交替供给高频和蒸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蒸汽发生器由设于加热室内的蒸发皿和设于所述蒸发皿的下部的蒸发皿加热器构成,将供给到所述蒸发皿的水由所述蒸发皿加热器加热而产生蒸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频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主体装置外部设置对蒸汽发生器供给水的可自如拆装的水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频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覆盖加热室的开口部的开/闭门形成覆盖主体设备的大致整个面的大小。
全文摘要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频加热装置,其具有加热室、对加热室供给高频的高频发生器和对所述加热室供给蒸汽的蒸汽发生器,对所述加热室同时或交替供给高频和蒸汽。
文档编号F22B1/28GK1747610SQ20051010384
公开日2006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5日
发明者神崎浩二, 早川雄二, 辻本真佐治, 神谷利文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