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5949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能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节能锅炉,属于民用取暖用锅炉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民用和工业取暖用锅炉,有卧式和立式两种,炉内多为直管火道串经水箱中,热量流失多,燃料室大,与烟囱口相隔太近,前有鼓风机,后有引风机,热能在炉膛内停留时间太短,甚至是高速度流失,其水加热有限,锅炉加热慢,热效率低,煤耗大。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已有人在不断探索节能环保锅炉,如<中国专利>2002年9月4日授权公告的专利号ZL01230724.6,申请日2001年7月26日,专利权人贾宝平,实用新型名称带保温和保护的饼式过热器的立式蒸汽锅炉。该带调温和保护的饼式过热器的立式蒸汽锅炉包括锅炉体,其特征是在锅炉体炉膛上方设有一个饼式过热器,其内部为带有导汽隔板的汽水腔,在过热器上有多个竖直的烟火管,在过热器侧壁上设有出入管,出入管伸出锅炉体外与集箱连通,集箱通过管路与锅炉体的汽、水空间连通,且在管路上装有调节阀。其优点是过热器体积小、重量轻、导热值大,可持续过热,可广泛用于服装、食品、医药、卫生等行业。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炉体大、结构仍然比较复杂,炉体与过热器为一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改变炉内火道走向方式,加大水的受热面,迅速升温并产生蒸汽、升温快、热效率高,炉体与锅体为两体的节能锅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节能锅炉,包括炉体、炉体下方的炉条、炉体上方的火道及火道上方的锅体,其特征在于炉体为活动式,设置在炉体上方的火道为槽形,锅体通过支架支撑。
槽形火道为多圈,水室隔离墙环绕槽形火道间隔设置。槽形火道为锅体底板,水室隔离墙内盛装水仓中的水,火道封板固定在锅体下方,与锅体底板形成烟火腔。
锅体下半部分为水仓,上半部分为蒸汽仓,顶部安装蒸汽出气管、封口、水位表,底部一侧通过进水管与补水仓相连,另一侧与压力控制管相连。
活动式炉体下方设有滑道,底部设有滑轮,滑轮在滑道上滑行。活动式炉体底部设置炉灰仓,中部设有炉灰口,上部设有加煤口,加煤口通过连接风圈连接火道封板,火道封板固定在锅体下方。活动式炉体中部炉灰口上方设有的炉条为伞状,伞状炉条的伞杆焊接在炉灰仓上方支架的中间部位,伞状炉条扣合在伞杆顶端。
活动式炉体外设有与伞状炉条相连的手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炉体与锅体分体式设计结构,炉体可随意移进移出,方便除尘,炉体燃料室、伞状炉条,多圈槽形火道的作为锅体底板、锅体直径大雨炉体直径的特殊设计结构,构成水室环绕火道,火道环绕水室,烟火在槽形火道内环绕两圈或多圈,最后通过烟囱排出,燃烧充分,能够把煤的热能完全释放并充分利用,节能可达60%以上。由于设置压力控制装置,可以调节锅内压力、无爆裂危险。同时,由于改变炉内火道走向方式,加大水的受热面,具有迅速升温并产生蒸汽、升温快、热效率高,安全、操作方便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节能锅炉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A-A剖示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炉体B-B剖示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火道封板结构示意图;图5是多圈槽形火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节能锅炉的最佳实施例,其中1蒸汽出气管 2烟囱 3封口 4水位表 5锅体 6连接风圈 7补水仓 8回气管 9进水管 10锅体支撑架 11滑道 12滑轮 13炉灰仓 14炉体 15炉灰口 16加煤口 17压力控制管 18消声棉 19水室隔离墙 20槽形火道 21火道封板 22伞状炉条 23手柄 24炉条支架 25螺钉 26炉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节能锅炉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该节能锅炉主要由炉体14、炉体14下方的伞状炉条22、炉体14上方的槽形火道20及槽形火道20上方的锅体5组成,炉体14为活动式,锅体5直径大于炉体14通过支架10支撑。锅体5下半部分为水仓,上半部分为蒸汽仓,顶部安装蒸汽出气管1、封口3、水位表4,底部一侧通过进水管9与补水仓7相连,另一侧与压力控制管17相连。补水仓7内的回气管8,废气利用,加热补水仓7内的水。压力控制管17,超压时,蒸汽从压力控制管17出口排出,出口处的消声棉18起防爆消声作用。
如图2、5所示槽形火道20为多圈,水室隔离墙19环绕槽形火道20间隔设置。槽形火道20为锅体底板,隔离墙19内盛装水仓5中的水,火道封板21固定在锅体5下方与锅体底板形成烟火腔。槽形火道20出口连接烟囱2。锅体5直径大于炉体14,主要是为了防止热量流失,锅体5下方的槽形火道20,控制了火的流向,加长了烟火腔的长度,水室隔离墙19环绕槽形火道20间隔设置,水室中的水两面互助受热,上升的热流就必须经过多圈环绕的槽形火道20,被四面的水室吸收所有的热能,传递给锅体5水仓,出烟囱口2时能量已基本耗尽,达到节能的目的。
如图1、3所示活动式炉体14底部设置炉灰仓13,中部设有炉灰口15,上部设有加煤口16,加煤口16通过连接风圈6连接火道封板21,火道封板21固定在锅体5下方。连接风圈6通过螺钉与炉体14相连,当需要拉出炉体14时,松开螺钉,将连接风圈6上移,即可将炉体14移出。活动式炉体14为下大上小的喇叭状,空气流由下向上升,氧气浓度加强,帮助炉膛内煤燃烧。因为炉内本身就是一个风洞,空气在炉膛内上升时,气流被逐步预热,使煤能够实现完全燃烧。
如图2所示活动式炉体下方设有滑道11,底部设有滑轮12,滑轮12在滑道11上滑行。
如图3所示活动式炉体中部炉灰口15上方设有的炉条22为伞状,伞状炉条22的伞杆焊接在炉灰仓13上方支架的中间部位,伞状炉条22扣合在伞杆顶端。炉体14外设有与伞状炉条22相连的手柄23。
如图4所示火道封板21通过螺钉25固定在锅体5底部,火道封板21可以是组合分体式,通过螺钉25连接在一起,中间与炉口26相对应。
该节能锅炉还可燃油、燃气。
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向补水仓7内加水,加到水位表4内的水达2/3时停止,向气仓压力控制管17内加入水或其他密封液体,在气仓压力控制管17的出口端放置消声棉18。将炉体14拉出,向炉膛内加入约1/2的块状煤灰填料。加煤点火后,炉膛内迅速升温,火道封板21固定在锅体5下方,与锅体底板形成烟火腔,多圈槽形火道20为锅体底板,水室隔离墙19内盛装水仓5中的水,形成了水室隔离墙19中的水环绕多圈槽形火道20,多圈槽形火道20环绕隔离墙19内的水室结构,因此煤燃烧产生的热量全部释放出来,被水室吸收,锅体5内的水迅速升温至100℃产生蒸汽,蒸汽通过出气管1送入用户。槽形火道20出口连接烟囱2,烟火经槽形火道20多圈后,最后通过烟囱2排出。炉膛底部伞状炉条22两边部设有手柄23,晃动手柄23可将炉灰流入炉灰仓13内,炉灰仓13外设炉灰仓门,较大的块状炉灰可从炉灰口15中取出。节能锅炉使用一段时间后,槽形火道20内已被灰尘堵塞,或通风不好时,可将锅底5下方的火道封板21取下打扫干净,再安装好即可。
权利要求1.节能锅炉,包括炉体、炉体下方的炉条、炉体上方的火道及火道上方的锅体,其特征在于炉体(14)为活动式,设置在炉体(14)上方的火道(20)为槽形,锅体(5)通过支架(10)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锅炉,其特征在于槽形火道(20)为多圈,水室隔离墙(19)环绕槽形火道(20)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锅炉,其特征在于槽形火道(20)为锅体底板,水室隔离墙(19)内盛装锅体(5)水仓中的水,火道封板(21)固定在锅体(5)下方,与锅体底板形成烟火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锅炉,其特征在于锅体(5)下半部分为水仓,上半部分为蒸汽仓,顶部安装蒸汽出气管(1)、封口(3)、水位表(4),底部一侧通过进水管(9)与补水仓(7)相连,另一侧与压力控制管(17)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锅炉,其特征在于活动式炉体(14)下方设有滑道(11),底部设有滑轮(12),滑轮(12)在滑道(11)上滑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节能锅炉,其特征在于活动式炉体(14)底部设置炉灰仓(13),中部设有炉灰口(15),上部设有加煤口(16),加煤口(16)通过连接风圈(6)连接火道封板(21),火道封板(21)固定在锅体(5)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能锅炉,其特征在于活动式炉体(14)中部炉灰口(15)上方设有的炉条(22)为伞状,伞状炉条(22)的伞杆焊接在炉灰仓(13)上方支架的中间部位,伞状炉条(22)扣合在伞杆顶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能锅炉,其特征在于活动式炉体(14)外设有与伞状炉条(22)相连的手柄(23)。
专利摘要节能锅炉,属于民用取暖用锅炉领域。包括炉体、炉体下方的炉条、炉体上方的火道及火道上方的锅体,其特征在于炉体(14)为活动式,设置在炉体(14)上方的火道(20)为槽形,锅体(5)通过支架(10)支撑。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燃烧充分,能够把煤的热能完全释放并充分利用,节能可达60%以上。由于设置压力控制装置,可以调节锅体内压力、无爆裂危险。同时,由于改变炉内火道走向方式,加大水的受热面,具有迅速升温并产生蒸汽、升温快、热效率高,安全、操作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F22B13/00GK2898608SQ20062007991
公开日2007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6日
发明者李绍忠 申请人:李绍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