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大型锅炉中的过热器包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5022阅读:10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应用于大型锅炉中的过热器包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于大型锅炉中的过热器包墙。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参数锅炉中,垂直式过热器通常布置在炉膛出口的水平烟道中,水平烟道由此也被称为过热器包墙。现有技术中,在水平烟道中的烟气温度高达1000°C以上,对于组成包墙的水冷壁来说,工作条件是非常恶劣的。在水冷壁中,工质为双相流体,它的水动力特性较为复杂,在热交换过程的同时,还伴随着工质状态的不断变化(如进口是饱和水,随加热的进行逐渐被汽化,至出口变为饱和蒸汽)。包墙受热面是由许多根平行的管子组成,各管的热负荷及工质流量会有所不同,只要其中的一根被烧坏,整个受热面就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必须从结构方面和运行方面消除受热不均勻和工质分配不均勻。另外,特别是在烟道宽度过大的情况,现有技术中的过热器包墙结构不利于提高工质的循环流速,不利于保证水循环的稳定性,避免水冷壁的管壁超温,上述问题都直接影响到锅炉的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并且整体运输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用现有技术结构的过热器包墙,由于所有管子均平行设置,只要一根管子烧坏,整个受热面就不能正常工作,另外,不利于提高工质的循环流速,不利于保证水循环的稳定性,避免水冷壁的管壁超温,上述问题都直接影响到锅炉的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运输不便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应用于大型锅炉中的过热器包墙。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大型锅炉中的过热器包墙,包括水平烟道和过热器,所述水平烟道内设有并联结构的过热器。所述过热器包括上集箱和下集箱,在所述上集箱和下集箱之间设有膜式水冷壁。所述上集箱上设有上升管管接头,所述下集箱上设有下降管管接头。所述上集箱、下集箱内分别布置了三块隔板。所述上集箱、下集箱被分隔时,所述上集箱、下集箱的长度是逐渐加长的。所述上、下集箱之间的膜式水冷壁被分成五段。 所述过热包装墙内设有吹灰器开口。所述过热包装墙内设有检查门开口。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结构的过热器包墙, 由于所有管子均平行设置,只要一根管子烧坏,整个受热面就不能正常工作,另外,不利于提高工质的循环流速,不利于保证水循环的稳定性,避免水冷壁的管壁超温,上述问题都直接影响到锅炉的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运输不便等技术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并联型过热器包墙还具有经济有效、安全可靠、实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等特点。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上升管管接头;2为上集箱;3为膜式水冷壁;4为吹灰器开口 ;5为检查门开口 ;6为下集箱;7为下降管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是,在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结构的过热器包墙,由于所有管子均平行设置,只要一根管子烧坏,整个受热面就不能正常工作,另外,不利于提高工质的循环流速,不利于保证水循环的稳定性,避免水冷壁的管壁超温,上述问题都直接影响到锅炉的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运输不便等技术问题时,在保证锅炉整体性能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过热器包墙设计成并联型的结构,有效地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述该过热器包墙,其总宽度近10米,高度超过6米。为了提高循环流速,在上下集箱6内分别布置了三块隔板。考虑到烟气在包墙内的流动过程中其温度是逐渐减低的,所以集箱被分隔时,是逐渐加长而非均分。另外,考虑到运输方便,以及受包墙下部检查门位置的限制,上下集箱6之间的膜式水冷壁3被分成五段。这样整个包墙就形成了并联的结构型式。因为从传热方面来看,若要水冷壁能得到充分冷却,管内工质应具有一定的流速,才能把管壁的热量带走。如果工质不流动或流动速度很慢都会导致管壁温度升高,使得管壁超温而破坏。我们通过水循环计算对这一结构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计算表明循环流速得到了明显提高,确保了锅炉水循环的稳定性。实践证明,并联型过热器包墙是经济有效、安全可靠的,可以推广应用到各类大型锅炉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大型锅炉中的过热器包墙,包括水平烟道和过热器,所述水平烟道内设有并联结构的过热器。所述过热器包括上集箱、下集箱,在所述上集箱2和下集箱6之间设有膜式水冷壁3。所述上集箱上设有上升管管接头 1,所述下集箱6上设有下降管管接头7。所述上集箱2、下集箱6内分别布置了三块隔板。 所述上集箱2、下集箱6被分隔时,所述上集箱2、下集箱6的长度是逐渐加长的。所述上、 下集箱6之间的膜式水冷壁3被分成五段。所述过热包装墙内设有吹灰器开口 4。所述过热包装墙内设有检查门开口 5。以上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任何在本实用新型构思基础上的改进或变形设计,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应用于大型锅炉中的过热器包墙,包括水平烟道和过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烟道内设有并联结构的过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大型锅炉中的过热器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器包括上集箱( 和下集箱(6),在所述上集箱( 和下集箱(6)之间设有膜式水冷壁 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大型锅炉中的过热器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集箱( 上设有上升管管接头(1),所述下集箱(6)上设有下降管管接头(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大型锅炉中的过热器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集箱O)、下集箱(6)内分别布置了三块隔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大型锅炉中的过热器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集箱O)、下集箱(6)被分隔时,所述上集箱O)、下集箱(6)的长度是逐渐加长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大型锅炉中的过热器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 下集箱(6)之间的膜式水冷壁( 被分成五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大型锅炉中的过热器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包装墙内设有吹灰器开口 G)。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大型锅炉中的过热器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包装墙内设有检查门开口(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大型锅炉中的过热器包墙,包括水平烟道和过热器,所述水平烟道内设有并联结构的过热器。所述过热器包括上集板、下集板,在所述上集箱和下集箱之间设有膜式水冷壁。所述上集板上设有上升管管接头,所述下集箱上设有下降管管接头。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并联型过热器包墙具有经济有效、安全可靠、实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运输方便等特点。
文档编号F22G7/12GK201992623SQ201020546229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6日
发明者周勇, 孙仲平, 曹云海, 曹兰兰, 曾成, 朱晓慧, 王德伟, 项立生 申请人:安徽金鼎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