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的径向引入均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8804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的径向引入均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锅炉过热器的均流装置,具体是指一种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的径向引入均流装置,该均流装置能够帮助运行人员在保证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设备安全和经济基础上,完成在运行中调节过热器内过热蒸汽的流量分配。
背景技术
在超超临界锅炉中,锅炉过热器承受高温烟气的冲刷,尤其是承受较高热负荷的屏式过热器或再热器外圈管屏工作温度非常高,为了保证这些位置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受热面的安全,需要在过热器分配联箱内部安装节流管圈,以调节联箱内部各管圈内部的流量分配,保证过热器设备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现有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分配联箱采用节流管圈来实现流量分配的调节,如


图1 至图3所示的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的径向引入均流装置,它包括引入管1、分配联箱2和分支管3,引入管1焊接在分配联箱2,并且与分配联箱2连通,分支管3为多个并排设置的管,每个分支管3也焊接在分配联箱2上,并且均与分配联箱2连通,分支管3内安装有具有节流功能的节流管圈4,节流管圈4中开有节流孔4a,过热蒸汽经引入管1进入分配联箱 2内,经一次混合后便进入分支管3中,在分配联箱出口管圈根据位置和热负荷来布置节流管圈4,以达到调节过热器管圈内部流量分配的目的。这种结构的均流装置往往会导致过热蒸汽由于热偏差引起的受热不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的径向引入均流装置,该均流装置能够提高分配联箱内部过热蒸汽流动分配的均勻性,同时保持分配联箱内流动压降基本不变。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的径向引入均流装置,它包括引入管、分配联箱和分支管,分支管为多个并排设置的管,每个分支管均与分配联箱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装置还包括内套管,该内套管安装在分配联箱内,内套管开有多个均流小孔,所述引入管穿过分配联箱后与内套管连通,内套管和分配联箱的内壁之间形成空腔,该空腔分别与内套管的均流小孔以及分支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均流装置通过在分配联箱内部加装开孔的内套筒作为节流元件来调节分配联箱内部的过热蒸汽分配,通过设计内套筒开孔位置和大小,依靠调整这些因素来改变超临界锅炉过热器各管屏内过热蒸汽的流量分配,保证热负荷较大的管屏能够得到比较高的过热蒸汽流量分配,管内流速高,起到保护受热面过热的目的,使这些受热面的工作壁温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分配联箱为圆筒型箱,内套管同轴安装在分配联箱内,内套管和分配联箱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空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均流小孔开设在内套管的下部,内套管形成笛形管,内套管的均流小孔开孔方向与分支管的管口相对。本实用新型中内套管作为均流单元,安装在分配联箱内部,内套管与分配联箱处于同轴状态,内套管与分配联箱相连通,形成一个轴向通道,在通道下部开有专门设计的均流小孔,过热蒸汽通过这些均流小孔进入环形空腔,然后进入并联的多个分支管中,实现过热蒸汽按照设计要求分配过热蒸汽流量,满足不同区域过热蒸汽的流量分配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针对超超锅炉过热器分配联箱内加装开孔内套筒来调节过热器各管圈内的流量分配,代替现有的节流圈调节方法,目的是保证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受热面的安全工作,代替阻力较大的节流管圈,在保证 过热器受热面安全工作基础上,减少由于节流圈带来的压力损失,改善锅炉过热器管屏内流量分配情况,保证超超临界锅炉受热面工作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保证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在高热负荷区域的管屏安全运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能更好的满足过热器管屏内流量分配的实际工程要求。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现有技术中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的径向引入均流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
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是图2的B向放大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的径向引入均流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5是图4中的C-C剖视图;图6是图4的D向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至图6所示的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的径向引入均流装置,它包括引入管1、 分配联箱2和分支管3,分支管3为多个并排设置的管,每个分支管3均与分配联箱2连通, 均流装置还包括内套管5,该内套管5安装在分配联箱2内,两端均通过密封圈7固定在分配联箱2的端盖上,内套管5开有多个均流小孔5a,引入管1穿过分配联箱2后与内套管5 连通,分配联箱2为圆筒型箱,内套管5同轴安装在分配联箱2内,内套管5和分配联箱2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空腔6,该环形空腔分别与内套管的均流小孔5a以及分支管3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中,均流小孔5a开设在内套管5的下部,内套管5形成笛形管,内套管 5的均流小孔5a开孔方向与分支管3的管口相对。本实用新型中,来自过热器的过热蒸汽由垂直方向引入管1进入笛形管内套筒联箱系统,首先进入与弓I入管1直接连通的内套筒5,进行一次混合后通过均流小孔5a进入内套筒5与分配联箱2内壁之间的环形空腔6,进行了再一次的混合后最后由分支管3引出。 由于在分配联箱2内部加装了沿笛形管内套筒5下部的均流小孔5a,经过了两次混合再分配的过程,减小了过热蒸汽由于热偏差引起的受热不均,通过控制具体均流小孔5a的位置和数量提高了过热器管屏中过热蒸汽的流量分配,内套筒5与分配联箱端盖的连接如图6 所示,通过软质密封圈7固定内部笛形管内套筒5在分配联箱2中的同轴位置。
权利要求1.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的径向引入均流装置,它包括引入管、分配联箱和分支管,分支管为多个并排设置的管,每个分支管均与分配联箱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装置还包括内套管,该内套管安装在分配联箱内,内套管开有多个均流小孔,所述引入管穿过分配联箱后与内套管连通,内套管和分配联箱的内壁之间形成空腔,该空腔分别与内套管的均流小孔以及分支管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的径向引入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联箱为圆筒型箱,内套管同轴安装在分配联箱内,内套管和分配联箱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的径向引入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小孔开设在内套管的下部,内套管形成笛形管,内套管的均流小孔开孔方向与分支管的管口相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的径向引入均流装置,它包括引入管、分配联箱和分支管,分支管为多个并排设置的管,每个分支管均与分配联箱连通,所述均流装置还包括内套管,该内套管安装在分配联箱内,内套管开有多个均流小孔,所述引入管穿过分配联箱后与内套管连通,内套管和分配联箱的内壁之间形成空腔,该空腔分别与内套管的均流小孔以及分支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分配联箱内部过热蒸汽流动分配的均匀性,同时保持分配联箱内流动压降基本不变。
文档编号F22G3/00GK202109467SQ20112011956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1日
发明者付忠广, 宋景慧, 庞力平, 徐程宏, 郭静波, 阚伟民 申请人:华北电力大学,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