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回收利用固定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9055发布日期:2019-07-03 03:37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回收利用固定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回收利用固定设备。



背景技术:

该系统中冷凝水收集箱是封闭式,系统内冷凝水压力始终保持高于大气压力,使冷凝水水温低于该压力下的沸点,冷凝水的热能得到充分利用。而且闭式系统的冷凝水保持蒸汽原有品质,用于锅炉给水时,不会增加溶解氧量,也减少了锅炉补水量,减少了水处理的费用。

冷凝水是否属于闭式回收,要看系统压力和大气压力之间的关系。若用汽设备使用蒸汽压力为p1,冷凝水回收集水罐的标定压力为p2,大气压力为p0。当p2越接近于p1时,回收系统闭式程度越高,节能率越高;反之,p2越接近于p0时,回收系统的密闭程度越差,节能率越小。显然,密闭系统评判标准是p0、p1、p2三者的大小关系。当p2=p0时,就不能称为密闭式回收系统,就变成了开式回收系统。其节能率和开式系统也就是一样的。总之,冷凝水回收的原则是:通过冷凝水回收系统中能量的综合利用,达到最经济的能量回收利用,保持整个蒸汽热力系统利用率最高,经济性最好。冷凝水回收中的能量回收实际上有交错在一起的三种方式:冷凝水所含热能的回收,闪蒸汽的有效利用,软化水的回收。对于高、中压回收系统,在系统中设专门的闪蒸装置,闪蒸汽供低压用汽设备使用。同时也减少了其余冷凝水的回收难度。如果没有下一级低压蒸汽用户,可以设置热交换器,加热其它用途的工艺介质,做到能量的有效利用。在冷凝水回收管网中可以设多级闪蒸装置,使蒸汽按梯级方式利用。冷凝水回收装置中最终的冷凝水一般送回锅炉重新使用,这样不仅节约了热能,也节约了软化水,从而也节省了水处理的费用。有时,冷凝水被污染,不能作为软化水,但是其中的热能还是应该尽量回收,可以作为低温加热热源使用,如用于取暖,间接加热热水或其它工质。更加没有一个很好稳定加固效果,使得使用者在进行使用过程不能够有一个很好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回收利用固定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回收利用固定设备,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上端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上端两侧均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上端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通过调节轴安装有连接支杆,所述连接支杆的内腔设有稳固装置,所述稳固装置的一端设有固定装置,且固定装置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支杆的外侧,所述装置外壳的内腔安装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调节装置和驱动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的下端设有安装固定装置,且安装固定装置的一侧设有固定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的内腔设有蓄电装置,且装置外壳的外端一侧设有外接连接装置,所述外接连接装置与蓄电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的外端一侧设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的一端设有角度检测装置,所述角度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本发明中,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过程能够有一个很好的便利性,便于使用者进行使用和操作,该装置使用简单,安装便捷,便于使用者进行操作,能够有效的节约使用者的时间和精力,给使用者带来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回收利用固定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水回收利用固定设备,包括装置外壳8,装置外壳8的上端设有驱动装置7,驱动装置7的上端两侧均设有调节装置6,调节装置6的上端设有支撑杆5,支撑杆5通过调节轴1安装有连接支杆4,连接支杆4的内腔设有稳固装置3,稳固装置3的一端设有固定装置2,且固定装置2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支杆4的外侧,装置外壳8的内腔安装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调节装置6和驱动装置7电性连接,装置外壳8的下端设有安装固定装置,且安装固定装置的一侧设有固定螺纹孔,装置外壳8的内腔设有蓄电装置,且装置外壳8的外端一侧设有外接连接装置,外接连接装置与蓄电装置电性连接,装置外壳8的外端一侧设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装置外壳8的一端设有角度检测装置,角度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本发明使用简单,安装便捷,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过程有一个很好的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回收利用固定设备,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上端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上端两侧均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上端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通过调节轴安装有连接支杆,所述连接支杆的内腔设有稳固装置,所述稳固装置的一端设有固定装置,且固定装置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支杆的外侧,所述装置外壳的内腔安装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调节装置和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本发明使用简单,安装便捷,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过程有一个很好的便利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观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昌县七星街道左右兴轴承厂
技术研发日:2017.12.25
技术公布日:2019.07.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