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燃气锅炉的供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382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燃气锅炉的供能系统。



背景技术:

常规的燃气锅炉存在的问题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能量利用效率较低。这是由于其燃烧烟气中水蒸气的露点低(55℃左右),所以燃烧产生的水蒸气的潜热几乎得不到利用。再加上燃烧烟气量大,造成了较大的显热损失。二是NOx的排放量难以满足排放标准。较高的燃烧温度和燃气与空气的直接混合导致了热力型NOx和快速型NOx的产生。三是燃烧烟气中的CO2难以捕集。燃气烟气中的CO2浓度太低(8%左右),其捕集工艺的能耗很大。四是能量的高品位低用。以高品位的天然气获得低品位的热水的燃气热水锅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燃气锅炉的供能系统,主要目的是提高热能利用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燃气锅炉的供能系统,包括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子系统,所述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子系统包括蒸发器、吸收器、发生器和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包括冷凝室和冷凝换热器,所述发生器包括吸收溶液闪蒸腔室和发生换热器,所述发生换热器设于吸收溶液闪蒸腔室外部,所述吸收溶液闪蒸腔室内上部设有第二吸收溶液喷淋装置,所述吸收溶液闪蒸腔室下部通过第二吸收溶液喷淋管道连接第二吸收溶液喷淋装置,所述发生换热器的冷流体侧接入所述第二吸收溶液喷淋管道,所述第二吸收溶液喷淋管道上设有第 二吸收溶液循环泵,所述供能系统还包括燃气锅炉子系统,所述燃气锅炉子系统包括:

化学链燃烧反应器,所述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内具有燃烧室和热媒室,所述燃烧室内充填有载氧体,所述热媒室用于容纳与燃烧室进行热交换的热媒,所述热媒室连接有热媒循环管道,所述热媒循环管道连接发生换热器的热流体侧,热媒室内的热媒沿所述热媒循环管道流经发生换热器的热流体侧与流经冷流体侧的吸收溶液换热后回流至热媒室;

燃气管道,与化学链燃烧反应器连接,用于将燃气输入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的燃烧室内与氧化态的载氧体进行反应,燃气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氧化态的载氧体通过还原反应生成还原态的载氧体,热媒室内的热媒吸收反应产生的热;

空气管道,与化学链燃烧反应器连接,用于将空气输入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的燃烧室内与还原态的载氧体进行反应,还原态的载氧体通过氧化反应生成氧化态的载氧体;

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与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和空气管道连接,用于将燃气管道输入的燃气与氧化态的载氧体反应生成的还原反应产物气体输送至空气管道,与空气混合,空气将还原态的载氧体氧化为氧化态的载氧体的同时,反应产物中残余的燃气将氧化态的载氧体还原为还原态的载氧体;

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与化学链燃烧反应器连接,用于将空气管道输入的气体与还原态的载氧体反应生成的氧化反应产物气体输出;

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换热器,设于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上,所述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与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换热器的热流体侧连接,供热热媒输入管道依次连接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换热器的冷流体侧和冷凝换热器的冷流体侧;

其中,所述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包括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和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所述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的热媒循环管道内循 环的热媒流经发生换热器的热流体侧与冷流体侧的吸收溶液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的热媒循环管道内循环的热媒流经发生换热器的热流体侧与冷流体侧的吸收溶液进行热交换,当燃气管道向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内输入燃气使载氧体进行还原反应时,空气管道向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内输入空气使载氧体进行氧化反应,如此,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和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中的载氧体反复交替进行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所述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子系统通过蒸发换热器向外部输出冷量或者吸收外部的低温热源,通过吸收换热器向外部输出热量。

作为优选,所述燃气管道包括燃气管干线和燃气管支线,所述燃气管干线通过第一电动三通阀与两个燃气管支线连接,其中一个燃气管支线连接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另一个燃气管支线连接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控制所述燃气管道将燃气输送至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或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

所述空气管道包括空气管道支线和空气管道干线,所述空气管道干线通过第二电动三通阀连接两个空气管道支线,其中一个空气管道支线连接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另一个空气管道支线连接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所述第二电动三通阀控制所述空气管道与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或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导通;

所述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包括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支线和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干线,所述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干线通过第三电动三通阀连接两个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支线,其中一个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支线连接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另一个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支线连接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所述第三电动三通阀控制所述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与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或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导通;

所述氧化产物气体排出管道包括氧化产物气体排出管道支线和氧化产物气体排出管道干线,所述氧化产物气体排出管道干线通过第四电动三通阀连接两个氧化产物气体排出管道支线,其中一个氧化产物 气体排出管道支线连接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另一个氧化产物气体排出管道支线连接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所述第四电动三通阀控制所述氧化产物气体排出管道与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或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导通。

作为优选,还包括氧化产物气体循环管道,所述氧化产物气体循环管道连接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和空气管道,当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或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由通入燃气切换为通入空气时,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和空气管道通过氧化反应产物气体循环管道暂时连通,以将切换前化学链燃烧反应器中未反应的燃气通过空气管道随空气输入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或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与载氧体进行反应。

作为优选,所述的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通过第五电动三通阀与氧化反应产物气体循环管道相连接,通过第五电动三通阀将所述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内的流体排出或输送至空气管道。

作为优选,所述的化学链燃烧反应器为管壳式反应器,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的管程中充填有载氧体,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的壳程用于容纳热媒。

作为优选,所述的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上设有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换热器、气水分离器以及CH4浓度传感器,供热热媒输入管道通过第一供热热媒支管道连接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换热器的冷流体侧,供热热媒输入管道通过第二供热热媒支管道连接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换热器的冷流体侧,通过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换热器和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换热器的供热热媒输入冷凝换热器。

作为优选,所述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上还设有O2浓度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和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的热媒室还分别连接有压力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载氧体为铜基载氧体或者以铜基载氧体为主成分的多元载氧体。如铜铁基二元载氧体或铜铁镍基三元载氧体等。

作为优选,所述供能系统采用的热媒为水或导热油。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燃气锅炉的供能方法,采用上述的供能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氧化态载氧体的还原过程:燃气由上而下地通入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燃气与氧化态的载氧体进行反应,氧化态的载氧体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态的载氧体,燃气与氧化态的载氧体反应后生成的还原反应产物气体由化学链燃烧反应器下方排出,还原反应产物气体与供热热媒进行热交换,热媒与吸收溶液进行热交换;

还原态载氧体的氧化再生过程:空气由下而上地通入化学链燃烧反应器,输入的空气与还原态载氧体进行氧化反应,还原态载氧体氧化再生为氧化态载氧体,空气与还原态的载氧体反应后生成的氧化反应产物气体由化学链燃烧反应器上方排出,氧化反应产物气体与供热热媒进行热交换,热媒与吸收溶液进行热交换;其中,

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和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中的一个通入燃气进行氧化态载氧体的还原过程时,另一个通入空气进行还原态载氧体的氧化再生过程,且氧化态载氧体的还原过程产生的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混入空气,在空气与载氧体反应,使载氧体进行氧化反应的同时,还原反应产物气体中残留的燃气与氧化态的载氧体进行反应,供热热媒与还原反应产物气体进行热交换,吸收溶液与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的热媒进行热交换;供热热媒与氧化反应产物气体进行热交换,吸收溶液与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的热媒进行热交换;

当还原反应产物气体中的CH4浓度达到设定值,或者氧化反应产物气体中的O2浓度达到设定值时,切换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和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通入的气体,使原来通入燃气进行氧化态的载氧体的还原过程的化学链燃烧反应器通入空气进行还原态的载氧体的氧化再生过程,原来通入空气进行还原态的载氧体的氧化过程的化学链燃烧反应器通入燃气进行氧化态的载氧体的还原再生过程,如此反复,使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和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交替进行载氧体的还原过程和氧化再生过程。

作为优选,在所述燃气锅炉系统启动之前,对所述的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的热媒室及热媒循环管道抽真空;在所述燃气锅炉系统启动之后,通过调节吸收溶液的流量,使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的热媒室的压力维持在0.1MPa以下。

作为优选,所述载氧体的还原过程和氧化再生过程的反应温度为500~800℃,所述CH4浓度为体积百分比浓度,设定值为1~10%,O2浓度为体积百分比浓度,设定值为0.5~5%。

作为优选,在切换化学链燃烧反应器通入的气体的同时,将刚切换为载氧体的氧化再生过程的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内排出的反应气体混入空气,使其随空气通入进行载氧体的氧化再生过程的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待达到设定时间后,再将进行载氧体的氧化再生过程的化学链燃烧反应器排出的气体排放掉,以便于将切换前残留的燃气返回进行载氧体的氧化再生过程的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内进行反应。

作为优选,所述的设定时间为0.1~0.5分钟。

作为优选,对载氧体的还原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压缩液化,经气液分离后,对液化的二氧化碳进行收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能系统中,对锅炉子系统的燃烧热梯级利用,以锅炉子系统产生的蒸汽作为吸收式热泵子系统发生器的驱动热源,由于所投入蒸汽的热量基本上以冷剂蒸气在冷凝器的换热器上冷凝时释放的冷凝热的形式被流经冷凝器换热器冷流体侧的供热热媒所吸收,所以只利用了热量的品位下降而没有消耗热量,便使得本供能系统几乎无偿的通过蒸发器的换热器向外部提供冷量或者吸收外部的低温热源,然后通过吸收器的换热器向外部提供提高了品位的热量,从而大大提高了本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和经济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化学链燃烧中燃气与助燃空气不直接接触,燃气燃烧产生的CO2和H2O不会被助燃空气中大量的N2所稀释,因此通过简单的除水即可得到几乎纯的CO2,可以简单而近零能耗地实现CO2的捕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燃气与氧化态的载氧体反应的产物气体(载氧体还原反应过程产生的还原反应产物气体)的露点高(燃气为天然气时约88℃),所以燃气燃烧产物的水蒸气的潜热基本可得到回收,为供热热媒提供热量。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料的燃烧不产生NOx,可实现NOx的零排放。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的壳程压力维持在0.1MPa以下,可构成冷凝式真空锅炉,从而实现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燃气锅炉的供能系统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燃气锅炉的供能系统实施例的示意图。参见图1,基于燃气锅炉的供能系统,包括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子系统,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子系统包括蒸发器100、吸收器200、发生器300和冷凝器400,冷凝器400包括冷凝室401和冷凝换热器402,发生器300包括吸收溶液闪蒸腔室301和发生换热器117,发生换热器117设于吸收溶液闪蒸腔室外部,吸收溶液闪蒸腔室内上部设有第二吸收溶液喷淋装置303,吸收溶液闪蒸腔室下部通过第二吸收溶液喷淋管道305连接第二吸收溶液喷淋装置303,发生换热器117的冷流体侧接入第二吸收溶液喷淋管道305,第二吸收溶液喷淋管道305上设有第二吸收溶液循环泵304,供能系统还包括燃气锅炉子系统,燃气锅炉子系统包括:

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1、102,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内具有燃烧室和 热媒室,燃烧室内充填有载氧体116,热媒室用于容纳与燃烧室进行热交换的热媒,热媒室连接有热媒循环管道119、122,热媒循环管道连接发生换热器117的热流体侧,热媒室内的热媒沿所述热媒循环管道流经发生换热器的热流体侧与流经冷流体侧的吸收溶液换热后回流至热媒室;

燃气管道108,与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1、102连接,用于将燃气输入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的燃烧室内与氧化态的载氧体进行反应,燃气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氧化态的载氧体还原反应生成还原态的载氧体,热媒室内的热媒吸收反应产生的热;

空气管道109,与化学链燃烧反应器连接,用于将空气输入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的燃烧室内与还原态的载氧体进行反应,还原态的载氧体氧化反应生成氧化态的载氧体;

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111,与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和空气管道连接,用于将燃气管道输入的燃气与氧化态的载氧体反应生成的还原反应产物气体输送至空气管道,与空气混合,空气将还原态的载氧体氧化为氧化态的载氧体的同时,反应产物中残余的燃气将氧化态的载氧体还原为还原态的载氧体;

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112,与化学链燃烧反应器连接,用于将空气管道输109入的气体与还原态的载氧体反应生成的氧化反应产物气体输出;

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换热器115,设于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112上,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112与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换热器115的热流体侧连接,供热热媒输入管道150依次连接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换热器115的冷流体侧和冷凝换热器402的冷流体侧;

其中,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包括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1和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2,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1的热媒循环管道(第一热媒循环管道)119内循环的热媒流经发生换热器117的热流体侧与冷流体侧的吸收溶液进行热交换,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2的热媒循环管道(第二热媒循环管道)122内循环的热媒流经发生换热器117 的热流体侧与冷流体侧的吸收溶液进行热交换,当燃气管道108向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1内输入燃气使载氧体进行还原反应时,空气管道109向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2内输入空气使载氧体进行氧化反应,如此,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1和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2中的载氧体反复交替进行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子系统通过蒸发换热器102向外部输出冷量或者吸收外部的低温热源,通过吸收换热器202向外部输出热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锅炉系统的燃烧热梯级利用,以锅炉产生的蒸汽作为发生器的驱动热源,消耗的是热品位的下降,而不消耗热量,使得热能利用率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锅炉系统中,燃气不与空气直接接触,通过氧化态的载氧体为燃气提供燃烧所需的晶格氧,从而避免了直接用空气助燃时,反应产物中的二氧化碳被空气中的大量的氮气冲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气锅炉系统中,燃气燃烧后排出的气体产物中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因此,只需进行简单的气液分离器即可实现对二氧化碳的收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锅炉系统中的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包括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1和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2,通过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1和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2交替进行载氧体的氧化和还原,从而实现了整个锅炉系统的持续运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燃气锅炉系统中,由于燃气不直接与空气反应,而是与氧化态的载氧体反应,因此,燃气燃烧的产物气体(载氧体还原反应过程产生的还原反应产物气体)的露点高(燃气为天然气时约88℃),所以燃气燃烧产物的水蒸气的潜热基本可得到回收,为吸收溶液提供热量。再加上氧化再生过程的空气过剩系数较小,因而排放的烟气量少,带走的显热也就少。并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气锅炉系统中,燃料与载氧体进行反应,反应温度可控制在1000℃以下,燃烧不产生NOx,可实现NOx的零排放。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气锅炉系统中采用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1和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2交替通入燃气或空气实现载氧 体的还原及氧化再生,保证锅炉系统的持续运行。因此,燃气管道108、空气管道109、氧化产物气体排出管道112和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111均需分别连接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1和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2。当然,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1和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2可以有各自独立的燃气管道108、空气管道109、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112和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111,根据需要控制各管道导通情况,保证锅炉系统的正常、持续运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燃气管道108、空气管道109、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112和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111分别设置分支与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1和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2连接,通过设置相应的阀门实现各管道按需导通或关闭。相应的阀门可以设置在各分支上,也可以设置在各分支的起点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本实施例具体设置如下,参见图1,燃气管道108包括燃气管干线和燃气管支线,燃气管干线通过第一电动三通阀103与两个燃气管支线连接,其中一个燃气管支线连接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1,另一个燃气管支线连接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2,第一电动三通阀103控制燃气管道108将燃气输送至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1或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2;

空气管道109包括空气管道支线和空气管道干线,空气管道干线通过第二电动三通阀104连接两个空气管道支线,其中一个空气管道支线连接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1,另一个空气管道支线连接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2,第二电动三通阀104控制空气管道109与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1或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2导通;

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111包括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支线和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干线,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干线通过第三电动三通阀105连接两个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支线,其中一个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支线连接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1,另一个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支线连接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2,第三电动三通阀105控制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111 与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1或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2导通;

氧化产物气体排出管道112包括氧化产物气体排出管道支线和氧化产物气体排出管道干线,氧化产物气体排出管道干线通过第四电动三通阀106连接两个氧化产物气体排出管道支线,其中一个氧化产物气体排出管道支线连接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1,另一个氧化产物气体排出管道支线连接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2,第四电动三通阀106控制氧化产物气体排出管道112与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1或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2导通。

本实施例中的各管道通过电动三通阀控制对应支路的导通,从而实现了按反应需要导通相应的管道,易于实现控制。且比在各支路上分别设置阀门节省配件,降低了成本。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本实施例提供的燃气锅炉系统还包括氧化产物气体循环管道124,氧化产物气体循环管道124连接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112和空气管道109,当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1或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2由通入燃气切换为通入空气时,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112和空气管道109通过氧化反应产物气体循环管道暂时连通,以便将切换前化学链燃烧反应器中未反应的燃气通过空气管道109随空气输入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或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与载氧体进行反应。本实施例可避免锅炉系统运行过程中残留的燃气随载体氧化再生的反应产物一起排出。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112通过第五电动三通阀107与氧化反应产物气体循环管道124和空气管道109相连接,通过第五电动三通阀107控制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112内的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排出或输送至空气管道109。本实施例中同样采用电动三通阀实现管道内流体的流向,较采用设置两个电动阀的方式节省了配件成本。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化学链燃烧反应器为管壳式反应器,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的管程中充填有载氧体,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的壳程用于容纳热媒。本实施例中采用管壳式反应器热媒的热交换更加完全, 载氧体反应产生的热量损失小。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111上设有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换热器113、气水分离器114和CH4浓度传感器123,供热热媒输入管道通过第一供热热媒支管道连接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换热器的冷流体侧,供热热媒输入管道通过第二供热热媒支管道连接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换热器的冷流体侧,通过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换热器和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换热器的供热热媒输入冷凝换热器。CH4浓度传感器123用于检测还原反应产物气体中CH4的浓度,以便及时对燃气管道和空气管道进行切换,保证锅炉系统的运行。本实施例可进一步提高锅炉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的利用率。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112上还设有O2浓度传感器132。O2浓度传感器132用来检测氧化反应产物气体中的O2浓度,以便及时对燃气管道和空气管道进行切换,保证锅炉系统的运行。本实施例同样可进一步提高锅炉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的利用率。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1和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2的热媒室还分别连接有压力传感器。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1上的压力传感器为第一压力传感器P1,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2上的压力传感器为第二压力传感器P2,两个压力传感器分别监测对应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的热媒压力,以便控制锅炉系统低压运行。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载氧体为铜基载氧体或者以铜基载氧体为主成分的多元载氧体。如铜铁基二元载氧体或铜铁镍基三元载氧体等。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供能系统采用的热媒为水或导热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载氧体中,铜基载氧体的还原反应和氧化再生反应均为强放热反应,该特性十分有利于以自身的反应热来维持还原过程所需的反应温度并实现对外供热。以燃气CH4为例,铜基、铁基、镍基载氧体的氧化态分别与CH4的还原反应、以及还原态分别与 O2的氧化再生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以及600℃下的标准自由能变化和反应热如下所示:

4CuO+CH4(g)=4Cu+CO2(g)+2H2O(g) △G=-492.2kJ/mol

△H=-194.7kJ/mol

12Fe2O3+CH4(g)=8Fe3O4+CO2(g)+2H2O(g) △G=-352.8kJ/mol

△H=190.3kJ/mol

4NiO+CH4(g)=4Ni+CO2(g)+2H2O(g) △G=-161.8kJ/mol

△H=144.3kJ/mol

2Cu+O2(g)=2CuO △G=-154.0kJ/mol

△H=-302.5kJ/mol

4Fe3O4+O2(g)=6Fe2O3 △G=-223.7kJ/mol

△H=-494.9kJ/mol

2Ni+O2(g)=2NiO △G=-319.0kJ/mol

△H=-472.0kJ/mol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燃气锅炉子系统各实施例中未提及的根据需要应该设置的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如空气管道上设有空气风机110,来实现将空气送人燃烧反应器。在热媒循环管道上设置热媒循环泵,以加强热媒循环。其中第一热媒循环管道119上设置第一热媒循环泵118,第二热媒循环管道122上设置第二热媒循环泵121。第一供热热媒支管道125上设置第一供热热媒流量调节阀126,第二供热热媒支管道127上设置第二供热热媒流量调节阀128。

同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吸收式热泵子系统各实施例中未提及的根据需要应该设置的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如冷凝换热器402可以设置在冷凝室401内部或外部,设有内部时,冷凝换热器402的下方设置冷凝工质承接器406,并通过设有阀门630的冷凝工质管道155连接蒸发器。连接发生器和吸收器的吸收溶液循环管道510、520上设有吸收溶液换热器530和吸收溶液循环泵204。蒸发换热器102可以设有蒸发腔室101内部或外部,蒸发腔室101内设有工质喷淋装置103,蒸发腔室内的工质通过设有工质循环泵104的工质输送管道 105输送至工质喷淋装置103。吸收换热器202可以设于吸收腔室201内部或外部,吸收腔室201内设有第一吸收溶液喷淋装置203。蒸发器与吸收器通过蒸汽通道700连通。冷凝器与发生器300通过工质蒸汽通道800连通。冷凝器与发生器300采用同一容器,该容器空腔的上部形成冷凝室401,下部形成吸收溶液闪蒸腔室301。其他,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能系统的运行过程请参考下面关于基于燃气锅炉系统的供能方法的实施例的说明。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燃气锅炉的供能方法,请参考图1,采用上述实施例的供能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氧化态载氧体的还原过程:燃气由上而下地通入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燃气与氧化态的载氧体进行反应,氧化态的载氧体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态的载氧体,燃气与氧化态的载氧体反应后生成的还原反应产物气体由化学链燃烧反应器下方排出,还原反应产物气体与供热热媒进行热交换,热媒与吸收溶液进行热交换;

还原态载氧体的氧化再生过程:空气由下而上地通入化学链燃烧反应器,输入的空气与还原态载氧体进行氧化反应,还原态载氧体氧化再生为氧化态载氧体,空气与还原态的载氧体反应后得到的氧化反应产物气体由化学链燃烧反应器上方排出,氧化反应产物气体与供热热媒进行热交换,热媒与吸收溶液进行热交换;其中,

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和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中的一个通入燃气进行氧化态载氧体的还原过程时,另一个通入空气进行还原态载氧体的氧化再生过程,且氧化态载氧体的还原过程产生的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混入空气,在空气与载氧体反应,使载氧体进行氧化反应的同时,还原反应产物气体中残留的燃气与氧化态的载氧体进行反应,供热热媒与还原反应产物气体进行热交换,吸收溶液与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的热媒进行热交换;供热热媒与氧化反应产物气体进行热交换,吸收溶液与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的热媒进行热交换;

当还原反应产物气体中的CH4浓度达到设定值,或者氧化反应产 物气体中的O2浓度达到设定值时,切换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和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通入的气体,使原来通入燃气进行氧化态的载氧体的还原过程的化学链燃烧反应器通入空气进行还原态的载氧体的氧化再生过程,原来通入空气进行还原态的载氧体的氧化过程的化学链燃烧反应器通入燃气进行氧化态的载氧体的还原再生过程,如此反复,使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和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交替进行载氧体的还原过程和氧化再生过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通过控制通入的反应气体及反应产物的流向来实现化学链燃烧反应器是进行载氧体的还原过程还是进行载氧体的氧化再生过程,通过控制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1和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分别进行不同的过程,并且不同过程进行切换交替保证了锅炉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切换的标准为还原反应产物气体中的CH4浓度达到设定值,或者氧化反应产物气体中的O2浓度达到设定值。还原反应产物气体中的CH4浓度达到设定值时,化学链燃烧反应器中的氧化态载氧体的全部或大部分转化为还原态载氧体。氧化反应产物气体中的O2浓度达到设定值时,化学链燃烧反应器中的还原态载氧体的全部或大部分转化为氧化态载氧体。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在燃气锅炉系统启动之前,对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的热媒室及热媒循环管道抽真空;在燃气锅炉系统启动之后,通过调节吸收溶液的流量,使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的热媒室的压力维持在0.1MPa以下。本实施例使化学链燃烧反应器构成冷凝式真空锅炉,从而实现安全运行。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载氧体的还原过程和氧化再生过程的反应温度为500~800℃。本实施例控制反应温度在1000℃以下,反应产物中不会生成NOx,因此,可实现NOx的零排放。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在切换化学链燃烧反应器通入的气体的同时,将刚切换为载氧体的氧化再生过程的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内排出的反应气体混入空气,使其随空气通入进行载氧体的氧化再生过程的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待达到设定时间后,再将进行载氧体的氧化再生 过程的化学链燃烧反应器排出的气体排放掉,以便于将切换前化学链燃烧反应器中残留的燃气返回进行载氧体的氧化再生过程的化学链燃烧反应器内进行反应。一般设定时间为0.1~0.5分钟,即可将残留的燃气反应掉,避免燃气被排放。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对载氧体的还原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压缩液化,经气液分离后,对液化的二氧化碳进行收集。

本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供能系统及方法做进一步说明。

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1和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2为管壳式反应器,管程中分别充填有载氧体116,壳程分别连接有压力传感器P1和P2,并分别与抽真空管道129连接,抽真空管道129上设置有真空截止阀130和真空泵131。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1的壳程与第一热媒循环管道119形成第一热媒循环回路,第一热媒循环管道119上设有发生换热器117和第一热媒循环泵118,第一热媒循环管道119流经发生换热器117的热流体侧,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2的壳程与第二热媒循环管道122形成第二热媒循环回路。第二热媒循环管道122上设有第二热媒循环泵121,第二热媒循环管道122流经发生换热器120的热流体侧。

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换热器113和气水分离器114设置在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111上,气水分离器114的气体出口与空气管道相连接;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换热器115设置在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112上,并且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112与空气管道109经由第五电动三通阀107和氧化产物气体循环管道124相连接。

启动后,燃气经燃气管道108由上而下的进入充填有氧化态载氧体的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1与氧化态载氧体进行还原反应,燃气与氧化态载氧体反应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同时氧化态载氧体转化为还原态载氧体;还原反应产物气体经由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111依次经过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换热器113和气水分离器114输送至空气管道109与空气混合。还原反应在500~800℃下进行。

空气与还原产物气体混合后经空气管道109、空气风机110由下而 上的进入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2中与还原态载氧体进行氧化再生反应,还原态载氧体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态载氧体;还原产物气体中的可燃气体成分与氧化态载氧体反应生成还原态载氧体;氧化反应产物气体经由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排出管道112经过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换热器115后排出。氧化反应在500~800℃下进行。

当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1中的氧化态载氧体的全部或大部分转化为还原态载氧体,即还原反应产物气体中的CH4浓度达到设定值,或者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2中的还原态载氧体的全部或大部分转化为氧化态载氧体,即氧化反应产物气体中的O2浓度达到设定值时,进行电动三通阀组103~106的切换,使得燃气由上而下的进入第二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2,而空气由下而上的进入第一化学链燃烧反应器101。本实施例的CH4的体积百分比浓度设定值为5%,O2的体积百分比浓度设定值为2%。

在对化学链燃烧反应器进行切换的同时,对氧化产物气体管道112上的第五电动三通阀107进行切换,使氧化产物气体经由氧化产物气体循环管道124和空气风机110通入刚刚完成了还原过程的化学链燃烧反应器中,经过设定时间0.2分钟后再将所述的电动三通阀107切换回原来的位置。

供热热媒进入还原反应产物气体换热器113回收还原产物气体的显热和水蒸气冷凝热后,进入冷凝换热器402;供热热媒进入氧化反应产物气体换热器115回收氧化产物气体的显热后,进入冷凝换热器40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