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中压给水替代凝结水的工业汽减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1670发布日期:2019-05-17 19:56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中压给水替代凝结水的工业汽减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站供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中压给水替代凝结水的工业汽减温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我国能源消耗量逐年增加,尤其是化石能源,由于其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大量的开采与使用,储存量越来越少,因此,能源短缺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同时,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产生了难以挽回的环境代价。

为了缓解能源短缺问题与环境问题,实现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国家对节能与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电厂这个能源消耗大户,煤耗与污染物排放的标准都更加严格。

因此,我国电厂都开始致力于节能优化与升级改造,对于降低煤耗方面,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是一个方向,同时对外供工业用汽也是一个方向。对外供工业用汽的参数,根据用户的不同有所差异,大部分情况下工业用汽的参数都比较高,所以来自于汽轮机的工业抽汽的参数也较高,工业抽汽一般来自于汽轮机二抽(再热蒸汽冷段),或者汽轮机四抽,有的机组为了安全性考虑,工业抽汽来自于再热蒸汽热段抽汽。

为了满足工业用汽的参数,同时减少高温材料的使用,工业抽汽一般经过减温减压器后,再供给用户。然而,减温减压器中减温水的来源大多是凝泵后的凝结水,温度与工业抽汽相差很大,直接混合会产生很大的㶲损,白白浪费了较多高品质工业抽汽的做功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电厂对外供工业汽减温水来源不合理,工业抽汽参数与凝结水参数相差过大,能量利用不合理、不高效,造成汽轮机高品质工业抽汽做功能力损失,煤耗较高的问题,通过提出提出一种利用前置泵后的中压给水,替代原有凝结水泵后的凝结水进入工业抽汽减温减压器的方案,这样利用接近饱和的中压给水对工业抽汽进行减温减压,在保证对外供汽量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减少高品质的工业抽汽量,同时避免了温度过低的凝结水与工业抽汽在减温减压器中进行大温差的掺混,降低减温减压器产生的㶲损,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可有效提高机组发电效率,节省电厂煤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中压给水替代凝结水的工业汽减温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锅炉、汽轮机高压缸、汽轮机中压缸、汽轮机低压缸、发电机、减温减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轮机高压缸、汽轮机中压缸、汽轮机低压缸与发电机同轴相连;所述的给水经锅炉加热为蒸汽后,依次经过汽轮机高压缸、汽轮机中压缸、汽轮机低压缸做功,带动发电机对外发电;所述的汽轮机低压缸乏汽进入凝汽器凝结后汇入热井;所述的热井中的凝结水依次经过凝结水泵,低加回热系统后进入除氧器,再经过前置泵,给水泵升压后,进入高加回热系统,最终进入锅炉,形成一个完整的工质循环;所述的汽轮机中压缸四抽抽汽分为两股,一股进入除氧器作为加热汽源,一股经过第一控制阀进入减温减压器;所述的减温减压器减温水有两股,一股来自凝结水泵后凝结水,一股来自前置泵后中压给水;所述的高加回热系统疏水逐级自流,最终汇入除氧器;所述的低加回热系统疏水逐级自流,最终汇入热井。

所述的第一控制阀控制由汽轮机中压缸工业抽汽进入减温减压器的流量,前置泵后减温水流量通过第二控制阀调节,凝结水泵后减温水的流量通过第三控制阀调节。

所述的减温减压器减温水来源有两股,正常情况下优先使用前置泵后中压给水作为减温水,凝结水泵后凝结水只作为事故减温水备用。

所述的减温减压器,通过调节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的开度,控制进入减温减压器的工业抽汽量与减温水量,使出口工业供汽的参数满足用户需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在机组对外供工业用汽期间,利用前置泵后的中压给水,替代原有的凝结水泵后的凝结水进入工业抽汽减温减压器,对工业抽汽进行减温减压,合理利用了参数更匹配的中压给水,在保证对外供汽量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减少高品质的工业抽汽量,减少了机组高品位工业抽汽的做功能力损失,同时避免了温度过低的凝结水与工业抽汽在减温减压器中进行大温差的掺混,降低减温减压器产生的㶲损,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可有效提高机组发电效率,节省电厂煤耗,且原有系统继续保留,作为备用的事故减温,为机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利用中压给水替代凝结水的工业汽减温系统

图中:1–锅炉;2–汽轮机高压缸;3–汽轮机中压缸;4–汽轮机低压缸;5–发电机;6–凝汽器;7–热井;8–凝结水泵;9–低加回热系统;10–除氧器;11–前置泵;12–给水泵;13–高加回热系统;14–减温减压器;15–第一控制阀;16–第二控制阀;17–第三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中压给水替代凝结水的工业汽减温系统,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系统工作原理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一种利用中压给水替代凝结水的工业汽减温系统示意图

一种利用中压给水替代凝结水的工业汽减温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锅炉1、汽轮机高压缸2、汽轮机中压缸3、汽轮机低压缸4、发电机5、减温减压器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轮机高压缸2、汽轮机中压缸3、汽轮机低压缸4与发电机5同轴相连;所述的给水经锅炉 1加热为蒸汽后,依次经过汽轮机高压缸2、汽轮机中压缸3、汽轮机低压缸4做功,带动发电机5对外发电;所述的汽轮机低压缸4乏汽进入凝汽器6凝结后汇入热井7;所述的热井7中的凝结水依次经过凝结水泵8,低加回热系统9后进入除氧器10,再经过前置泵11,给水泵12升压后,进入高加回热系统13,最终进入锅炉1,形成一个完整的工质循环;所述的汽轮机中压缸3四抽抽汽分为两股,一股进入除氧器10作为加热汽源,一股经过第一控制阀15进入减温减压器14;所述的减温减压器14减温水有两股,一股来自凝结水泵8后凝结水,一股来自前置泵11后中压给水;所述的高加回热系统13疏水逐级自流,最终汇入除氧器10;所述的低加回热系统9疏水逐级自流,最终汇入热井7。

所述的第一控制阀15控制由汽轮机中压缸3工业抽汽进入减温减压器14的流量,前置泵11后减温水流量通过第二控制阀16调节,凝结水泵8后减温水的流量通过第三控制阀17调节。

所述的减温减压器14减温水来源有两股,正常情况下优先使用前置泵11后中压给水作为减温水,凝结水泵8后凝结水只作为事故减温水备用。

所述的减温减压器14,通过调节第一控制阀15、第二控制阀16 的开度,控制进入减温减压器14的工业抽汽量与减温水量,使出口工业供汽的参数满足用户需求。

其工作过程为:在机组对外供工业用汽期间,开启第一控制阀 15,汽轮机中压缸3四段抽汽进入减温减压器14,开启第二控制阀 16,前置泵11后中压给水进入减温减压器14对工业抽汽进行减温,根据工业汽用户的要求,通过控制阀门开度调节工业供汽流量与温度、压力等参数,以满足用户所需。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