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环保蒸汽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6340发布日期:2019-08-13 21:08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环保蒸汽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发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环保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蒸汽发生器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通过燃料或其他能源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随着蒸汽发生器在家用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种结构、各种功能的蒸汽发生器也越来越多,但本质原理还是通过对水加热产生蒸汽,传统的蒸汽发生器加热的效率不理想,燃料的利用率不高,热量利用不充分,造成能源的浪费,增加环境保护的压力,而且其蒸汽温度不高、不能稳定连续喷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高效环保蒸汽发生器,其能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同时充分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加热,提高加热效率,降低燃料消耗,更环保更高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环保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水箱,所述蒸汽水箱内设有并排设置的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所述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的上端连通有蒸汽收集腔,所述蒸汽收集腔的上端设有蒸汽出口,所述第一加热腔内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设有开口向下的火焰入口,所述火焰入口与燃烧室相通,所述燃烧室内设有多根横向平行设置的通水管,所述通水管连通燃烧室前后两侧的水,所述第二加热腔内设有多根加热火管,所述加热火管的一端与燃烧室的上端连通,另一端延伸到第二加热腔下端后向上弯折与排烟口相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多根所述通水管在燃烧室内均匀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相邻的两根通水管之间保持有过火空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烟口设于第二加热腔的上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有供水水箱,所述供水水箱通过供水管与第一加热腔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相邻的两根加热火管之间保持有过水空间。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第一加热腔内的水通过通水管连通,通水管内的水通过燃烧室时直接被火焰包围,直接通过燃烧室内的高温进行加热,而燃烧室内的火及热气通过加热火管传递到第二加热腔时,围绕在加热火管外的水也会被加热火管加热,从而利用加热火管对第二加热腔内的水进行再次加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1、通过在燃烧室内设置横向平行的通水管,从而在燃烧过程中使火焰包住通水管,通过火焰直接对通水管内的水进行加热,提高加热效率;2、通过在第二加热腔内设置加热火管,使水围绕在加热火管的周围,使得燃烧室内的火焰及热量得以进一步的用于第二加热腔内的水的加热,使得能源利用率更高,避免能源浪费的情况,更有利于环保的要求。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蒸汽水箱 2、第一加热腔 3、第二加热腔

4、蒸汽收集腔 5、蒸汽出口 6、火焰入口

7、燃烧室 8、通水管 9、加热火管

10、供水水箱 11、供水管 12、排烟口

13、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高效环保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水箱1和供水水箱10,所述蒸汽水箱1内设有并排设置的第一加热腔2和第二加热腔3,所述第一加热腔2和第二加热腔3的上端连通有蒸汽收集腔4,所述蒸汽收集腔4的上端设有蒸汽出口5,所述供水水箱10通过供水管11与第一加热腔2连通。所述第一加热腔2内设有燃烧室7,所述燃烧室7设有开口向下的火焰入口6,所述火焰入口6与燃烧室7相通,所述燃烧室7内设有多根横向平行设置的通水管8,所述通水管8连通燃烧室7前后两侧的水,所述第二加热腔3内设有多根加热火管9,所述加热火管9的一端与燃烧室7的上端连通,另一端延伸到第二加热腔3下端后向上弯折与排烟口12相通,所述排烟口12设于第二加热腔3的上侧。

本实用新型中,多根所述通水管8在燃烧室7内均匀分布,并且相邻的两根通水管8之间保持有过火空间,从而在工作时燃烧室7内的火焰可完全包覆于每一根通水管8的外侧,提升对水13的加热效率。而且,相邻的两根加热火管9之间保持有过水空间,使得第二加热腔3内的水围绕在加热火管9之间,使得第二加热腔3内的水得到第二次加热。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第一加热腔2内的水13通过通水管8连通,通水管8内的水13通过燃烧室7时直接被火焰包围,直接通过燃烧室7内的高温进行加热,而燃烧室7内的火及热气通过加热火管9传递到第二加热腔3时,围绕在加热火管9外的水也会被加热火管9加热,从而利用加热火管9对第二加热腔3内的水进行再次加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