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回程多用微型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7141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回程多用微型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体燃料的炉具,特别涉及燃烧空气和烟气在炉内循环并附有热水装置的单位或家庭生活用炉。
目前燃烧空气和烟气在炉内循环或附有热水装置的炉具种类繁多,申请专利的也不少,但这些炉具通常存在以下主要问题,所以至今仍无法大量推广应用。(1)由于系统存水太多,造成热循环启动慢;(2)通常燃料燃烧后的热烟气都是顺向一回程就很快离开了炉子,使炉子的出力和热效率都不高;(3)有的炉子虽然增加了热烟气的流程,但由于尾部受热面烟道长期被烟尘覆盖污染,不仅严重影响了传热效果,而且严重时烟道会被烟尘堵死,甚至无法继续运行。在具有鼓风机的强压燃烧状态下,不仅加剧了这种现象,而且还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4)有的炉子受热面布置不合理,一种情况是燃料没有良好的着火燃尽条件,使炉子根本无法使用,另一种情况是燃料充分燃烧后所释放出来的热量不能充分传递给工质水就随烟气排入大气,使炉子的出力和效率处于较低的水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起动快、效率高、没有受热面污染和没有环境污染的三回程多用微型锅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炉体和锅体,锅体在炉体的上面,炉体上半部有卫燃带与锅体的燃烧辐射换热空间相通,下半部有炉排和灰屉,锅体中的受热面全部采用水膜结构,锅体上端设置水膜式可移动锅体盖,锅体盖的水膜与锅体水膜并联,使其介质水参与系统热循环。本实用新型不同于同类炉具之处在于还有两个串联的对流换热空间与锅体的燃烧换热空间相连通,两对流换热空间的轴心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锅体中的受热面全部采用水膜结构,所以该炉具有起动快的特点。锅体盖与锅体并联,可提高锅炉出力30%,提高热效力20%,需要做饭或烧开水时可将其移至旁边而不影响采暖供热,达到多种功能并存。燃烧产生的热量和热烟气经燃烧辐射换热空间和两个串联的轴心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对流换热空间三个回程的换热,使热效率长期保持在70%以上。大部分烟尘由于惯性而沉积在两个对流换热空间联接部位拐弯处的灰斗内,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保证了烟道受热面的长期清洁度,从而提高了传热效果。
在两个串联的对流换热空间联接部位的下端设置有灰斗,灰斗通过灰道与灰屉相通,灰道中有闸板,打开闸板可以使对流换热空间中的积灰流入灰屉;同样,在疏通燃料层、即钩火时,打开闸板,使灰尘直接通过灰道、灰斗,对流换热空间排入外界,防止了锅炉由于钩火造成的环境污染。
卫燃带高度H最好为100毫米,并设计成缩口型,这种结构和几何形状给燃料的着火、燃尽和封火都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锅炉的燃烧换热空间可以设计成两个串联的端部有锥度的变截面空间,这种结构使燃料充分燃烧后所释放出来的热量70%以上能传递给工质水,保证了锅炉的出力和效率。
锅体和锅体盖可以采用铸件,这样可为批量生产、降低成本、推广应用创造更好的条件。
锅体盖和锅体接合为凹凸接合面,以有效地防止强化燃烧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以下结合附图所提供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装图。
图2为
图1中A-A剖面图。
图3为
图1中A部放大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锅体(2)和炉体(5),锅体(2)在炉体(5)的上面,锅体(2)具有两个串联的端部有锥度的变截面的燃烧辐射换热空间(20)、(21)和竖直向下对流换热空间(26)、竖直向上对流换热空间(27)、工质水进口(14)、工质水出口(24)、排污口(28),燃烧辐射换热空间(21)有出口(23)与对流换热空间(26)相通,对流换热空间(26)有出口(12)与对流换热空间(27)相通,对流换热空间(27)有出口(25)与大气相通。锅体盖(1)和锅体(2)通过工质水进口(19)、(14)、耐热软管(17)、工质水出口(22)、(24)、管道(15)、闸阀(16)相并联。炉体(5)具有燃料层空间(13),其上部直径小于下部直径,燃料层空间(13)上端有H高一段伸入锅体(2)的燃烧辐射换热空间(20)内形成卫燃带(30)。炉体(5)的下部的灰屉(8)上设有拉手(10),锅壳(9)设有钩火孔(11)。燃料置于炉排(7)上,其高度略低于卫燃带(30)上表面,采用鼓风机可增加燃烧强度,燃料在具有良好着火、燃尽条件的炉体(5)的燃料层空间(13)内充分着火燃烧,锅体(2)内的燃烧辐射换热空间(20),一方面给可燃气体及悬浮可燃物的充分燃尽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可进行强烈辐射换热,热烟气及可燃物在燃烧辐射换热空间(20)内进行燃尽辐射换热后,进入燃烧辐射换热空间(21)进行二次辐射换热。经过两次辐射换热后的热烟气由燃烧辐射换热空间(21)的出口(23)进入对流换热空间(26)进行对流换热,然后通过对流换热空间(26)的出口(12)急转180°进入对流换热空间(27)进行二次对流换热,经过多次换热的低温烟气最后从对流换热空间(27)的出口(25)排入大气。两个串联的对流换热空间(26)和(27)的联接部位沉积的烟尘储放在灰斗(3)内,打开灰道闸板(6),烟尘经灰道(4)进入灰屉(8)。
较冷的回水经管道(15)、微型循环泵(29)、闸阀(16)一部分从锅体(2)的工质水入口(14)进入锅体,另一部分经闸阀(16),耐热软管(17)从锅体盖(1)的工质水进口(19)进入锅体盖(1),水受热后分别从锅体(2)工质水出口(24)、锅体盖(1)工质水出口(22)流出锅炉,并借助管道(15)、闸阀(16)、耐热软管(17)汇合在一起向热网供热。微型循环泵(29)可大大提高热网工质水循环速度,当循环泵(29)不运转时,锅炉则在循环水比重差的动力下进行系统自然循环。
锅体盖(1)和锅体(2)均为铸件。锅体盖(1)和锅体(2)的接合为凹凸接合面,锅体(2)和锅壳(9)之间有一炉面板(18)。
权利要求1.一种三回程多用微型锅炉,包括炉体(5)和锅体(2),锅体(2)在炉体(5)的上面,炉体(5)上半部有卫燃带(30)与锅体(2)的燃烧辐射换热空间相通,下半部有炉排(7)和灰屉(8),锅体(2)中的受热面全部采用水膜结构,锅体(2)上端设置水膜式可移动锅体盖(1),锅体盖(1)的水膜与锅体(2)水膜并联,其特征在于有两个串联的对流换热空间(26)和(27)与锅(2)的燃烧换热空间相连通,对流换热空间(26)和对流换热空间(27)的轴心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回程多用微型锅炉,其特征在于串联的对流换热空间(26)和对流换热空间(27)联接部位的下端有一个灰斗(3),灰斗(3)通过灰道(4)与灰屉(8)相通,灰道(4)中有闸板(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回程多用微型锅炉,其特征在于卫燃带(30)的高度H最好为10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回程多用微型锅炉,其特征在于锅体(2)的燃烧换热空间可以是两个串联的端部有锥度的变截面空间(20)和(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回程多用微型锅炉,其特征在于锅体盖(1)和锅体(2)均为铸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三回程多用微型锅炉,其特征在于锅体盖(1)和锅体(2)的接合为凹凸接合面。
专利摘要一种三回程多用微型锅炉,包括炉体和锅体,锅体在炉体上面,炉体上半部有卫燃带与锅体的燃烧辐射热换空间相通,下半部有炉排和灰屉,锅体中的受热面全部采用水膜结构,锅体上端设置水膜式可移动锅体盖,锅体盖的水膜与锅体水膜并联,还有两个串联的轴心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对流换热空间与锅体的燃烧换热空间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起动快、热效率高,没有受热面污染和环境污染,是单位和家庭的理想生活锅炉。
文档编号F22B5/00GK2110782SQ9220039
公开日1992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2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2日
发明者卜银坤 申请人:青海矿山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