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锅筒强制循环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7168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锅筒强制循环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使用固体燃料的燃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双锅筒强制循环锅炉。
现有的热水锅炉按水的循环方式可分为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两种。而一般带有锅筒的热水锅炉均为自然循环,如锦州锅炉厂生产的SHW/240-7/95/70-AII型锅炉就是采用这种结构。但是采用自然循环的这种锅炉在运行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高温区的管子变形和暴管,另外有时受热面管子里的水过热沸腾,产生水击,造成事故。产生该问题的根源是自然循环的锅炉水循环速度不稳定。所以必须改变现有锅炉水的循环方式,保证水速,确保锅炉运行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保证锅炉本体内水的流速,确保安全运行的锅炉。
本实用新型有一个由水冷壁管连接在一起的上集箱和两个下集箱,在上、下集箱内安装有隔板,在上下集箱的右端安装有一个上锅筒和一个下锅筒,上下锅筒间安装有连通管,在上下锅筒内分别安装有一个分水槽。由水泵出来有水进入锅炉后沿规定的路线流动,最后进入管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的保证锅炉本体内水的流速,制造工艺简单,运行安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左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上锅筒内分水槽的主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上锅筒内分水槽的左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下锅筒内分水槽的主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下锅筒内分水槽的左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左视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下锅筒内分水槽的主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下锅筒内分水槽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上锅筒分水槽的主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上锅筒内分水槽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两种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有一个由钢管制成的上集箱3和两个与上集箱相同直径的下集箱11。在上集箱3的左端焊接有一个进水用的管座1,在上集箱3上加工有两排管孔。在两个下集箱11上也分别加工有一排与上集箱3上的管孔相对应的管孔,在所说的上集箱3和两个下集箱11的管孔内焊接有水冷壁管12;在所说的上集箱3内部焊接有一块隔板2;在下集箱11内部焊接有一块隔板10。在上集箱3的右端焊接有一个上锅筒5,上集箱3的右端伸入到上锅筒5内,并用一块钢板将上集箱3右端封死。在所说的上锅筒5内,用螺栓安装有分水槽6;在上锅筒上还焊接有一个出水用的出水管座4。在两个下集箱11的右端焊接有下锅筒9,两个下集箱11的右端伸入到下锅筒9内,在下锅筒9内通过螺栓安装有一个分水槽8;在上锅筒5和下锅筒9之间焊接有连通管7。从水泵出来的水,通过进水管座1进入上集箱3,由于隔板2阻隔,水经过隔板2左侧的水冷壁管12流到下集箱11,由于隔板10的作用,水继续由下集箱11上升到上集箱3,再由上集箱3经过剩余的水冷壁管下降到下集箱11,然后由下集箱11进入下锅筒9。由于分水槽8的作用,水首先沿左边两排连通管7上升到上锅筒5内,由于安装在上锅筒内分水槽6的阻隔,水进入上锅筒后由左数第三排连通管下降到下锅筒9,然后由下锅筒9经过左数第4和第5排连通管上升到上锅筒,再由第6排连通管下降到下锅筒9,最后由下锅筒9经过其它的连通管上升到上锅筒5,经过出水管座4进入管网。
实施例2。
如图7、图8所示这种结构同样有一个由钢管制成、相同直径的上集箱1和两个下集箱9,在上集箱1上也加工有两排管孔,两个下集箱9上各加工有一排与上集箱管孔相对应的管孔。在上、下集箱间焊接有水冷壁管12,进水管座11焊接在前侧下集箱9的左端,在上集箱1内焊接有隔板2,下集箱9内焊接有隔板10。在上集箱1右端焊接有上锅筒4,上锅筒4上焊接有出水管座3;在下集箱9右端焊接有下锅筒7;上、下锅筒间焊接有连通管6。在上锅筒4内通过螺栓安装有分水槽5;在下锅筒7内安装有分水槽8。如图9、
图10、
图11、
图12所示上锅筒内的分水槽5是沿前后将连通管孔分为相互独立的四部分,下锅筒7的分水槽8是沿前后将连通管孔分为四部分,其中后三部分相互独立,最前面一部分与下锅筒7相通。所说的下集箱9的右端伸入到下锅筒7内以后,用封头将下集箱9的右端封死。从水泵出来的水经过集箱、水冷壁管后进入上锅筒4内,由于分水槽5和分水槽8的作用,水在下、下锅筒间通过连通管做几次往返,最后经上锅筒上的出水管座输入到管网中。
权利要求1.一种双锅筒强制循环锅炉,包括上、下集箱,连接上、下集箱的水冷壁管,上、下锅筒及连接上、下锅筒间的连通管,其特征在于在上、下锅筒内分别安装有一个分水槽;在上集箱和下集箱内均安装有隔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锅筒强制循环锅炉,它是用集箱内的隔板将连接上、下集箱的水冷壁管分成相互独立的几部分,并在上、下锅筒内分别安装一个分水槽,用分水槽将连接上、下锅筒间的连通管也分成几部分,靠这些来控制水的流速,本实用新型具有流速稳定、运行安全的优点。
文档编号F22B5/00GK2118894SQ92210650
公开日1992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10日
发明者陈辉, 段秀生, 齐冠荣 申请人:陈辉, 段秀生, 齐冠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