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窑用转叶水洗式除尘除烟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6931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立窑用转叶水洗式除尘除烟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除烟装置,特别是一种水泥生产的立窑用的转叶水洗式除尘除烟设备。
目前,在水泥生产中一般使用立窑煅烧水泥熟料,煅烧过程产生大量的有害的烟气、粉尘和煅烧不完全的水泥熟料等废气废物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浪费原材料等问题。为了减少污染,少数水泥生产单位采用袋式除尘装置,即在烟囱口附近设有一些用纤维等做成的带抽吸装置的布袋,使废气废物得到一定程度的消除,但这样除尘除烟的效果不太理想,特别是基本上起不到除烟气的作用,加上纤维布袋容易被高温的烟尘所熔化及其上的孔也容易被堵塞,因此,烟尘等问题始终得不到好的解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较彻底清除立窑产生的烟气和粉尘且可回收利用废气废物的立窑用转叶水洗式除烟除尘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实现如下该立窑用转叶水洗式除尘除烟设备,主要由立窑窑体、烟囱和鼓风机组成,所述的烟囱的出口连接有密封管道,在管道内依次设置有转叶扇和吸风机,管道的末端通至大水池中;所述管道中还有小水池位于转叶扇下方,使转叶扇的叶片可被水所浸,同时小水池底部有出粒口,出粒口下方是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与窑体连接;鼓风机位于通道内,通道一端与窑体下部连接,另一端与大水池的一端口连通,大水池还有一进风口。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窑用转叶水洗式除尘除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立窑窑体1的中部装有待煅烧的水泥熟料19,烟囱2位于窑体的上端,鼓风机3位于与窑体下端连接的通道13之内。烟囱的出口与密封的管道4连接,在管道内,沿管道方向安设有两级转叶扇5和6,其中转叶扇的叶片其面积最大的侧面与转叶扇转轴的横截面垂直,每级转叶扇的下方都有一小水池9,使得转叶扇的叶片10可以被水所浸。小水池的底部为出粒口11,出粒口由定时器控制开启,出粒口下方有螺旋输送机12与窑体连接。在管道内经二级转叶扇后折转90度向下延伸的方向上有吸风机7,经过吸风机后管道一直伸至大水池8的水中。大水池的右侧有一水位控制器16,而其上方有一个空气缓冲室15,大水池的出口与通道13的一端连通,而进口为进风口14,通道13另一端与窑体下部连通。小水池通过大水池的定时水泵17经水管18供给水源,水管18的两个分支口分别位于转叶扇5和6的上方,如图所示。
工作时,从窑体1排出的烟气和粉尘等废气废物经烟囱2排入管道4中,在管道中一级转叶扇5以其面积最大的侧面将大部分的烟气和粉尘压入小水池的水中沉淀和冷却,没有经一级转叶扇压入水中的烟气和粉尘经二级转叶扇时又被压入水中,最后只有少部分的烟气和粉尘在吸风机的吸力下,全部进入到大水池中,这样就使从烟囱排出的烟气和粉尘等得到彻底的清除。压入大水池中的气体冷却逸出水面与从进风口14进来的自然风混在一起充满在气体缓冲室中,在鼓风机的吸引下又进到窑体1中,被重新利用起来。被一、二级转叶扇压入水中的粉尘等废物经沉淀后集于小水池的底部,通过定时开启出粒口11,使沉淀物落到螺旋输送机12并被送回窑体1中,使沉淀物中含有的水泥熟料等有用成份可重新利用起来,避免了浪费,使水泥生产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由于通过管道4中的二级转叶扇5、6和小水池使大量的烟气和粉尘得以沉淀、冷却和过滤,最后通过吸风机将所有的废气废物在大水池中得到彻底的清除,避免了立窑产生的废气废物直接排入大气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极好地保护了大气环境,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利用鼓风机和螺旋输送机分别将处理过的废气废物送回到窑体中重新利用,实现了变废为宝,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对生产单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另外,该除尘除烟设备结构非常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很值得广大水泥生产等企业单位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1.一种立窑用转叶水洗式除尘除烟设备,主要由立窑窑体(1)、烟囱(2)和鼓风机(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囱(2)的出口连接有密封管道(4),在管道(4)内依次设置有转叶扇(5、6)和吸风机(7),管道的末端通至大水池(8)中;所述管道中还有小水池(9)位于转叶扇(5、6)下方,使转叶扇的叶片(10)可被水所浸,同时小水池(9)底部有出粒口(11),出粒口下方是螺旋输送机(12),螺旋输送机(12)与窑体连接;鼓风机(3)位于通道(13)内,通道一端与窑体(1)下部连接,另一端与大水池(8)的一端口连通,大水池还有一进风口(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窑用转叶水洗式除尘除烟设备,烟囱出口连接密封管道,管道内有转叶扇、带出粒口的小水池和吸风机等并通至大水池。出粒口下方有螺旋输送机与窑体连接。通过二级转叶扇和吸风机将尘烟等压入水中而达到彻底除尘除烟的效果,利用螺旋输送机可回收利用废气废物。因此,本实用新型既防止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又变废为宝降低生产成本,结构简单,造价低,具有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很值得广大水泥生产企业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F23J15/02GK2430618SQ0024235
公开日2001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7日
发明者陈光焯 申请人:陈光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