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基合成燃料专用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0362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醇基合成燃料专用灶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醇基合成材料作燃料的专用灶具。
目前,我国的燃料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煤还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燃料,但是它造成的环境污染越了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液化气、天然气、煤气的普及率还很低,尽管它比煤污染程度大大降低,而且对其灶具进行了多次革新,但是它还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三废污染和安全隐患,比如煤气的一氧化碳中毒,液化气的爆炸等等。采用柴油来作为一种治理环境的手段,虽然它不会造成中毒、爆炸,但是它的烟气污染仍然相当严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用醇基合成材料作燃料、无三废污染的专用灶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储醇箱、灶体、燃烧器、阀门和管道,储醇箱的顶端有与储醇箱内腔相通的接头和加液口,接头通过管与进气阀相通,加液口可用盖密封,储醇箱的底端有与储醇箱内腔相通的总控液阀,储醇箱的位置比燃烧器高;燃烧器固定在灶体上,它包括汽化包壳体、拢火罩、托液分气板、汽液分流器、储汽罩、储液支撑托架和汽化稳定汽化稳定调节器,拢火罩为一端有喇叭开口的圆柱筒,其喇叭开口端朝上,下端圆柱筒壁上有进风口,它卡坐在储汽罩上,储汽罩的轴截面为U型,开口朝上,开口处固定托液分气板,托液分气板中心有一孔,四周有多个喷气孔,储汽罩的底壁上有与托液分气板中心孔同轴的大孔,汽液分流器的轴向有多个大小不同各自独立的轴孔,汽液分流器密封穿过储汽罩的大孔及托液分气板中心孔与汽化包壳体固定,汽化包壳体的形状似倒扣的烧瓶,所述的汽液分流器的两个轴孔顶端伸在汽化包壳体的内腔中,其中大轴孔较小轴孔的上口靠上,以便排气,大轴孔的下口与托液分气板和储汽罩形成的储汽腔相通,小轴孔的下口固定接头,通过火力调节阀、管与储醇箱上的总控液阀相通,预热放液阀通过管一端与总控液阀相通,另一端穿过拢火罩上的进风口靠近托液分气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醇基合成染料经本实用新型燃烧后,无烟、无味、无毒,干净、卫生,无三废污染;(2)、在常温12度以上可脉冲点火;(3)、预热时间短;(4)、火力强、热直高、性能稳定;(5)、使用安全可靠,无回火现象,如果漏液着火,用自来水即可浇灭;(6)、操作简单,火力大小可任意调节;(7)、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燃烧器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储醇箱2、灶体5、燃烧器6、阀门和管道,如
图1所示。储醇箱2的顶端有与储醇箱2内腔相通的接头和加液口3,接头通过管与进气阀1相通,进气阀1用来控制是否向储醇箱2放气,加液口3用来向储醇箱2加装醇基合成燃料,它可用盖密封。储醇箱2的底端有与储醇箱2内腔相通的总控液阀4。储醇箱2的位置比燃烧器6高。燃烧器6固定在灶体5上,它包括拢火罩12、托液分汽板20、储汽罩22、汽化包壳体11、汽化稳定调节器14、汽液分流器18和储液支撑托架26,如图2所示。储汽罩22的轴截面为U型,开口朝上,开口处有阶台,其底壁上有一大孔。托液分气板20中心有一过孔,四周均布3~6个喷气孔19。汽液分流器18的轴向有多个大小不同且不相通的轴向孔,大孔为导汽孔24,小孔为导液孔23,其大端有阶台,小端外壁上有螺纹,汽液分流器18密封固定在储汽罩22的大孔内,其大端在下,并靠此端的阶台与储汽罩22定位,汽液分流器18的小端密封托液分汽板20,托液分汽板20的四周嵌在储汽罩22开口处的阶台内,并在此处与储汽罩22密封。托液分汽板20与储汽罩22形成的空腔为储汽室21,所述的汽液分流器18上的导汽孔24的下端与储气室21相通。拢火罩12卡装在储汽罩22开口处的阶台内,并压在托液分气板20上,拢火罩12为一端有喇叭开口的圆柱筒,其喇叭开口端朝上,下端圆柱筒壁上有进风口17。汽液分流器18的上端固定汽化稳定调节器14,汽化稳定调节器14的轴截面为箭头状,箭头朝下,它与汽液分流器18之间形成一楔型缓冲区16,汽液分流器18上的导液孔23与所述的缓冲区16相通,汽化稳定调节器14轴心有一通孔13,孔13的下端与汽液分流器18上的导汽孔24密封相通。汽化包壳体11的形状似倒扣的烧瓶,其瓶颈的内壁上有螺纹,通过此螺纹密封旋合在汽液分流器18的上端及手液分气板中心的过孔,将汽化稳定调节器14嵌在其内,汽化包壳体11瓶颈处的内径比汽化稳定调节器14最大处的外径稍大,使二者之间形成一节流缝15。为了使从汽化稳定调节器14排出的都是醇合成燃料汽化了的气体,汽化稳定调节器14中孔13的上口尽量靠近汽化包壳体11的内顶壁。汽液分流器18的下端密封固定储液支撑托架26,储液支撑托架26的轴心有一储液腔29,储液腔29的上端与汽液分流器18的导液孔23相通。储液腔29的下端是与之相通的储杂质腔27,储杂质腔27用丝堵28密封固定,打开丝堵28可以将储杂质腔27底部储存的杂质排出。储液支撑托架26上固定一与储液腔29相通的接头25,接头25通过火力调节阀9、管与储醇箱2下部的总控液阀4密封相通。与总控液阀4密封相通的预热放液阀10通过管31穿过拢火罩12上的进风口17伸到托液分汽扳20的上方。在托液分汽扳喷气孔19的周围有电子打火头30,电子打火头30通过导线、脉冲点火开关7与脉冲发生器8相连。
使用时,向储醇箱2中加入醇基合成燃料,打开进气阀1、总控液阀4和预热放液阀10,向托液分气板20上放入适量的液体醇基合成燃料后,关闭预热放液阀10,打开脉冲点火开关7,点燃醇基合成燃料,以加热汽化包壳体11,大约1分钟后汽化包壳体11达到预热温度,打开火力调节阀9,醇基合成燃料通过储液支撑托架26内的储液室29、汽液分流器18上的导液孔23、缓冲区16、节流缝15进入汽化包壳体11内,液态的醇基合成燃料被预热的汽化包壳体11汽化,气态的醇基合成燃料通过汽化稳定调节器14上的轴孔13、汽液分流器18上的导汽孔24进入储汽罩22的储汽室21,然后从托液分气板20的喷气孔19中排出,最后被引燃,即可正常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醇基合成燃料专用灶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储醇箱(2)、灶体(5)、燃烧器(6)、阀门和管道,储醇箱(2)的顶端有与储醇箱(2)内腔相通的接头和加液口(3),接头通过管与进气阀(1)相通,加液口(3)可用盖密封,储醇箱(2)的底端有与储醇箱(2)内腔相通的总控液阀(4),储醇箱(2)的位置比燃烧器(6)高;燃烧器(6)固定在灶体(5)上,它包括汽化包壳体(11)、拢火罩(12)、托液分气板(20)、汽液分流器(18)、储汽罩(22)、储液支撑托架(26)和汽化稳定调节器(14),拢火罩(12)为一端有喇叭开口的圆柱筒,其喇叭开口端朝上,下端圆柱筒壁上有进风口(17),它卡坐在储汽罩(22)上,储汽罩(22)的轴截面为U型,开口朝上,开口处固定托液分气板(20),托液分气板(20)中心有一孔,四周有多个喷气孔(19),储汽罩(22)的底壁上有与托液分气板(20)中心孔同轴的大孔,汽液分流器(18)的轴向有多个各自独立的大、小轴孔(24、23),汽液分流器(18)密封穿过储汽罩(22)的大孔(24)及托液分气板(20)中心孔与汽化包壳体(11)固定,汽化包壳体(11)的形状似倒扣的烧瓶,所述的汽液分流器(18)的多个大、小轴孔(24、23)顶端伸在汽化包壳体(11)的内腔中,其中大轴孔(24)较小轴孔(23)的上口靠上,大轴孔(24)的下口与托液分气板(20)和储汽罩(22)形成的储汽腔(21)相通,小轴孔(23)的下口固定接头(25),通过火力调节阀(9)、管与储醇箱(2)上的总控液阀(4)相通,预热放液阀(10)通过管(31)一端与总控液阀(4)相通,另一端穿过拢火罩(12)上的进风口(17)伸至托液分气板(20)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灶具,其特征在于汽液分流器(18)的下端密封固定储液支撑托架(26),储液支撑托架(26)的轴心有一储液腔(29),储液腔(29)的上端与汽液分流器(18)的导液孔(23)相通,储液支撑托架(26)上固定一与储液腔(29)相通的接头(25),接头(25)通过火力调节阀(9)、管与储醇箱(2)下部的总控液阀(4)密封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专用灶具,其特征在于储液腔(29)的下端是与之相通的储杂质腔(27),储杂质腔(27)用丝堵(28)密封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灶具,其特征在于汽化稳定调节器(14)固定在汽液分流器(18)的上端,汽化稳定调节器(14)的轴截面为箭头状,箭头朝下,它与汽液分流器(18)之间形成一楔型缓冲区(16),汽液分流器(18)上的导液孔(23)与所述的缓冲区(16)相通,汽化稳定调节器(14)轴心有一通孔(13),孔(13)的下端与汽液分流器(18)上的导汽孔(24)密封相通,汽化稳定调节器(14)最大处的外径比汽化包壳体(11)瓶颈处的内径稍小,二者之间形成一节流缝(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灶具,其特征在于在托液分汽扳喷气孔(19)的周围有电子打火头(30),电子打火头(30)通过导线、脉冲点火开关(7)与脉冲发生器(8)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醇基合成材料作燃料的专用灶具,它包括储醇箱、灶体、燃烧器、阀门和管道,储醇箱上有加液口、进气阀和总控液阀,燃烧器固定在灶体上,它包括汽化包壳体、拢火罩、托液分气板、汽液分流器、储汽罩、储液支撑托架和汽化稳定汽化稳定调节器,拢火罩卡坐在储汽罩上,储汽罩的开口处固定托液分气板,托液分气板上有多个喷气孔,汽液分流器将汽化包壳体产生的醇基合成汽送至储汽罩,它具有预热时间短、使用安全可靠、无烟、无味、无毒,干净、卫生,无三废污染的优点。
文档编号F23C1/08GK2456026SQ0026813
公开日2001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23日
发明者齐志刚 申请人:齐志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