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暗火焖化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4521579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垃圾暗火焖化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垃圾暗火焖化处理方法。
垃圾处理的常规方式有填埋法和焚化法。填埋法将浪费极大的地理资源,而填埋过程将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并且填埋后的垃圾因雨水或其它水源的冲刷、流淌,将带来更大的环境污染隐患。高温明火焚烧垃圾,不但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焚烧炉设备运行过程极易损坏,更重要的是,焚烧过程将会排出大量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环境。而且,明火焚烧垃圾无法完全燃烧,其烧成物结焦成块,难以从焚烧炉中清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污染少、投资成本低、占地面积较小的垃圾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垃圾暗火焖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一块野外垃圾场并堆放垃圾,2、在垃圾中拌和入发酵剂或发酵菌,3、间隔至少五日翻动一次垃圾共翻动数次直至垃圾发酵腐熟,4、在已发酵的垃圾堆一边缘放置易燃物品并作为种火口,5、提供一种表面镂空有与内腔连通的网格的空心物体并作为排气球,
6、在离种火口至少1米的垃圾堆深处埋设此排气球,7、引燃种火口的易燃物品呈剧烈燃烧。
垃圾发酵后产生沼气,沼气大部分藏装在垃圾堆中,于种火口引燃明火,由于排气球埋设处具有较大的人为空腔,而相对种火口具有负压,从而将火焰引向排气球所在方向,并一路燃烧藏装在垃圾堆空隙中的沼气而成为暗火,最终向四周逐渐漫延至整个垃圾堆。沼气燃烧过程将会加温炊蒸垃圾、烤干水份,此时垃圾废品中的燃烧品将被引火燃烧,而非燃品将被烤干直至焦化,燃烧时的燃烧品所产生的火焰以及燃烧后所残留的炭火增大了暗火的燃烧气势,从而使整个垃圾堆中的暗火火势形成气候,这种由沼气燃烧,垃圾废品暗火燃烧以及燃烧后的残留炭火所组成的暗火燃烧气势又几乎不露于外,只是在垃圾堆内进行,因此,自然界中的刮风、下雨都将无法灭掉此暗火,相反,自然界中周而复始的雨淋和日晒反而有助于垃圾的进一步发酵,当然,暗火焖烧所产生的热量以及吹蒸作用也有助于垃圾的进一步发酵,同时,当暗火形成强大的燃烧气势时,逐渐渗透才会与垃圾堆深处的暗火接触的雨水,不但不是灭火品反而还是助燃物。
因此,可以将本发明所述的垃圾暗火焖烧方法的处理程序归结如下 特别指出的是,暗火焖烧过程不见明火,有淡淡的白烟,几乎没有气味,暗火焖烧过后的垃圾被完全燃烧,其烧成物呈松软白灰状,可以作为肥料。
由于火焰是在垃圾堆深入暗火焖烧,故即便暗火燃烧已成气候,其焖烧过程也相对较缓慢,又由于是暗火,而不是明火故不存在火灾隐患。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在拌和发酵菌或发酵剂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在垃圾堆上开挖至少一条宽至少1米、深至少2米、横贯垃圾堆的濠沟;挖好濠沟至少2天后才于濠沟中浇入柴油或汽油;远距离引火燃烧。
垃圾堆放过程即会自行发酵,且发酵程度不均,在垃圾堆中某些局部积累较多沼气而易发生爆炸发火,因此,在大批人员进入垃圾堆进行发酵作业前,先引燃明火消除隐患。
所说的发酵菌可以是一种好气菌。
所说的发酵剂可以是米糠,也可以是菜籽粕。
当然,除此以外,常规技术中的其它有助于生物发酵的发酵剂或发酵菌也将都是可以的。
发酵作业过程,可以将垃圾堆全部发酵后再引燃种火口明火,但由于垃圾堆体积通常较大,为节省处理时间可以采用如下步骤先对种火口附近区域的垃圾进行发酵作业,待该区域发酵腐熟时,即在种火口引燃明火,在该区域暗火燃烧时,对该区域附近的垃圾再进行发酵作业并如此以最先发酵的区域为核心成扇形由里及外逐步对垃圾堆进行发酵作业。
这样还有一个出乎意料的效果即暗火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将有助于其附近区域垃圾的发酵。
还包括一种拣选程序,在翻动垃圾以利发酵的同时,将透气性不好的废品拣出。
透气性不好的废品包括塑料制品以及玻璃制品等。这些废品将会影响垃圾透气性,从而直接对生物发酵的速率造成影响。
垃圾发酵腐熟程度为进入次发酵期。
生物发酵最先进入主发酵期,此时已有沼气产生,但沼气的纯度以及数量都有限,当进入次发酵期后,沼气的纯度以及数量已经足够理想,此时再引火燃烧火势容易形成气侯。
排气球可以是一种直径为250-700毫米以铁丝编织成的球状体。
排气球的作用在于在所需要的垃圾堆深处形成一个足够大的空腔,此空腕通过其镂空表面可以与垃圾堆中的间隙相通,该空腔既积聚较多沼气又具有负压引导火焰作用。当火焰到达该空腔时,该排气球即失去效用。因此,排气球既可以用耐火材料(例如铁丝)制成以反复使用,也可以用可燃品(例如竹条)制成,这样,虽然是一次性使用却因能燃烧而可以助初生的暗火。
在离种火口2-3米距离的垃圾堆深处呈扇形埋设排气球,相邻排气球或者挨靠一起排列或者间距排列。
这样,在较短的时间里可形成较大的暗火。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垃圾处理方法及过程简单易行,无须投资即可进行,处理经费低廉;处理过程无渗沥液污染水源,也无浓烟(只有极淡的白烟)以及臭味,更减除了苍蝇以及害虫的滋生(昆虫无法在高温处产卵并且其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均参与生物发酵生成沼气)故对环境不造成污染;而垃圾暗火焖化为完全燃烧,其烧成物化灰,使垃圾体积减少90%,不但大幅度减少垃圾堆放空间并且垃圾灰还可作为农业肥料。


图1为排气球的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2为种火口以及排气球在垃圾堆中分布的纵剖面示意图附图3为种火口以及排气球在垃圾堆中分布的横剖面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尽的描述。
最佳实施例参照图1,排气球1是一种直径为350毫米的以铁丝编织成的球状空心体,其表面密布由铁丝编织的网格,排气球内部空腔通过此网格与外界连通。
参照图2和图3,垃圾暗火焖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一块野外垃圾场并堆放垃圾;2、铲除垃圾堆周围的树木杂草,并形成防火道;3、在垃圾堆上根据垃圾堆占地面积开挖若干条宽1-3米深2-5米的横贯垃圾堆的濠沟;4、挖好濠沟至少2天后才于濠沟中浇入柴油或汽油;5、引火燃烧以消除沼气爆炸隐患;6、于垃圾堆中拌和入好气菌菌种或米糠、菜籽粕,间隔至少5日后才翻动一次垃圾,如此翻动数次后直至种火口附近区域的垃圾生物发酵腐熟进入次发酵期;发酵作业的同时,对垃圾进行拣选,将那些透气性不好的物品例如塑料制品以及玻璃制品拣选开,7、在上述已发酵到次发酵期的垃圾堆一边缘处放置如柴油、柴火等易燃物品,并以此边缘位置作为种火口(如图2中的A处);8、提供一种与如图1所示的排气球1;9、在离种火口1-3米的垃圾堆深处,以种火口A为核心,成扇形埋设分布排气球,相邻两排气球1间距为1米;10、引燃种火口的易燃物品至剧烈燃烧,此时,因剧烈燃烧以及排气球所产生的负压引导作用,火焰被引导并一路燃烧垃圾堆间隙中的沼气至排气球所在位置,沼气燃烧过程,将吹蒸垃圾水份并引燃垃圾中的燃烧品、烤焦垃圾中的非燃烧品(金属、玻璃瓶等高温熔化的物品除外),燃烧后燃烧品形成炭火与燃烧中的沼气以及燃烧品组成垃圾暗火,在垃圾堆深处持续焖烧垃圾并形成相当理想的暗火火势;11、在已发酵的垃圾堆周围不断发酵作业,直至整个垃圾堆发酵作业完毕,其时由于暗火火势已成,无须排气引导,火势也会自行逐渐漫延至所有已发酵腐熟具有沼气的垃圾堆。
权利要求
1.垃圾暗火焖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1提供一块野外垃圾场并堆放垃圾,1.2在垃圾中拌和入发酵剂或发酵菌,1.3间隔至少五日翻动一次垃圾,共翻动数次直至垃圾发酵腐熟,1.4在已发酵的垃圾堆一边缘放置易燃物品并作为种火口,1.5提供一种表面镂空有与内腔连通的网格的空心物体并作为排气球,1.6在离种火口至少1米的垃圾堆深处埋设此排气球,1.7引燃种火口的易燃物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暗火焖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拌和发酵菌或发酵剂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2.1在垃圾堆上开挖至少一条宽至少1米,深至少2米,横贯垃圾堆的濠沟,2.2挖好濠沟至少2天后才于濠沟中浇入柴油或汽油,2.3远距离引火燃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暗火焖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发酵菌可以是一种好气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暗火焖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发酵剂可以是米糠,也可以是菜籽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暗火焖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垃圾发酵作业以及引火的步骤为5.1先对种火口附近区域的垃圾进行发酵作业,5.2待该区域垃圾发酵腐熟时,即在种火口引燃明火,5.3在该区域垃圾暗火燃烧时,对该区域附近的垃圾再进行发酵作业并如此以最先发酵的区域为核心成扇形由里及外逐步对垃圾堆进行发酵作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暗火焖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种拣选程序,在翻动垃圾以利发酵的同时,将透气性不好的废品拣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暗火焖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垃圾发酵腐熟程度为进入次发酵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暗火焖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排气球是一种直径为250-700毫米以铁丝编织成的球状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暗火焖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离种火口2-3米距离的垃圾堆深处呈扇形埋设排气球,相邻排气球或者挨靠一起排列或者间距排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暗火焖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块野外垃圾场并堆放垃圾,在垃圾中拌和入发酵剂或发酵菌,间隔至少五日翻动一次垃圾翻动数次直至垃圾发酵腐熟,在已发酵的垃圾堆一边缘处放置易燃物品并作为种火口,提供一种表面镂空有与内腔连通的网格的空心物体并作为排气球,在离种火口至少1米的垃圾堆深处埋设此排气球,引燃种火口的易燃物品呈剧烈燃烧。
文档编号F23G5/34GK1375360SQ0110814
公开日2002年10月23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15日
发明者刘庆安 申请人:刘庆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