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喷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0384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型喷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冷却塔的喷溅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喷溅装置,包括进水管、蜗壳腔体、喷头、连杆和周边具有叶片的溅水盘,连杆的上端与喷头固定连接,连杆的下端与溅水盘固定连接,进水管与蜗壳腔体连通,溅水盘的圆环中部设置有鼓形溅水底盘,并在底盘上设置有呈辐射状的多个溅水条,溅水条上具有抛洒槽,溅水条之间具有漏水缝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溅水盘的圆环中部设置有鼓形底盘,并在底盘上设置有呈辐射状的多个溅水条,溅水条上具有抛洒槽,溅水条之间具有漏水间隙,当从喷头喷出的旋转水膜冲击到鼓形底盘时,能形成立体状向上抛跃的雾状细小水滴,且细小水滴分布均匀,增大了冷却表面积,避免了直管喷水现象,从而可提高喷溅均匀性和喷洒效果,使冷却塔的冷却效率得到提高。



图1~4所示,一种改进型喷溅装置,包括进水管1、蜗壳腔体2、喷头3、连杆4和周边具有叶片6的溅水盘5,连杆4的上端与喷头3固定连接,连杆4的下端与溅水盘5固定连接,进水管1与蜗壳腔体2连通,溅水盘5的圆环中部设置有鼓形溅水底盘10,并在底盘10上设置有呈辐射状的多个溅水条7,溅水条7上具有抛洒槽9,溅水条7之间具有漏水缝隙8。进水管1上具有连接水管的螺纹11,喷头下方为漏斗形喷嘴,连杆1共有三根,制作时保证喷头3和溅水盘5的中心对正,并保持最佳距离。

图1~4所示,所述叶片6为立体结构,其表面为曲面。这种结构可以使冲击到叶片6上的水形成雾状水滴,进一步提高喷酒的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水流经进水管1沿蜗壳腔体2的切线方向进入蜗壳腔体2,在腔体2内旋转并向下作回旋运动,然后进入喷头3,并从喷头3下方的喷嘴喷出,水喷出后形成一伞状旋转水体,冲击溅水条7、溅水盘5及溅水叶片6,溅散成均匀分布的雾状细小水滴,下落到填料顶面。
本实用新型根据喷嘴的直径可以选择不同长度的连杆4,以调节底盘10与喷嘴之间的距离,确保喷洒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喷溅装置,包括进水管(1)、蜗壳腔体(2)、喷头(3)、连杆(4)和周边具有叶片(6)的溅水盘(5),连杆(4)的上端与喷头(3)固定连接,连杆(4)的下端与溅水盘(5)固定连接,进水管(1)与蜗壳腔体(2)连通,其特征在于溅水盘(5)的圆环中部设置有鼓形溅水底盘(10),并在底盘(10)上设置有呈辐射状的多个溅水条(7),溅水条(7)上具有抛洒槽(9),溅水条(7)之间具有漏水缝隙(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喷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6)为立体结构,其表面为曲面。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冷却塔的改进型喷溅装置,包括进水管(1)、蜗壳腔体(2)、喷头(3)、连杆(4)和周边具有叶片(6)的溅水盘(5),连杆(4)的上端与喷头(3)固定连接,连杆(4)的下端与溅水盘(5)固定连接,进水管(1)与蜗壳腔体(2)连通,溅水盘(5)的圆环中部设置有鼓形溅水底盘(10),并在底盘(10)上设置有呈辐射状的多个溅水条(7),溅水条(7)上具有抛洒槽(9),溅水条(7)之间具有漏水缝隙(8)。本实用新型喷洒均匀,喷洒效果好,可大幅提高冷却塔的冷却效率。
文档编号F28F25/00GK2578761SQ0225857
公开日2003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4日
发明者陈俊伟, 陆振铎, 张鹤鸣 申请人:常州市武进太湖水处理设备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