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焚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8007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型焚烧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与外界空气隔断的状态下、可以将废弃物投入燃烧室中的附外气隔断装置的小型焚烧炉。尤其,涉及能够容易保持在炉体的一次燃烧室内的燃烧气体温度的小型焚烧炉。
背景技术
至今,在工厂、商店等各种单位中对废弃物一般是用小型焚烧炉来进行焚烧处理的。
但是,由于焚烧处理废弃物而产生的二噁英(dioxin)类是一种担心对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有很大影响的物质,因此,在日本,为了防止和去除二噁英类对环境的污染,制定了《二噁英类对策特别处置法(日本平成11年法律第105号)》,规定了关于小型焚烧炉(燃烧能力50~200kgh)的二噁英排放标准。
其排放标准值是二噁英的浓度为5ngTEQ/m3N。
日本的环境省(环境保护部)在前述《二噁英类对策特别处置法》的基础上,对《关于废弃物的处理及清扫的法律实施规则(日本昭和46年厚生省(卫生福利部)第35号令)》作了一部分修改,在平成13年3月26日公布,于平成14年12月开始实施。
修改内容如下在第一条的七及第三条第二号ィ(日文假名)的环境省令中对构造作如下规定。
1、除在空气的入口以及烟囱出口以外,燃烧设备内部不与外界空气接触,在燃烧室中产生的煤气(以下称作“燃烧气体”)的温度必须是在摄氏800度以上的状态,以能对废弃物进行焚烧。
2、必须提供能进行焚烧所需的空气通风量。
3、必须使用能在与外界空气隔断的状态下将废弃物投入燃烧室的装置(除了被许可不得不采用煤气化燃烧方式和其它构造的焚烧设备以外。)。
4、必须设置用于测定燃烧中燃烧气体温度的装置。
5、必须设置用于保持燃烧气体温度所必要的助燃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要求,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构造简单、操作容易的小型焚烧炉,该小型焚烧炉具有能在与外界空气隔断的状态下将废弃物投入燃烧室内的外气隔断投入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保持燃烧室内温度、能有效抑制二噁英类发生的结构的小型焚烧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1技术方案的附外气隔断投入装置的小型焚烧炉的结构具有由在底部设置炉栅、在前壁有废弃物投入口并形成一次燃烧室的炉体;具有与该炉体部连通、并使从一次燃烧室流入的燃烧气体高温化的燃烧器的排气筒;具有与该排气筒连通且在上端具有排气口、并同心设置有向筒内供给加压空气的二次空气供给管而形成二次燃烧室的燃烧筒构成的小型焚烧炉,以及将该小型焚烧炉的废弃物投入口设置成使该废弃物投入口可开闭并在废弃物投入口关闭的状态下能将废弃物投入炉体内的一次燃烧室中的外气隔断投入装置。
而且,其特征是,在该小型焚烧炉中,外气隔断投入装置的结构具有有将废弃物临时性收容的废弃物收容室的废弃物收容箱、在与炉体的一次燃烧室之间被设置成可以开闭的开口部密闭门、以及将在废弃物收容室中临时性收容的废弃物向炉体的一次燃烧室中投入的废弃物投入机构,该废弃物投入机构具有将收容在废弃物收容室中的废弃物向炉体的一次燃烧室方向移动的废弃物移动板;和与该废弃物移动板的前进移动相连动而打开开口部密闭门、并与废弃物移动板将废弃物投入炉体的一次燃烧室内后的后退移动相连动而关闭开口部密闭门的移动操作杆。
本发明第2技术方案的附外气隔断投入装置的小型焚烧炉,其特征在于,附外气隔断投入装置的小型焚烧炉的结构是由在底部设置炉栅、前壁有废弃物投入口而形成一次燃烧室的炉体;有连通此炉体部、并使从一次燃烧室流出的燃烧气体进行高温化的燃烧器的排气筒;及与该排气筒连通在其上端部有排气口并以同心位置配置将向筒内供给加压空气的二次空气供给管而形成二次燃烧室的燃烧筒构成的小型焚烧炉和在该小型焚烧炉的废弃物投入口上可开闭地设置该废弃物投入口、并能在废弃物投入口关闭的状态下将废弃物投入炉体内的一次燃烧室中的外气隔断投入装置构成,并在炉体的前壁下部,设置了用于帮助一次燃烧室内的燃烧并能用于保持燃烧气体温度的助燃装置。
在上述第2技术方案的附外气隔断投入装置的小型焚烧炉中,助燃装置由帮助一次燃烧室中的燃烧的燃烧器本体和可将该燃烧器本体的火炎喷出筒向一次燃烧室内进行插接和脱卸的插脱装置构成。
由以上的说明可以清楚地看到,采用本发明可以将在废弃物收容室中临时收容的废弃物在与外气隔断的状态下投入炉体的一次燃烧室中。因而能够抑制燃烧时向大气中排放因燃烧产生的二噁英类的排出物至极微含量(约为标准值的1/17)。特别是,由于能够防止在废弃物投入时向炉体的一次燃烧室里流入过剩的氧气,因此,可以维持燃烧温度,可以使向大气中排放的未燃气体减至极少。
本发明的外气隔断投入装置,由于构成利用移动操作杆的移动操作,使废弃物移动板与开口部密闭门向开口部的开闭移动相连动地进行前进·后退的移动,因此,可以使废弃物在与外气隔断的状态下向小型焚烧炉的一次燃烧室内进行投入,且该外气隔断投入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也更容易。
本发明的外气隔断投入装置由于是利用移动操作手柄的移动操作而与开口部密闭门向开口部的开闭移动进行连动的,故在投入口密闭门打开的状态下不能进行移动操作、不能打开开口部密闭门。因此,可以在与外气完全隔断的状态下投入废弃物。
本发明的小规模焚烧炉中,由于设置了用于帮助一次燃烧室内的燃烧、保持燃烧气体温度的助燃装置,因此,可容易维持炉体的一次燃烧室内的燃烧气体的温度。由此,可以提高焚烧处理的效率,同时,可使排出的气体及燃烧灰更洁净。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附外气隔断投入装置的小型焚烧炉的侧视图。
图2是上述小型焚烧炉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上述小型焚烧炉的主视图。
图4是上述小型焚烧炉的后视图。
图5及图6是上述小型焚烧炉的作用说明图。
图7(a)、(b)、(c)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外气隔断投入装置中,在与外气隔断的状态下,将废弃物投入炉体一次燃烧室时的工作原理剖面说明图。
图8是表示在上述小型焚烧炉中,装置了投入口密闭门的例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1实施形态以下,参照图1~图7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附外气隔断投入装置的小型焚烧炉的构造进行说明。
该附外气隔断投入装置的小型焚烧炉,如图1~图4所示的那样,由收容废弃物进行燃烧的小型焚烧炉2和在与外界气体隔断状态下向该小型焚烧炉2的一次燃烧室3投入废弃物的外气隔断投入装置50所构成。
小型焚烧炉2,如图2所示,由收容废弃物并进行燃烧的形成一次燃烧室3的炉体4和与一次燃烧室3的上部相连通地形成二次燃烧室5并在上端有排气口6的燃烧筒7构成。此燃烧筒7兼起烟囱的作用。炉体4构成在由钢板制成的纵长箱体型形状构件的内侧面上敷设耐火水泥的耐火结构。
在炉体4的前壁上部,开设有投入废弃物的废弃物投入口8,在下部开设有掏取燃尽后的炉灰的炉灰取出口9。而且,在上壁后部一体化地设置与一次燃烧室3相通的排气筒10。在炉灰取出口9上设置通过铰链12可以开闭的取出口密闭门11。该取出口密闭门11构成在钢板的内侧敷设耐火水泥的耐火结构。
在取出口密闭门11的门上,开设供一次燃烧室3的从外界吸入燃烧用空气的外气吸入口13,该外气吸入口13上设有能自如地开闭调节外气吸入量的外气调节门14。
在炉体4的底部,设置有能自如地拆装的炉栅15,在其下方形成有炉灰收容室16。在炉灰收容室16中,可插入卸下地设置了抽拉式的炉灰箱17。在炉栅15的上方沿炉体4的侧壁内面,左右配置一对向一次燃烧室3供给加压空气的一次空气供给管18、18。
一次空气供给管18、18的前端是闭塞的,在周壁上向着一次燃烧室3的内部斜上方地开设着许多空气喷射孔19。
一次空气供给管18、18的后端,如图4所示,通过临时空气送风管20、临时空气送风阀门21及空气送风管22连通到鼓风机23。临时空气供给管18、18的各自后端,分别可装拆地与临时空气送风管20螺合着。从鼓风机23经过空气送风管22和一次空气送风管20向一次空气供给管18、18供给空气,通过空气喷射孔19向炉体4内喷射。
燃烧筒7分别通过法兰盘24、25由多个螺栓26和螺母27与排气筒10连接在一起。燃烧筒7和排气筒10由优质的不锈钢管制成。与二次燃烧室5连通的升温用燃烧器28安装在排气筒10上。升温用燃烧器28,如图4所示,通过燃料供给管29接至泵30,从泵30经过供给管31及燃料调节阀32与燃料箱33连通。升温用燃烧器28的结构如同现有公知的那样,故省略其详细说明。
向二次燃烧室5内供给压缩空气的二次空气供给管34,与燃烧筒7同心地配置在燃烧筒7内,使下端面对着排气筒10内。二次空气供给管34的下端面被闭塞,周壁上开设了许多空气喷射孔35。这些空气喷射孔35,在二次空气供给管34的上半部分开设适当的孔径,并将下半部分的孔径设定成相对上半部分要稍大。从上往下看,空气喷射孔35可开设成要向旋涡方向喷射的那样。由此,以旋风效果能充分地燃烧,且能减少煤灰的产生和排出。
由图4能清楚地知道,二次空气供给管34的上端通过二次空气送风管36和空气送风管22与鼓风机23连通。由鼓风机23经过空气送风管22及二次空气送风管36供给二次空气供给管34的空气,经空气喷射孔35向燃烧筒5内喷射。因此,由于该送风量在越是靠近二次空气供给管34的下端越少,那么,如果想使送风量在二次空气供给管34的轴向长度上均等地喷射的话,必须使在下半部分上开设的空气喷射口35的孔径比上半部分开设的孔径稍大。
在燃烧筒7的上端排气口6上设有法兰盘37,防雨伞38通过多枚支承片39的支承被安装在法兰盘37上。法兰盘37的内径尺寸较之燃烧筒7的内径尺寸要形成得适当小些。形成了在燃烧筒7的上端排气口6的内缘上具有一定宽度的凸缘,由此,可以遮截煤灰,减少煤灰的排出。
如图2及图7所示,外气隔断投入装置50由以下两部分组成,即由具有临时性收容废弃物的废弃物收容室52的废弃物收容箱51和将前述废弃物收容室52内收容的废弃物从前述小型焚烧炉2的废弃物投入口8向一次燃烧室3投入的废弃物投入机构53构成。废弃物收容箱51通过铰链54可以开闭小型焚烧炉的废弃物投入口8地被安装着。废弃物收容箱51整体由铁板制成,由左右侧板51a、51b(右侧板51b虽无图示,但与左侧板51a呈左右对称形状)和上板51c以及呈扇形的底板兼后板51d构成,其前部是在铁板的内侧面敷设耐火水泥的耐火结构,前端呈开口状,形成开口部55,并与炉体4的废弃物投入口8相连通自如。
在废弃物收容箱51前端设置的开口部55上,通过支撑轴57,设置了开闭自如的、能够密闭该开口部55的开口部密闭门56。支撑轴57通过未图示的轴承旋转自如地被支撑在将其两端部设置在与废弃物收容箱51的左右两侧板51a、51b的连接板58上。
在废弃物收容箱51内,利用构成废弃物收容箱51的左右两侧板51a、51b和上板51c以及底板兼后板51d和可以密闭开口部55的开口部密闭门56,形成了临时性收容废弃物的废弃物收容室52。该废弃物收容室52前部的开口部密闭门56,是通常闭塞炉体4侧的一次燃烧室3与废弃物收容箱51侧的废弃物收容室52之间的门,经常在关闭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被设置成开闭自如。
在废弃物收容室52上设有将左侧板51a开一个口而形成的废弃物投入口59,在该废弃物投入口59上,通过铰链61开启关闭自如地设置了能密闭该废弃物投入口59的投入口密闭门60。
在废弃物收容室52中设置了开启开口部密闭门56并从开口部55将废弃物收容室52中收容的废弃物投入炉体4的一次燃烧室3内的废弃物投入机构53。废弃物投入机构53是由如下两部分构成的,即由将收容在废弃物收容室52中的废弃物向前方(炉体4的方向)移动的废弃物移动板62和从上述废弃物收容箱51的外侧使该废弃物移动板62移动的移动操作杆63构成。
废弃物移动板62的宽度与废弃物收容箱51内部的宽度基本相同,构成上端部被支承轴57旋转自如地支承,并与开口部密闭门56的向开口部55的开闭移动相互连动地前进、后退。如图2和图7所示,废弃物移动板62,由上部前端与支承轴57相固定的水平板部62a;从该水平板部62a的后端形成一定角度的向下倾斜部62b;和与该向下倾斜部62b的后端通过铰链64可以转动地连接、并可以沿着废弃物收容箱51的底板兼后板51d滑动抵接的推压板部62c组成。
废弃物移动板62被配置成当开口部密闭门56处于闭塞废弃物收容室52开口部55的关闭位置时,废弃物移动板62处于废弃物收容室52内的后方位置。
移动操作杆63的前端部,在废弃物收容箱51的一侧外侧部被支承轴57连接固定。该移动操作杆63被配置成当开口部密闭门56处于闭塞废弃物收容室52开口部55的关闭位置时,废弃物移动板62处于废弃物收容室52内的后方位置,并为略呈水平位置的状态。
符号64是将废弃物收容箱51固定在炉体4上的锁定装置,符号66是投入口密闭门60的拉手,符号67是设置在废弃物收容箱51上的拉手。
以下,根据上述实施形态的结构,对附外气隔断投入装置的小型焚烧炉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首先,开启燃料调节阀32使泵30处于ON位置,同时使升温用燃烧器28的送风开关(未图示)和升温用燃烧器28处于ON位置。然后,如图5所示,通过铰链54转动外气隔断投入装置50而打开废弃物投入口8,从该废弃物投入口8将废弃物投入一次燃烧室3的炉栅15上,利用添加的油布等对焚烧物点火。在焚烧物着火以后,如图6所示,将外气隔断装置50转回到原来的位置而关闭废弃物投入口8,开启一次空气送风阀21至所定的位置,调节送给一次空气供给管18、18的送气量,使鼓风机23处于ON状态并打开外气调节门14,调节外气吸入口13的开度。
当如此点火以后,一次燃烧室3中的焚烧物,利用从外气吸入口13吸入的适量空气和从一次空气供给管18、18的空气喷射孔19喷射出的空气作一次燃烧,进行燃烧气体化。此燃烧气体从排气筒10流向燃烧筒7。
在排气筒10中流动的燃烧气体,利用因升温用燃烧器28的火炎作用而变成800~1000℃高温的空气,而被加热达到燃点以上,流入燃烧筒7内的二次燃烧室5中,在使该二次燃烧室5的上升途中,因接触了由二次空气供给管34的空气喷射孔35中喷射出的空气中的氧气,而进行二次燃烧。
二次空气供给管34上的空气喷射孔35,由于在二次空气供给管34的上半部分开设了适当孔径的孔并在下半部分开设孔径较上述上半部分的孔径稍大的孔,因此,向二次燃烧室5中供给的氧气供给量上下是均等的,或下部稍稍多些。在充满燃烧气体的二次燃烧室5中,形成氧气呈喷射状态,在发热、加热燃烧气体的同时,未被氧化的燃烧气体在燃烧筒7内的上升途中,接触到新鲜空气的喷气,在那里通过反复进行燃烧、发热的流程,燃烧气体在到达燃烧筒5的上端排气口6之前,当然会完全变化成二氧化碳,未完全燃烧而产生的煤灰也完全被氧化。而且成为臭气原因的化学成分也在高温的氛围中被氧化、分解而变为无臭了。因此,从燃烧筒7的上端排气口6排出的气体是无臭、无烟的。
另外,在一次燃烧室3中,经过一次燃烧后产生的燃烧气体,由于在二次燃烧室5的80-1000℃高温中被二次燃烧,故从燃烧筒7的上端排气口6排出的气体中的二噁英被大幅度地抑制,变成了极微量。
在燃烧筒7内上升的燃烧气体,由于一边呈旋涡状地向燃烧筒7内壁面吹附一边上升,因此,在从排气口6向外界排出气体时,沿燃烧筒7内壁面上升的燃烧气体被法兰盘37阻挡,可使煤烟的喷出很大程度地减少。
以下对小型焚烧炉2中废弃物在焚烧时,在向炉体4的一次燃烧室8中追加投入废弃物时使用外气隔断投入装置50进行说明。首先,在使移动操作杆63处于略呈水平位置、开口部密闭门56位于关闭废弃物收容室52的开口部55的关闭位置、废弃物移动板62处于废弃物收容室52内的后方位置的状态下,打开废弃物收容箱51的投入口密闭门60、将废弃物从废弃物投入口59投入废弃物收容室52内。废弃物投入以后,关闭投入口密闭门60,用锁定装置65锁住。
将移动操作杆63向下方转动时,如图7(a)、(b)、(c)所示,随着移动操作杆63的向下转动,开口部密闭门56打开了废弃物收容室52的开口部55,同时废弃物移动板62向前方移动,随之废弃物收容室52中的废弃物从废弃物收容箱51的前端开口部55向炉体4的一次燃烧室3中投入。
如此这般完成追加投入废弃物后,使移动操作杆63向上方转动回到上方位置。移动操作杆63一回到上方位置,开口部密闭门56也回到关闭废弃物收容室52的开口部55的关闭位置,废弃物移动板62也回到废弃物收容室52内的后方位置。
在投入口密闭门60处于打开的状态时,构成为该投入口密闭门60阻止了使移动操作杆63向下转动的动作,只要投入口密闭门60不关死,如上所述操作杆63就不能向下方转动、就不能将废弃物投入一次燃烧室3内。
使用本发明的小型焚烧炉2焚烧处理废弃物时,对向大气中排放的气体进行测试,测定结果如下,焚烧物(质量比例)木材屑 85%纸屑 10%废塑料类 5%测定结果二噁英浓度 0.3ngTEQ/m3N煤灰 0.0073g/m3N氯化氢 29mg/m3N焚烧灰中含有的二噁英类 0.087ngTEQ/g这样地使用本发明的小型焚烧炉2,焚烧处理废弃物时向大气排放的气体中含有的二噁英浓度为日本环境厅规定的二噁英排放标准值的约1/17以下,可以控制在非常低的值,可以达到防止环境污染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小型焚烧炉2中,由于设置了外气隔断投入装置50,在焚烧处理废弃物中想再追加新的废弃物时,使用该外气隔断投入装置50,可以在与外气隔断的状态下将废弃物投入炉体4的一次燃烧室3中。因此,可以一边继续投入废弃物一边焚烧,能够抑制向大气中排放燃烧时产生的二噁英类的值至极微量(约是排放标准的1/17)。尤其,在投放废弃物时,可以防止向炉体的一次燃烧室流入过剩的氧气,因此可以维持燃烧温度,可以极少地向大气中排放未燃煤气。
本发明外气隔断投入装置50的结构是由于利用移动操作杆63的移动操作,与前述开口部密闭门56的开口部55的开闭移动相连动,使废弃物移动板62进行前进·后退的移动,因此,可以以简单的结构构成使废弃物在与外气隔断的状态下进行向小型焚烧炉2的一次燃烧室3内投入的外气隔断投入装置,并能使操作变得更容易。
如图8所示,也可作成不附外气隔断投入装置50的小型焚烧炉的结构。此时,在废弃物投入口8上设置开闭自如地覆盖的密闭门40,且该密闭门40利用铰链54被设置成摆动自如。
第2实施形态参照图9~图14,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的附外气隔断投入装置的小型焚烧炉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9~图12所示,该附外气隔断投入装置的小型焚烧炉100具有收容废弃物进行焚烧的小型焚烧炉2和在与外气隔断状态下将废弃物向该小型焚烧炉2的一次燃烧室3内投入的外气隔断投入装置50,由于这些是与上述的第1实施形态的小型焚烧炉1同样的构造,因此对同样构成部分标上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该第2实施形态的小型焚烧炉100,如图13及图14所示,在上述的结构以外,在炉体4的前壁下部,设置了一次燃烧室3的用于保持燃烧气体温度的助燃装置70。该助燃装置70的构造为由帮助在一次燃烧室3中燃烧的燃烧器本体71和将该燃烧器本体71的火炎喷出筒72向一次燃烧室3进行插接和脱卸的插脱装置73组成。
插脱装置73的构造是由对燃烧器本体71通过配置在该燃烧器本体71的下部框架74上的二组左右一对的滚子75可以向前后方向移动地进行支承的支承框架76、开闭在炉体4的前壁上可插脱地形成的火炎喷出筒72的插脱孔77的开闭门78、夹设于炉体4的前壁和支承框架76的后端之间平时对燃烧器本体71向一次燃烧室3的一侧进行施力的弹簧构件79构成。
开闭门78利用连接销80被转动自如地支承在炉体4上,为了转动操作,设置了手柄81。在燃烧器本体71下部框架74的前端部设置了用于将燃烧器本体71向前方拉出时用的手柄82。如图11所示,该燃烧器本体71通过燃料供给管83与泵30连通,从泵30又通过供给管31及燃料调节阀32与燃料箱33连通。
利用如此构成的小型焚烧炉100进行废弃物焚烧处理的操作,由于是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的小型焚烧炉1的焚烧处理基本一样,故对相同部分的说明就省略了。
在由小型焚烧炉100进行的焚烧处理中,打开燃料调节阀32使泵30处于ON,同时使升温用燃烧器28的送风开关(未图示)处于ON,使升温用燃烧器28及助燃装置70的燃烧器本体71工作。打开外气隔断投入装置50,将废弃物从废弃物投入口8投入一次燃烧室外3内的炉栅15上,使焚烧物着火。
在焚烧物着火以后,将外气隔断装置50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关闭废弃物投入口8,将一次空气送风阀21开启至规定的位置,调节送给一次空气供给管18、18的送气量,使鼓风机23处于ON并打开外气调节门14,以调节外气吸入口13的开度。
当完成如此着火以后,一次燃烧室3中的焚烧物与从外气吸入口13吸入的适量空气,利用从一次空气供给管18、18的空气喷射孔19喷射出的空气作一次燃烧、进行燃烧气体化。与此同时,助燃装置70也进行工作,此燃烧气体利用助燃装置70的燃烧器本体71的火炎使得温度得到保持,从排气筒10流向燃烧筒7。在排气筒10中流动的燃烧气体,利用因升温用燃烧器28的火炎作用而变成800~1000℃高温的空气,被加热达到燃点以上,流入燃烧筒7内的二次燃烧室5中,在该二次燃烧室5中的上升途中,与从二次空气供给管34的空气喷射孔35中喷射出的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而进行二次燃烧。
在以上那样利用该小型焚烧炉100对废弃物进行焚烧处理时,使向大气中排出的气体与前述小型焚烧炉1焚烧处理的大致同等,或成为更清纯的气体。尤其在该小型焚烧炉100的场合,一次燃烧室3内由于有助燃装置70保持较高温度,能够进行效率较高的焚烧处理,可使在炉栅15下方设置的燃烧灰收容室16中堆积的燃烧灰内的二噁英浓度更进一步降低。
权利要求
1.一种附外气隔断投入装置的小型焚烧炉,其特征在于,附外气隔断投入装置的小型焚烧炉的结构是,具有在底部设置炉栅、在前壁有废弃物投入口并形成一次燃烧室的炉体;具有与前述一次燃烧室相连通的高温化空间并安装在前述炉体上、具有使从前述一次燃烧室流入的前述高温化空间内的燃烧气体高温化的燃烧器的排气筒;具有与前述高温化空间连通的二次燃烧室并与前述排气筒相连、有使前述二次燃烧室与外部相连通的排气口、并设置有向前述二次燃烧室内供给加压空气的二次空气供给管的燃烧筒;可以开闭前述废弃物投入口地安装在前述炉体上、并在关闭前述废弃物投入口的状态下可以向炉体内的一次燃烧室中投入废弃物的外气隔断投入装置,前述外气隔断投入装置的结构是,具有有将废弃物临时性收容的废弃物收容室的废弃物收容箱、在与前述炉体的一次燃烧室之间被设置成可以开闭的开口部密闭门、以及将在前述废弃物收容室中临时性收容的废弃物向前述炉体的一次燃烧室中投入的废弃物投入机构,该废弃物投入机构具有将收容在废弃物收容室中的废弃物向炉体的一次燃烧室方向移动的废弃物移动板;和与该废弃物移动板的前进移动相连动而打开前述开口部密闭门、并与前述废弃物移动板将废弃物投入炉体的一次燃烧室内后的后退移动相连动而关闭前述开口部密闭门的移动操作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外气隔断投入装置的小型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前述废弃物移动板的上端部被回转自如的支撑轴支撑、并通过铰链回转自如地与该废弃物移动板的下部连接,下端部具有沿着前述废弃物收容箱的底板兼后板可滑动地抵接的推出板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附外气隔断投入装置的小型焚烧炉,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前述废弃物收容室的侧板上开口构成的废弃物投入口,在该废弃物投入口上设置开闭自如的、能将内部密闭的投入口密闭门。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附外气隔断投入装置的小型焚烧炉,其特征在于,由于前述投入口密闭门被打开,利用前述投入口密闭门构成使前述移动操作杆不能转动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外气隔断投入装置的小规模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炉体的前壁下部,设置了帮助一次燃烧室内的燃烧而用于保持燃烧气体温度的助燃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附外气隔断投入装置的小规模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前述助燃装置由帮助一次燃烧室中的燃烧的燃烧器本体和可将该燃烧器本体的火炎喷出筒向前述一次燃烧室内进行插接和脱卸的插脱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附外气隔断投入装置的小型焚烧炉,该外气隔断投入装置的结构具有有将废弃物临时性收容的废弃物收容室的废弃物收容箱、在与炉体的一次燃烧室之间设置可以开闭的开闭部密闭门、以及将临时性收容在废弃物收容室内的废弃物向炉体的一次燃烧室中投入的废弃物投入机构。废弃物投入机构的结构具有使收容在废弃物收容室中的废弃物向炉体的一次燃烧室方向移动的废弃物移动板;和与该废弃物移动板的前进移动相连动而打开开口部密闭门、并与废弃物移动板将废弃物投入炉体的一次燃烧室内后的后退移动相连动而关闭开口部密闭门的移动操作杆。
文档编号F23G5/00GK1451905SQ0310432
公开日2003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19日
发明者大和勇记, 傅田袈裟男, 望月胜美 申请人:和光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