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炉排强制水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7643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冷炉排强制水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水冷炉排水循环装置。
技术背景目前,小型锅炉的水循环系统均依靠水的温差自然循环,锅炉回水直接进入水套,加热后再自然循环。使用水冷炉排的锅炉有一部分回水是经炉排管加热进入循环的,为防止在炉排管中产生汽化,往往采取加大炉排管的倾斜角度加快水自然循环的速度来避免汽化的产生,但同时也加大了炉膛体积,使炉膛的高度过高,增加了锅炉成本,且不利热量的吸收。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冷炉排强制水循环装置,利用回水压力,强制加快炉排管内水的流动,炉排管不必采取大角度倾斜,可以降低炉膛高度,减少生产成本,不但可有效防止汽化的产生,且减少炉排管内积垢,改善导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由主回水管、回水喷嘴组成,主回水管呈圆形,后端封闭,前端与法兰盘配合焊固,回水喷嘴由小于炉排管直径的圆管构成,一端与主回水管相通配合焊固,另一端置于锅炉水套内与水冷炉排管相对,其外径与炉体水套外壁配合焊固,回水喷嘴与相对的炉排管头间有间隔,在不须供热时,回水可从这个间隔进入水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水的温差和压力在自然循环中有目的地促进回水管中水的流动,免其产生汽化,增加热效,且可降低炉膛高度,降低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主回水管4、回水喷嘴3、组成,主回水管4呈圆形,后端封闭,前端与法兰盘配合焊固,回水喷嘴3由小于炉排管2直径的圆管构成,一端与主回水管4相通配合焊固,另一端置于锅炉水套1内与水冷炉排管相对,其外径与炉体水套1外壁配合焊固,回水喷嘴3与相对的炉排管2间有间隔,回水可从这个间隔进入水套1。使用时,锅炉水循环系统的回水管压力较大,经回水咀喷水炉排管即可促进炉排管内水的流动,防止积垢,产生气化。
权利要求1.水冷炉排强制水循环装置是由主回水管、回水喷嘴组成,其特征是主回水管呈圆形,后端封闭,前端与法兰盘配合焊固,回水喷嘴由小于炉排管直径的圆管构成,一端与主回水管相通配合焊固,另一端置于锅炉水套内与水冷炉排管相对,其外径与炉体水套外壁配合焊固,回水喷嘴与相对的炉排管头间有间隔。
专利摘要水冷炉排强制水循环装置是由主回水管、回水喷嘴组成,主回水管呈圆形,后端封闭,前端与法兰盘配合焊固,回水喷嘴由小于炉排管直径的圆管构成,一端与主回水管相通配合焊固,另一端置于锅炉水套内与水冷炉排管相对,其外径与炉体水套外壁配合焊固,回水喷嘴与相对的炉排管头间有间隔,在不须供热时,回水可从这个间隔进入水套。利用水的温差和压力在自然循环中有目的地促进回水管中水的流动,免其产生汽化,增加热效,且可降低炉膛高度,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F23H3/04GK2667326SQ0326057
公开日2004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17日
发明者付彦彬 申请人:双鸭山三江常压热水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