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5216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炉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燃烧器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烧器通常是通过燃气嘴的燃气点燃后,由风门供气燃烧;但由于提供的空气是一次性的,因此,燃气燃烧的并不充分、火力不旺、浪费了能源;另外,需要随时调整燃气嘴的燃气进量、风门进空气多少,以适应用户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就是解决目前燃烧器燃烧不充分的问题,提供一种燃烧充分的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具有进气口、腔体的炉体,其结构要点是炉体上方的进气嘴固定于具有侧向通风孔的燃气管的底部,炉体的支撑架的上方为具有腔体的炉盘,腔体上方设置有红外线涂层的火焰口,相应于火焰口下方的燃气管同炉盘之间设置有二次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燃烧充分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相应于火焰口下方的燃气管同炉盘之问设置有二次进风口,再经红外线涂层的火焰口进入本燃烧器的燃气得到进一步、充分的燃烧,因此,火力旺,节省了能源;2.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的进气口的大小,侧向通风孔的大小、二次进风口的大小、火焰口的大小是设定好的,而且不变,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具有进气口3、腔体4的炉体18,炉体18上方的进气嘴5固定于具有侧向通风孔6的燃气管7的底部,炉体18的支撑架12的上方为具有腔体10的炉盘17,腔体10上方设置有红外线涂层9的火焰口11,相应于火焰口11下方的燃气管7同炉盘17之间设置有二次进风口8。
支撑架12的底端、顶端分别设置有螺纹15、螺纹13,螺纹15、螺纹13外为螺母16、螺母14。
燃气管7可为8个对称设置。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次动作过程首先,进气口3通过管道2同阀门1相连。燃气经进气口3、腔体4、进气嘴5至燃气管7、炉盘17的腔体10、火焰口11点燃后、燃烧;在燃气路经燃气管7时,空气通过侧向通风孔6后,又经二次进风口8同燃气混合,燃气得到空气中充足的氧气,使之燃烧的充分、彻底。
权利要求1.一种炉具包括具有进气口(3)、腔体(4)的炉体(18),其特征在于炉体(18)上方的进气嘴(5)固定于具有侧向通风孔(6)的燃气管(7)的底部,炉体(18)的支撑架(12)的上方为具有腔体(10)的炉盘(17),腔体(10)上方设置有红外线涂层(9)的火焰口(11),相应于火焰口(11)下方的燃气管(7)同炉盘(17)之间设置有二次进风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12)的底端、顶端分别设置有螺纹(15)、螺纹(13),螺纹(15)、螺纹(13)外为螺母(16)、螺母(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气管(7)为8个对称设置。
专利摘要一种炉具是涉及燃烧器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就是解决目前燃烧器燃烧不充分的问题,提供一种燃烧充分的燃烧器。本实用新型包括具有进气口(3)、腔体(4)的炉体(18),其结构要点在于炉体(18)上方的进气嘴(5)固定于具有侧向通风孔(6)的燃气管(7)的底部,炉体(18)的支撑架(12)的上方为具有腔体(10)的炉盘(17),腔体(10)上方设置有红外线涂层(9)的火焰口(11),相应于火焰口(11)下方的燃气管(7)同炉盘(17)之间设置有二次进风口(8)。
文档编号F23D14/34GK2743703SQ20042011343
公开日2005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7日
发明者周琳, 杨大方 申请人:沈阳建筑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