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空气干燥的热交换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772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空气干燥的热交换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空气干燥的热交换器结构,尤指一种可于一热交换循环的同时,可达到具空气干燥的功效,以排除一般热交换结构需于外部搭接一气水分离装置,所造成安装施工上的繁琐耗时及成本提升。
背景技术
按,一般应用于空气干燥的热交换器结构及其应用情形(请参阅图1所示),其主要是于一热交换器1的外部分别设有由空气注入/出管路11、12及冷媒注入/出管路13、14,所构成的热交换循环回路上,另以搭接延伸两管路15、16的方式,供一气水分离装置2于该热交换器1的外部进行接设,使其经空气注入管路11流入的空气介质(如实线的箭头所示),可透过该热交换器1其内部的流向,与流经冷媒注入/出管路13、14的冷媒介质(如虚线的箭头所示)进行热交换后,可经管路15导流至该气水分离装置2中,以高速离心旋转的方式,将空气中呈冷凝状态的水分作分离排出后,则经管路16导流至空气注出管路12作较干燥的空气介质流出,以达到具空气干燥的功效惟,上述结构于实际应用时,往往须由两管路15、16作延接连结,以达该热交换器1与气水分离装置2方可进行空气干燥的运作,不仅导致于安装过程上其管线配置的复杂耗时、以及施工上的繁琐不便,同时造成所运用的装置构件也较为繁多,致使所需的成本及人力资源增加;因此,如何将上述缺陷加以摒除,并提供一种一热交换于热交换循环的同时,可达到具空气干燥的功效,即为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的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空气干燥的热交换器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空气干燥的热交换器结构,包含一用以供气体与气体热交换的第一热交换单元,由复数片具流向槽沟及导孔的片体相互叠设所构成,其外部一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导入口与第一导出口、以及另一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二导入口与第二导出口;一用以供气体与冷却剂热交换的第二热交换单元,由复数片具流向槽沟及导孔的片体相互叠设所构成,其外部一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导入口与第一导出口,以及另一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二导入口与第二导出口;一可供该气体作流向调配及分离水份的中间单元,相对紧密接设于该第一热交换单元及该第二热交换单元间,其内部设有具中空状的第一导流部及第二导流部,又该第一导流部相对应接设于该第一热交换单元的第二导出口、及该第二热交换车元的第二导入口间;该第二导流部相对应接设于该第一热交换单元的第二导入口、及该第二热交换单元的第二导出口间。
所述的热交换器结构,其中该第一热交换单元其第一导入口与第二导出口的相对位置呈一对角相对、及其第一导出口与第二导入口的相对位置呈一对角相对。
所述的热交换器结构,其中该第二热交换单元其第一导入口与第一导出口的相对位置呈一对角相对、及其第二导入口与第二导出口的相对位置呈一上下相对。
所述的热交换器结构,其中该第二热交换单元其第二导入口的口径较小于该第二导出口的口径。
所述的热交换器结构,其中该中间单元其第一导流部的口径较小于该第二导流部的口径。
所述的热交换器结构,其中该中间单元其第二导流部内,相对于该第二热交换单元的第二导出口、及该第一热交换单元的第二导入口间,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上具可抑制水气穿透的隔离元件。
所述的热交换器结构,其中该中间单元其本体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上的排水导孔。
由本实用新型可以排除一般热交换结构乃需于外部搭接一气水分离装置,所造成安装施工上的繁琐耗时及成本提升。


图1为一般应用于气水分离装置的热交换器结构及其应用情形。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另一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组合及其应用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加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能够更为显现,将本实用新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配合参阅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空气干燥的热交换器结构,其包含一用以供气体与气体(如一般空气)热交换的第一热交换单元3、一用以供气体与冷却剂(如空气与冷煤)热交换的第二热交换单元4及一可供该气体作流向调配及分离水份的中间单元5,其中该第一热交换单元3,由复数片具流向槽沟及导孔的片体相互叠设所构成,其外部一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导入口31与第一导出口32、以及另一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二导入口34与第二导出口33,又该第一导入口31与第二导出口33构成一引入流向,且其相对位置呈一对角相对其次,该第一导出口32与第二导入口34构成一引出流向,且其相对位置呈一对角相对,使该引入流向与引出流向呈相对交错,以提升其应用的效益;该第二热交换单元4,由复数片具流向槽沟及导孔的片体相互叠设所构成,其外合一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导入口42与第一导出口41、以及另一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二导入口43与第二导出口44,又该第一导入口42与第一导出口41构成一独立的进出流向,且其相对位置呈一对角相对;其次,该第二导入口43与第二导出口44相邻于该第一导入口42与第一导出口41构成另一独立的进出流向,且其相对位置呈一上下相对,并令该第二导入口43的口径较小于该第二导出口44的口径;该中间单元5,相对紧密接设于该第一热交换单元3及该第二热交换单元4间,其内部设有具中空状的第一导流部51及第二导流部52,并令第一导流部51的口径较小于该第二导流部52的口径,又该第一导流部51相对应接设于该第一热交换单元3的第二导出口33、及该第二热交换单元4的第二导入口43间;其次,该第二导流部52相对应接设于该第一热交换单元3的第二导入口34、及该第二热交换单元4的第二导出口44间;供该第一热交换单元3可由第二导出口33经第一导流部51通至该第二热交换单元4的第二导入口43,再由该第二热交换单元4的第二导出口44经第二导流部52通至第一热交换单元3的第二导入口34,进达该第一热交换单元3、第二热交换单元4及中间单元5构成一整体循环回路;再者,又该中间单元5其第二导流部52内,相对于该第一热交换单元3的第二导入口34、及该第二热交换单元4的第二导出口44间,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上具可抑制水气穿透的隔离元件53,且其本体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上的排水导孔54;综上所述,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施例示意图,其中,其将一气体(如一般空气;在此以实线的箭头所示)由第一热交换单元3的第一导入口31引入、以及将一工作流体(如冷煤;在此以虚线的箭头所示)由第二热交换单元4的第一导入口42引入、第一导出口41引出,而构成一独立的进出流向回路;由此,使该气体经第一热交换单元3的第一导入口31引入,并于其第二导出口33引出时,可经该中间单元5的第一导流部51导向流至该第二热交换单元4的第二导入口43,使其该气体由第二热交换单元4的第二导入口43引入,并于其第二导出口44引出时,以达该气体于第二热交换单元4内,进可与另一独立流向的工作流体进行热交换,使其气体中所含的水分降温后凝结结露,再经由该中间单元5的第二导流部52导向流至第一热交换单元3的第二导入口34,于第二导流部52内,将其结露的水分经由排水导孔54排出后,又可通过该隔离元件53将其部份水气作抑制穿透的机制,进达有效提升将其气体作干燥的效益,使其呈干燥的气体,再经该第一热交换单元3的第二导入口34引入后,即由该第一热交换单元3的第一导出口32引出,在构成一热交换循环回路的同时,可达到具空气干燥的功效,以排除一般热交换结构需于外部搭接一气水分离装置,所造成安装施工上的繁琐耗时及成本提升;同时,本实用新型又可通过该第二热交换单元4其第二导出口44的口径较大于其第二导入口43的口径、以及该中间单元5其第二导流部52的口径较大于其第一导流部51的口径,供经热交换后呈冷凝状态的气体,可大幅减缓于第二导出口44及第二导流部52中的流速,进达有效提升该气体其水气的结露效应。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显现出其进步性与实用性,与公知技术作一比较分析如下公知技术的缺陷1、以各别装设方式,将各结构予以各别配置装设定位,方可依序进行其管线的配置程序。
2、导致于安装过程上其管线配置的复杂耗时。
3、施工上繁琐不便。
4、装置构件繁多,所需成本及人力资源增加。
本实用新型优点1、仅须将一机体配置定位后,即可进行与外部工作端源衔接。
2、可排除安装过程上其管线配置的复杂耗时。
3、可排除施工上繁琐不便。
4、减少装置构件,降低人力资源增加。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而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具空气干燥的热交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用以供气体与气体热交换的第一热交换单元,由复数片具流向槽沟及导孔的片体相互叠设所构成,其外部一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导入口与第一导出口、以及另一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二导入口与第二导出口;一用以供气体与冷却剂热交换的第二热交换单元,由复数片具流向槽沟及导孔的片体相互叠设所构成,其外部一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导入口与第一导出口,以及另一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二导入口与第二导出口;一可供该气体作流向调配及分离水份的中间单元,相对紧密接设于该第一热交换单元及该第二热交换单元间,其内部设有具中空状的第一导流部及第二导流部,又该第一导流部相对应接设于该第一热交换单元的第二导出口、及该第二热交换车元的第二导入口间;该第二导流部相对应接设于该第一热交换单元的第二导入口、及该第二热交换单元的第二导出口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空气干燥的热交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热交换单元其第一导入口与第二导出口的相对位置呈一对角相对、及其第一导出口与第二导入口的相对位置呈一对角相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空气干燥的热交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热交换单元其第一导入口与第一导出口的相对位置呈一对角相对、及其第二导入口与第二导出口的相对位置呈一上下相对。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具空气干燥的热交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热交换单元其第二导入口的口径较小于该第二导出口的口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空气干燥的热交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中间单元其第一导流部的口径较小于该第二导流部的口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空气干燥的热交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中间单元其第二导流部内,相对于该第二热交换单元的第二导出口、及该第一热交换单元的第二导入口间,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上具可抑制水气穿透的隔离元件。
7.如权利要求1、5或6所述的具空气干燥的热交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中间单元其本体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上的排水导孔。
专利摘要一种具空气干燥的热交换器结构,其包含一用以供气体与气体热交换的第一热交换单元、一用以供气体与冷却剂热交换的第二热交换单元及一可供该气体作流向调配及分离水份的中间单元,其中,该中间单元相对紧密焊接于该第一、二热交换单元间;由此,供流入该第一热交换单元的气体经由该中间单元导入该第二热交换单元时,与其较冷的工作流体进行热交换,使其气体中所含的水分凝结结露后由中间单元排出,其低温气体即再经由该中间单元导入该第一热交换单元作升温后流出,构成一热交换循环回路的同时,可达到具空气干燥的功效,以排除一般热交换结构需于外部搭接一气水分离装置,所造成安装施工上的繁琐耗时及成本提升。
文档编号F28D9/00GK2833487SQ20052010539
公开日2006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8日
发明者韩显寿 申请人:高力热处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