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路型热交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5749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回路型热交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路型热交换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以同时对多个发热源进行热交换的回路型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计算机的运算功能愈来愈强大,且其运算速度也迅速提高,而其整体造型、结构及与主机板连接方式更是突破传统的巢窠,可谓是计算机业界的重大改革,更由于新一代中央处理器挟带超速的运算功能,也使得中央处理器在处理运算指令时所产生的温度更高,故如何利用良好的导热及散热系统来使中央处理器在其所允许的温度下正常工作,已被业界视为极重要的课题。目前在散热方面利用热管所具有的高热传能力、快速传热、高热传导率、重量轻、结构简单及多用途等特性,可以传递大量的热量且不消耗电力,因此非常适合电子产品的散热需求。
而一般热管管口在进行封口时,在制造机台上设有圆形转盘,在转盘上设有多个夹具,夹具用以对各导热管进行夹持固定。另外,在转盘周缘环设有多个工作站,各工作站中设有封口机构,该封口机构具有焊枪,利用转盘的转动,以间歇性地带动各热管至封口机构处,由此焊枪依次对热管进行焊接封口处理。
然而,上述热管在焊接封口时,因热管不旋转,在焊枪对热管的管口处进行焊接封口后,该焊接的熔池在未凝固前易受重力的影响,而产生熔池垂流现象,导致热管口缘的上方处无法被封闭或造成破孔、薄壁等暇疵,使得热管的封口不良率无法有效获得改善。尤其,在想同时对多个发热源进行散热时,在制造上更为不便利。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产生的问题,本案发明人通过从事该行业多年的经验,并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积极研究改良,提出了本发明的回路型热交换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路型热交换装置,其能快速且便利地将具有受热部的第一热管、多个具有冷凝部的第二热管相互连接导通,并可同时对多个发热源进行热交换。
本发明的回路型热交换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受热部的第一热管、多个具有冷凝部的第二热管、在第一热管上套有多个对应接触发热源的蒸发器以及连接结构,其中,该第二热管的一端分别设置在该蒸发器上,另一端则设置在第一热管的连接结构上,并在该蒸发器与连接结构上分别予以钻孔、清洗、填充工作流体、抽真空以及密封,如此,使第一热管与多个第二热管形成密闭式回路型热交换装置,可同时对多个发热源进行热交换。


图1为本发明的回路型散热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两导热管设置在蒸发器上的正面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两导热管设置在蒸发器上的另一角度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两导热管设置在连接结构上的正面剖视图;图5为本发明两导热管设置在连接结构上的另一角度正面剖视图;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热交换装置 10发热源 20第一热管1 毛细组织11管口12、13第二热管2散热鳍片21蒸发器 3连接结构4 连接本体31、41第一穿接孔 32、42第二穿接孔 33、43连通孔 34、44密封部 35、45
具体实施万式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

如下,然而附图仅用来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定。
本发明为一种回路型热交换装置,如图1所示,该回路型散热装置10可同时对多个发热源20进行散热,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受热部的第一热管1、多个具有冷凝部的第二热管2、在第一热管1上套有多个对应接触发热源20的蒸发器3以及连接结构4。
其中,该第一热管1内具有工作流体或毛细组织11等,受热部对应在发热源20上,如CPU等,使发热源20运转后所产生的热源传导至第一热管1内,通过工作流体及毛细组织11进行热交换后,使工作流体的温度上升,再传送至第二热管2的冷凝部处进行热交换,该第二热管2的冷凝部处由多个散热鳍片21构成,利用该散热鳍片21将温度上升的工作流体再进行热交换,而变成冷却后的工作流体,再传输至第一热管1。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要对三个发热源20进行散热,因此,设有水平放置的第一热管1,该第一热管1的一端管口12尚未封闭,而在第一热管1上对应发热源20的位置处套有蒸发器3,而在第一热管1未封闭的管口12上套有连接结构4。
如图2、图3所示,其中,该蒸发器3可为如铜、铝等导热材质,蒸发器3具有连接本体31,连接本体31的一侧面设有供第一热管1及第二热管2设置的第一穿接孔32与第二穿接孔33。本发明中,第一穿接孔32为贯穿孔,供第一热管1的封闭管口13贯穿设置于外部,而第二穿接孔33则可为未贯穿的,形成盲孔,在连接本体31垂直第一热管1及该第二热管2的一侧面钻设有连通孔34至第一热管1及该第二热管2的侧面,使该等热管1、2相连通。
如图4、图5所示,该连接结构4与蒸发器3的结构大致相同,也包括有连接本体41,连接本体41的一侧面设有供第一热管1及第二热管2设置的第一穿接孔42及多个第二穿接孔43,其第一穿接孔42为贯穿孔,供第一热管1未封闭的管口12贯穿设置于外部,而多个第二穿接孔43则可为未贯穿的,形成盲孔,在连接本体41垂直第一热管1及多个第二热管2的一侧面钻设有连通孔44至第一热管1及多个个第二热管2的侧面,使该等热管1、2相连通。
本发明中,由该第一热管1未封闭的管口12清洗管内,清洗后安装工作流体与毛细组织11并抽真空,再将该未封闭的管口12、蒸发器3及连接结构4的连接本体31、41侧面的连通孔34、44予以密封,本实施例中,可利用焊接的方式将第一热管1未封闭的管口12予以焊接密封住,并由密封部35、45紧密地将蒸发器3与连接结构4一侧侧面的连通孔34、44密封闭塞住,而密封部35、45可为塞体(plug),如此,即可完成密闭回路型热交换装置10的组装。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热管1靠近受热部处形成有管体内径呈压扁状的液封区14。该液封区14可使冷凝后呈液态的工作流体充满其中而形成液封,以形成最大面积的蒸发区,使热阻小、热传量自然更大更快,进而具备良好的热传递特性。
本发明中,当进行散热时,该多个发热源20运转所产生的热源可通过该具有导热的蒸发器3将热源传导至第一热管1上,并利用第一热管1内的工作流体及毛细组织11进行热交换,再将热交换后温度已上升的工作流体分别通过蒸发器3上的第二热管2传送至其冷凝部处再进行热交换,予以冷却工作流体,使工作流体再传输至第二热管的另一端,并连通传送至第一热管1的受热部,这样持续地进行热交换动作。
另外,如图6所示,各蒸发器3也可分别对应所述的第一热管1,而在连接本体41上并列相对设有多个所述的第一穿接孔42,以供各第一热管1的管口12贯穿设置于外部,且使所述连通孔44一并钻设至各第一、二热管1、2的侧面,使彼此相连通。另外,本实施例的液封区14在各第一热管1靠近受热部处以毛细组织填补在其中而形成。
从上述结构说明中可知,本发明的回路型热交换装置10,能快速且便利地将具有受热部的第一热管1及多个具有冷凝部的第二热管2相互连接导通,并可同时对多个发热源20进行散热,因此在组装制造及使用上更为便利。
以上仅为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开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所做的各种变化与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回路型热交换装置,用以对多个发热源进行散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热管,具有多个受热部;多个蒸发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热管的各受热部上,并用以对应接触在所述各发热源处;连接结构,套在所述第一热管的一端处;及多个第二热管,分别具有冷凝部,且所述各第二热管的一端分别设置在所对应的所述各蒸发器上,而另一端则共同设置在所述连接结构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路型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在靠近受热部处形成有液封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路型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封区由第一热管内径呈压扁状而形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路型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封区以毛细组织填补在所述第一热管内而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路型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为铜或铝的导热材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路型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具有连接本体,连接本体的一侧面设有供所述第一热管及第二热管设置的第一穿接孔与第二穿接孔,在连接本体垂直所述第一热管及所述各第二热管的一侧面钻设有连通孔至所述第一热管及所述各第二热管的侧面,使所述各热管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路型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接孔为贯穿孔,供所述第一热管的封闭管口贯穿设置于外部,而第二穿接孔为盲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路型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有连接本体,连接本体的一侧面设有供所述第一热管及第二热管设置的第一穿接孔及多个第二穿接孔,在连接本体垂直所述第一热管及多个第二热管的一侧面钻设有连通孔至所述第一热管及多个第二热管的侧面,使所述各热管相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回路型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蒸发器分别对应所述的第一热管,而在连接本体上相对设有多个所述的第一穿接孔,且使所述连通孔一并钻设至各所述第一、二热管的侧面,使所述各热管相连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回路型热交换装置,其可对多个发热源进行热交换,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受热部的第一热管、多个具有冷凝部的第二热管、在第一热管上套有多个对应接触发热源的蒸发器以及连接结构;其中,各第二热管的一端分别设置在各蒸发器上,另一端设置在第一热管的连接结构上,并在各蒸发器与连接结构上分别予以钻孔、清洗、填充工作流体、抽真空以及密封后,使第一热管与多个第二热管形成密闭式回路型热交换装置,可同时对多个发热源进行热交换。
文档编号F28D15/02GK1995895SQ20061000042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5日
发明者李嘉豪 申请人:捷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