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物料热交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0539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固体物料热交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镁热法冶炼领域的煅烧白云石余热回收装置,特别是涉 及煅后白云石余热回收的固体物料热交换装置,以达到高温煅后白云石所携 带热量的循环利用、节能减排、降低企业能耗的目的。
背景技术
白云石煅烧是金属镁热法冶炼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是将热法
炼镁的原料一白云石在1150 120(TC的高温下进行煅烧,以排除白云石中的 水份、增加白云石主要成分氧化镁的化学活性,为其进入下道还原工序提供 化学条件。
目前热法镁生产过程中的白云石煅烧,主要采用回转窑完成。在煅烧生 产过程中,经过破碎的块状白云石原矿石,在回转窑内经外加热源加热至工 艺规定的温度,随回转窑窑体转动,沿窑头流槽排出窑外,进入专设的冷却 机,采用扬起一落下的方法冷却至环境温度,在此过程中,白云石所携带的 大量余热,完全被放散到周围的大气中。这种冷却方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缺 点1、温度在700 80(TC左右的煅后白云石所携带的大量热能被白白浪费掉; 2、所放散出的热量造成小区域环境恶化;3、高温环境促使冷却机及周围其 它设备腐蚀损坏;4、不利于操作人员的安全健康;5、为了维持高温煅烧过 程,设在回转窑窑头的燃烧装置仍要不断地向窑内提供燃料,回转窑的热效 率极低,有悖于节能减排的循环经济原则。 发明内容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固体物料热交换装置,目 的是解决白云石煅烧过程中的高温煅后料余热回收、操作环境恶劣、设备腐 蚀严重、回转窑热效率低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固体物料热交换装置, 其中本体的中部为空腔,在本体的上部设有入料口,入料口与空腔相通,本 体的下部与排料流槽连通,在本体的下部设有供风室,供风室与本体的空腔 之间设有风栅,在本体中部的空腔换热室与热风出口连通。
所述的入料口上设有防尘密封罩。
所述的入料口截面形状为圆形或矩形。
所述的入料口处设有伞形密封件,伞形密封件与升降机构连接。
所述的伞形密封件的伞顶夹角范围为20。 150° 。
所述的伞形密封件与升降机构采用脉冲式升降动作,其脉冲时间间隔范
围为3 240秒。
所述的伞形密封件的升降行程范围为5 300mm。 所述的供风室的下方设有供风机。 所述的供风室的形状为三角形。 所述的供风机伸入到供风室内。 所述的供风室上设有清扫门。 所述的清扫门为1 8个。
所述的风栅为两块,两块风栅的夹角的范围是30。 一180° 。 所述的风栅上设有风洞,风洞的形状为圆形、矩形或棱形;风洞的直径 为1 150鹏,数量范围为10 1000个。所述的风栅的厚度范围为2 200 mm。 所述的排料流槽为1 20个。 所述的热风出口为1 10个。 所述的本体为耐火绝热材料。 所述的本体的厚度为50 500mm。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 由于空气在换热室中是与高温物料直接对流换热,所以换热效率高, 产出的热空气温度高。
2、 由于在固体物料热交换装置入口处采取了密封防尘措施,在换热室内 采取了耐高温和绝热措施,所以高温煅后白云石热量损失小,余热回收率高。
3、 经换热后产出的高温热风直接用于回转窑燃烧系统,将有效减少燃料 的供给量,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4、 固体物料热交换装置体积较小,与回转窑安装衔接紧凑,可节约设备 安装占地面积。
5、 固体物料热交换装置采用的良好绝热措施,减少了高温物料向周围环 境散失热量,有效改善了操作环境和设备工作环境。
6、 经济实用,简便易行,符合节能减排的循环经济原则。


图l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单体平面示意图。
图中,1、回转窑窑体;2、回转窑窑头;3、流槽;4、高温物料;5、防 尘密封罩;6、入料口; 7、伞形密封件;8、升降机构;9、换热室;10、供风机;11、供风室;12、风栅;13、冷却物料;14、排料流槽;15、输送设
备;16、热风出口; 17、本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 如图所示,本发明固体物料热交换装置的结构如下回转窑窑体1上的
回转窑窑头2与流槽3连接,流槽3与本体17的上部设有入料口6连通,入 料口6上设有防尘密封罩5,入料口6截面形状为圆形或矩形,本体17为有 空腔的本体,入料口6与空腔相通,入料口6处设有伞形密封件7,伞形密封 件7与升降机构8连接,伞形密封件7的伞顶夹角范围为20。 150° ,伞形 密封件7与升降机构8采用脉冲式升降动作,其脉冲时间间隔范围为3 240 秒,伞形密封件7的升降行程范围为5 300 mm;本体17的下部与排料流槽 14连通,排料流槽14为1 20个;在本体17的下部设有供风室11,供风室 11与本体17的空腔之间设有风栅12,风栅12为两块,两块风栅的夹角的范 围是30° —180° ,风栅12上设有风洞,风洞的形状为圆形、矩形或棱形, 风洞的直径为1 150 mm,数量范围为10 1000个,风栅12的厚度范围为2 200 mm;供风室11的下方设有供风机10,供风室11的形状为三角形,供风 机IO伸入到供风室11内,供风室11上设有清扫门18,清扫门为1 8个; 在本体17中部的空腔换热室9与热风出口 16连通,热风出口 16为1 10个。
所述的本体为耐火绝热材料,本体的厚度为50 500mm。
所述的伞形密封件应具有耐800°C以上高温的性能。
所述的防尘密封罩应与入料口牢固密实地连接,并具有耐80(TC以上高温的性能。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高温物料经流槽3进入到防尘密封罩5下的入料口 6 内;伞形密封件7在其升降机构8的带动下,以脉冲方式做上下运动,高温 物料4连续下落到换热室9内;供风机10将冷空气鼓入供风室11,冷风再通 过风栅12,在块状物料间隙中均匀地通过,以对流传热的方式完成其热交换。 经过热交换的冷却物料13沿设在本体17下部两侧的排料流槽14排出,通过 输送设备15运往下一工序。完成热交换的热空气,经由换热室9上部的热风 出口16,送至除尘设备处理后,采用保温管道输送到回转窑的燃烧系统。
权利要求
1、固体物料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本体的中部为空腔,在本体的上部设有入料口,入料口与空腔相通,本体的下部与排料流槽连通,在本体的下部设有供风室,供风室与本体的空腔之间设有风栅,在本体中部的空腔换热室与热风出口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固体物料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料口上设有防尘密封罩。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物料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料 口截面形状为圆形或矩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体物料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料 口处设有伞形密封件,伞形密封件与升降机构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体物料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形 密封件的伞顶夹角范围为20。 150° 。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体物料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形 密封件与升降机构采用脉冲式升降动作,其脉冲时间间隔范围为3 240秒。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体物料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形 密封件的升降行程范围为5 300mm。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固体物料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风 室的下方设有供风机。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体物料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风 室的形状为三角形。
10、 根据权利要求8述的固体物料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风机伸入到供风室内。
11、 根据权利要求8、 9或10所述的固体物料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供风室上设有清扫门。
1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固体物料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 扫门为1 8个。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物料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 栅为两块,两块风栅的夹角的范围是30。 _180° 。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固体物料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 栅上设有风洞,风洞的形状为圆形、矩形或棱形;风洞的直径为1 150imn, 数量范围为10 1000个。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固体物料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风栅的厚度范围为2 200 mm。
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物料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 料流槽为1 20个。
1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物料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 风出口为1 10个。
1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物料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 体为耐火绝热材料。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固体物料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 体的厚度为50 500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金属镁热法冶炼领域的煅烧白云石余热回收装置,特别是涉及煅后白云石余热回收的固体物料热交换装置。固体物料热交换装置,其中本体的中部为空腔,在本体的上部设有入料口,入料口与空腔相通,本体的下部与排料流槽连通,在本体的下部设有供风室,供风室与本体的空腔之间设有风栅,在本体中部的空腔换热室与热风出口连通。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换热效率高,产出的热空气温度高。高温煅烧后白云石热量损失小,余热回收率高。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可节约设备安装占地面积。有效改善了操作环境和设备工作环境。经济实用,简便易行,符合节能减排的循环经济原则。
文档编号F28C3/00GK101435665SQ20071015824
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3日
发明者于国友, 刘雅锋, 博 吕, 曹广和, 王忠心 申请人: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