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3676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合式热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管,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式热管。
背景技术
现今电脑运算功能更加强大且其速度也迅速提升,而其整体形状、构造及 与主机板连接方式更是突破传统的窠臼,可谓是电脑业界的重大改革,更由于 新一代中央处理器挟带超速的运算功能,也使得中央处理器在处理运算指令时 所产生的温度更高,故如何利用良好的导热及散热系统来使中央处理器在其所 允许的温度下正常工作,已被业界视为极为重要的课题。
散热方式由底座向上矗立有复数鳍片,且以底座抵贴于发热元件上表面, 再通过空气自然对流或以风扇吹送冷却风进行强制对流冷却的方式,改良到利 用 一 散热管连接于散热片与发热元件之间,通过散热管内吸热侧的液体吸热蒸 发后,由安装有散热片的散热侧散热冷却后,凝结回液相,且在散热管内侧壁 设有铜网、沟槽、铜粉烧结等毛细结构,透过毛细作用让液体回流循环来降低 温度。
但随着电脑运算功能不断增强,且电脑体积逐渐缩小的情况下, 一般散热
管已不敷使用,便有厂商针对此一问题,在沟槽式散热管A的蒸发端Al再填 入铜粉进行烧结(请参阅图4),便可使沟槽A2上产生烧结结构A3,利用此 两段式散热管来加快散热。
上述现有的两段式散热管在实际使用时,仍存在许多缺失有待改善,如
(一) 所迷两段式散热管需先在内側壁面加工形成复数沟槽A2,再对散热 管A蒸发端A1的复数沟槽A2进行铜粉烧结,因其加工步骤多,使得制造成本 高昂。
(二) 所述两段式散热管为加工形成有复数沟槽A2,因复数沟槽A2具有 方向性,导致逆重力方向的热传效率降低,使用上便会有方向限制的缺失。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热管,可达到提升散热效果 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热管,使用时,逆重力方向 也具有良好的热传效率,因组装、使用的方向不受限制,进而达到提升适用性 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式热管,其在两侧呈封闭 的管体内设有收纳液体的容置空间,且所述管体两侧分别设有散热区和加热区, 并在所述管体内侧壁烧结设有烧结层,所述烧结层在所述管体一侧设有的加热 区形成加厚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式热管中,所述烧结层形成于 管体内侧壁,且加热区内侧的烧结层形成有具较大厚度的加厚部,因散热区的 烧结层厚度薄使得热阻小,蒸气便会在散热区加速冷凝成为液体,再透过加热 区烧结厚度增加来增大毛细力,则蒸气冷凝后产生的液体回流至加热区时,便 会加快回流速度来提升热传效率,更因加厚部不会增加烧结的步骤,进而可达 到提升散热效果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式热管中,所述管体内仅设有 烧结层,通过烧结层不具有方向性的特点,使复合式热管使用时,逆重力方向 也具有良好的热传效率,因组装、使用的方向不受限制,进而达到提升适用性 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现有的立体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l-管体;10-容置空间;12-加热区;ll-散热区;2-烧结层; 21-加厚部;22-导斜部;3-液体;A-散热管;Al-蒸发端;A3-烧结结构;A2-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 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侧视 剖面图、立体示意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所述复合式热管包括管体1、烧结 层2所组成;其中
所述两侧呈封闭状的管体1内设有收纳液体3的容置空间10,且管体1两 侧分别设有散热区11、加热区12。
所述烧结层2可为金、银、铜、铝或其他金属、合金粉末烧结而成,其烧 结层2为形成于管体1内侧壁,且烧结层2在管体1加热区12内侧形成具较大 厚度的加厚部21,并在烧结层2与加厚部21连接处设有渐缩状的导斜部22。
所述复合式热管使用时,可呈垂直、水平或倾斜状,使液体3可流至管体1 的加热区12即可,且以加热区12 4妄触热源后,热能将会透过热传导方式4吏液 体3因吸热而迅速蒸发,液体3因吸热所产生的蒸气压力较高,故会从加热区 12流向压力较低的空间,又,当蒸气向上蒸发接触到管体1内壁时,因放热而 冷凝成为液体并通过毛细压力辅助汇集于烧结层2,而汇集于烧结层2的液体则 因区域性毛细压力的差异,会由毛细压力较小处流回毛细压力较大的加热区12, 即使液体3可不断的循环,达到热交换的目的。
上述的液体3可为水、酒精、乙酮、丙酮或其他种类的液体,其仅具在加 热区12吸热后可迅速蒸发成气态,并在散热区11放热冷凝成液态的功能即可, 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如利用其他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 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当加热区12的液体3蒸发,因散热区11的烧结层2厚度薄使得热阻小, 蒸气便会在散热区11加速放热、冷凝而成为液体,其冷凝的液体3为朝加热区 12回流,由于加热区12的烧结层2形成有加厚部21,因烧结厚度增加使得毛 细力也随的增大,则当冷凝的液体由散热区11回流至加热区12时,便可通过 增大的毛细力来加快冷凝液体回流速度,若将管体1内的烧结层2全部增加厚 度,则会让热阻提高,进而影响热传导效率,由于液体3回流、补充的速度快 并可降^f氐热阻,进而可提升热管的散热效率。
再者,上述管体1的加热区12在使用时并不限制以圆管的状态使用,其可 依不同的使用状况,使加热区12形成压平、矩形管或不同的形状来配合使用。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热管在实际使用时,为可具有下列各项优点,如(一) 所述烧结层2在管体l加热区12内側形成具较大厚度的加厚部21, 因散热区11的烧结层2厚度薄使得热阻小,蒸气便会在散热区ll加速冷凝成 为液体,更因单位面积的毛细力相同,则加热区12烧结厚度增加将使得毛细力 也随的增大,进而可加快冷凝液体回流速度。
(二) 所述管体1为在内侧壁加工形成烧结层2,且烧结层2在管体1加热 区12内侧形成具较大厚度的加厚部21,由于烧结层2仅作单一次加工即可,进 而可减少加工步骤、耗费时间。
(三) 所述管体1内仅设有烧结层2,由于烧结层2不具有方向性,使得逆 重力方向也具有良好的热传效率。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 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式热管,其在两侧呈封闭的管体内设有收纳液体的容置空间,所述管体两侧分别设有散热区和加热区,在所述管体内侧壁烧结设有烧结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层在所述管体一侧设有的加热区形成加厚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层与所述加厚 部连接处设有渐缩状的导斜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有关一种复合式热管,尤指在两侧呈封闭状的管体内侧壁烧结设有烧结层,且烧结层在管体加热区内侧形成具较大厚度的加厚部,并在管体内的容置空间收纳液体后进行密封,通过液体的相变化将加热区接触的热源,带至散热区快速扩散,冷凝后的液体再利用烧结层产生的毛细现象,由散热区回流至加热区,因加厚部使得烧结厚度增加、毛细力增大,进而可加快冷凝液体在加热区的回流速度,并有效提升导热及散热的效果。
文档编号F28D15/02GK201306958SQ20082013699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3日
发明者詹嘉钦, 陈恒隆 申请人:国格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永腾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