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排水功能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7657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排水功能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微通道换热器。
背景技术
微通道换热器运用于空调领域,其优点是换热面积大、换热效率高,但传统微通 道换热器一般采用微通道扁管与散热翅片层叠放置;作为蒸发器使用时,析出的凝露水容 易积聚于翅片通道中,难以排除,使空气流道的风阻和翅片传热热阻显著增加,降低换热器 的换热效率;同时凝露水容易被吹入室内,导致蒸发器不可用。在作为空气源热泵冷凝器使 用时,制热化霜后的大量融霜水积聚在各翅片之间,不易排出,增大空气流动阻力;同时容 易使霜层越积越厚,甚至结冰,大大降低热泵性能。由图l可知,在风机的作用下,微通道换 热器上的凝露水或融霜水大部分聚集于换热翅片背风侧的积水区3,增加了空气侧风阻和 翅片侧的热阻,从而降低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目前微通道换热器的波浪形翅片表面主要 采用开窗形式,产生的凝露水或融霜水容易在各开窗处形成液桥,进一步降低微通道换热 器的换热效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本实用新型可以及时的将微通道
换热器上的凝露水或融霜水及时去除,提高了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其技术方案如下 —种具有排水功能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集管、微通道扁管及翅片,微通道扁管连
接在集管上并与集管相通,在微通道扁管上并行设有多个翅片,各翅片的其中一侧为迎风
侧,另一侧为背风侧;在各翅片上设有排水孔,各翅片上的排水孔相互贯穿。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翅片上设置有排水孔,当翅片上积存有凝露水或融霜水之后,
可以通过排水孔向下排出,由于各翅片上的排水孔相互贯穿,上部翅片上的凝露水或融霜
水通过排水孔排出之后,可通过下部翅片的排水孔继续向下排出。本实用新型可以及时的
将翅片的凝露水或融霜水排出,降低了凝露水或融霜水对翅片换热的影响,提高了微通道
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结构是 各所述翅片的其中一侧为迎风侧,另一侧为背风侧,所述各排水孔位于翅片的背 风侧。由于凝露水或融霜水主要积存于背风侧,所以将排水孔设于背风侧可方便凝露水或 融霜水的排出,当然根据需要,排水孔也可设于翅片的中部。 各所述翅片上的所述排水孔为至少两个。通过增加翅片上排水孔的数量可以提高 排水的效果。但排水孔不可过多,因为排水孔增多,则翅片部分换热面积减少,容易降低换 热性能。 所述排水孔为方形或弧形,也可根据需要设置成其它形状。 所述翅片与微通道扁管相连的边为连接边,所述排水孔设于该连接边处。从排水孔流出的水可以顺着微通道扁管流动并最终汇集。 在所述翅片的表面设有引流纹,该引流纹通向所述排水孔。翅片表面的引流纹可 以对翅片表面的凝露水或融霜水起到引导作用,使凝露水或融霜水按设定的方向流动并汇 集,同时加快排泄速度。 在所述微通道扁管的表面设有引流纹,该引流纹位于所述排水孔内。进一步,设于 所述微通道扁管上的所述引流纹为至少两条,该至少两条引流纹分别设于所述排水孔的两 侧。该引流纹的主要作用是起到汇集液膜或液珠和加速排水的作用。 在所述集管上设有插入口 ,所述微通道扁管插入该插入口内,在插入口旁侧的集 管表面上也设有引流纹,进一步,该引流纹与所述微通道扁管上的引流纹相对应且所述集 管上引流纹的长度超过所述集管直径的一半。当凝露水或融霜水从微通道扁管上流下之 后,可再次由集管上的引流纹进行引流。 所述微通道扁管为两个,两个微通道扁管相对设置,所述翅片的两个连接边分别 与两个微通道扁管连接,在所述翅片的两个连接边上靠背风侧均设有所述排水孔,在翅片 的表面设有引流纹,该引流纹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两个排水孔。翅片上的凝露水或融霜水 可分别通过两侧的排水孔排出,两个排水孔之间的凝露水或融霜水可通过引流纹向排水孔 排出。 众所周知,本实用新型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集管可呈水平状态放置,此时,微通道 扁管呈竖立状。凝露水或融霜水沿着翅片表面向背风侧流动,在排水孔处汇集并流到下一 个排水孔。 或者,所述集管呈竖立倾斜状,所述微通道扁管与所述集管垂直,该微通道扁管与 水平面呈倾斜角度。此时,翅片部分的水是在重力和风的剪切力共同作用下,沿着翅片表面 向背风侧移动;微通道扁管表面的水也是向背风侧移动,然后在排水孔处再汇集,沿微通道 扁管表面从高端流向低端。 在所述微通道扁管表面设有引水槽,该引水槽将所述各排水孔贯穿。翅片上的凝 露水或融霜水流到微通道扁管后,通过微通道扁管上的引水槽将凝露水或融霜水引流到集 管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引流纹可以凹纹或凸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微通道换热器表面的凝露水或融霜水可经排水 孔顺利排出,使得该微通道换热器可以作为蒸发器使用,减小空气侧压降,提高换热性能; 也可以作为热泵室外机冷凝器使用,使得化霜干净,延长结霜周期,縮短除霜时间,避免结 冰。

图1是现有微通道换热器中,集管水平时,凝露水或融霜水在翅片积存的基本范 围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总体分解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翅片与微通道扁管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二中,翅片与微通道扁管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三中,翅片与微通道扁管结构的局部放大图;[0026] 图6是实施例四、五中,翅片与微通道扁管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6中,排水孔处第一种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6中,排水孔处第二种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实施例六中,翅片与微通道扁管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实施例七中,翅片与微通道扁管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实施例八中,集管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实施例九中,翅片与微通道扁管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实施例十中,翅片与微通道扁管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实施例i^一、十二中,微通道换热器的总体图; 图15是图14中,微通道扁管与翅片第一种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16是图14中,微通道扁管与翅片第二种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微通道扁管,2、翅片,3、积水区,4、集管,5、插入口 , 6、排水孔,7、开窗条缝,8、引 流纹,9、引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 如图2、图3所示,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集管4、微通道扁管1 及翅片2,微通道扁管1连接在集管4上并与集管4相通,在微通道扁管1上并行设有多个 翅片2,各翅片2的其中一侧为迎风侧,另一侧为背风侧;在各翅片2上设有排水孔6,各翅 片2上的排水孔6相互贯穿。 其中,各排水孔6设于翅片2的背风侧,在集管4上设有插入口 5,微通道扁管1插 入该插入口内;翅片2与微通道扁管1相连的边为连接边,所述排水孔6为方形,该方形排 水孔6设于该连接边处。 本实施例由于在翅片2的背风侧设置有排水孔6,当翅片2上积存有凝露水或融 霜水之后,可以通过排水孔6向下排出,由于各翅片2上的排水孔6相互贯穿,上部翅片2 上的凝露水或融霜水通过排水孔6排出之后,可通过下部翅片2的排水孔6继续向下排出。 本实用新型可以及时的将翅片2表面的凝露水或融霜水排出,减小了风阻,同时降低了凝 露水或融霜水对翅片2换热效率的影响,从而提高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同时也有利 于解决制热时热泵的除霜问题。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孔6为圆
弧形,其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翅片2上设有
开窗条缝7,即翅片2为开窗片型,其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如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微通 道扁管1表面设有两条引流纹8,两条引流纹8分别布设于排水孔6的两侧并贯穿各排水孔6 ;在翅片2表面也设有引流纹8,该引流纹8通向排水孔6,本实施例中,引流纹8均为凹纹。 微通道扁管1表面的引流纹8可以对翅片2及微通道扁管1表面的凝露水或融霜 水起到引流作用及加快排水作用,使凝露水或融霜水按设定的方向流动并汇集。翅片2表 面的引流纹除具备前述作用外,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扰乱速度边界层的作用,增强换热效率。 实施例五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纹8均
为凸纹,其原理与实施例四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排水孔6翅片2
背风侧的侧边处,则此可见,排水孔的设置位置是可移动的。其原理与实施例三相同,此处
不再赘述。 实施例七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设于每一翅片2 一侧的排水孔6为两个,两个排水孔6沿翅片2的连接边排列。设置多个排水孔6后,其排 水效果更好。 实施例八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插入口旁侧 的集管4表面上也设有引流纹8。当凝露水或融霜水流到集管表面后,可由集管4上的引流 纹8进行引流,从而加快排水速度。 实施例九 如图12所示,所述微通道扁管1为两个,两个微通道扁管1相对设置,翅片2的两 个连接边分别与两个微通道扁管1连接,在翅片2的两个连接边上靠背风侧均设有排水孔 6,在翅片2的表面设有引流纹8,该引流纹8的两端分别朝向两个排水孔6。翅片2上的凝 露水或融霜水可分别通过两侧的排水孔6排出,两个排水孔6之间的凝露水或融霜水可通 过引流纹8向排水孔6排出。 实施例十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九相比,在翅片2的背风侧设有排水孔6,该排水 孔6贯通翅片2与微通道扁管连接的两个连接边。 实施例i^一 如图14、图1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集管4呈竖立倾斜状,所述微通道扁管1与集 管4垂直,该微通道扁管1与水平面呈倾斜角度9 。凝露水或融霜水顺着翅片2的连接边 向翅片2的背风侧流动,并经排水孔6流出到微通道扁管1上,由于微通道扁管1呈倾斜状 态,微通道扁管1表面的凝露水或融霜水从较高一端向较低一端流动,最后再顺集管4的表 面排出。 实施例十二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十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微通道扁管l表面设有引 水槽9,该引水槽9将各排水孔6贯穿。翅片2上的凝露水或融霜水流到微通道扁管1后,通过微通道扁管1上的引水槽9将凝露水或融霜水引流到集管4上。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 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集管、微通道扁管及翅片,微通道扁管连接在集管上并与集管相通,在微通道扁管上并行设有多个翅片;其特征在于,在各翅片上设有排水孔,各翅片上的排水孔相互贯穿。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排水功能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翅片的其中 一侧为迎风侧,另一侧为背风侧,所述各排水孔位于翅片的背风侧。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排水功能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翅片上的所 述排水孔为至少两个。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排水功能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为方形 或弧形。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排水功能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与微通道 扁管相连的边为连接边,所述排水孔设于该连接边处。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排水功能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翅片的表面 设有引流纹,该引流纹通向所述排水孔。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排水功能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通道扁管 的表面设有引流纹,该引流纹位于所述排水孔内。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具有排水功能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微通道扁 管上的所述引流纹为至少两条,该至少两条引流纹分别设于所述排水孔的两侧。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具有排水功能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管上设有 插入口 ,所述微通道扁管插入该插入口内,在插入口旁侧的集管表面上也设有引流纹。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具有排水功能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管上的引流 纹与所述微通道扁管上的弓I流纹相对应。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具有排水功能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管上引流纹 的长度超过所述集管直径的一半。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排水功能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扁管为 两个,两个微通道扁管相对设置,所述翅片的两个连接边分别与两个微通道扁管连接,在所 述翅片的两个连接边上均设有所述排水孔,在翅片的表面设有引流纹。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具有排水功能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翅片的其 中一侧为迎风侧,另一侧为背风侧,所述各排水孔位于翅片的背风侧。
1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具有排水功能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各翅片的 表面设有引流纹,该引流纹的两端分别通向所述两个排水孔。
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排水功能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管呈竖立倾 斜状,所述微通道扁管与所述集管垂直,该微通道扁管与水平面呈倾斜角度。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具有排水功能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通道扁 管表面设有引水槽,该引水槽将所述各排水孔贯穿。
17. 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排水功能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管呈水平 状,所述微通道扁管与所述集管垂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具有排水功能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集管、微通道扁管及翅片,微通道扁管连接在集管上并与集管相通,在微通道扁管上并行设有多个翅片,在各翅片上设有排水孔,各翅片上的排水孔相互贯穿。本实用新型可以及时的将微通道换热器上的凝露水或融霜水及时去除,提高了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文档编号F28F1/02GK201449172SQ20092005663
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5日
发明者尹茜, 梁祥飞, 邢淑敏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