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765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能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燃烧器。
背景技术
燃烧器即我们常说的燃气炉,对于我们来说已是非常熟悉,其主要用于厨房等场 合中,在使用过程中,将燃气通入燃烧器的气腔内,气腔中燃气从气孔散出并被燃烧,但现 有的燃烧器存在如下缺陷 现有的燃烧器一般是内环小火、外环大火,或者内环与外环火力一样,特别是在外 环火力较大的情况下,外环未充分燃烧的气体直接流失到大气中,造成燃气的浪费,也造成 了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效果更好的燃烧器,该燃烧器能使燃气充分 燃烧,也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种节能燃烧器,包括炉头及环状的炉头盖,炉头具有内环壁及外环壁,炉头盖盖 在炉头的上方,炉头盖与炉头的内环壁、外环壁围成气腔,炉头盖的内沿与炉头的内环壁之 间具有配合间隙而形成环状布置的主燃气道,在炉头盖上设有多上燃气孔,多个燃气孔排 成至少两圈。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炉头盖的内沿与炉头的内环壁之间形成环状的主燃气道,在燃
烧时,大部分燃气通过主燃气道喷出并进行燃烧,由于主燃气道位于内环,未充分燃烧的燃
气在向外环扩散的过程中,会与高温的锅体接触,并被外环燃气孔处的小火焰点燃,使未充
分燃烧的燃气进行二次燃烧,避免燃气的浪费,也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细化的结构是 在所述内环壁或炉头盖的内沿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伞状齿牙,优化的结构是在 所述内环壁及炉头盖的内沿均设有伞状齿牙,且所述内环壁的伞状齿牙与所述炉头盖的内 沿的伞状齿牙相咬合,两者之间形成所述主燃气道。 所述主燃气道朝向斜上方,以方便燃气顺畅的向上喷出,并与炉头中部的空气充 分接触。 所述主燃气道相对于所述炉头盖轴线的夹角为50°至70° ,优选角度为6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燃烧时,燃气可以顺畅的从内环的主燃气道 喷出,并与炉头中部的空气充分接触,内环为大火,其未充分燃烧的燃气在向外环散发过程 中,会被外环燃气孔处的小火焰再次点燃,使燃气充分燃烧,节能效果好,也避免未充分燃 烧的燃气对环境的污染。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炉头的结构图; 图3炉头盖的结构图; 图4是图3中A处放大图; 图5是炉头盖的仰视图; 图6是图1的轴向剖视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炉头,2、炉头盖,3、内环壁,4、外环壁,5、主燃气道,6、燃气孔,7、伞状齿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节能燃烧器,包括炉头1及环状的炉头盖2,炉头1具有内 环壁3及外环壁4,炉头盖2盖在炉头1的上方,炉头盖2与炉头1的内环壁3、外环壁4围 成气腔,炉头盖2的内沿与炉头1的内环壁3之间具有配合间隙而形成环状布置的主燃气 道5,在炉头盖2上设有多上燃气孔6,多个燃气孔6排成至少两圈。 在内环壁3及炉头盖2的内沿均设有伞状齿牙7,且内环壁3的伞状齿牙7与炉头 盖2的内沿的伞状齿牙7相咬合,两者之间形成所述主燃气道5,主燃气道5朝向斜上方,其 相对于炉头盖2轴线的夹角为60。。 在燃烧时,燃气可以顺畅的从内环的主燃气道5喷出,并与炉头1中部的空气充分 接触,内环为大火,其未充分燃烧的燃气在向外环散发过程中,会被外环燃气孔6处的小火 焰再次点燃,使燃气充分燃烧,节能效果好,也避免未充分燃烧的燃气对环境的污染。
权利要求一种节能燃烧器,包括炉头及环状的炉头盖,其特征在于,炉头具有内环壁及外环壁,炉头盖盖在炉头的上方,炉头盖与炉头的内环壁、外环壁围成气腔,炉头盖的内沿与炉头的内环壁之间具有配合间隙而形成环状布置的主燃气道,在炉头盖上设有多上燃气孔,多个燃气孔排成至少两圈。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节能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环壁或炉头盖的内沿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伞状齿牙。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节能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环壁及炉头盖的内沿均设有伞状齿牙,且所述内环壁的伞状齿牙与所述炉头盖的内沿的伞状齿牙相咬合,两者之间形成所述主燃气道。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节能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燃气道朝向斜上方。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节能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燃气道相对于所述炉头盖轴线的夹角为50。至70° 。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节能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燃气道相对于所述炉头盖轴线的夹角为60°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燃烧器,包括炉头及环状的炉头盖,炉头具有内环壁及外环壁,炉头盖盖在炉头的上方,炉头盖与炉头的内环壁、外环壁围成气腔,炉头盖的内沿与炉头的内环壁之间具有配合间隙而形成环状布置的主燃气道,在炉头盖上设有多上燃气孔,多个燃气孔排成至少两圈;所述内环壁及炉头盖的内沿均设有伞状齿牙,且所述内环壁的伞状齿牙与所述炉头盖的内沿的伞状齿牙相咬合,两者之间形成所述主燃气道。本实用新型燃气可充分燃烧,节能效果好,也避免未充分燃烧的燃气对环境的污染。
文档编号F23D14/22GK201513891SQ20092005627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1日
发明者孙贤得 申请人:孙贤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