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分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0086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节能分火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喷火器,尤其涉及一种双路空气进风的燃气灶节能分火
器O
背景技术
传统的燃气灶喷火器多为中心喷火器和外环喷火器组合,只有一道空气进风口, 空气流通部顺畅,这样使燃气的燃烧效率不高,浪费能源,并且随之又许多的废气排出,污 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路空气进分,并且带有燃气预混腔的 燃气灶节能分火器。为解决上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由中心盖、火盖、底盆、底座、紧固螺钉五部分组 成,底盆放置于底座上,火盖放置于底座和底盆上,所述分火器采用双路空气进风,在分火 器中心位置环绕中心盖有环型进风口,在环型进风口外围有若干个椭圆进风口,底座和底 盆形成一个燃气预混腔,使混合更充分,预混后进入火盖内腔,气路结构为喇叭形结构。以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所述中心盖顶部为八字形,两侧设有半弧形凹 槽,中部设有点火针和反馈针定位卡;底座与火盖连接处有耦合连接环,防水或液体进入炉头;底座均布六个椭圆形空气进气孔,底盆均布六个长弧形空气进气孔,各进气孔相 互吻合,组成椭圆进风口,形成外围进气道;中心盖、火盖为铜材材质,底盆、底座为铝材质。本实用新型不仅再中心盖有环型进风口,而且在在环型进风口外围有若干个椭圆 进风口,形成双风道进风,分火器采用双路空气进风,空气补充顺畅,使得燃烧更完全,热效 率更高,有效减小废气排放;座和底盆形成一个燃气预混腔,使混合更充分,预混后可分六 路进入火盖内腔,气路结构为喇叭形结构,使得燃气流动更均勻、快速、自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空气气流图和燃气气流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心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该分火器由由中心盖1、火盖2、底盆3、底座4、紧固螺钉5五部分组成, 底盆3放置于底座4上,火盖2放置于底座4和底盆3上。图2所示,分火器采用双路空气进风,在分火器中心位置环绕中心盖1有环型进风 口 31,在环型进风口 31外围有若干个椭圆进风口 32,底座4和底盆3形成一个燃气预混腔52,使混合更充分,预混后进入火盖内腔,气路结构为喇叭形结构5,底座4与火盖2连接处 有耦合连接环41,防水或液体进入炉头,底座4均布六个椭圆形空气进气孔,底盆3均布六 个长弧形空气进气孔,各进气孔相互吻合,组成椭圆进风口 32,形成外围进气道51,中心盖 1、火盖2为铜材材质,底盆3、底座4为铝材质。 图3所示,中心盖1顶部为八字形,两侧设有半弧形凹槽11,中部设有点火针和反 馈针定位卡12。
权利要求一种节能分火器,它由中心盖(1)、火盖(2)、底盆(3)、底座(4)、紧固螺钉(5)五部分组成,底盆(3)放置于底座(4)上,火盖(2)放置于底座(4)和底盆(3)上,其特征是所述分火器采用双路空气进风,在分火器中心位置环绕中心盖(1)有环型进风口(31),在环型进风口(31)外围有若干个椭圆进风口(32),底座(4)和底盆(3)形成一个燃气预混腔(52),使混合更充分,预混后进入火盖内腔,气路结构为喇叭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分火器,其特征是所述中心盖(1)顶部为八字形,两侧 设有半弧形凹槽(11),中部设有点火针和反馈针定位卡(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分火器,其特征是所述底座(4)与火盖(2)连接处有 耦合连接环(41),防水或液体进入炉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分火器,其特征是所述底座(4)均布六个椭圆形空气 进气孔,底盆(3)均布六个长弧形空气进气孔,各进气孔相互吻合,组成椭圆进风口(32), 形成外围进气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分火器,它由中心盖(1)、火盖(2)、底盆(3)、底座(4)、紧固螺钉(5)五部分组成,底盆(3)放置于底座(4)上,火盖(2)放置于底座(4)和底盆(3)上,其特征是所述分火器采用双路空气进风,在分火器中心位置环绕中心盖(1)有环型进风口(31),在环型进风口(31)外围有若干个椭圆进风口(32),底座(4)和底盆(3)形成一个燃气预混腔(52),使混合更充分,预混后进入火盖内腔,气路结构为喇叭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不仅在中心盖有环型进风口(31),而且在环型进风口(31)外围有若干个椭圆进风口(32),形成双风道进风,分火器采用双路空气进风,空气补充顺畅,使得燃烧更完全,热效率更高,有效减小废气排放。
文档编号F23D14/84GK201688411SQ200920264599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1日
发明者樊丽仪 申请人:樊丽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