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烟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8425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烟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热处理后的废油气净化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燃 烧室内热流及鳍片管提高燃烧效率的油烟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科技的发达且五花八门,故某些工业产品的制造过程中有经过加热处理工 序,以达到所需功能的需求。在加热处理工艺运转中所使用的热处理设备自然会产生高热 状态的废油烟,这是环境污染物质。目前处理热处理设备例如淬火加热炉所衍生的高热状 态的废油烟污染物质,如图1所示,为已知油烟处理炉的示意图,主要是将该高热状态的废 油烟导入油烟处理炉10内再提供燃气,例如瓦斯以燃烧高热状态的废油烟,再予以排出炉 外,使油烟的污染性降低。但,油烟并非皆为气体,而是会参杂部分无法充分燃烧的粉尘11, 以致该等粉尘11易夹带废气附着于炉壁12,而无法充分燃烧;另外油烟点火燃烧的较佳温 度约在600°C以上,方可让排出的油烟不会造成污染,而前述附着于炉壁无法充分燃烧的粉 尘及油烟,加上已知的油烟处理炉内的热流动搅动不足,无法将炉壁的粉尘及油烟带出燃 烧,易导致点火燃烧的温度降低而难以维持在600°C以上,以致排出的油烟仍然会对环境造 成影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油烟净 化装置,以燃烧室内热导效应结合与燃烧室壁面靠近的鳍片管外壁形成有益的引导热流, 以提高燃烧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烟净化装置,其 特点是包含集气罩、炉身、过滤装置、排气监测单元、燃烧单元、及鳍片管,该集气罩具有汇 集油烟的下罩口及与该下罩口连通的出气口 ;该炉身内部具有炉膛空间,该炉膛空间的底 部与该出气口连通;该过滤装置设置于该炉膛空间,并将该炉膛空间界定出燃烧室及排放 室;该排气监测单元设置于该排放室内,该排气监测单元具有至少一检知该排放室内的气 体状态的传感器;该燃烧单元设置于该燃烧室下方,该燃烧单元包含炉嘴、设置于该炉嘴内 的燃料供给装置;该鳍片管设置于该燃烧室内的炉嘴上方,该鳍片管外表面具有数个向下 外张的鳍片,每一鳍片与其对应的鳍片管外表面之间具有一贯通该鳍片管管壁的通孔。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排放室可连接一排气管以引导处理过的热气的排放。 而炉身内部壁面可以用保温材料形成保温层。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更包含有一控制单元,其与排气监测单元信号耦接并 与瓦斯导管之一供气阀门开关连接,以根据排气监测单元的监测信号控制瓦斯导管供气阀 门开关的开口程度。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鳍片管的鳍片于鳍片管管壁开设数个V型或U型弧切 口,并将该些切口处的管壁向外侧扳出而形成,而该些切口即形成该些通孔。[0008] 如此,以一集气罩汇集热处理机所排的热油烟,并以直立筒状的炉身连接该集气 罩出气口,使形成烟囱效应的热油烟向上(炉膛空间)窜升,再应用燃烧单元将该热油烟加 热燃烧而降低污染,再加上本实用新型设于燃烧室内、燃烧单元上的鳍片管,使鳍片管内形 成高热区,而鳍片管外张的鳍片,可引导上升的热流经由通孔进入鳍片管内的高热区燃烧。 另外,本实用新型可增设瓦斯导管,机动地引导瓦斯进入炉嘴作为燃烧单元的燃料,以作为 原废燃气应用上的辅助。


[0010]图1是已知的油烟处理炉的剖面示意图。[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油烟净化装置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处理油烟的剖面示意图。[0013]图4是本实用新型油烟净化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增加辅助燃料示意图。[0014]标号说明[0015]10油烟处理炉11粉尘[0016]12炉壁20油烟净化装置[0017]21集气罩211下罩口[0018]212出气口22炉身[0019]221炉膛空间222隔热层[0020]223燃烧室224排放室[0021]23过滤装置231多孔型陶瓷滤网[0022]24排气监测单元241传感器[0023]25燃烧单元251炉嘴[0024]252燃料供给装置2521废燃气导管[0025]2522空气导管2523瓦斯导管[0026]26鳍片管261鳍片[0027]262通孔263固定件[0028]27排气管A油烟[0029]B热流C废燃气[0030]D空气E瓦斯[0031]F气体[0032]具体实施方式
[0033]兹配合图式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其所附图式均为简化的示意
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在该等图示中仅标示与本实用新型有 关的组件,且所显示的组件并非以实施时的数目、形状、尺寸比例等加以绘制,其实际实施 时的规格尺寸实为一种选择性的设计,且其组件布局形态有可能更为复杂,兹先述明。 请参照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油烟净化装置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 中的油烟净化装置20包含一集气罩21、一炉身22、一过滤装置23、一排气监测单元24、一 燃烧单元25以及一鳍片管26。集气罩21具有一下罩口 211及一与该下罩口 211连通的出 气口 212。炉身22内部具有一炉膛空间221,该炉膛空间221壁面具有以断热材料形成的 隔热层222,该炉膛空间221的底部与该出气口 212连通。过滤装置23设置于该炉膛空间221内,并将该炉膛空间221界定出一燃烧室223及一排放室224。排气监测单元24设置 于该排放室224内,该排气监测单元224至少设有一传感器241,以检知该排放室224内的 气体的状态,例如传感器241为一温度传感器时,可检知该排放室224内的气体温度;传感 器241为一含氧浓度传感器时,可检知该排放室224内的含氧浓度。燃烧单元25设置于该 燃烧室223下方,该燃烧单元25包含一炉嘴251、一连接或设置于该炉嘴251内的燃料供给 装置252,该燃料供给装置252包含废燃气导管2521及空气导管2522。鳍片管26设置于 该燃烧室223内的该炉嘴251的上方(具体设置的方式可以连接鳍片管26外表面的固定件 263固定于该炉膛空间221的壁面上),该鳍片管26外表面具有多个向下外张的鳍片261,每 一鳍片261与其对应的鳍片管26外表面之间具有一贯通该鳍片管26管壁的通孔262。当 然,该些鳍片261及其通孔262的排列方式不需特别限定,可沿该鳍片管26纵轴的外表面 规则排列或不规则排列。再者,该鳍片管26的该些鳍片261及该些通孔262的结构形成方 式之一,是于该鳍片管26管壁开设多个V型或U型弧切口,并将该些切口处的管壁向外侧 扳出,使该些切口形成该些通孔262,而该些切口处的管壁形成该些鳍片261 ;或者也可先 于鳍片管26管壁开设通孔262,再于通孔262上缘额外连接鳍片261。请再参照图3所示的处理油烟的剖面示意图。其中,该集气罩21以下罩口 211汇 集所要净化的油烟A,其汇集的方式可将一个或多个热处理设备,例如淬火炉的热废油烟A 集中引入于下罩口 211内,使油烟A经由出气口 212进入炉膛空间221的燃烧室223中。再 以废燃气导入废燃气导管2521及以空气导入空气导管2522,使炉嘴251中的废燃气C及空 气D在油烟A的高热下形成燃烧作用,并在炉膛空间221形成烟囱效应,使热油烟A向上窜 升。由于燃烧作用是在直立的鳍片管26内,在烟囱效应作用下鳍片管26可经由通孔262 吸入油烟A ;且烟囱效应作用的热流B亦会带动鳍片管26外侧与燃烧室223内壁之间的油 烟A上窜,部分上窜的油烟A可由该鳍片261的引导,由通孔262进入鳍片管26内;而部分 上窜的油烟A在经由鳍片261的扰流下,可卷回燃烧室223壁面,将积存在燃烧室223壁面 的油烟A带出,并可进入次一个通孔262内燃烧。油烟A在经过燃烧单元25燃烧之后,由 于热流效应,经燃烧的油烟A形成气体F可通过该燃烧室223的顶面的过滤装置23 (即多 孔型陶瓷滤网231 ),再透过排气管27排出。该多孔型陶瓷滤网231可吸付油烟A中无法燃 烧的尘埃,使气体F更加净化;另外,过滤装置23亦可作为一燃烧的延迟装置,以其致密多 孔的特性,可以阻挡未经燃烧或燃烧不完全即窜升至燃烧室223顶面的油烟A ;而只容许完 全燃烧的油烟A通过。请参阅图4所绘示的油烟净化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增加辅助燃料示意图,值得一提 的是,该燃料供给装置可更包含一瓦斯导管2523,并经由排气监测单元24感知废燃气C应 用不足时,可经由瓦斯导管2523配合供气阀门开关的开度,提供适量的瓦斯E作为燃料参 与燃烧作用。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以一集气罩汇集热处理机所排的热油烟,并以直立筒状 的炉身连接该集气罩出气口,使形成烟囱效应的热油烟向上窜升进入炉身内部的燃烧室 内,加上设于燃烧室内、燃烧单元上的鳍片管,使鳍片管内形成高热区,而鳍片管外张的鳍 片,可引导上升的热流经由通孔进入鳍片管内的高热区燃烧,而其多孔型陶瓷滤网过滤装 置可兼具延迟装置的效应,提高燃烧率。另外,本实用新型可在燃烧单元的燃料供给装置中 增设瓦斯导管,并可视需要机动地引导瓦斯进入炉嘴作为燃烧单元的燃料,以作为原废燃
5气应用上的辅助。
权利要求1.一种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集气罩、炉身、过滤装置、排气监测单元、燃 烧单元、及鳍片管,该集气罩具有汇集油烟的下罩口及与该下罩口连通的出气口 ;该炉身内 部具有炉膛空间,该炉膛空间的底部与该出气口连通;该过滤装置设置于该炉膛空间,并将 该炉膛空间界定出燃烧室及排放室;该排气监测单元设置于该排放室内,该排气监测单元 具有至少一检知该排放室内的气体状态的传感器;该燃烧单元设置于该燃烧室下方,该燃 烧单元包含炉嘴、设置于该炉嘴内的燃料供给装置;该鳍片管设置于该燃烧室内的炉嘴上 方,该鳍片管外表面具有数个向下外张的鳍片,每一鳍片与其对应的鳍片管外表面之间具 有一贯通该鳍片管管壁的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室连接一排气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为一多孔型陶瓷滤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空间壁面具有以断热材 料形成的隔热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含氧浓度传感器。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供给装置包含废燃气导管及空气导管。
8.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供给装置包含瓦斯导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管的鳍片及通孔于该鳍 片管管壁开设数个V型或U型弧切口,并将该切口处的管壁向外侧扳出,使该些切口形成该 通孔,而该切口处的管壁形成该鳍片。
专利摘要一种油烟净化装置,包含集气罩、炉身、排气监测单元、燃烧单元以及鳍片管;集气罩具有下罩口及出气口,炉身内部以过滤装置上下界定出排放室及与出气口连通的燃烧室。排放室内具有排气监测单元,检知排放室内的气体状态,燃烧室下方设有燃烧单元,燃烧单元包含炉嘴及燃料供给装置,炉嘴上方设置鳍片管,鳍片管外表面具有多个向下外张的鳍片及通孔。藉由集气罩、鳍片管汇集并引导油烟,以燃烧单元燃烧油烟降低污染,并以过滤装置吸附燃烧后的粉尘,而形成无害热气。
文档编号F23G7/06GK201779671SQ20102052244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9日
发明者邱显玮 申请人:邱显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