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1789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新型换热器技术领域[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设备。
技术背景[0002]目前,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石油化工行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对化工工业设 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换热器是石油化工行业广泛应用的传热设备。其管程传热强化可 以通过加入管内插入物、提高流速等方法实现,但是这样增加了设备成本,设备构造复 杂,不易控制温度,同时传热效率得到一定限制。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换热器。[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0005]新型换热器,将两个壳体叠加固定设置,壳体内设置换热管,两个壳体内的换 热管相连通,两个壳体之间连通。[0006]换热管以壳体轴心线为中心圆周设置。[0007]换热管通过多个支撑架固定在壳体内,一部分支撑架位于壳体内下部,一部分 支撑架位于壳体内上部,支撑架呈半圆盘状,支撑架上有圆孔,换热管穿过圆孔。[0008]在换热器换热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将换热器更改为叠加式,即满足了换热的需 求,又节约了装置空间。[0009]本实用新型换热管采用一种新的排列方式可使单位面积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大大 提高,同时采用多个支撑架固定,这样使换热管与壳体能够紧紧固定,可满足对换热设 备的工艺要求和使用需求。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换热管束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3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0013]1上壳体2下壳体3上换热管进口 4上换热管出口[0014]5下换热管进口 6下换热管出口 7上壳体进口 8上壳体出口[0015]9下壳体进口 10下壳体出口 11换热管12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所示,新型换热器,将上壳体1和下壳体2叠加固定设置。两个壳体内设 置换热管11。上壳体1与下壳体2内的换热管11相连通,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连ο3[0017]换热管11以壳体轴心线为中心圆周设置。[0018]换热管11通过多个支撑架12固定在壳体内,一部分支撑架12位于壳体内下 部,一部分支撑架12位于壳体内上部,支撑架12呈半圆盘状,支撑架12上有圆孔,换 热管11穿过圆孔。[0019]热介质从上换热管进口 3进入,由上换热管出口 4进入下换热管进口 5,最终从 下换热管出口 6排出。冷介质从上壳体进口 7进入,由上壳体出口 8进入下壳体进口 9, 最终从下壳体出口 10排出。从而实现热量交换的目的。
权利要求1.新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将两个壳体叠加固定设置,壳体内设置换热管,两个 壳体内的换热管相连通,两个壳体之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换热管以壳体轴心线为中心圆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新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换热管通过多个支撑架固定在 壳体内,一部分支撑架位于壳体内下部,一部分支撑架位于壳体内上部,支撑架呈半圆 盘状,支撑架上有圆孔,换热管穿过圆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设备。新型换热器,将两个壳体叠加固定设置,壳体内设置换热管,两个壳体内的换热管相连通,两个壳体之间连通。在换热器换热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将换热器更改为叠加式,既满足了换热的需求,又节约了装置空间。
文档编号F28F9/013GK201803617SQ20102054855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0日
发明者卢世杉, 宋宪兴, 李争奎 申请人:濮阳市联众兴业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