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辐射末端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1788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面辐射末端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面辐射末端换热器,特别是一种与外界冷媒(或热媒)系 统连接的双面辐射式末端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居室和公共场所的制冷(或采暖)多采用传统空调,而传统空调存在能 耗高、噪声大、送风温度与室温温差大、室内温度分布不均勻等一些问题,这就导致人们在 室内停留时间一长就有不适,严重的还会出现头晕、头疼等一些类似感冒症状的“空调病”。 同时,空调长期运行时,会在风口和风道内滋生病菌,极易造成细菌性疾病的传播,对环境 和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威胁。近年来,辐射作为一种新型的控制显热的空调方式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具有 传统空调方式无法比拟的优点。冷媒(或热媒)通过辐射板将能量传递到辐射板表面以 对流和辐射,并以辐射为主的方式直接与室内环境进行换热,从而极大地简化了能量从冷 源到(热源)终端用户直接的能量传递过程,减少了不可逆损失。由于辐射具有“超距”作 用,即可不经过空气而在表面之间直接进行换热,因此各种室内余热以短波辐射和长波辐 射的方式到达辐射表面后,转化为辐射板内能或通过辐射板导热传递给冷媒、被吸收并带 离室内环境。这一过程减少了室内余热排出室外整个过程的换热环节,这是辐射冷却这一 温度独立控制末端装置与现有常规空调方式的最大不同。但这种辐射板表面很容易结露、 还有就是辐射板本身辐射能力随时间的变化以及一次性的投资费用问题。随着科技的发 展以及节能环保产品的不断推广,高能耗、不环保产品即将会慢慢会限制使用直至淘汰,国 家《可再生资源法》的出台,一方面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进行限制,另一方面促使新的节能 环保产品的诞生,对于空调末端产品,一般还停留在传统的、开放式风机强制送风,至今还 没有采用双面冷媒(或热媒)通过辐射方式将能量传递到辐射板表面以对流和辐射来实现 制冷(或采暖)的末端产品出现,另外,传统的毛细管网栅辐射末端换热器由于加工工艺复 杂,安装固定繁杂,有效传热面积不大等多种不足,使其不能得到有效的推广应用,因此,开 发一种新型的辐射末端换热器就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基于目前辐射平面空调末端装置毛 细管网栅辐射换热器加工工艺复杂、安装固定繁杂、有效传热面积不很大等多项不足,而 开发的一种新型的基于吹胀式结构的、双面辐射散热的新型辐射末端换热器,这个双面末 端辐射换热器可利用内部冷媒(或热媒)通过辐射板网将能量传递到辐射板表面以对流和 辐射方式来实现制冷(或采暖)等多种能量传递,可应用于房间中间区域以及薄壁墙体内 部,用于同时向两侧房间提供冷量(或热量),加工工艺成熟、结构简单、同等占地面积下有 效辐射换热面积大,等效换热系数高、占用空间小、散热率高,可有效地降低能耗、增强人体 舒适感觉和健康环保的双面辐射式末端产品。[000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工作介质水或制冷剂液体从双面辐射板的一端口进入辐 射板内部的网状通道,工作介质在辐射板内部流动的过程中,就不断地通过双面辐射和自 然对流等热量传递方式,把冷量(热量)传递给需要制冷或供暖的房间,制冷剂工质在网 状通道内部完成蒸发,冷冻水或高温水循环工质在网状通道了实现温度的变化和热量的传 递,从而实现了房间热量和机组工质介质的能量交换,由于采用双面辐射对流换热方式,就 使得其换热面积大大增加,综合换热系数显著提高,进而可提高系统的综合能效比。另外,因可以采用17°C左右的冷水(或制冷剂)和35°C左右的热水(高温被冷凝 制冷剂),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机组的蒸发温度,并降低冷凝温度,因此,系统的综合能效比 就可以大于5以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多层薄板式结构,其中中间的两块板之间有预先采 用腐蚀印刷加吹胀工艺形成的网状通道,工作介质水或制冷剂液体从双面辐射板的一端口 进入辐射板内部的网状通道,在网状通道中通过两面的辐射面来完成通外界的热量或冷量 交换。下面来进一步说明具体设计方案是将两块相同网状通道形成板表面的管路,即 辐射板内部网状通道结构上对应位置处涂上一种特殊的腐蚀材料,然后在两板网状通道形 成板3上未涂腐蚀材料的其余地方涂粘合剂,然后把两板网状通道形成板3对粘牢固,接着 将处理好的网状通道形成板放入管路相对应的模具中,因为涂有腐蚀剂的地方变薄而且没 有粘合剂约束,在外吹力的作用下涂有腐蚀剂的管路线将被吹起,此外由于外面模具的约 束,所以吹起管路是固定形状呈扁平通道,形成了辐射板内部流动的网状通道2,然后再在 进出口接管处焊接上对应的进出口接管即完成了双面辐射末端换热器关键部件的加工成 型。所述的双面辐射末端换热器,由辐射层、冷媒(或热媒)管网层一体构成,其中冷 媒(或热媒)管网层设于辐射层内部,相邻流道并联而成,分散排布凸槽,换热充分而均勻, 内部管网两侧对角方向分别留有两个进出端口,冷媒(或热媒)管网层的输入与输出端分 别由端口伸出。所述的辐射层选用金属板或金属箔,表面材料及表面涂层颜色可根据用户需求及 装修环境来随机确定和调整,可以满足建筑结构及家居装修的各种需求,尤其在薄壁墙体 房间之间,以及客厅、餐厅之间,酒店包房隔断等多种多样的场所作为表面或隔断使用,使 用灵活、安装便捷。所述的冷媒(或热媒)管网可由S型管路形成,管路均勻分布在内层铝板中,管径 可由负荷需求不同而选择,辐射层应紧密帖敷于冷媒(或热媒)管网层表面,以保证将管网 层冷量(或热量)很好传导到辐射层上。冷媒(或热媒)管网的入口处根据需求通入冷媒 (或热媒),然后经过管网回路到管网出口,返回到制冷系统(或采暖系统),经系统处理后 再将冷媒(或热媒)通过入口端输入该双面辐射末端换热器,往复循环。冷媒(或热媒) 管网的入口端与外设的制冷系统(或采暖系统)输出端相连,冷媒(或热媒)管网的出口 端与外设的制冷系统(或采暖系统)输入端相接,其连接方式可采用热熔或机械方式连接。 通过两侧辐射层向外散冷量(或热量);其结构简单、冷媒(或热媒)流通顺畅,阻力小,同 时可满足两个房间的温度需求,无论夏季制冷还是冬季供暖,屋内的冷气(或热气)散布均 勻、无噪声、舒适度高、节能明显,而且还能减少空气的污染,完全可以替代传统中央空调末端换热器。所述双面辐射末端换热器的网状管网通道中不仅可通入的冷(热)水等常见的介 质实现热量传递,还可以直接通入制冷剂作为冷媒(或热媒),这种方式的突出优点就是制 冷(或制热)能力大大加强,单位面积的终端换热器具有更大的换热能力,并且还可以多台 使用组合成为多联机,节能、制冷(热)效果明显。这是同类产品不具备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的双面辐射式末端换热器是以辐射方式制冷(散热)来实现调节温度 的目的,可以根据房间的大小和温度需求来选择不同型号或多组组合使用;组合方式可以 串联也可以并联;可以明装与装饰结合,也可以暗装,方式灵活。所述辐射板内部网状凸槽通道结构即冷媒(或热媒)管网的设计采用吹胀式制造 工艺成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辐射板平面空调系统可以以水为载冷剂,或 者直接以制冷剂为工作介质,在辐射末端换热器内部实现制冷剂的蒸发、冷凝,从而实现辐 射制冷,或辐射制热,进而可大大提高系统工作效率和性能指标。2.极高的室内环境热舒适 性。主要通过辐射方式供冷供热,室内温度分布均勻,无温度死角,室内无吹风感,无风机噪 音,是国际上公认使室内舒适程度最高的空调末端系统。3.配置灵活,因采用双面辐射使得 其热辐射效率比普通的辐射末端装置增加一倍以上。4。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安装调节, 易于实现模块化配置。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的平面空调末端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成本低、可以长期运行、无需维护等优点,可以为平面空调的推广应用提出很好的技术支 持,并达到节能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剖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媒(或热媒)管网层结构示意图。图3为制作成型的双面辐射式末端换热器主视图。附图1、2、3中,1 -双面辐射面板、2-辐射板内部流动的网状通道、3-网状通道形成 板、4-粘合层、5-工质进口接管、6-辐射板内部网状通道结构、7-工质出口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一种双面辐射末端换热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3所示,一种双面辐射末端换热器,由双面辐射面板1、辐射板内部 流动的网状通道2、网状通道形成板3、粘合层4、工质进口接管5、辐射板内部网状通道结构 6、工质出口接管组成7组成,也就是由辐射层与冷媒(或热媒)管网组合而成。所述的辐射板内部流动的网状通道2由两块网状通道形成板3对应粘接吹胀而 成。所述的网状通道形成板为铝板,厚度为0. 2 2mm。所述双面辐射层选用金属板或金属箔,金属板为铝板或铜板,金属箔为铝箔或铜 箔,铝箔或铜箔的厚度在0.01-2mm之间;双面辐射层1与两块対置的网状通道形成板3之 间有粘合层4,两块対置的网状通道形成板3之间有辐射板内部流动的网状通道2。参见图2所示,所述辐射板内部流动的网状通道2先由在网状通道形成板3上面印刷有辐射板内部网状通道结构7图示的网状腐蚀剂,然后再涂上粘合剂,然后把两边板 材对应叠加在一起,在专用的吹胀机上吹胀出所需要的内部网状通道,成型后的辐射板内 部流动的网状通道的对应工质进口接管5和工质出口接管7上焊接上两根端口管备用,其 中,一端口为入口端,一端口为出口端,入口端与外设的制冷系统(或采暖系统)输出端相 连,出口端与外设的制冷系统(或采暖系统)输入端相接,其连接方式可采用热熔或机械方 式连接。所述辐射板内部网状通道结构即冷媒(或热媒)管网的设计采用吹胀式制,其制 作技术成熟,与其他产品采用毛细管的方案比较,该方法加工简单,很大程度的节约加工成 本及使用原材料。参见图3所示,所述辐射板内部流动的网状通道2管路的等效管径可根据不同负 荷要求设计,简单方便,技术成熟。管网制作好以后即可接双面辐射层1,双面辐射层1与管 网之间一定要充分接触,可采用焊接或粘接的方法完成;5为冷媒(或热媒)管网入口端;7 为冷媒(或热媒)管网出口端。上述实施例中成型的双面辐射式末端换热器,其体积大小可根据用户需求所定, 大型场馆等一些负荷要求比较大的特殊场所,可以采取在管网中通入制冷剂作为冷媒 (或热媒),或采用多台组成多联机使用,以达到较大的冷量(或热量)需要,具体所需末端 设备的级数可根据需要选取。
权利要求1.一种双面辐射末端换热器,它由双面辐射面板(1)、辐射板内部流动的网状通道 O)、网状通道形成板(3)、粘合层G)、工质进口接管(5)、辐射板内部网状通道结构(6)、工 质出口接管组成(7)组成,也就是由辐射层与管网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辐射板内 部流动的网状通道O)由两块网状通道形成板C3)对应粘接吹胀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辐射末端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状通道形 成板为铝板,厚度为0. 2 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辐射末端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辐射层选 用金属板或金属箔,厚度在0.01-2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辐射末端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面辐射末 端换热器,由辐射层、管网层一体构成,其中管网层设于辐射层内部,相邻流道并联而成,内 部管网两侧对角方向分别留有两个入出端口,管网层的输入与输出端分别由端口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辐射末端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媒管网可 由S型管路形成,管路均勻分布在内层铝板中,辐射层应紧密帖敷于管网层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辐射末端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板内部网 状凸槽通道结构即管网的设计采用吹胀式制造工艺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面辐射末端换热器,它由双面辐射面板(1)、辐射板内部流动的网状通道(2)、网状通道形成板(3)、粘合层(4)组成,也就是由辐射层与冷媒(或热媒)管网组合而成,所述的辐射板内部流动的网状通道(2)由两块网状通道形成板(3)对应粘接吹胀而成,其中的单面网状通道形成板(3)上预先印刷有辐射板内部网状凸槽通道结构形状,网状凸槽通道结构采用吹胀式工艺,加工技术成熟,大大降低加工成本及原材料消耗量,管网中可通入水等多种介质实现热量传递,单位面积的换热器具有更大的换热能力,便于模块化组合,制冷(热)节能效果明显,可布置于两个房间中间提供冷量(或热量)节省空间,效率高。
文档编号F28D1/04GK201909562SQ20102054851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0日
发明者刘益才, 陈丽新, 陈凯, 陈思明 申请人:刘益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