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2863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储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至少一个热库和至少一个热能传递装置的热能存储系统,该热能传递装置至少有时能够将热能从热库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传递到热库的至少一个第二部分。
背景技术
热能存储系统能够用于在热库中存储热能。在热库中存储热能是公知的。在热库中存储能量有众多原因,其中之一是如果期望能够可靠地获取一定能级或一定量的热能, 存储热能通常较容易且消耗较少能量。利用热能存储系统的原因是并非总是能够控制热能的产生。这可能是如果系统连接至不可靠源(例如太阳能收集器)的情形。如果太阳正在照射,那么它可以提供热流体形式的热能,但是在夜晚期间它不能提供热能。存储热能使得在夜晚期间有热能可以利用。另一原因可能是需要在短的时间段获取许多热能,热能供给系统通常不能够提供该热能。热能存储系统则可能提供所需要的额外的热能。利用热能存储系统的还一原因是如果需要稳定的和可靠的热能供应,控制和优化较容易。热能存储系统例如用在建筑物和房屋的加热系统中,建筑物和房屋中它们供给热流体至暖气片和其他加热器用于使建筑物或房屋升温和供给热自来水。在本领域中公知的是使用水容器贮存用于使房屋升温的热水和提供热自来水。因为密度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所以在冷流体和热流体形成作为水混合的阻挡部分的层时, 发生水分层。通常,优选的是,水容器在上部是热的,在底部是冷的,这通过容器中的水的自然传导和/或自然循环而发生。因此,容器中的热能分布可以被改变,且因此被优化。人们还了解到在容器中具有不同种类的插入的装置,所述插入的装置被动地增强容器中的分层过程。所述插入的装置可以是用作分层过程的分离器和增强器的板或部分。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改善的储热系统。因此,建议设计之前提及的储热系统,使得所述热能传递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被设计为主动式热能传递装置。通过使用主动式热能传递装置,可以将能量从具有较低的能级的热库的部分移至具有较高的能级的部分。如果能量应当以这种方式移动,那么热力学第二定律要求做功。因此,它还禁止能量从较低的能级被动地传递至较高的能级。在主动传递热能的过程中,需要做功,该功通常至少部分地被作为热能引入到热库中。通过将热能从热库的一部分传递到热库的另一部分,可以使一部分处于相对高的能级,同时另一部分具有相对低的能级。如果人们期望从热库获取高于一定能级的能量并且所述库不具有高于所需要的能级的平均能级,这可以是有利的。因此可以从具有高的能级的部分获取能量。例如,如果人们想要从存储罐获取60’ C的水,和存储罐填充有仅40’ C的水,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方案将建议加热存储罐中的水,直到至少所述罐的一部分到达60’ C和之后抽取60’ C的水,代替仅给系统增加热能,本发明将热量从存储罐的一部分移至另一部分, 导致一部分变冷和一部分变热。当热的部分达到60’C时,可以抽取处于所需温度的水。当然,从存储罐抽取的热水与在简单地加热系统地情况下从系统抽取的热水不可能一样多, 这是因为与现有技术相反,所述系统没有增加任何相当数量的热能。在提到热能能级时,热能能级应当理解为温度水平,该温度水平在简单的情形中可以被简单地解释成温度。在利用热能时,通常考虑在热能的产生时涉及的价格和污染物的量。另外,重要的是热能具有所需要的能级(例如温度足够高)。有时,可以非常廉价地(或免费地)获得热能或获得非常小的(或根本没有)污染的热能,但是能级不是足够高。因而,本发明通过在热库的一部分中积累能量,之后确保可以获得可利用的热能而可以是非常有能量效率的。作为例子,如果具有用太阳能收集器加热的存储罐,那么太阳能收集器提供免费的且没有污染的能量,但是有时在阴天期间不可以充分地加热水。通过使用本发明,可以使存储罐的一部分充分热。这通过冷却存储罐的另一部分来实现,然后,该另一部分可以通过太阳能收集器进行加热。整体上这将提供最廉价和最小污染的热水供给。优选地,热库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定位成彼此分开,优选地彼此相对。在所述部分彼此分开时,它增强了存储罐的分层过程。在这两部分之间能够存在一些额外的部分,一些额外的部分可以至少部分地用作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阻挡件。一个例子可以是具有水的存储罐,在存储罐中能量被从底部传输至顶部,这使得存储罐分层。热能存储系统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额外的热能源,至少一个额外的热能源能够至少有时增加热能至热库。因而,系统可以用于在较长的时间段内加热建筑物或房屋。当加热建筑物时,需要具有热能源,因为基本上没有增加热能的系统关于可以获取多少能量具有限制,并且原则上,随着时间的过去对于建筑物或房屋可以使用多少热能没有限制。优选地,所述额外的热能源中的至少一个从由太阳能收集器、太阳能集热器、分布式加热网络或分布式供暖网络、燃料加热器、空气热泵、地下水热泵、地热热泵、燃料电池和电热器构成的组中获取。这些都是公知的热能源且是完全支付得起的,和可以可靠地提供热能。增加多于一个不同设计的热能源可能是一个想法,因为这将降低系统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另外,人们可以经济地优选热能的产生。作为例子,如果存在电热器和燃料加热器, 并且电力和燃料的价格时常变化,人们可以通过在特定的时间利用最有成本效率的加热器最小化产生热能的成本。所述主动式热能传递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从由珀耳帖元件和热泵构成的组获取的单元。可商业获得不同类型和尺寸的珀耳帖元件和热泵。系统的具体用途将确定使用那一主动式热能传递装置。优选地,热库包括流体,优选地含水流体。在流体中存储热能是一个优点,因为容易从流体获取能量和供给能量至流体,因此容易从热库获取能量和供给能量至热库。大部分由水构成的流体具有的优点是水具有用于存储热能的一些非常好的热力学定能。比热容非常高并且几乎在任何地方可以获得,且在系统中有泄漏的情况下是相对无害的。所述主动式热能传递装置可以优选地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主动式热能传递装置能够将热能从所述第一部分传递至所述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至少有时能够借助于第一供给管线从所述热库抽取流体,和/或所述第二部分至少有时能够借助于第二供给管线从所述热库抽取流体。应当理解,第一和第二供给管线可以至少部分地通过仅一个单个供给管线来形成。因而,该单个供给管线至少一定长度对将流体供给至第一和第二部分作出贡献。通过从热库抽取流体和使主动式热能传递装置将热能从抽取流体的一部分传递至抽取流体的另一部分。因而,在一部分中的热能被传递至另一部分。人们因而可以优化由主动式热能传递装置所做的功的使用。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和/或所述第二部分另外至少有时能够供给流体至流体热库,所述流体热库具有与所述热库中的平均温度水平不同的温度水平,优选地具有比所述热库中的平均温度水平更高和/或更低的温度水平。通过以这种方式构造储热系统,人们可以最小化需要由主动式热能传递装置所做的功,以获得具有充分高的温度的热库的一部分。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提供热能供应至建筑物的加热系统,该系统优选地包括如此处描述的储热系统。通过将储热系统并入加热系统中,人们可以利用如此处描述的储热系统的优点。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改变热库的热能分布的方法,其中热能被从所述热库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传递至所述热库的至少一个第二部分。如之前所述,希望在热库中存储热能具有几个原因。建议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热能的传递至少部分地和/或有时由主动式热能传递装置来执行。通过利用主动式热能传递装置,可以将能量从具有较低的能级的热库的一部分移至具有较高的能级的一部分。优选地,至少部分地和/或至少有时热能传递在所述热库的至少一个第三部分和所述热库的第一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和/或所述热库的所述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之间由流体流来执行。从第三部分抽取流体和利用主动式热能传递装置加热和冷却流体和至少部分地返回流体至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使得主动式热能传递装置能以有效的模式操作,其中由主动式热能传递装置所做的功可以关于热能的传递被最小化。优选地,至少有时,基本上没有热能被添加至所述热库和/或从所述热库移除。应当理解,如果人们主动地传递热能,则不得不做功,由此使得不可避免将所述功的至少一部分在传递中被引入作为热能。


在下文中,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附图显示图1是热能存储系统的第一可能的实施例的示意视图。图2是热能存储系统的第二可能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示意视图。图3是热泵的可能实施例的示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进一步的讨论简化,所有图显示温度值。给出的值仅是可能的温度和/或温度范围的示例,且不是要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图1显示储热系统1的第一可能的实施例。在示意视图中示出热泵3,因此仅是回路的示意表示,低温部分4和高温部分5被示出。为了更详细描述热泵3参见图3和下文的描述。简言之,热泵3能够将热量从低温部分4传送至高温部分5。图1还示出存储罐2。存储罐2填充有流体。该流体可以是水或具有添加剂的水,其中添加剂可以具有抑制细菌在水中的生长的性质和/或抑制水对系统的腐蚀作用的性质和/或以其他方式防止水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性质。在下文中,措词水被用作系统中的流体,即使流体可是具有添加剂或没有添加剂的任何流体。存储罐2具有好的隔热性质,因为存储罐2内部的水将极有可能具有比周围环境高的温度。即使罐2被隔热,如果没有以任何方式加热水,那么水的温度将缓慢地趋于接近外部温度。另外,存储罐2具有存储罐出口 10,存储罐出口 10大约定位在存储罐2的中部。 此处水沿供给管线而行并被分离到两个供给管线6、7中,并借助于高温部分供给管线6引导至高温部分入口 12和借助于低温部分供给管线7引导至低温部分入口 11。穿过高温部分5的水被加热和通过高温部分出口 13从高温部分5离开。之后,热水通过高温部分返回管线9被引导至存储罐顶部开口 15。在低温部分4中冷却的水通过低温部分出口 14从低温部分4离开,并通过低温部分返回管线8被弓I导至存储罐底部开口 16,通过该存储罐底部开口 16水进入到存储罐中。如果人们想要从存储罐2获取家用热水,那么正常的对自来水的要求是至少 45’ C。因为自存储罐2至水龙头17的水将损失一些热量,所以优选,存储罐2中的水温是至少50’ C(也参见图2、。水可以直接到水龙头17,在这种情况下从水龙头17流出的水和存储在存储罐2中的水是相同的,或水可以经过热交换器18,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新鲜水被加热且用作自来水17。如下文所述,这在图2中显示出。如图2所见,可以从存储罐2的顶部15获取水。这是从存储罐2获取热水的传统方式。如果例如从存储罐2流出的水的温度是40’ C,那么温度太低而不能用作自来水 17。储热系统1可以用于使存储罐2分层和使得水温在顶部为60’C和在底部为20’C。其以下述方式进行在存储罐2的中部获取水,在存储罐2的中部温度将保持非常接近40’C, 水被分离并供给至热泵3的两侧4、5,在热泵3中,一侧4被冷却并且另一侧5被加热。之后,热水返回至存储罐2的顶部15,冷水返回至存储罐2的底部16。如果这被持续一些时间,那么存储罐2变得高度分层,在存储罐2的上半部中具有60’ C的水层和在存储罐2的下半部中具有20’ C的水层。此时,可以从存储罐2的顶部获取可利用的水。实际上,有时存在某些中间层,该中间层具有大约40’C的中间温度。诸如层的温度和尺寸的特性由于自然循环和由于罐的外部影响(诸如在存储罐2中抽取和增加水,或加热或冷却存储罐2中的水)而随时间变化。例如,在从存储罐2抽取水时,所述层的尺寸和温度变化。通过将热量从存储罐2的底部移至顶部,使这成为可能。因此,存储罐2中的总的热能守恒。执行热传递的热泵3需要将热能从低温部分4移至高温部分5的功。该机械功至少部分被用于加热高温部分5中的水,因此被(至少部分地)作为热能引入存储罐2中。在图2中,描述了利用储热系统1的加热系统19的第一可能的实施例。加热系统 19被供给来自区域供暖系统的热水沈,但是热水沈的供给可以是来自于任何源,例如油 /气燃烧器、电热器、太阳能收集器或热泵。加热系统以几种方式供给建筑物20热能首先,加热系统19供给热量,用于加热建筑物20内的房间。为此,在图2显示的例子中设置两种不同的加热系统21、22。首先,供暖暖气片21 (其中在图2中仅显示出一个供暖暖气片)被供给热能。其次,地板采暖系统22也由加热系统19供热。供暖暖气片21 和地板采暖系统22可以布置在单个房间中。然而,通常,一定的房间将设置有供暖暖气片 21,而其它的房间将设置有地板采暖系统22。其次,加热系统19为热水供给系统23提供热能。热水供给系统23被用于提供热自来水17,热自来水被用于不同的目的,例如淋浴、洗澡、洗手、洗碗机、洗衣机等。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热水供给系统23包括储热系统1和新鲜水部分24。这两个部分通过热交换器18热耦合。虽然这一类型的设计显示出由于涉及的热交换器18造成的一些热损失,但是它具有相当大的卫生学优点。如果热自来水17将用于沐浴、饮用、刷牙等,这是尤其重要的。由于分离的新鲜水部分24,冷自来水25将在热交换器18中被加热并将随后立即被通过水龙头17分配。人们还可以使用存储罐2中的水直接作为热自来水17,但是由此不得不考虑诸如水中的军团病杆菌的卫生问题。如果水温低于至少60’C的通常的区域供暖水温度,那么图2中显示的加热系统是优选的。作为一个例子,此处水温设定成40’ C。由于在运送管线(forward line) 26中的这一相当低的温度,通过直接从运送管线26流出的水不再能够提供给所有的加热服务设施 17、21。在当前描述的例子中,地板采暖系统22仍然可以直接用40°C的温度的来自运送管线26的水操作。相反,对于地板采暖系统22,甚至40°C的温度可能证明是太高。因此,流体混合回路27被设置用于调节经由供给管线28到地板采暖系统22的水。水混合回路27 本身在现有技术中是公知的。原则上,几个阀29,30,31、温度传感器32和泵33被提供,以混合较暖的水和较冷的水使得通过供给管线28进入地板采暖系统22的水的温度具有可接受的温度水平。然而,在图2的例子中,不仅通过返回管线34从地板采暖系统22返回(因此处于较低的温度)的水与来自区域供暖的运送管线26的热水混合,而且来自互连管线35 的水也用于混合。互连管线35中的温度通常在区域供暖网络的运送管线26中的温度(略微较高的温度)和从地板采暖系统22的返回温度(略微较低的温度)之间。互连管线35 和混合回路的连接的设置确保来自互连管线35的中间温度的水与来自返回管线34的水相比具有更高的优先级。因此,来自区域供暖网络的运送管线28的水流被节省,返回管线36 的温度被降低。互连管线35连接至热泵3的低温部分4。这将在之后更详细地描述。然而,加热系统19的其它服务设施不得不以更高的温度水平供给。这样的服务设施可以例如是标准暖气片21和/或用于供给热自来水17的热水供给系统23。温度水平变化,尤其是在冷气候中,对暖气片21要求更高的温度,而在相对温暖的气候中,暖气片21的温度可以低至40°C。为了这样的系统有效,这样的系统通常需要供给管线36具有至少大约 50°C至55°C (或更高)的温度水平。否则,来自水龙头17的热自来水17将会太冷。这实际上是为什么根据现有技术的区域供暖系统确实需要大约60°C或更高的供给温度水平的原因。高温的另一原因是高的温度减小如细菌(例如军团病杆菌)的生物学污染问题。热泵3用在两种不同的操作模式中,首先是储热系统1中的热能可以从存储罐2 的底部移到存储罐2的顶部的之前描述的模式。这也将在下文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次, 将呈现另一模式,其中热泵3利用区域供暖的水为存储罐2充热。在当前显示的加热系统 19中,在运送管线26处的低温不再有问题。这是因为加热系统1中的热泵3。热泵3包括和连接低温部分4和高温部分5 (还参见图幻。热泵3的低温部分4被供给热能,该热能来自区域供暖网络的运送管线28 (或如前面所述,通过低温部分供给管线7来自存储罐2)。 加热流体的热能传递至热泵3的制冷回路41的蒸发器部分37 (与图3相比)。在热泵3的蒸发器部分37中,通过蒸发制冷剂吸收热量。制冷剂被压缩机40压缩,且被传输至制冷回路41的冷凝器部分38。在热泵3的冷凝器部分38中,热量通过热交换器传递到另一部分水,该另一部分水通过运送管线观来自于区域供暖网络沈(或如前面所述,通过高温部分供给管线6来自于存储罐幻。在此处,40°C的相对低的温度升高至大约50°至55°C的可利用的温度水平。这构成了热泵3的高温部分5。制冷剂被从热泵3的高温部分5通过节流阀39引导至蒸发器部分37。节流阀39 中压力降低,导致制冷剂的温度降低,使得制冷剂可以从流过低温部分4的水吸收热能。因为通过互联管线35从低温部分4离开的水的温度通过热泵3的功而降低,所以水可以被引导回罐2的底部。可替代地,水可以直接地全部或部分地返回至返回管线36,从而通过打开阀30和关闭阀31引回至区域供暖网络,或可以用在地板采暖系统22的流体混合回路27 中。通过高温返回管线9从热泵3的高温部分5离开的水可以用于加热储热系统1的储热罐2的上部和/或用于供应热消耗装置,例如热水供给系统23或供暖暖气片21。暖气片21还可以由运送管线沈供给。这可以由阀42和43来控制。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一些暖气片可以以40’C操作。仅在冬季期间热量需求高时,需要供给较高温度的水至暖气片21。注意到,加热系统19的主要热消耗装置是地板采暖系统22。需要高输入温度(如热水供给系统2 的服务设施另一方面通常使用总的热负荷中的小部分。这是因为它们通常仅有时被使用。因此,热泵3可以通常设计有相对低的热传递容量。另外,在热泵3被用于在储热系统1内移动热能和/或使存储罐2分层时,热泵3必须提供的功是相对小的。在图2显示的例子中,热泵3的电功率是大约701这转换成大约0. 5kff的热传递容量。如从这些数字可见,具有用于制冷装置的标准压缩机的规格的压缩机观可以用于此。在热泵3 的功率被超过的情形中,例如额外的加热器44、45可以弥补缺少的加热功率。应当提到,供给供暖暖气片21通过热泵3加热的高温水在能量方面上劣于供给地板采暖系统22较低温度的水。然而,有时供暖暖气片21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在整修房屋时,例如可能不可以在已有的建筑物的所有房间中安装地板采暖系统22。当然,在区域供暖网络的运送温度如此高以致于不需要操作热泵来加热区域供暖的水沈时,还可以有利地采用所述加热系统19。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关闭热泵3,使得通过运送管线沈来自区域供暖的水在某种意义上与储热罐2和/或供暖暖气片21直接热连接。此处描述的加热系统19可以用作退路,例如在区域供暖系统由于诸如油或气的昂贵燃料而在低温下操作时。因而,可以仅使用热泵3来使存储罐2分层。加热系统19还可以装配有几个额外的加热器。在图2显示的例子中,显示出电热器44和太阳能收集器45。在所有的其它系统不能在存储罐2中提供足够高的温度时,仅使用电热器44。所示的太阳能收集器45是传统类型的,其中含水流体由泵48驱动穿过流体回路46,在流体回路46中,水在太阳能收集器45中被加热且循环至存储罐2中的热交换区域47,在热交换区域47它加热存储罐2内部的水。热交换区域47可以被制成存储罐2内的铜管。太阳能收集器45提供了对存储罐2中的水的非常廉价的加热。太阳能收集器45 的问题是它们不能总提供高于所需要的50’C的温度。优点是来自太阳能收集器45的加热是非常廉价的。太阳能收集器可以处于太阳能收集器45可以加热存储罐2中的水至低于可利用的温度的温度的位置上。当这发生时,泵49被开启,水被从存储罐2通过供给管线抽取,该供给管线被分成高温部分5和低温部分4的供给管线6、7。热泵3现在被在其通过利用来自存储罐2的水的热量加热来自存储罐2的水的模式下使用。来自高温部分5的热水之后返回至存储罐2的顶部。来自低温部分4的冷水通过切换三通阀50返回至存储罐 2的底部。在这一操作模式中,可以利用太阳能收集器45提供的非常廉价的加热的较大的优点。另外,即使仅加热管2的顶部15,将热量从罐2的底部11移至顶部15所需要的能量也远低于简单地加热罐2。1.储热系统2.存储罐3.热泵4.低温部分5.高温部分6.高温部分供给管线7.低温部分供给管线8.低温部分返回管线9.高温部分返回管线10.存储罐出口11.低温部分入口12.高温部分入口13.高温部分出口14.低温部分出口15.存储罐顶部开口16.存储罐底部开口17.热自来水18.热交换器19.加热系统20.建筑物21.暖气片22.地板采暖系统23.热水供给系统24.新鲜水部分25.冷自来水26.运送管线27.混合回路28.运送管线29.阀
30.阀31.阀32.温度传感器33.泵34.返回管线35.互连管线36.返回管线37.蒸发器部分38.冷凝器部分39.节流阀40.压缩机41.制冷回路42.阀43.阀44.电热器45.太阳能收集器46.流体回路47.热交换区域48.泵49.泵50.三通阀
权利要求
1.一种热能存储系统(1),包括至少一个热库( 和至少一个热能传递装置,所述热能传递装置至少有时能够将热能从所述热库O)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传递至所述热库O) 的至少一个第二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传递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被设计为主动式热能传递装置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能存储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库( 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定位成彼此分开,优选地彼此相对。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能存储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存储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额外的热能源(沈,44,45),所述额外的热能源能够至少有时给所述热库 (2)增加热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能存储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额外的热能源中的至少一个从由太阳能收集器(45)、太阳能集热器(45)、分布式加热网络或供暖网络( )、燃料加热器、空气热泵、地下水热泵、地热热泵、燃料电池和电热器G4)构成的组中获取。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能存储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式热能传递装置(3)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从由珀耳帖元件和热泵(3)构成的组获取的单元。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能存储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库(2)包括流体,优选含水流体。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能存储系统(1),优选地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能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式热能传递装置C3)包括第一部分(4)和第二部分 (5),其中所述主动式热能传递装置( 能够将热能从所述第一部分(4)传递至所述第二部分(5),其中所述第一部分(4)至少有时能够通过第一供给管线(7)从所述热库( 抽取流体,和/或所述第二部分( 至少有时能够通过第二供给管线(6)从所述热库( 抽取流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能存储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4)和/或所述第二部分( 另外至少有时能够供给流体至流体热库O),所述流体热库( 具有与所述热库O)中的平均温度水平不同的温度水平,优选地具有比所述热库O)中的平均温度水平更高和/或更低的温度水平。
9.一种用于提供热能供应至建筑物00)的加热系统(19),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 (19)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储热系统(1)。
10.一种用于改变热库( 的热能分布的方法,其中热能被从所述热库( 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1 传递至所述热库O)的至少一个第二部分(14),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的传递至少部分地和/或有时由主动式热能传递装置C3)来执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地和/或至少有时热能传递在所述热库O)的至少一个第三部分(10)和所述热库O)的第一部分(1 中的至少一个和 /或所述热库O)的所述第二部分(16)中的至少一个之间由流体流来执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有时,基本上没有热能被添加至所述热库( 和/或从所述热库( 移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热能存储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热库和至少一个热能传递装置,所述热能传递装置至少有时能够将热能从所述热库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传递至所述热库的至少一个第二部分。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改变热库的能量分布的方法,其中热能被从所述热库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传递至所述热库的至少一个第二部分。
文档编号F28D20/00GK102483311SQ201080037733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5日
发明者哈尔多·克里斯特詹森 申请人:丹佛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