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风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206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风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应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风帽。
背景技术
风帽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布风设备,安装在布风板上面,目前常用的风帽,参见图I、图2所示,包括帽身1,在帽身I的上端设置有帽头2,帽头2上设置有出风孔21。参见图3所示,使用时,帽身I安装在布风板3的上面,帽头2上的出风孔21裸露于炉膛内,出风孔21以下的帽头部分及帽身I则被浇注于耐火混凝土层4内,上述结构的风帽存在的缺点是 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受到长时间的高温影响、以及炉渣底料的冲刷,相邻风帽之间的混凝土浇注料容易脱落,从而导致混凝土层4表面高低不平,影响流化效果;同时脱落的浇注料大大增加了清渣、清焦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时浇注料不易脱落、并能确保流化效果的组合式风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组合式风帽,包括帽身,在帽身的上端设置有帽头,帽头上设置有出风孔,在所述帽头上设置有凸台,凸台位于出风孔的下方。进一步地,前述的组合式风帽,其中所述凸台的横截面边框为正方形形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相邻的组合式风帽上的凸台能相互拼合在一起,相当于为浇注的混凝土层形成了一层保护层,从而可以保证混凝土浇注料不会受到炉渣底料的冲刷,因而也就不会脱落,从而能确保流化效果,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清渣、清焦的
工作量。

图I是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组合式风帽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使用状态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式风帽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式风帽,包括帽身1,在帽身I的上端设置有帽头2,帽头2上设置有出风孔21,在所述帽头2上设置有凸台5,凸台5位于出风孔21的下方,所述凸台5的横截面边框为正方形形状。参见图5所示,使用时,帽身I安装在布风板3的上面,帽头2上的出风孔21裸露于炉膛内,凸台5以下的帽头部分及帽身I则被浇注于耐火混凝土层4内,相邻的组合式风帽上的凸台5相互拼合在一起,控制相邻凸台5之间的间距不大于三毫米,这样相当于为混凝土层4形成了一层保护层,从而可以保证混凝土浇注料不会受到炉渣底料的冲 刷,因而也就不会脱落,从而能确保流化效果,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清渣、清焦的工作量。
权利要求1.组合式风帽,包括帽身,在帽身的上端设置有帽头,帽头上设置有出风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帽头上设置有凸台,凸台位于出风孔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合式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横截面边框为正方形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组合式风帽,包括帽身,在帽身的上端设置有帽头,帽头上设置有出风孔,在所述帽头上设置有凸台,凸台位于出风孔的下方。使用时,相邻的组合式风帽上的凸台能相互拼合在一起,相当于为混凝土浇注层形成了一层保护层,从而可以保证混凝土浇注料不会受到炉渣底料的冲刷,因而也就不会脱落,从而能确保流化效果,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清渣、清焦的工作量。
文档编号F23C10/20GK202382232SQ20112053083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9日
发明者何相助, 张建平 申请人:张家港市江南诚誉锅炉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