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2847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变传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热翅(heat-wing)。
背景技术
相变传热装置相比高导热系数的固态金属,具有更高的等效导热系数和更佳的散热性能,其依靠自身内部的液体工作介质相变实现导热,具有高导热性、优良等温性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在工业上。目前,热管和均热板是相变传热装置中较为常用的散热装置。参见图1,典型的热管由管壳11、毛细结构12及密封在管内的相变工作介质13组成。热管的制作通常先将管内抽成真空后充以适当相变工作介质13,使紧贴管壳11内壁的毛细结构12中充满相变介质13后加以密封。热管的一端为蒸发区14,另一端为冷凝区15。当热管蒸发区14受热时,毛细结构12中液体工作介质13蒸发气化成气态工作介质16,气体在压差作用下通过孔道17流向冷凝区15,凝结成液态工作介质13并放出热量,液态工作介质13靠毛细作用沿毛细结构流回蒸发区14。如此循环,热量18不断从蒸发区14传至冷凝区15,实现散热效果。但是,热管由于其直径相对较小,其蒸汽传输是线性传递方式,近似一维,而且蒸汽的传输孔道较小,液工作介质回流宽度较短,使热管过早的达到传热极限。作为热管的改进,均热板包括底板、上盖、毛细结构和工作介质,均热板的底板中间区域部分作为蒸发区,上盖部分作为冷凝区,其与热管的原理是相同的,只是热的传递方式不同。在热管内部,蒸汽传输是平面传递方式,近似二维,与热管相比,均热板的蒸汽传输通道较大,液态工作介质回流宽度较宽,因此均热板的等温性能好于热管。但是,由于均热板蒸发区中心到蒸发区边缘的距离较长,导致均热板的蒸发区中心会较早蒸干,使得均热板的传热极限值较低。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蒸汽传输通道大、工作介质回流宽度宽、等温性能好、传热极限较高的新型相变传热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传输通道大、工作介质回流宽度较宽、蒸发区中心区域到达蒸发区边缘的距离较短、传热极限较高的相变传热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翅,包括:两片侧面板和连接侧面板的边框,以构成一个中空的薄板状壳体;紧贴壳体内壁的毛细结构层;和密封在壳体内的相变工作介质;其中,所述侧面板的边缘的局部或边框的局部作为蒸发区,所述侧面板或壳体其余部分作为冷凝区。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壳体的材质为铜、铝、不锈钢金属或合金或其他高导热材料。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毛细结构层可以是粉末烧结、丝网、沟槽、纤维,可以涂覆或生长纳米碳壁、纳米碳管、纳米碳球,或涂覆、生长其他纳米级、微米级有机或无机分子薄层,或前述结构和物质的混合,可以单层或多层复合,以及其他可以产生毛细作用的结构。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相变工作介质可以包括水或其他液体、低熔点金属、纳米碳球、其他纳米颗粒及前述物质的混合物,或其他在使用温度范围内产生气液相变的物质。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两片侧面板互相平行或大致平行。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侧面板可以为矩形或其他任意形状。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热翅靠近蒸发区的截面宽度大于其上部宽度,也可以小于或等于其上部宽度。在另一优选例中,热翅内部制造合适的真空度,根据壳体的机械强度和所需要抵抗的正、负压力,所述两片侧面板之间可设置支撑或连接结构。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支撑或连接结构的形状可为点状、线状或片状。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热翅还可设有鳍片。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热翅和/或鳍片上可以涂覆黑体辐射材料。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热翅还可设有抽真空和充液的管子。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热翅阵列设置在热源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热翅是一个密封的薄板状中空壳体,该热翅的长、宽远大于其厚度,故热翅的蒸汽传输通道较大,可具有良好的等温性能。两片侧面板的间距极小,将薄板状壳体相对面积很小的边缘的局部或边框的局部作为蒸发区,与热源表面接触,故蒸发区中心到蒸发区边缘的距离极短,避免了蒸发区中心区域较早蒸干的现象。将壳体面积较大的两个侧面板作为冷凝区,故冷凝区的面积极大,有利于热量的发散和冷凝,工作介质的回流宽度较宽,加大了液态工作介质的流量。该热翅较大地提高了传热极限,以至能够获得更高的热流密度。


图1是现有技术中热管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热翅的立体图;图3是图2沿A-A剖切的剖面图;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热翅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热翅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热翅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热翅的剖面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热翅的剖面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热翅阵列的立体图;图10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热翅阵列的剖面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从下述实施方式所体现的精神来理解本发明,各技术术语可以基于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来作最宽泛的理解。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构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图2、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发明的热翅包括构成中空的板状壳体2的两片侧面板21和连接两片侧面板21的边框22、23,紧贴壳体2内壁的毛细结构层12、密封在壳体2内的相变工作介质13 ;其中,所述边框22、23,例如底部边框23的局部区域与热源3接触形成蒸发区,将壳体2的其余部分作为冷凝区,此外,也可仅将侧面板21作为冷凝区。该热翅的长、宽远大于其厚度,故热翅的蒸汽传输通道较大,可具有良好的等温性能。两片侧面板21的间距极小,将薄板状壳体2相对面积很小的边缘的局部或边框23的局部作为蒸发区,与热源表面接触,故蒸发区中心到蒸发区边缘的距离极短,避免了蒸发区中心区域较早蒸干的现象。将壳体2面积较大的两个侧面板21作为冷凝区,故冷凝区的面积极大,有利于热量的发散和冷凝,工作介质的回流宽度较宽,加大了液态工作介质的流量。该热翅较大地提高了传热极限,以至能够获得更高的热流密度。壳体2的材质可以选择铜、铝、不锈钢金属或合金或其他高导热材料以实现更佳的导热效果。毛细结构层12可以是粉末烧结、丝网、沟槽、纤维,可以涂覆或生长纳米碳壁、纳米碳管、纳米碳球,或涂覆、生长其他纳米级、微米级有机或无机分子薄层,或前述结构和物质的混合,可以单层或多层复合,以及其他可以产生毛细作用的结构。热翅内部有相变工作介质13,工作介质13可以包括水或其他液体、低熔点金属、纳米碳球、其他纳米颗粒及前述物质的混合物,或其他在使用温度范围内产生气液相变的物质。热翅的内部可制造合适的真空度,可根据壳体2的机械强度和所需要承受的正、负压力设置侧面板21之间的支撑或连接结构(未图示)。支撑或连接结构的形状可以为点状、线状、片状或其他任何形状。此外,在本发明的某些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具有该支撑或连接结构,只需满足壳体2的受力要求即可。本实施例中,两片侧面板21的互相平行,紧贴热源3的底部的截面宽度大于热翅上部的宽度。此外,在本发明的某些其他实施方式中,两片侧面板21可以完全互相平行,又或者,热翅的底部宽度可以不同于上部的宽度。热翅还可例如在侧面板21上设置鳍片(未图示)、抽真空和充液的管子(未图示)等辅助装置。鳍片主要用于辅助散发热翅内部的热量。此外,可在热翅和/或鳍片上涂覆黑体辐射材料。黑体辐射材料有助于挥发热翅和鳍片内部的热量,起到更好的传热效果。抽真空管用于制造热翅内部的真空条件,以满足热翅的工作介质所需的工作条件。此外,在本发明的某些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具备该鳍片、抽真空和充液的管子。图4至图8分别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至第六实施例,参见图4至图6,显示了热翅的底部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断面形状,如图4热翅的侧面板21靠近蒸发区底部为外凸的圆弧形,图5为内凹的圆弧形,图6大致为矩形,其宽度可以略大于热翅上部,此外,可以理解,热翅的底部宽度也可以小于或等于热翅上部的宽度。参见图4至图8,显示了热翅的上边框22可以有不同工艺的封闭。如图4的封闭为圆弧形,图5为直线型,图6为山字形,图8为大致L型。参见图4至图8和图10,还显示了热翅可以制成多种形状,如图7表示了热翅可以做成两个侧面板21近似平行的楔形。图5、图6表示了热翅可以制作成弯曲的形状。图8显示了热翅以其侧面板21的边缘的局部作为蒸发区的例子。图10表示了在高度有限制时,热翅可以向两侧伸展。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如图所示,该实施例将上述图2的热翅多个阵列平行排布设置在热源上,并完全覆盖热源表面,该种阵列排布的方式将相变传热从二维扩展到三维空间,能够获得更高的热流密度。图10、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如图所示,该实施例将上述图6的J型热翅多个阵列排布设置在热源上,并完全覆盖在热源表面,与第七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各热翅靠近热源,向两边伸展,比较适用于高度有限制的场合。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热翅,包括: 两片侧面板和连接侧面板的边框,以构成一个中空的薄板状壳体; 紧贴壳体内壁的毛细结构层;和 密封在壳体内的相变工作介质; 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板的边缘的局部或边框的局部作为蒸发区,所述侧面板或壳体的其余部分作为冷凝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翅,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片侧面板互相平行或大致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翅,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片侧面板之间设有支撑或连接结构 。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翅,该热翅包括两片侧面板和连接侧面板的边框,以构成一个中空的薄板状壳体;紧贴壳体内壁的毛细结构层;和密封在壳体内的相变工作介质;其中,所述侧面板的边缘的局部或边框的局部作为蒸发区,所述侧面板或壳体的其余部分作为冷凝区。本发明的热翅增加了蒸汽传输通道面积、液态工作介质的回流宽度和冷凝区直接散热面积,缩短了蒸发区中心到蒸发区边缘的距离,较大提高了传热极限,以至能够获得更高的热流密度。
文档编号F28D15/04GK103217036SQ20121001628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8日
发明者张跃 申请人:张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