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蛇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3673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沉浸式蛇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沉浸式蛇管换热器,属于换热器领域。
背景技术
沉浸式蛇管换热器以蛇形管作为传热元件的换热器,是间壁式换热器种类之一。这是一种古老的换热设备。它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清洗和维修方便,价格低廉,又特别适用于高压流体的冷却、冷凝,所以现代仍得到广泛应用。但蛇管式换热器的体积大、笨重;单位传热面积金属耗量多,传热效能低。传统的换热管,液体在管内流动,与管壁接触的液体,会在较长的时间和距尚内都与管壁接触,当管内液体与管外液体的热量差距越来越近时,交换速度就会降低,而管内中心线上的液体在很长一段时间和距离内,不能与管壁接触,热 量交换只能依靠液体交换,交换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沉浸式蛇管换热器传热效能低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传热能效高的沉浸式蛇管换热器。沉浸式蛇管换热器,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内壁上设置有向着相同方向倾斜的挡液圈,换热管呈环形盘绕。所述挡液圈为圈状设置在换热管的内壁上。所述挡液圈为螺旋状设置在换热管的内壁上。所述挡液圈的高度为换热管内径的1/5。本发明的挡液圈能改变液体在换热管中流动时的部分流动状态,使管内外的液体换热充分,提闻传热能效。


图I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换热管的纵向剖面图,
图3是液体在本发明的换热管内的流向示意图,
附图标明列表1 一换热管,2—接管,3—挡液圈。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图I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到,本沉浸式蛇管换热器,包括换热管1,换热管I呈环形盘绕,换热管I首末端设置有换热管接管2。图2是本发明换热管的纵向剖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到,换热管I内壁上设置有向着相同方向倾斜的挡液圈3,挡液圈3为圈状设置在换热管I的内壁上,挡液圈3的高度为换热管I内径的1/5。挡液圈3布置在换热管I内壁上,不限于本图,挡液圈3也可以为螺旋状设置在换热管I的内壁上。挡液圈3的厚度比壁厚略厚,换热管I内外的热量也可以通过挡液圈3传递,挡液圈3的材质与换热管I相同,均为传热效率很高的金属材质,换热管I和挡液圈3的传热效率都比水大,传统的换热管I的管内外液体的热量仅通过管壁传输,本换热管的管内外的热量通过管壁传输,同时挡液圈3也能传输热量,让热量交换的区域更广,在管中部也有加快热量交换的传热介质,提高了管中部的液体换热效率,让管内的热量或冷凉更快更均匀地与管外介质交换。图3是液体在本发明的换热管I内的流向示意图,总体的管内液体流动方向与挡液圈3的倾斜方向相同,液体在流经挡液圈3位置时的流向变化是非常复杂的,在接触挡液圈3的不同位置上和与挡液圈3顶部不同距离上的液体的流向变化均不相同,但是在同一个换热管I截面上,主要的液体流向有两股,从图中可以看到,同截面上的两股主要的液体流向在图中标示为水流a和水流b,当水流a在中心区并向前流动时,水流b在换热管内边区向前流动,水流a向前流到挡液圈3顶部时,会被去吸进去,改变了水流a的流动方向,水流a流进挡液圈3与换热管I内壁形成的真空区域,当水流a流进这个真空区域之后,真空 消失,水流a在整体水流的带动下,和后部水流的推动下,在边区向前流动,向前流动就会触到挡液圈3时,流向被改变,水流a顺着挡液圈向上流动,并在向上流的惯性作用下,在流动到挡液圈3顶部时,顺势流到换热管I的中心区,水流a在中心区向前流动,流到下一个挡液圈3顶部时,会被挡液圈3与换热管I内壁形成的真空区域吸进去,从而往返地这样循环着流下去。在与水流a相同的截面上,当水流a在中心区时,水流b在边区,水流a和水流b均向前流动,当水流a流到挡液圈3顶部时,水流b从挡液圈3的下部流到挡液圈3的顶部,水流a流向挡液圈3与换热管I内壁形成的真空区域,水流b顺势流到中心区,水流a在边区向前流动,水流b在中心区向前流动,然后就这样循环地向前流。挡液圈3通过循环地改变换热管内液体的流动方向,增加了换热管I内液体均匀换热,同时也延长了液体在换热管I内的流动时间,提高换热效率。
权利要求
1.沉浸式蛇管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其特征是所述换热管内壁上设置有向着相同方向倾斜的挡液圈,换热管呈环形盘绕。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沉浸式蛇管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挡液圈为圈状设置在换热管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浸式蛇管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挡液圈为螺旋状设置在换热管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沉浸式蛇管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挡液圈的高度为换热管内径的1/5。
全文摘要
沉浸式蛇管换热器,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内壁上设置有向着相同方向倾斜的挡液圈,换热管呈环形盘绕,挡液圈为圈状设置在换热管的内壁上,挡液圈为螺旋状设置在换热管的内壁上,挡液圈的高度为换热管内径的1/5。本发明可以不停地变换换热管中的液体流动方向,让液体能够均匀地与换热管壁接触,同时延长液体在换热管中的停留时间,提高换热效率。
文档编号F28D1/047GK102706180SQ20121016549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5日
发明者凌云, 刘达文, 李修强, 胡家富, 陈赵芳, 韦志忠 申请人:南京白云化工环境监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