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管敞口连通吸热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5049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水管敞口连通吸热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庭供热使用的换热器,具体涉及一种冷水管敞口连通吸热换热器,是一种既能用于取暖散热,又能换取洗浴热水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供暖方式从原墙壁挂片式改变为地暖式供暖,即地板下铺设直径20mm的管、管间距为200mm的暖气管网,地板大面积散热,供暖水温度从原70度以上降为只需45度供暖,室内温度可达到20度以上的温度。现有换热器技术已不再适应当前供暖低水温度的要求,不仅设计不合理而且存在明显的不足现有换热器中的冷水吸热管,在供热管空腔内单管道封闭式往复盘绕吸热又放热,产生温度交叉现象,使得平均温差下降,换热效率低、传热面积小,效果差;交换输出管子内的热水I 3分钟后逐渐变凉,不能连续交换输出热水以供洗澡使用,热流体的热量不能被完全吸收、热交换留存死角;且冷水管内沉积的污 垢无法灌入酸液清洗,使用成本高。现有暖气转换热水器产品中,外壳管为不锈钢管在管端头留15_冲孔,管子与管子之间通过连通管插入外壳管冲孔口内,对接焊接管口连通必须在外壳管口内插入氩弧焊枪焊接管口连通。外壳管连通管在外部完全能焊接,但影响外观质量,造成产品不美观,难以销售。不锈钢内管插入外壳管内端头留头8_冲孔,有内管连通管连通内管管口焊接,内管连通管穿过外壳管的连通管插入内管的冲孔口内对接焊接,实施内管连通管管口对接焊接,必须在内管管口内插入氩弧焊枪实现运焊枪、送丝、引弧、焊接、收弧等技巧,在内管管口内操作完成,焊枪受管口空腔的限制、视角受焊枪的角度和管口截面的限制,在障碍下操作焊接难度非常之大。这是因为内管管口径相对较小,内管连通管受外壳连通管的上下左右空间的限制,内管连通管管径一般情况下小于内管管径的I. 40mm倍左右,实现在管壁上冲孔对口焊接,在内管管口内插入氩弧焊枪焊接连通管管口,管口后面管壁的焊接是凭经验感觉焊接。一个产品内外两个连通管的对接焊接方式都必须在内外管口内焊接完成,质量无保证,漏水率较高,特别是内管连通管穿过外壳连通管在内管管口内实现对接焊接连通,焊接难度很大,造成生产效率低,用工成本高,质量差,寿命短;内管口焊接连通Im长的焊缝需20多元的工资费用,制造成本高。现有换热器中有的采用多种金属材料结合焊接,不但制造工艺复杂,制造难度大,用工量和材料成本高,而且易产生电化学腐蚀,寿命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换热器传热面积小、换热效率低、冷水管单通道封闭式往复盘绕吸热效果差、冷水管内易结垢堵塞不能灌入酸液清洗、寿命短、制造难度大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一金属材料制作的冷水管两端管口敞口连通吸热换热器,该换热器结构紧凑、制造工艺简单,每个供热管的两端封头内分别设置有储水联通分流室,供热管内腔与储水联通分流室通过焊接隔板隔离;供热管内穿有至少一支冷水管,冷水管的两端管口敞口焊接在隔板上并与储水联通分流室相通;冷水管两端管口敞口与储水联通分流室连通,方便灌入酸液清洗冷水管内沉积的污垢;冷水管储水吸热,能够充分利用有效的热源,多间壁快速吸收热量,热量阶梯传递,增加了吸热面积;冷水在储水联通分流室内储水吸热,内储水增加了冷流体的流程长度延长了热交换的时间,减少了热损失,提高了换热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冷水管敞口连通吸热换热器,包括至少两支供热管、暖气进口和暖气出口、冷水进口和冷水出口,供热管两端分别焊接有封头,每个供热管的两端封头内分别设置有储水联通分流室,供热管内腔与储水联通分流室通过焊接隔板隔离;供热管内穿有至少一支冷水管,冷水管的两端管口敞口焊接在隔板上并与储水联通分流室相通;相邻两个供热管的内腔通过供热连通直管焊接连通,并有冷水连通管同步穿过供热连通直管焊接连通相邻供热管相同端的储水联通分流室,冷水连通管由供热连通直管中穿过,其两端管口敞口焊接在隔板处与储水联通分流室连通,供热管外端部封头与供热管管口内焊接隔板组成冷流体联 通内腔储水联通分流室敞口连通结构;相邻两个供热管之间一端通过供热连通直管连通,另一端通过支撑件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冷水管的两端管口敞口焊接在隔板上,并与储水联通分流室相通,即冷水管两端管口敞口与储水联通分流室连通,使得冷水在储水联通分流室储水吸热,内储水增加了冷流体的流程长度延长了热交换的时间,提高了换热效率;冷水管两端管口敞口与储水联通分流室连通,方便灌入酸液清洗冷水管内沉积的污垢。供热管内穿有至少一支冷水管,冷水管储水吸热,能够充分利用有效的热源,多间壁快速吸收热量,热量阶梯传递,增加了吸热面积。所述相邻两个供热管的内腔通过供热连通直管焊接连通,并有冷水连通管同步穿过供热连通直管焊接连通相邻供热管相同端的储水联通分流室,冷水连通管由供热连通直管中穿过,其两端管口敞口焊接在隔板处与储水联通分流室连通,供热管外端部封头与供热管管口内焊接隔板组成冷流体联通内腔储水联通分流室敞口连通结构,这样使得冷水管之间形成冷水储水流动通道;冷水连通管由供热连通直管中穿过,能够充分利用有效的热源,多间壁快速吸收热量,热量阶梯传递,增加了吸热面积。所述相邻两个供热管之间一端通过供热连通直管连通,另一端通过支撑件连接,这样能够缩小供热管之间的管间距离,产品体积小,节约材料,同时冷水连通管由供热连通直管中穿过,能够充分利用有效的热源,增加吸热面积,减少热损失。另外,本发明所述供热管内穿有至少一支冷水管,冷水管的两端管口敞口焊接在隔板上,并与储水联通分流室相通,使得冷水管两端管口敞口联通,采用无任何障碍的管口敞口平面焊接连通技术,解决了内管连通焊接必须在内管管口内插入氩弧焊枪才能实施焊接操作的技术难题,同时降低了不锈钢氩弧焊的焊接二次结晶的焊接技术难度。所述相邻两个供热管之间一端通过供热连通直管连接,另一端通过支撑件连接,这样相邻供热管之间得以支撑从而形成暖气片状散热又能换取热水洗浴,能够缩小供热管之间的管间距离,产品体积小,节约材料,同时冷水连通管由供热连通直管中穿过,能够充分利用有效的热源,增加吸热面积,减少热损失。冷水连通管管口与隔板上的连接孔孔壁翻边同方向平面向上,焊接操作方便,即焊接质量稳定不漏水,节省用工量、节约开支降低制造成本。所述供热管管口内的隔板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为冷水管连接孔、冷水连通管连接孔或暖气进出口连接孔或冷水进出口连接孔,所述的隔板为圆形板、长方形板、椭圆形状板,隔板周边翻有边为凹形状或不翻边为平板形。所述隔板为凹形板或平板,将供热管内腔与储水联通分流室隔离开来,组成冷流体、热流体两种流体独立内腔平行逆向流动通道,逆流可传递较多的热量平均温差最大。可以根据需要在隔板上冲压多个连接孔,用来连接冷水管或冷水连通管或暖气进出口端口或冷水进出口端口 ;可以根据供热管形状设置隔板,隔板的口径和尺寸根据供热管管口径来确定,冷水管根据隔板口径尺寸灵活设置冷水管的管径、数量,使得冷水管两端管口敞口与储水联通分流室连通,冷水在储水联通分流室储水吸热,内储水增加了冷流体的流程长度延长了热交换的时间,提高了换热效率。所述暖气进口和暖气出口依次穿过储水联通分流室和隔板,与供热管内腔相通,所述暖气进口和暖气出口的端口设置于隔板上。
所述冷水进口和冷水出口依次穿过供热管内腔和隔板,与储水联通分流室相通,所述冷水进口和冷水出口的端口设置于隔板上。所述暖气进口和暖气出口、冷水进口和冷水出口的端口设置于隔板上,分别与供热管内腔、储水联通分流室相通。所述暖气进口和暖气出口还可以设置在供热管上,冷水进口和冷水出口还可以设置在封头上。暖气进口、暖气出口、冷水出口和冷水进口根据市场供热管网的设计标准或不同区域非标准用户进行灵活选择安装位置,形成逆流式换热结构,冷热两种流体平行流动方向相反,在流体的进、出口温度相同的条件下,逆流的平均温差最大,这样供热管与冷水管多间壁快速吸收热量,热量阶梯传递,减少热损失,提高换热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以此适应于管网串联式或并联式安装、立式或横向安装的要求,方便、合理的利用空间,节省材料,降低安装成本
所述供热连通直管为直管,直接将相邻的供热管顺次连接,这样缩小供热管之间的管间距离,产品体积小,节约材料,并增加热流体的湍流量,从而增强传热。所述封头为现有产品,为凸圆弧形状或平面凸边形状。所述的冷水管为直管、波纹管、螺旋形状管或椭圆管。根据供热温度的高低或供热管的形状、支数、长度、口径的尺寸及所需受热面积的大小来选择冷水管的形状、支数、长度及口径的尺寸,这样冷水管储水吸热,多间壁小空腔快速吸收热量,温度热量阶梯传递,增加了吸热面积。所述的供热管为圆管、矩形管或椭圆管。供热管管壁较薄,为提高供热管的抗压强度,在供热管管壁上压制有多个长条凸形槽或凹形槽,凸形槽或凹形槽槽壁形成受力筋以增强抗压能力,并改变流体的流动状态提高湍流量增强传热。椭圆管在相同截面积下当量直径小于圆管,故换热系数大。由于表面形状的变化,流体在流动中将会不断改变方向和速度促使湍流程度加强,边界层厚度减薄故能加强传热,在单位体积内增加传热表面积和储水量。本发明按换热器的规格大小和受热面积,在供热管内可以灵活设置冷水管的数量,在每支供热管管内设置一支、两支大口径或多支小口径冷水管,供热管和冷水管多间壁快速吸收热量,热量阶梯传递,提高换热效率;冷水管两端管口为敞口式,冷流体储水通道中无弯管,不易沉积污垢造成堵塞,使得冷流体在储水联通分流室内储水吸热,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热流体温度偏低、循环流速慢的缺陷,内储水增加了冷流体的流程长度延长了热交换的时间,提高了换热效率。冷水管管口外径为25 38mm或18 22mm,适用于大中规格产品(80cm以上)、水质含碱量大及水质硬度较高的地区;在供热管内设置有二支以上冷水管,冷水管管口外径为9. 5 16mm,适用于小规格产品(80cm以下),供热管和冷水管多间壁小空腔储水快速吸热,使得整个热量传递过程分为预热吸热阶段、吸热快速阶段、缓慢吸热阶段、保温等界点阶段四阶段,温度阶梯变化,热量阶梯传递,增大受热面积,延长热交换的时间,在热流体平行流动过程中尽可能的吸收热量,使热损失减少到最小,提高了换热效率,使换热效果提高到冷流体出水口水温度和暖气进口温度同温度的最桂效果,满足用户洗浴用热水。若供热管内设置多支小口径冷水管时,在不同交换阶段沉积污垢出现堵塞,则可以通过冷水进口灌入酸液清洗冷流体储水通道内沉积的污垢,经冷水出口排出。所述的供热管、冷水管、封头、供热连通直管、冷水连通管、支撑件和隔板均为同一金属材料,优选为不锈钢钢管、板材。这样,避免了多种金属材料焊接工艺复杂的问题,易于焊接制造,易于冲孔翻边同方向嵌入,易于捏边自熔合焊接,减少气孔夹层,增强焊缝强度,·抵抗变形或破坏的能力强。因为不同材质的金属材料电极电位不同,会出现热电偶电池产生的腐蚀,影响产品质量,使得产品的寿命缩短,使用成本增加;本发明采用同金属材质材料,密度和力学性能相同,能使各部件连接处同时适应热应力和温差压力变化,产生相同的内应力,拉脱力均衡,焊缝不易裂口漏水,可避免使用过程中产生电化学腐蚀漏水,易于酸洗、钝化、清洗焊道并保护焊道,使用时的交换热水纯清无污染,保证产品质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售后服务成本。本发明为了解决管子穿管子、管子套管子、管子与管子之间的内管连通焊接必须在内管管口内插入氩弧焊枪才能实施焊接操作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无需连通管,采用直接对口焊接的敞口联通技术,使得内管管口与外壳管管口同方向管口向上与隔板孔壁捏边自熔合平面环缝焊接操作的技术结构,解决了内管连通管在内管管口内进行焊接操作时受空间、视觉障碍的限制问题。本发明所述的每个供热管的两端封头内分别设置有储水联通分流室,供热管内腔与储水联通分流室通过焊接隔板隔离;供热管内穿有至少一支冷水管,冷水管的两端管口敞口焊接在隔板上并与储水联通分流室相通,使得冷水管两端管口敞口联通,采用无任何障碍的管口敞口平面焊接连通技术,解决了内管连通焊接必须在内管管口内插入氩弧焊枪才能实施焊接操作的技术难题,同时降低了不锈钢氩弧焊的焊接二次结晶的焊接技术难度。本发明采用与温度和压力条件相适应的捏边自熔合平面焊接工艺,产品不漏水,保证了焊接质量;降低了用工量及制造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具有与温度和压力条件相适应的捏边自熔合平面焊接工艺,不易遭到破坏的捏边自熔合焊接,焊缝形成焊道,单面焊接双面成形,漏水率大幅度下降甚至为零。薄壁不锈钢管板冲孔翻边捏边自熔合焊接,降低了现有技术中氩弧焊焊接的难度及节省焊料,提高焊接的速度,部分焊道连接处外部看不到焊缝,使得产品外观美观。平面焊接工艺焊缝强度在热膨胀力、温差压力、热应力、压应力的允许范围内双壁管板吻合捏边自熔合焊接,减少在焊接接头处的热应力可能造成的应力腐蚀和破裂,解决了晶间腐蚀焊接焊缝疲劳寿命的技术难题,实现在供热管管口平面焊接无障碍视觉无障碍。本发明供热管端头部件实现电脑自动化控制氩弧焊焊接,降低劳动强度及用工成本,节约了人力资源,节省焊料,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紧凑,制造工艺简单,在供热管内设置至少一支冷水管,冷水管两端管口为敞口式,采用无任何障碍的管口敞口平面焊接连通技术,并且方便灌入酸液清洗冷水管内沉积的污垢;冷水管储水吸热,能够充分利用有效的热源,多间壁快速吸收热量,热量阶梯传递,增加了吸热面积,延长了热交换的时间,减少了热损失,提高了换热效率;合理利用空间纵向或横向灵活安装,能够满足用户需求,节省了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采用同一金属材料,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延长了使用寿命,重量轻,运输方便,并节约物流运输成本。


图I是本发明实施例I的主视 图2是图I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B-B剖视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主视 图5是图4的俯视 图6是图5的A-A剖视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主视 图8是图7的俯视 图9是图8的C-C剖视 图10是图3中4的结构示意 图11是图6中4的结构示意 图中I是暖气出口,2是冷水进口,3是支撑件,4是隔板,5是冷水出口,6是暖气进口,7是封头,8是冷水连通管,9是供热连通直管,10是储水联通分流室,11是冷水管,12是供热管,13是冷水管连接孔,14是冷水连通管连接孔,15是暖气进出口连接孔,16是冷水进出口连接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一种冷水管敞口连通吸热换热器,包括六支供热管12、暖气进口 6和暖气出口 I、冷水进口 2和冷水出口 5,如图3所示,供热管12两端分别焊接有封头7,暖气进口 6和暖气出口 I依次穿过储水联通分流室10和隔板(4)与供热管12内腔相通,冷水进口 2和冷水出口 5依次穿过供热管12内腔和隔板4与储水联通分流室10相通,每个供热管12的两端封头7内分别设置有储水联通分流室10,供热管12内腔与储水联通分流室10通过焊接隔板4隔离;供热管12内穿有两支冷水管11,冷水管11的两端管口敞口焊接在隔板4上并与储水联通分流室10相通;相邻两个供热管12的内腔通过供热连通直管9焊接连通,并有冷水连通管8同步穿过供热连通直管9焊接连通相邻供热管12相同端的储水联通分流室10,冷水连通管8由供热连通直管9中穿过,其两端管口敞口焊接在隔板4处与储水联通分流室10连通,供热管12外端部封头7与供热管12管口内焊接隔板4组成冷流体联通内腔储水联通分流室10敞口连通结构;相邻两个供热管12之间一端通过供热连通直管9连通,另一端通过支撑件3连接。所述供热管12管口内的隔板4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为冷水管连接孔13、冷水连通管连接孔14、暖气进出口连接孔15、冷水进出口连接孔16,所述的隔板4为圆形板,也可以为长方形板、椭圆形状板,隔板4周边翻有边为凹形状,也可以不翻边为平板形。所述隔板4,将供热管12内腔与储水联通分流室10隔离开来,使得冷水管11两端管口敞口与储水联通分流室10连通,冷水在储水联通分流室10内储水吸热,内储水增加了冷流体的流程长度延长了热交换的时间,提高了换热效率。所述暖气进口 6和暖气出口 I、冷水进口 2和冷水出口 5的端口设置于隔板4上,分别与供热管12内腔、储水联通分流室10相通。 所述的供热管12、冷水管11、封头7、供热连通直管9、冷水连通管8、支撑件3、隔板4均为同一金属材料,优选为不锈钢钢管、板材。所述供热连通直管9为直管,直接将相邻的供热管12顺次连接,这样缩小供热管12之间的管间距离,产品体积小,节约材料,并增加热流体的湍流量,从而增强传热,同时冷水连通管8由供热连通直管9中穿过,能够充分利用有效的热源,增加吸热面积,减少热损失。所述的封头7为平面凸边形状,与隔板4形成储水联通分流室10,冷水在储水联通分流室10内储水吸热,内储水增加了冷流体的流程长度延长了热交换的时间,提高了换热效率。所述冷水管11为直管,也可以为波纹管、螺旋形状管或椭圆管。所述供热管12为圆管,也可以为矩形管或椭圆管。实施例2
一种冷水管敞口连通吸热换热器,包括二支供热管12、暖气进口 6和暖气出口 I、冷水进口 2和冷水出口 5,如图6所示,供热管12两端分别焊接有封头7,冷水出口 5、冷水进口2设置在封头7上与储水联通分流室10相通,暖气进口 6、暖气出口 I设置在供热管12上与供热管12内腔连通,每个供热管12的两端封头7内分别设置有储水联通分流室10,供热管12内腔与储水联通分流室10通过焊接隔板4隔离;供热管12内穿有两支冷水管11,冷水管11的两端管口敞口焊接在隔板4上并与储水联通分流室10相通;相邻两个供热管12的内腔通过供热连通直管9焊接连通,并有冷水连通管8同步穿过供热连通直管9焊接连通相邻供热管12相同端的储水联通分流室10,冷水连通管8由供热连通直管9中穿过,其两端管口敞口焊接在隔板4处与储水联通分流室10连通,供热管12外端部封头7与供热管12管口内焊接隔板4组成冷流体联通内腔储水联通分流室10敞口连通结构;相邻两个供热管12之间一端通过供热连通直管9连通,另一端通过支撑件3连接。所述供热管12管口内的隔板4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为冷水管连接孔13、冷水连通管连接孔14,所述的隔板4为圆形板,也可以为长方形板、椭圆形状板,隔板4周边翻有边为凹形状,也可以不翻边为平板形。所述隔板4,将供热管12内腔与储水联通分流室10隔离开来,使得冷水管11两端管口敞口与储水联通分流室10连通,冷水在储水联通分流室10内储水吸热,内储水增加了冷流体的流程长度延长了热交换的时间,提高了换热效率。所述的供热管12、冷水管11、封头7、供热连通直管9、冷水连通管8、支撑件3、隔板4均为同一金属材料,优选为不锈钢钢管、板材。所述供热连通直管9为直管,直接将相邻的供热管12顺次连接,这样缩小供热管12之间的管间距离,产品体积小,节约材料,并增加热流体的湍流量,从而增强传热,同时冷水连通管8由供热连通直管9中穿过,能够充分利用有效的热源,增加吸热面积,减少热损失。所述的封头7为凸圆弧形状,与隔板4形成储水联通分流室10,冷水在储水联通分流室10内储水吸热,内储水增加了冷流体的流程长度延长了热交换的时间,提高了换热效率。所述冷水管11为直管,也可以为波纹管、螺旋形状管或椭圆管。所述供热管12为圆管,也可以为矩形管或椭圆管。实施例3
一种冷水管敞口连通吸热换热器,包括四支供热管12、暖气进口 6和暖气出口 I、冷水进口 2和冷水出口 5,如图9所示,供热管12两端分别焊接有封头7,冷水出口 5、冷水进口2设置在封头7上与储水联通分流室10相通,暖气进口 6和暖气出口 I依次穿过储水联通分流室10和隔板(4)与供热管12内腔相通,所述暖气进口(6)和暖气出口(I)的端口设置于隔板(4)上与供热管(12)内腔相通;
每个供热管12的两端封头7内分别设置有储水联通分流室10,供热管12内腔与储水联通分流室10通过焊接隔板4隔离;供热管12内穿有两支冷水管11,冷水管11的两端管口敞口焊接在隔板4上并与储水联通分流室10相通;相邻两个供热管12的内腔通过供热连通直管9焊接连通,并有冷水连通管8同步穿过供热连通直管9焊接连通相邻供热管12相同端的储水联通分流室10,冷水连通管8由供热连通直管9中穿过,其两端管口敞口焊接在隔板4处与储水联通分流室10连通,供热管12外端部封头7与供热管12管口内焊接隔板4组成冷流体联通内腔储水联通分流室10敞口连通结构;相邻两个供热管12之间一端通过供热连通直管9连通,另一端通过支撑件3连接。所述供热管12管口内的隔板4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为冷水管连接孔13、冷水连通管连接孔14、暖气进出口连接孔15,所述的隔板4为圆形板,也可以为长方形板、椭圆形状板,隔板4周边翻有边为凹形状,也可以不翻边为平板形。所述隔板4,将供热管12内腔与储水联通分流室10隔离开来,使得冷水管11两端管口敞口与储水联通分流室10连通,冷水在储水联通分流室10内储水吸热,内储水增加了冷流体的流程长度延长了热交换的时间,提闻了换热效率。所述的供热管12、冷水管11、封头7、供热连通直管9、冷水连通管8、支撑件3、隔·板4均为同一金属材料,优选为不锈钢钢管、板材。所述供热连通直管9为直管,直接将相邻的供热管12顺次连接,这样缩小供热管12之间的管间距离,产品体积小,节约材料,并增加热流体的湍流量,从而增强传热,同时冷水连通管8由供热连通直管9中穿过,能够充分利用有效的热源,增加吸热面积,减少热损失。所述的封头7为凸圆弧形状,与隔板4形成储水联通分流室10,冷水在储水联通分流室10内储水吸热,内储水增加了冷流体的流程长度延长了热交换的时间,提高了换热效率。
所述冷水管11为直管,也可以为波纹管、螺旋形状管或椭圆管。
所述供热管12为圆管,也可以为矩形管或椭圆管。
权利要求
1.一种冷水管敞口连通吸热换热器,包括至少两支供热管(12)、暖气进口(6)和暖气出口( I)、冷水进口( 2 )和冷水出口( 5 ),供热管(12 )两端分别焊接有封头(7 ),其特征在于每个供热管(12)的两端封头(7)内分别设置有储水联通分流室(10),供热管(12)内腔与储水联通分流室(10)通过焊接隔板(4)隔离;供热管(12)内穿有至少一支冷水管(11),冷水管(11)的两端管口敞口焊接在隔板(4)上并与储水联通分流室(10)相通;相邻两个供热管(12)的内腔通过供热连通直管(9)焊接连通,并有冷水连通管(8)同步穿过供热连通直管(9)焊接连通相邻供热管(12)相同端的储水联通分流室(10),冷水连通管(8)由供热连通直管(9)中穿过,其两端管口敞口焊接在隔板(4)处与储水联通分流室(10)连通,供热管(12)外端部封头(7)与供热管(12)管口内焊接隔板(4)组成冷流体联通内腔储水联通分流室(10)敞口连通结构;相邻两个供热管(12)之间一端通过供热连通直管(9)连通,另一端通过支撑件(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水管敞口连通吸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供热管(12)管口内的隔板(4)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为冷水管连接孔(13)、冷水连通管连接孔(14)和/或暖气进出口连接孔(15)、冷水进出口连接孔(16),所述的隔板(4)为圆形板、长方形板、椭圆形状板,隔板(4)周边翻有边为凹形状或不翻边为平板形。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水管敞口连通吸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暖气进口(6)和暖气出口(I)依次穿过储水联通分流室(10)和隔板(4)与供热管(12)内腔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水管敞口连通吸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冷水进口(2)和冷水出口(5)依次穿过供热管(12)内腔和隔板(4)与储水联通分流室(10)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冷水管敞口连通吸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暖气进口( 6 )和暖气出口( I)、冷水进口( 2 )和冷水出口( 5 )的端口设置于隔板(4 )上,分别与供热管(12)内腔、储水联通分流室(10)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水管敞口连通吸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热管(12)、冷水管(11)、封头(7)、供热连通直管直(9)、冷水连通管(8)、支撑件(3)、隔板(4)均为同一金属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水管敞口连通吸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热管(12)、冷水管(11)、封头(7)、供热连通直管(9)、冷水连通管(8)、支撑件(3)、隔板(4)均为不锈钢钢管、板材。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水管敞口连通吸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7)为凸圆弧形状或平面凸边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水管敞口连通吸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水管(11)为直管、波纹管、螺旋形状管或椭圆管。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水管敞口连通吸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热管(12)为圆管、矩形管或椭圆管。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水管敞口连通吸热换热器,是一种既能用于取暖散热,又能换取洗浴热水的换热器,该换热器结构紧凑、制造工艺简单,每个供热管的两端封头内分别设置有储水联通分流室,供热管内腔与储水联通分流室通过焊接隔板隔离;供热管内穿有至少一支冷水管,冷水管的两端管口设置在隔板上,并与储水联通分流室相通;冷水管两端管口敞口与储水联通分流室连通,方便灌入酸液清洗冷水管内沉积的污垢;冷水管储水吸热,能够充分利用有效的热源,多间壁快速吸收热量,热量阶梯传递,增加了吸热面积;冷水在储水联通分流室内储水吸热,内储水增加了冷流体的流程长度延长了热交换的时间,减少了热损失,提高了换热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F28F9/26GK102914187SQ20121045307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6日
发明者张冲, 张伟 申请人:张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