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7823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燃烧器。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燃烧器的内火环的顶部大多数是封闭结构,这样燃烧不充分,容易造成熄火,火力不集中。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我们对一种燃烧器进行了研制。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燃烧器,本 生式完全燃烧,燃烧火焰强劲有力,它具有高效节能、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燃烧器,包括炉体、托盘、外火环、连接片、内火环,托盘固定在炉体上,外火环置于托盘内腔,连接片连接炉体与内火环,外火环与内火环同心设置,所述的内火环设有网体。所述的内火环由环体、网体、卡扣组成,环体呈圆筒状,顶面的设有中心孔,环体的侧壁分布有数个燃气喷口,网体位于中心孔内面,卡扣用于固定网体。所述的网体由耐热、耐腐金属丝编织而成,网孔形状可以为方形或圆形或椭圆形。所述的环体由铜或铜合金制作而成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I、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它包括炉体、托盘、外火环、连接片、内火环,托盘固定在炉体上,外火环置于托盘内腔,连接片连接炉体与内火环,外火环与内火环同心设置,所述的内火环设有网体,从整体上看,结构简单,装配便利,更特别的是内火环设有网体,网体是透气结构,使燃气燃烧得到充足氧气,从而燃烧更充分。2、内火环的卡扣用于固定网体置于环体内腔,卡扣与网体配合,卡扣结构拆装便利,便于用户使用时更换网体或者清洁网体。


图I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火环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述。参看图I、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它包括炉体I、托盘2、外火环3、连接片4、内火环5,托盘2固定在炉体I上,外火环3置于托盘2内腔,连接片4连接炉体I与内火环5,外火环3与内火环5同心设置,所述的内火环5设有网体51。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内火环5由环体50、网体51、卡扣52组成,环体50呈圆筒状,顶面设有中心孔501,环体50的侧壁分布有数个燃气喷口 502,网体51位于中心孔501内面,卡扣52用于固定网体51。网体51由耐热、耐腐金属丝编织而成,网孔形状可以为方形或圆形或椭圆形。环体50由铜或铜合金制作而成一体结构。[0023]工作状态下,燃气通过炉体I进入外火环3和内火环5,在外火环3和内火环5表面燃烧;当燃气进入内火环5的内腔,由于内火环5设有网体51,网体51为耐热金属丝编织而成,布满网孔,因此透气性能好,使燃气燃烧得到充足氧气,从而燃烧更充分,环体50的侧壁分布有数个燃气喷口 502与外火环3的燃气喷口形成交错火网,以实现燃烧器的高效节能之功效。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各种变化或变换,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燃烧器,包括炉体(I)、托盘(2)、外火环(3)、连接片(4)、内火环(5),托盘(2)固定在炉体(I)上,外火环(3)置于托盘(2)内腔,连接片(4)连接炉体(I)与内火环(5),外火环(3)与内火环(5)同心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火环(5)设有网体(51)。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火环(5)由环体(50)、网体(51)、卡扣(52)组成,环体(50)呈圆筒状,顶面设有中心孔(501),环体(50)的侧壁分布有数个燃气喷口(502),网体(51)位于中心孔(501)内面,卡扣(52)用于固定网体(51)。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体(51)由耐热、耐腐的金属丝编织而成,网孔形状可以为方形或圆形或椭圆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烧器,包括炉体、托盘、外火环、连接片、内火环,托盘固定在炉体上,外火环置于托盘内腔,连接片连接炉体与内火环,外火环与内火环同心设置,所述的内火环设有网体。本实用新型它具有高效节能、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文档编号F23D14/46GK202692044SQ20122020573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9日
发明者罗先明 申请人:罗先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