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再利用方法

文档序号:4539342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再利用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经厌氧生物反应器分解后的渗滤液,或者已进入产甲烷阶段填埋场的渗滤液,泵入一级超滤系统,操作压力差为0.3~0.5Mpa,浓缩倍数为5~10倍,膜分离后得到一级浓缩液;2)将一级浓缩液泵入二级超滤系统,操作压力差为1.0~1.5Mpa,浓缩倍数为4~5倍,膜分离后得到二级浓缩液;3)让二级浓缩液流入浸没燃烧蒸发系统,燃烧室温度≥750℃,浸没深度0.3~0.6m,浓缩倍数为5~10倍,浓缩、净化后得到有机液体肥料。
【专利说明】 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再利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从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提取腐植酸并浓缩为有机液体肥料的资源化工艺。

【背景技术】
[0002]卫生填埋因经济低廉、技术可靠一直是生活垃圾处置的主要方式,在填埋场的日常运行管理中,渗滤液的处理达标至今还是一个难题,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主要二次污染源。构成渗滤液难处理的本质原因在于渗滤液中含有高浓度的难生物降解有机物一腐植酸和氨氮,前者实际更难解决,因为许多研究和工程实践均表明,只要合理选用反应器或优化工艺参数,即使氨氮浓度高至1500mg/L左右,仍可通过生物硝化达标。而难生物降解的腐植酸,通过生化和常规物化工艺均难于有效去除。目前,处理渗滤液可稳定达到一级排放标准的实用工艺只有膜工艺,主要为反渗透和纳滤,但其投资和运行费用均较高,且通常还有占原有体积10?25%的截留浓缩液需进一步处理。由于反渗透和纳滤一般对浓缩液中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盐份的截留率均很高,选择性又较差,尤其是反渗透,几乎不加选择地全部截留,因此,浓缩液的成分复杂,浓度高,目前其处理方法主要有回灌、焚烧、固化等,其中焚烧和固化成本高昂,而回灌成本较低,但会导致回灌后填埋场的渗滤液中盐类离子的累积,这将影响膜工艺的正常运行。综上所述,对渗滤液单纯从处理角度来考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点。


【发明内容】

[0003]腐植酸是影响渗滤液处理难达标的主要污染物,但它也是有机肥料的主要成分,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从渗滤液中分离腐植酸后再浓缩为有机液体肥料的资源化工艺,本工艺同时也使渗滤液的可处理性提高或可达标处理,并克服了反渗透和纳滤工艺中浓缩液处理的问题和缺点。
[000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再利用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1)将经厌氧生物反应器分解后的渗滤液,泵入一级超滤系统,操作压力差为0.3?
0.5Mpa,浓缩倍数为5?10倍,膜分离后得到一级浓缩液;
2)将一级浓缩液泵入二级超滤系统,操作压力差为1.0?1.5Mpa,浓缩倍数为4?5倍,膜分离后得到二级浓缩液;
3)让二级浓缩液流入浸没燃烧蒸发系统,燃烧室温度彡750°C,浸没深度0.3?0.6m,浓缩倍数为5?10倍,浓缩、净化后得到有机液体肥料。
[0005]本发明所述两级超滤系统所用膜的截留相对分子量均为500?5000。
[0006]本发明利用二级超滤系统处理一级浓缩液时,投加少量盐酸降低一级浓缩液中碳酸钙浓度,并始终保持PH值在7以上,以避免发生碳酸钙堵塞问题。
[0007]本发明利用二级超滤系统处理一级浓缩液时,调节一级浓缩液的pH值至酸性范围,使一级浓缩液中重金属元素处于游离态下而透过膜,再调节透过液的pH值至碱性范围而沉淀去除重金属,以保证最终的有机液体肥料中重金属元素浓度在要求范围内。
[0008]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对于渗滤液因含较高浓度腐植酸而造成处理出水中有机物指标难达标的最主要问题,从另一角度提出了资源化工艺,同时兼顾了渗滤液的达标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对本发明渗滤液资源化工艺作进一步描述。
[0010]经厌氧生物反应器分解后的渗滤液,或者已进入产甲烷阶段填埋场的渗滤液,含有的有机物中,大多数性质较稳定。这类渗滤液由泵提升进入砂滤罐,去除粒径大于I?10 μ m以上的污泥等颗粒物,保证后续超滤系统的良好运行。出水再用泵进入一级超滤系统,在压力(操作压力差为0.3?0.5Mpa)驱动下渗滤液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膜截留的一级浓缩液(浓缩倍数为5?10倍),富含以腐植酸为主的难生物降解有机物,浓度很高,而所含的以无机盐分为主体的总溶解性残渣(TDS)与膜分离前的进料渗滤液基本接近,即无机离子在一级超滤系统中可以良好通过,一级浓缩液这部分水量占进水的10?20% ;另一部分为膜透过液,水量占进水的80?90%,所含有机物分子量较小,可生化性大大提高,容易进一步处理达标后排放。膜截留下来含腐植酸的一级浓缩液要用作腐植质有机液体肥料在浓度和品质上还达不到产品的有关要求,需进一步分离浓缩。为了不使最终产品中无机盐分含量过高,一级浓缩液先再经更大压力差的二级超滤系统分离,操作压力差为
1.0?1.5Mpa,浓缩倍数可达4?5倍,得到二级浓缩液。通常在此过程中没有需特别关注的问题,但有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若碳酸钙堵塞严重,可投加少量盐酸降低进液中碳酸钙浓度,但PH值始终保持在7以上;若为某种重金属元素浓度可能在最终产品中超出要求范围,则应经针对性试验研究后,可在此过程中通过调节PH值至酸性范围,使该重金属主要处于游离态下而透过膜,再调节透过液的PH值至碱性范围而沉淀去除重金属。二级超滤系统的透过液回流到一级超滤系统处理,而二级浓缩液(pH值通常为7?9)流入浸没燃烧蒸发系统进一步浓缩(燃烧室温度彡750 °C,浸没深度0.3?0.6m,浓缩倍数为5?10倍)达到产品的含量要求,一般有机物重量比可达14?20%,同时在此过程中芳烃、卤代烃等少量可能影响产品品质的有毒或有害微量有机物和少量的不稳定的低分子有机物等可以被净化,还可以全部灭活病原体,而蒸发系统的浓缩液基本上即可作为腐植酸有机液体肥料。蒸发出的蒸汽经系统内部冷却实现了余热利用,节约能源,冷凝水并入渗滤液经一级超滤系统后的膜透过液中一起进入后续处理系统,因此本资源化工艺没有二次污染。
[0011]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资源化工艺为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12]该填埋场2012年开始运行,现已进入产甲烷阶段,日产生渗滤液200吨,水质如下:pH 为 7.67 ?8.48,COD 为 2220 ?3520mg/L,BOD5 为 230 ?617mg/L,TOC 为 841 ?1590mg/L,电导率为18.2?24.lms/cm,重金属浓度均低于一级排放标准,颜色呈黄色至红褐色。该渗滤液可直接由泵提升进入砂滤罐和小型微滤装置,去除粒径大于I?1ym以上的污泥等颗粒物,出水再经泵进入一级超滤系统,超滤膜的截留相对分子量(MWCO)为1000,操作压力差为0.4Mpa,浓缩倍数为5倍,膜分离后得到一级浓缩液,其TOC为3000?6000mg/L,颜色呈深红褐色,表明含有很高浓度的腐植酸。膜透过液透明、无色,进入渗滤液后续处理系统(一般由生物和物化处理系统组成)。之后,在一级浓缩液中先加入一定量盐酸,去除50?80%的重碳酸盐,该过程pH保持在7以上,然后再用泵进入二级超滤系统,超滤膜的截留相对分子量(MWCO)仍为1000,操作压力差为1.0?1.2Mpa,浓缩倍数为4?5倍,得到二级浓缩液,其TOC为15000?20000mg/L,颜色呈暗红色,膜透过液回流至一级超滤系统的进料管。经二级超滤系统分离浓缩后,二级浓缩液流入浸没燃烧蒸发系统。该浸没燃烧蒸发系统利用填埋气体作燃气,填埋气体中CH4含量为53?66%(体积比),燃烧室温度彡7500C,浸没深度0.3?0.6m,浓缩倍数为5?8倍,蒸发后的最终浓缩液(即有机液体肥料)中TOC大于8% (重量比),满足腐植酸有机液体肥料对有机碳的含量要求。而蒸发出的蒸汽可用来预热进料液,从而在系统内部循环利用热量,这样部分蒸汽冷凝为水,还有部分未冷凝的蒸汽用渗滤液经处理达标后的出水喷淋冷却,蒸汽冷却水和冷凝水排入渗滤液后续处理系统一并处理。
[0013]填埋场稳定化阶段在产甲烷阶段之前的渗滤液,COD浓度高,但通常也含有大量容易分解的有机物,可生化性好,PH值较低,此阶段渗滤液应先经厌氧生物反应器预处理,使有机物充分降解,而残余下来的有机物基本上性质较稳定,在此过程中pH值会上升至弱碱性,重金属因形成沉淀等作用而使出水中浓度进一步降低;对于已进入产甲烷阶段的渗滤液,其在填埋场内已充分厌氧分解了,水质与先经厌氧生物反应器预处理后的渗滤液的基本一致。因此本发明资源化工艺对填埋场各个阶段的渗滤液均能适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将经厌氧生物反应器分解后的渗滤液,或者已进入产甲烷阶段填埋场的渗滤液,泵入一级超滤系统,操作压力差为0.3?0.5Mpa,浓缩倍数为5?10倍,膜分离后得到一级浓缩液;2)将一级浓缩液泵入二级超滤系统,操作压力差为1.0?1.5Mpa,浓缩倍数为4?5倍,膜分离后得到二级浓缩液;3)让二级浓缩液流入浸没燃烧蒸发系统,燃烧室温度> 750°C,浸没深度0.3?0.6m,浓缩倍数为5?10倍,浓缩、净化后得到有机液体肥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埋场渗滤液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级超滤系统所用膜的截留相对分子量均为500?5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埋场渗滤液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二级超滤系统处理一级浓缩液时,投加少量盐酸降低一级浓缩液中碳酸钙浓度,并始终保持PH值在7以上,以避免发生碳酸钙堵塞问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埋场渗滤液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二级超滤系统处理一级浓缩液时,调节一级浓缩液的PH值至酸性范围,使一级浓缩液中重金属元素处于游离态下而透过膜,再调节透过液的PH值至碱性范围而沉淀去除重金属,以保证最终的有机液体肥料中重金属元素浓度在要求范围内。
【文档编号】F23G7/04GK104418456SQ201310402805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8日
【发明者】蒋华 申请人:蒋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