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水射流清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47316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智能水射流清灰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水射流清灰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行走轨道,所述行走轨道上安装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上安装有平行于所述行走轨道的外清灰管,所述外清灰管上连接有旋转机构;所述外清灰管的前端布置有喷嘴,其后端套装在内清灰管上,所述内清灰管与所述外清灰管之间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内清灰管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内清灰管的后端连接有阀门,所述阀门与阀门开启机构相连,所述阀门开启机构与固定在所述行走机构上的开阀杠杆相对应。本实用新型采用水射流清洗,外清灰管一边作直线运动一边旋转,清洗范围大,可以克服清灰死角死区难题;并且清洗效率高,特别是对于黏性积灰能够有效清除。
【专利说明】智能水射流清灰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炉的附件,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工业炉的智能水射流清灰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积灰结渣是各种工业炉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工业炉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影响很大。
[0003]工业炉积灰结渣所带来的最直接问题是导致工业炉的换热效率下降。由于工业炉受热面上的积灰和灰渣层的导热系数比金属管壁低近1000倍,所以积灰会严重影响工业炉受热面内的热量传导,使得工业炉负荷能力下降,最终导致停炉清洗维修,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0004]特别是当前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致使工业炉排烟温度一降再降,使得在工业炉低温段换热面上的积灰极为严重。在低温或者超低温排烟温度情况下,该种积灰呈现出变异性质,即,黏性大,附着力强。采用一般清灰方式(包括蒸汽、激波、声波等)均难以有效清除。因此,要实现工业炉“安、稳、长、满、优”运行的目标及节能减排,就必须解决工业炉受热面的积灰问题,以提高工业炉的整体运行水平。
[0005]针对国内外各种工业炉长期普遍存在的积灰问题,有关技术人员一直在寻求解决办法,不断探索着各种不同的除灰办法,并先后研制了长伸缩蒸汽吹灰器、旋转式蒸汽吹灰器、声波吹灰器、激波吹灰器等各种设备,但存在如下问题:除灰范围有限,难于覆盖整个炉体所有的积灰区域,仍有很多死角死区;耗能高,使用维护费用大;操作使用不方便;维护量大、易损坏;清灰不干净;对于低温或者超低温段换热面积灰几乎没有效果。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除灰范围广、清灰效果好的智能水射流清灰系统。
[0007]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水射流清灰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行走轨道,所述行走轨道上安装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上安装有平行于所述行走轨道的外清灰管,所述外清灰管上连接有旋转机构;所述外清灰管的前端布置有喷嘴,其后端套装在内清灰管上,所述内清灰管与所述外清灰管之间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内清灰管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内清灰管的后端连接有阀门,所述阀门与阀门开启机构相连,所述阀门开启机构与固定在所述行走机构上的开阀杠杆相对应。
[0008]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箱,所述行走箱通过滚轮悬挂在所述行走轨道下方,所述行走箱上安装有行走轮轴,所述行走轮轴与减速机及电动机相连;所述行走轮轴上安装有行走齿轮及行走轮,所述行走齿轮与固定在所述行走轨道下方的齿条相啮合,所述行走轮滚动配合在所述行走轨道的下方。
[0009]所述电动机上装配有手轮。[0010]所述旋转机构采用链传动,所述减速机采用双出轴减速机,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外清灰管上的清灰管链轮以及固定在所述减速机上的减速机链轮,所述清灰管链轮通过链条与所述减速机链轮相连。
[0011]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外清灰管后端的填料箱,所述填料箱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行走机构内,所述填料箱与所述内清灰管之间安装有填料。
[0012]所述行走机构上安装有撞板,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与所述撞板相对应的行程开关。
[0013]所述开阀杠杆包括固定在所述行走机构上的导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导板上的撞销。
[0014]所述行走轨道前端的下方固定有前部托轮,所述外清灰管支承在所述前部托轮上。
[0015]所述机架的前部设置有前支机构,其后部设置有后部吊架。
[0016]所述机架的下方固定有拖链支架。
[001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水射流清洗,外清灰管一边作直线运动一边旋转,清洗范围大,可以克服清灰死角死区难题;并且清洗效率高,特别是对于黏性积灰能够有效清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密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0021]图4为图3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图1?图4中,包括机架1、阀门开启机构2、开阀杠杆3、后部吊架4、挡块5、行走机构6、行走轨道7、齿条8、前支机构9、喷嘴10、前部托轮11、拖链支架12、拖链13、外清灰管14、旋转机构15、密封机构16、内清灰管17、阀门18、撞销19、导板20、撞板21、清灰管链轮22、填料箱23、行走箱24、填料25、滚轮26、行走轮27、行走齿轮28、行走轮轴29、减速机30、减速机链轮31、电动机32、手轮33等。
[002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能水射流清灰系统,包括机架1,机架I上设置有行走轨道7,行走轨道7由H型钢制成,行走轨道7下方固定有齿条8。机架I的前部设置有前支机构9,其后部设置有后部吊架4,机架I通过前支机构9及后部吊架4固定。
[0025]行走轨道7上安装有行走机构6。如图3所示,行走机构6包括行走箱24,行走箱24的上部安装有滚轮26,通过滚轮26悬挂在行走轨道7下方。行走箱24上安装有行走轮轴29,行走轮轴29与减速机30及电动机32相连。减速机30采用双出轴减速机;电动机32上装配有手轮33,可手动盘车。行走轮轴29上安装有行走齿轮28及行走轮27,行走齿轮28与固定在行走轨道7下方的齿条8相啮合,行走轮27滚动配合在行走轨道7的下方。
[0026]行走机构6上安装有平行于行走轨道7的外清灰管14。外清灰管14的前端布置有喷嘴10,其后端套装在内清灰管17上,内清灰管17与外清灰管14之间设置有密封机构16。如图2所示,密封机构16包括固定在外清灰管14后端的填料箱23,填料箱23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行走机构6的行走箱24内,填料箱23与内清灰管17之间安装有填料25。
[0027]外清灰管14上连接有旋转机构15。如图4所示,旋转机构15采用链传动,包括固定在外清灰管14上的清灰管链轮22以及固定在减速机30上的减速机链轮31,清灰管链轮22通过链条与减速机链轮31相连。
[0028]内清灰管17固定在机架I上,内清灰管17的后端连接有阀门18,阀门18与水源相通,并且阀门18与阀门开启机构2相连。阀门开启机构2采用连杆机构,行走轨道7上设置有与连杆机构相对应的挡块5。阀门开启机构2与固定在行走机构6上的开阀杠杆3相对应。如图2所示,开阀杠杆3包括固定在行走机构6上的导板20以及安装在导板20上的撞销19。
[0029]行走机构6上安装有撞板21,机架I上安装有与撞板21相对应的行程开关。撞板21与行程开关相配合,限制行走机构6的行程。
[0030]行走轨道7前端的下方沾还固定有前部托轮11,外清灰管14支承在前部托轮11上。前部托轮11对外清灰管14起辅助支承作用。
[0031]机架I的下方固定有拖链支架12,拖链支架12用来支承拖链13。拖链13用来布置电线电缆。
[00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如下:行走机构6的电动机32启动后带动减速机30 ;减速机30 —方面带动行走机构6沿着行走轨道7作直线运动前进,另一方面通过旋转机构15带动外清灰管14转动。当行走机构6前进一定距离时,其上部的撞销19开始拨动阀门开启机构2,使阀门18打开,开始喷扫,由于外清灰管14是边前进,边转动,因此外清灰管14头部喷嘴10喷出的水可以向四周喷射。当行走机构6行走到预设行程时,行走机构6上的撞板21碰撞机架I前部的行程开关,使电动机32反向运转,这时,行走机构6作直线后退,而外清灰管14也作相反的旋转运动,从外清灰管14喷出的水进行一次清洗。当行走机构6上的撞销19退到预设阀门开启机构2上的拨叉时,将阀门18关闭,停止清洗,行走机构6继续后退,直至撞板21碰上机架I后部的行程开关后,电动机32停止转动,从而完成一个周期的喷扫动作。
[0033]本实用新型采用水射流清洗,外清灰管14 一边作直线运动一边旋转,水射流角度为360°,水射流行程范围为2?6m,清洗范围大,可以克服清灰死角死区难题;并且清洗效率高,特别是对于黏性积灰能够有效清除。
[0034]本实用新型与激波吹灰器相比,无大气污染。本实用新型与蒸汽吹灰器相比,清灰力强;无蒸汽消耗;无需排凝暖管系统,系统简单。
[0035]本实用新型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控制。本实用新型清洗时间短,清灰周期间隔时间长,耗能低。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水射流清灰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I)上设置有行走轨道(7),所述行走轨道(7)上安装有行走机构(6),所述行走机构(6)上安装有平行于所述行走轨道(7)的外清灰管(14),所述外清灰管(14)上连接有旋转机构(15);所述外清灰管(14)的前端布置有喷嘴(10),其后端套装在内清灰管(17)上,所述内清灰管(17)与所述外清灰管(14)之间设置有密封机构(16);所述内清灰管(17)固定在所述机架(I)上,所述内清灰管(17)的后端连接有阀门(18),所述阀门(18)与阀门开启机构(2)相连,所述阀门开启机构(2)与固定在所述行走机构(6)上的开阀杠杆(3)相对应。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水射流清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行走机构(6)包括行走箱(24 ),所述行走箱(24 )通过滚轮(26 )悬挂在所述行走轨道(7 )下方,所述行走箱(24 )上安装有行走轮轴(29),所述行走轮轴(29)与减速机(30)及电动机(32)相连;所述行走轮轴(29 )上安装有行走齿轮(28 )及行走轮(27 ),所述行走齿轮(28 )与固定在所述行走轨道(7)下方的齿条(8)相啮合,所述行走轮(27)滚动配合在所述行走轨道(7)的下方。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水射流清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电动机(32)上装配有手轮(33 )。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水射流清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旋转机构(15)采用链传动,所述减速机(30)采用双出轴减速机,所述旋转机构(15)包括固定在所述外清灰管(14)上的清灰管链轮(22)以及固定在所述减速机(30)上的减速机链轮(31),所述清灰管链轮(22)通过链条与所述减速机链轮(31)相连。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水射流清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密封机构(16)包括固定在所述外清灰管(14)后端的填料箱(23),所述填料箱(23)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行走机构(6)内,所述填料箱(23)与所述内清灰管(17)之间安装有填料(25)。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水射流清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行走机构(6)上安装有撞板(21 ),所述机架(I)上安装有与所述撞板(21)相对应的行程开关。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水射流清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开阀杠杆(3)包括固定在所述行走机构(6)上的导板(20)以及安装在所述导板(20)上的撞销(19)。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水射流清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行走轨道(7)前端的下方固定有前部托轮(11),所述外清灰管(14 )支承在所述前部托轮(11)上。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水射流清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机架(I)的前部设置有前支机构(9),其后部设置有后部吊架(4)。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水射流清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机架(I)的下方固定有拖链支架(12)。
【文档编号】F23J1/00GK203501192SQ201320574212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6日
【发明者】付玲君 申请人:上海三翼传热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