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新型出渣装置的二次燃烧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47317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带新型出渣装置的二次燃烧室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专利包括一种带新型出渣装置的二次燃烧室,它包含一套二次燃烧室和一套出渣装置,在二次燃烧室底部上设置自动出渣装置,自动出渣装置设置有刮板、驱动电机、轴承以及出灰桶,刮板固定在连接杆上,连接杆与轴承相连,顶部设置有防尘罩,下部设有皮带轮,通过电机驱动带有刮板的旋转装置,将落入二次燃烧室的灰渣进行刮扫,使得灰渣在二次燃烧室底部燃烧完全,同时防止灰渣结块。本实用新型利用新型出渣装置代替传统的锥形斗,降低了设备高度,减少了设备投资,灰渣燃烧更完全,杜绝了灰渣结块和堵塞出灰口现象。
【专利说明】带新型出渣装置的二次燃烧室
所属【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带新型出渣装置的二次燃烧室。本装置主要应用于危废焚烧炉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废渣焚烧通常采用回转窑焚烧炉1+二次燃烧室2的方法,同时为确保废渣完全焚烧,将回转窑插入二次燃烧室内,这样回转窑未燃尽的灰渣落入二次燃烧室内继续焚烧,如图3所示。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从回转窑出来的灰渣落入二次燃烧室的锥形斗4内,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从落入侧滑到底部出灰口,由于不能充分搅拌,导致不能完全燃烧,同时灰渣在焚烧过程中会出现结块现象,影响了灰渣燃烧效果,甚至堵塞出灰口,另外由于二次燃烧室采用锥形斗4,使得回转窑焚烧炉的基础3高度大大增加,增加了土建投资,同时使得操作不方便。
[0003]为了克服现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带新型出渣装置的二次燃烧室,通过在二次燃烧室底部设置出渣装置,利用刮板将落在二次燃烧室底部的灰渣进行刮扫,使得灰渣进一步氧化分解,同时由于刮板的刮扫,使得灰渣在二次燃烧室底部不会结块,由于采用了出渣装置,使得二次燃烧室不需要锥形出灰斗,降低了设备高度,减少了投资。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新型出渣装置的二次燃烧室,包含一套二次燃烧室和一套出渣装置,其特征在于:二次燃烧室设置有烟气和灰渣进口、烟气出口及防爆口,二次燃烧室底部上设置有灰渣出口,自动出渣装置设置有刮板、驱动电机、轴承以及出灰桶,刮板固定在连接杆上,连接杆与轴承相连,顶部设置有防尘罩,下部设有皮带轮,通过电机驱动旋转,刮板为弧形结构,防爆口设置在二次燃烧室顶部,电机安装在二次燃烧室外壁上,轴承固定在二次燃烧室底板外侧。通过电机驱动带有刮板的旋转装置,将落入二次燃烧室的灰渣进行刮扫,使得灰渣在二次燃烧室底部燃烧完全,同时防止灰洛结块。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新型出渣装置代替传统的锥形斗,降低了设备高度,减少了设备投资,灰渣燃烧更完全,杜绝了灰渣结块和堵塞出灰口现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新型出渣装置的二次燃烧室正视图
[0007]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新型出渣装置的二次燃烧室A-A视图
[0008]附图3为传统的焚烧炉和二次燃烧室结构图
[0009]图中1.回转窑焚烧炉,2.二次燃烧室,3.回转窑基础,4.锥形斗,5.烟气出口,
6.耐火材料,7.电机,8.刮板,9.防尘罩,10.连接杆,11.轴承,12.出灰桶,13.烟气和灰渣进口,14.防爆口,15.底板,16.灰渣出口。【具体实施方式】
[0010]二次燃烧室2上设置有烟气和灰渣进口 13、烟气出口 5及防爆口 14,二次燃烧室底板15上设置有灰渣出口 16,自动出渣装置设置有刮板8、驱动电机7、轴承11以及出灰桶12,刮板8固定在连接杆10上,连接杆10与轴承11相连,顶部设置有防尘罩9,下部设有皮带轮,通过电机7驱动旋转,刮板8为弧形结构,防爆口 14设置在二次燃烧室2顶部,电机7安装在二次燃烧室2外壁上,轴承11固定在二次燃烧室2的底板15的外侧。通过电机7驱动带有刮板8的旋转装置,将落入二次燃烧室2的灰渣进行刮扫,使得灰渣在二次燃烧室2的底部燃烧完全,同时防止灰渣结块。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新型出渣装置的二次燃烧室,它包含一套二次燃烧室和一套出渣装置,其特征在于:二次燃烧室设置有烟气和灰渣进口、烟气出口及防爆口,二次燃烧室底部上设置有灰渣出口,自动出渣装置设置有刮板、驱动电机、轴承以及出灰桶,刮板固定在连接杆上,连接杆与轴承相连,顶部设置有防尘罩,下部设有皮带轮,通过电机驱动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新型出渣装置的二次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刮板为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新型出渣装置的二次燃烧室,其特征在于:防爆口设置在二次燃烧室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新型出渣装置的二次燃烧室,其特征在于:电机安装在二次燃烧室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新型出渣装置的二次燃烧室,其特征在于:轴承固定在二次燃烧室底板外侧。
【文档编号】F23G5/44GK203478259SQ201320574261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日
【发明者】张毅 申请人:张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