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5804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结构,其包括生物质锅炉本体以及设于生物质锅炉的排烟结构,所述排烟结构为多段排烟结构,且自烟气入口朝向烟气出口方向的多段排烟结构的管径逐渐增大,所述排烟结构的侧壁由第一保温结构层、真空结构层以及第二保温结构层构成;所述排烟通道靠近烟气入口侧设置有含进水口的第一集水管,所述排烟通道靠近烟气出口侧设置有含出水口的第二集水管,所述第一、第二集水管之间设置有多组相互独立呈U形分布的换热管结构,分布于第一、第二集水管之间的多组换热管结构均设置有独立的电磁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余热回收结构能够高效、智能化地对排烟结构进行余热回收。
【专利说明】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生物质燃料以清洁、环保而被生物质锅炉广泛运用,但燃烧生物质燃料的过程中仍然会产生烟气,该部分烟气是具有一定热量的,通常情况下直接将其外排,这对于该部分能源是相当浪费的。
[0003]鉴于此,行业中提供了多种烟气的余热回收结构,而对于生物质锅炉而言,其排烟的通道在保温能力上欠佳,而且,对于由于烟囱的结构设计局限了余热的回收效率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余热回收效率高的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结构,其包括生物质锅炉本体以及设于生物质锅炉的排烟结构,
[0007]所述排烟结构为多段排烟结构,且自烟气入口朝向烟气出口方向的多段排烟结构的管径逐渐增大,所述排烟结构的侧壁由第一保温结构层、真空结构层以及第二保温结构层构成;
[0008]所述排烟通道靠近烟气入口侧设置有含进水口的第一集水管,所述排烟通道靠近烟气出口侧设置有含出水口的第二集水管,所述第一、第二集水管之间设置有多组相互独立呈U形分布的换热管结构,分布于第一、第二集水管之间的多组换热管结构均设置有独立的电磁阀。
[0009]优选的是,所述换热管结构的截面呈扁平状。
[0010]优选的是,还包括:
[0011]安装于排烟结构且测量烟气流量的烟气流量传感器;
[0012]安装于排烟结构的排烟口处的温度传感器;
[0013]安装于第一集水管进水口处的流量控制阀;
[0014]其中,所述烟气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控制阀以及分布于换热管结构处的电磁阀均电连接于单片机控制器。
[0015]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保温结构层选择气凝胶毡材料或者陶瓷结构制成。
[0016]优选的是,所述第二保温结构层选择石棉材料制成。
[0017]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余热回收结构能够高效、智能化地对排烟结构进行余热回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结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0]如图1所示,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结构,其包括生物质锅炉本体以及设于生物质锅炉的排烟结构。由于该排烟结构中的烟气尚存大量的余热,直接将其外排容易造成余热的浪费。
[0021]为将提高余热回收的效率问题,延长烟气与换热结构之间的换热时间是首要考虑问题。而降低排烟结构中烟气流动速度是较为有利的,所述排烟结构I为多段排烟结构,诸如图1中所示的两段排烟结构,其中靠左的第一段排烟结构则为烟气的首先进入的部位,靠右的第二段排烟结构则为管径增大后的部位,由于自烟气入口朝向烟气出口方向的两段排烟结构的管径逐渐增大,烟气自第一段排烟结构进入第二段排烟结构则流速会由于管径的增大而变慢,如此结构则减缓了烟气流出排烟结构的时间,进而增加烟气与换热结构的热交换时间。
[0022]排烟结构的保温能力是需要考虑的,所述排烟结构的侧壁由第一保温结构层2、真空结构层3以及第二保温结构层4构成。其中,所述第一保温结构层选择气凝胶毡亦或是混凝土结构、陶瓷材料制成,而第二保温结构层选择石棉材料制成,中间的真空结构层可通过设置陶瓷结构而内部抽真空。
[0023]本案水介质的流向与烟气的流向是相同的(当然,水介质流向与烟气的流向相反也是允许的),具体而言,所述排烟通道靠近烟气入口侧设置有含进水口的第一集水管5,该第一集水管竖向插入排烟结构的内腔体中,所述排烟通道靠近烟气出口侧设置有含出水口的第二集水管6,所述第一、第二集水管之间设置有四组相互独立呈U形分布的换热管结构7a、7b、7c、7d,分布于第一、第二集水管之间的四组换热管结构均设置有独立的电磁阀,该电磁阀以控制各路换热管结构中是否通入流体,由于烟气中的换热结构需要增加接触面,故而所述换热管结构的截面呈扁平状,换热管结构内部的最大间距控制在5mm以内。
[0024]该烟气通道中,靠近烟气通道中轴线的换热管结构的内径要小于靠近烟气通道侧壁的内径,而且各组换热管结构呈迷宫状分布,为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各组换热管结构再于其管体上设置分支换热管,且分支换热管的管径要小于作为主干线路的换热管结构,且分支换热管呈翅片状结构分布于主干线路的换热管结构之上。
[0025]为提高换热的智能化程度,该余热回收结构还包括:安装于排烟结构且测量烟气流量的烟气流量传感器、安装于排烟结构的排烟口处的温度传感器、安装于第一集水管进水口处的流量控制阀。其中,所述烟气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控制阀以及分布于换热管结构处的电磁阀均电连接于单片机控制器。
[0026]当温度传感器探测到烟气排烟温度较高(预设值),则开启更多的电磁阀而使得多路换热管结构同时进行换热,以有效利用烟气余热,而烟气流量较大的情况下,单片机控制器则控制更多电磁阀开启,并且,流量控制阀增大输入流量。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结构,其包括生物质锅炉本体以及设于生物质锅炉的排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烟结构为多段排烟结构,且自烟气入口朝向烟气出口方向的多段排烟结构的管径逐渐增大,所述排烟结构的侧壁由第一保温结构层、真空结构层以及第二保温结构层构成; 所述排烟通道靠近烟气入口侧设置有含进水口的第一集水管,所述排烟通道靠近烟气出口侧设置有含出水口的第二集水管,所述第一、第二集水管之间设置有多组相互独立呈U形分布的换热管结构,分布于第一、第二集水管之间的多组换热管结构均设置有独立的电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结构的截面呈扁平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于排烟结构且测量烟气流量的烟气流量传感器; 安装于排烟结构的排烟口处的温度传感器; 安装于第一集水管进水口处的流量控制阀; 其中,所述烟气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控制阀以及分布于换热管结构处的电磁阀均电连接于单片机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结构层选择气凝胶毡材料或者陶瓷结构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温结构层选择石棉材料制成。
【文档编号】F23J15/00GK203963975SQ201420349918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9日
【发明者】刘新续 申请人:上海艾耐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