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换热器余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5350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式换热器余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管式换热器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热力发电厂的主要热量损失是由汽轮机的冷源损失和锅炉烟气的排热损失而引起。其中锅炉烟气的排烟热损失是锅炉各项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

专利号为CN201320157980.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进结构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包括依次排列在一轴线上的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温为酸露点 +10 ~ +15℃的高温换热器、除尘器、风机、低温换热器、脱硫塔和烟囱,以及至少二个串联连接的凝结水低压加热器,还包括位于另一轴线上连接空气预热器的空气加热器和空气送风机。但是这种余热回收系统的烟气在经过脱硫塔脱硫后,直接通过烟囱排出,当电厂的低负荷运转时,可能烟气的原有温度偏低,在经过多道换热工序及脱硫塔脱硫后,烟气的温度偏低,此时直接通过烟囱排放一方面会产生露点腐蚀,导致烟道被腐蚀,降低烟囱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会使传热的平均温差减小,传热减弱,以致必须增加较多数量的金属受热面,还将使气流阻力增加,导致烟气排放不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式换热器余热回收系统,对烟气余温进行有效回收的同时,有效保证烟气的排放温度。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管式换热器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烟气管道和液体管道,烟气在烟气管道内流通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换热器、FGD脱硫装置、第二换热器以及烟囱;液体管道为闭路循环结构,依次循环流经第一换热器、第三换热器以及第二换热器;烟气管道和液体管道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处发生热量传递,在第三换热器处还设置有蒸汽管道和冷水管道,所述蒸汽管道或冷水管道在第三换热器处和液体管道发生热量传递。在FDG脱硫装置和烟囱之间设置第二换热器。在热电厂高负荷工作时,产生的烟气温度较高,在经过FGD脱硫装置脱硫后,净烟气的的温度仍然远高于排放要求的最佳温度80℃,此时,冷水管道启用,在冷水管道中通冷水,在第三换热器内与液体管道内的液体发生热量传递,液体管道内的液体将热量传递给冷水管道内的冷水,自身温度同时下降,降温后的液体在第二换热器内与烟气管道内的高温烟气发生热量交换,高温烟气将热量传递给液体管道内的液体,同时自身温度降至适合烟气排放的温度;在热电厂低负荷工作时,产生的烟气温度较低,在经过FGD脱硫装置脱硫后,净烟气的的温度低于排放要求的最佳温度80℃,此时,蒸汽管道启用,在蒸汽管道中通蒸汽,在第三换热器内与液体管道内的液体发生热量传递,蒸汽管道中的蒸汽将热量传递给液体管道内的液体,液体管道内的液体温度升温,升温温后的液体在第二换热器内与烟气管道内的低温烟气发生热量交换,液体管道内的液体将热量传递给低温烟气,使得低温烟气升温至适合烟气排放的温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换热器和第一换热器之间的液体管道上设置有液体泵,在第一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之间的液体管道上设置有液体泵。设置液体泵,为液体管道内的液体流动提供动力。

作为优选,所述FGD脱硫装置和第二换热器之间的烟气管道上设置有风机。设置风机,为烟气管道内的烟气提供流动的动力。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换热器内设有两组U形盘管,两组U形盘管分别连接蒸汽管道和冷水管道。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换热器内设有设置有多块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间隔设置在第三换热器内的两侧。通过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控制液体的流向,使得液体与两组U形盘管充分接触,热量传递更充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FDG脱硫装置和烟囱之间设置第二换热器。在热电厂高负荷工作时,产生的烟气温度较高,在经过FGD脱硫装置脱硫后,净烟气的的温度仍然远高于排放要求的最佳温度80℃,此时,冷水管道启用,在冷水管道中通冷水,在第三换热器内与液体管道内的液体发生热量传递,液体管道内的液体将热量传递给冷水管道内的冷水,自身温度同时下降,降温后的液体在第二换热器内与烟气管道内的高温烟气发生热量交换,高温烟气将热量传递给液体管道内的液体,同时自身温度降至适合烟气排放的温度;在热电厂低负荷工作时,产生的烟气温度较低,在经过FGD脱硫装置脱硫后,净烟气的的温度低于排放要求的最佳温度80℃,此时,蒸汽管道启用,在蒸汽管道中通蒸汽,在第三换热器内与液体管道内的液体发生热量传递,蒸汽管道中的蒸汽将热量传递给液体管道内的液体,液体管道内的液体温度升温,升温温后的液体在第二换热器内与烟气管道内的低温烟气发生热量交换,液体管道内的液体将热量传递给低温烟气,使得低温烟气升温至适合烟气排放的温度。

2.通过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控制液体的流向,使得液体与两组U形盘管充分接触,热量传递更充分。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余热回收系统的工作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第三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表示如下所示:

烟气管道1、液体管道2、第一换热器3、FGD脱硫装置4、第二换热器5、蒸汽管道6、冷水管道7、液体泵8、风机9、第三换热器10、第一挡板11、第二挡板12、烟囱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管式换热器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烟气管道1和液体管道2,烟气在烟气管道1内流通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换热器3、FGD脱硫装置4、第二换热器5以及烟囱13;液体管道2为闭路循环结构,依次循环流经第一换热器3、第三换热器10以及第二换热器5;烟气管道1和液体管道2在第一换热器3和第二换热器5处发生热量传递,在第三换热器10处还设置有蒸汽管道6和冷水管道7,所述蒸汽管道6或冷水管道7在第三换热器10处和液体管道2发生热量传递。在FDG脱硫装置和烟囱之间设置第二换热器5。在热电厂高负荷工作时,产生的烟气温度较高,在经过FGD脱硫装置4脱硫后,净烟气的的温度仍然远高于排放要求的最佳温度80℃,此时,冷水管道7启用,在冷水管道7中通冷水,在第三换热器10内与液体管道2内的液体发生热量传递,液体管道2内的液体将热量传递给冷水管道7内的冷水,自身温度同时下降,降温后的液体在第二换热器5内与烟气管道1内的高温烟气发生热量交换,高温烟气将热量传递给液体管道2内的液体,同时自身温度降至适合烟气排放的温度;在热电厂低负荷工作时,产生的烟气温度较低,在经过FGD脱硫装置4脱硫后,净烟气的的温度低于排放要求的最佳温度80℃,此时,蒸汽管道6启用,在蒸汽管道6中通蒸汽,在第三换热器10内与液体管道2内的液体发生热量传递,蒸汽管道6中的蒸汽将热量传递给液体管道2内的液体,液体管道2内的液体温度升温,升温温后的液体在第二换热器5内与烟气管道1内的低温烟气发生热量交换,液体管道2内的液体将热量传递给低温烟气,使得低温烟气升温至适合烟气排放的温度。

在第二换热器5和第一换热器3之间的液体管道2上设置有液体泵8,在第一换热器3和第三换热器10之间的液体管道2上设置有液体泵8。设置液体泵,为液体管道内的液体流动提供动力。在FGD脱硫装置4和第二换热器5之间的烟气管道1上设置有风机9。设置风机,为烟气管道内的烟气提供流动的动力。

所述第三换热器10内设有两组U形盘管(图上未标识),两组U形盘管分别连接蒸汽管道6和冷水管道7。在第三换热器10内设有设置有多块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所述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间隔设置在第三换热器10内的两侧。通过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控制液体的流向,使得液体与两组U形盘管充分接触,热量传递更充分。在烟气通道内各个工段设置有温度感应器,用于测量烟气的温度。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