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排梁上布置水路的水冷炉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6528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炉排梁上布置水路的水冷炉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焚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焚烧炉水冷炉排的水路布置结构,来改变空冷炉排。



背景技术:

因为垃圾的种类不同,可分为一般生活垃圾、高热值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医疗垃圾、生物质垃圾等。不同的垃圾热值不同,其中一般生活垃圾热值较低,目前机械炉排炉以其适应性强、运行可靠,可控性高等特点,已逐渐占据生活垃圾焚烧设备的主导地位。

传统的机械炉排炉以空冷为主,一次风由炉排下一次风灰斗吹入炉膛内,一次风在炉排底部停留时,炉排片底部的特殊结构起到导流作用,引导一次风冷却炉排片表面,降低温度,防止炉排烧损。

但空冷的冷却效果有限,并不适用于热值较高的其他垃圾焚烧。

因此为了使机械炉排炉在热值较高的高热值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医疗垃圾及生物质垃圾焚烧中也有用武之地,水冷设计已成为一种趋势。水冷炉排对于垃圾热值的适应性更强,使多种垃圾掺烧成为一种可能,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传统的机械空冷炉排已经很普遍,高热值的垃圾一直存在,能否在短时间内使空冷炉排变成能焚烧高热值垃圾的水冷炉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克服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水冷炉排的水路布置结构。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炉排梁上布置水路的水冷炉排,是在炉排梁上布置水管形成水路;每根梁上两条水管对应安装炉排块的位置都有凸出的水管与炉排块内部的配合,使炉排块与水管充分接触;水冷炉排由炉排前部进水通过横向集箱分布到各列水管中再由炉排后部的横向集箱流出;活动梁上的水管和横向进水集箱及出水集箱采用金属软管连接,静梁上的水管和横向集箱直接连接。

进一步的,在炉排片下部设置有热电偶,测量炉排表面温度,由温度数据判断炉排表面的垃圾燃烧情况,通过调节炉排运行速度和冷却水量,达到均匀燃烧。

为使充分冷却,炉排块和水管的特殊形状增加了接触面积。

炉排片没有布置水路,与现有的空冷炉排片形状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发明水冷炉排前部进水后部出水,整个炉排沿垃圾进行方向形成斜向下的倾角,水管倾角与炉排倾角相同冷却水依靠重力及冷却水系统的水压使冷却水充满水管,使每个炉排块都与水管有最大面积的接触,充分均匀的冷却效果避免烧不透和过烧的情况发生;此水冷炉排可由原来的空冷炉排改变而来,只需要将原来的空冷炉排梁上布置水管重新安装炉排块即可,水冷管的维护也比较便捷,炉排块跟换也比较方便;整个炉排片表面的冷却效果更均匀;高效的冷却使炉排能承受更高热值的燃料,可适应多种高热值垃圾掺烧;相对空冷炉排,冷却炉排片用空气减少,更适合低空气比燃烧,以减少烟气排放量;将炉排片表面温度下降至250摄氏度以下,使炉排片寿命提升4年以上,维护周期延长20%以上,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可以对现有的空冷炉排进行简易改造便可达到水冷效果,只需在炉排梁上加布水冷管,炉排块与水管的配合的形状和形式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改变。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中水冷炉排水路示意图。

图2本发明中单个炉排块的水路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本发明中水管外形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炉排块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本发明中水冷炉排外形示意图。

图中:101—进水口、102—进水集箱、103—静梁水管、104—动梁水管、105—出水集箱、106—动梁金属软管、107支撑块、108—炉排块、109—出水口、201—炉排梁、202—水管外凸空腔、203—炉排块内凹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循环冷却水由位于炉排两侧前部的进水管101,进入进水集箱102,通过并联的方式水直接流向静梁水管,同样通过金属软管106进入动梁水管。将动梁水管和静梁水管每个水管外凸空腔202充满水如图2。如图1、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水流由进水管101流入,通过炉排前部的进水集箱102会流入每一根并联在进水集箱上的水管103、104每一根管出来的水流入出水集箱105再从炉排后部的出水集箱流出,这样一直保持水管里的水流动起到冷却的作用。

实施效果:

空冷炉排和水冷炉排温度对比

表一(生活垃圾高位热值3000kcal/kg,处理能力100t/d)

实施例结果分析:

由以上实施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用于生活垃圾焚烧,水冷炉排表面温度保证在130℃左右,在相同工况下,空冷炉排温度峰值点与水冷炉排温度峰值差180℃左右。对炉排的整体降温效果显著。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炉排梁上布置水路的水冷炉排,是在炉排梁上布置水管形成水路;每根梁上两条水管对应安装炉排块的位置都有凸出的水管与炉排块内部的配合,使炉排块与水管充分接触;水冷炉排由炉排前部进水通过横向集箱分布到各列水管中再由炉排后部的横向集箱流出;活动梁上的水管和横向进水集箱及出水集箱采用金属软管连接,静梁上的水管和横向集箱直接连接。本发明可以对现有的空冷炉排进行简易改造便可达到水冷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宇翔;印晓彬;於志华;严梦帆;傅崇振;黄浩哲;瞿兆舟;白力;张利军;王宝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2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