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泥直接入炉焚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6518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泥直接入炉焚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干泥直接入炉焚烧系统。



背景技术:

污泥焚烧处理是化工厂或者城市生活污泥处理的一种最常用的方式,但是工业污泥或者生活污泥中通常还会包含有碳饼,现有技术中是将碳饼和污泥饼一起进行焚烧,采用这种方式焚烧时,将泥饼掺配进燃料后在煤仓内及给煤机轨道内易粘结、搭桥、堵塞造成断煤频繁的现象。泥饼掺配在燃煤泥通过给煤机进入炉膛密相区,由于落煤口与布风板间高度为1米,颗粒较大的泥饼入炉后迅速沉入密相区下部,扩散范围较小,当料层较高时流化较差,易在炉膛下部形成堆积,燃烧不完全,易造成锅炉排渣困难,并且干泥不易均匀的掺配在燃料中,造成入炉燃料发热量波动较大,不利于锅炉燃烧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稳定、维护成本低的干泥直接入炉焚烧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泥直接入炉焚烧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料斗、输送带、输煤系统、输泥系统、煤泥转换平台和锅炉,所述输煤系统和输泥系统分别与煤泥转换平台通过三通连接,所述料斗和煤泥转换平台分别位于输送带的两端,所述输煤系统的输出端位于锅炉的炉底,所述输泥系统的输出端位于锅炉的炉膛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输煤系统包括输煤带、锅炉煤仓和给煤机,所述给煤机位于锅炉的炉底,所述输煤带的出口处位于锅炉煤仓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锅炉煤仓内设置有混合机。

进一步的,所述输泥系统包括干泥输送带、卸料器、过渡料斗、入炉输送机和入炉装置,所述卸料器、入炉输送机和入炉装置位于锅炉的上方,所述入炉装置位于锅炉的炉口处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入炉输送机位于入炉装置的上方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卸料器设置在入炉输送机的上方,所述过渡料斗设置在相邻的锅炉之间,所述干泥输送带设置在锅炉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卸料器为犁式卸料器。

进一步的,所述锅炉的上方侧边设置有输泥风风机,所述输泥风风机与锅炉固定连接。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将泥饼和煤饼分开输送,将泥饼从上端进入锅炉内,通过吹风使其在炉膛的稀相区与密相区之间进入炉膛后有了足够的下落时间,泥饼在炉膛内均匀扩散,泥饼与空气、燃煤均匀混合后,能够保证充分燃烧,不影响在炉膛下部床料的流化。通过将煤饼输送到炉底,能够有效的解决泥饼掺配进燃料后在煤仓内及给煤机轨道内易粘结、搭桥、堵塞造成断煤频繁的现象,减少了对锅炉运行工况的扰动,并且可以大大提高焚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看图1和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披露了一种干泥直接入炉焚烧系统,包括料斗1、输送带2、输煤系统3、输泥系统4、煤泥转换平台5和锅炉6,输煤系统3和输泥系统4分别与煤泥转换平台5通过三通连接,使用过程中通过转动三通分别连接输煤系统3和输泥系统4从而将泥饼或者煤饼进行输送,可行的,可以采用手动控制或者感应器控制的方式。

料斗1和煤泥转换平台5分别位于输送带的两端,输煤系统3的输出端位于锅炉6的炉底,输泥系统4的输出端位于锅炉6的炉膛位置。

输煤系统3包括输煤带、锅炉煤仓和给煤机,给煤机位于锅炉的炉底,所述输煤带的出口处位于锅炉煤仓的上方。可行的,锅炉煤仓内放置有其他用于燃烧的煤。可行的,锅炉煤仓内还可以设置有混合机,通过混合机将煤饼与普通的煤进行混合。

输泥系统4包括干泥输送带41、卸料器42、过渡料斗43、入炉输送机44和入炉装置45,卸料器42、入炉输送机44和入炉装置45位于锅炉6的上方,入炉装置45位于锅炉6的炉口处并与其通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入炉输送机44位于入炉装置45的上方并与其固定连接,卸料器42设置在入炉输送机44的上方,过渡料斗43设置在相邻的锅炉之间,干泥输送带41设置在锅炉6的上方。可行的,锅炉6可以设置有多个。卸料器42可以设置为犁式卸料器。锅炉6的上方侧边设置有输泥风风机,输泥风风机与锅炉固定连接,通过输泥风风机可以将干泥吹到相应的区域,并且降低下落速度。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将含水率60%的污泥经破碎机破碎成≤5cm颗粒后,通过装载车送至储泥斗,然后通过干泥输送带将干泥输送至煤泥转换平台,经过三通(三通通过输送方向切换,将泥饼送至锅炉燃料仓或往直接输送至锅炉炉膛方向),在干泥输送带相应锅炉位置各装有一台犁式卸料器,通过调节卸料器的高度(抬起与落下),将干泥输送带上的干泥进行全部拦截或部分拦截完成对各炉泥量的分配,并落入对应锅炉的过渡料斗,然后通过皮带输送机送至干泥入炉装置落泥口;经入炉装置将干泥送入炉膛的稀相区与密相区之间,输泥风是由锅炉一次风冷风道通过风管引出的冷风在落泥管下口处通过鸭嘴式风嘴顺着输泥管向下将干泥输送、播撒至炉膛,干泥入炉装置落泥口在锅炉前墙中间开孔伸入炉膛,落泥管伸入炉膛部分及落泥管四周敷设浇注料以保护落泥管。

此外,通过调节输送量可以达到单炉最低3t/h、最大7t/h焚烧量,日处置干泥量较改造前增加100%以上。干泥输送可以通过对卸料器的调节,达到多炉同时直接焚烧干泥的目的,并可根据各炉运行情况通过微调卸料器来分配各运行炉干泥焚烧量。保留了燃料向运行炉煤仓输煤时进行配泥的输送通道,新增锅炉控制室dcs控制系统与原有燃料、干泥棚控制部分完成对接,可根据污泥处置需要,调节污泥输送方向。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泥直接入炉焚烧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料斗、输送带、输煤系统、输泥系统、煤泥转换平台和锅炉,所述输煤系统和输泥系统分别与煤泥转换平台通过三通连接,所述料斗和煤泥转换平台分别位于输送带的两端,所述输煤系统的输出端位于锅炉的炉底,所述输泥系统的输出端位于锅炉的炉膛位置。本发明的优点:泥饼在炉膛内均匀扩散,泥饼与空气、燃煤均匀混合后,能够保证充分燃烧,不影响在炉膛下部床料的流化。通过将煤饼输送到炉底,能够有效的解决泥饼掺配进燃料后在煤仓内及给煤机轨道内易粘结、搭桥、堵塞造成断煤频繁的现象,减少了对锅炉运行工况的扰动,并且可以大大提高焚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唐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新源环保有限公司;南通苏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6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