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蓄热式燃烧器的烧嘴及蓄热式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6510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用于蓄热式燃烧器的烧嘴及蓄热式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高温空气燃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蓄热式燃烧器的烧嘴及蓄热式燃烧器。



背景技术:

蓄热式燃烧器的工作原理是,烧嘴成对出现,如当烧嘴a大火燃烧时,烧嘴b大火熄灭且长明火焰燃烧,烧嘴b的助燃空气通道充当烟道,烟气中的余热使烧嘴b的蓄热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并降低烟气自身的温度,经过预先设定的时间之后,改变管体中气流的流动方向,助燃空气和燃气首先经过温度较高的蓄热体加热,然后烧嘴b大火燃烧,烧嘴a大火熄灭且长明火焰燃烧,烧嘴a的助燃空气通道充当烟道,这样可使助燃空气预热,实现烟气中的余热较大限度的回收利用,也有利于燃烧的充分进行。

为了保证燃烧系统工作的安全性,两个烧嘴的小火须保持长明状态,并通过检火电极检测两个烧嘴的小火是否处于燃烧状态。然而相关技术中的蓄热式燃烧器的火检信号不稳定,进而导致无法判断两烧嘴的是否保持长明状态,存在安全隐患,因而如何增强火检信号的稳定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

发明人在实际研究中发现,采用火检电极检火的必要条件是,使得长明火焰即小火火焰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形状,进而使得长明火焰燃烧时电离的离子能与烧嘴形成回路电流。在设计上,为保证长明火焰形状能包裹住检火电极和导电结构,要使长明火焰位于烧嘴喷头的点火燃烧腔的底部。

然而,当管体中的气流换向的时候,管体内的气流有压力和流速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长明火焰的形状,而如果想提高火焰刚性以保证长明火焰形状也是不可行的,因为要提高火焰刚性的刚性则需增加点火气体的流速,但当点火燃气和点火空气的流速过高,则会在距离烧嘴喷头较远的前端处形成火焰,不能形成回路电流,此时,虽然小火正在燃烧,但是火检电极无法反馈燃烧信号。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蓄热式燃烧器的烧嘴,所述用于蓄热式燃烧器的烧嘴可以减小换向的气流直接冲击长明火焰,有利于提高火检信号的稳定性。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用于蓄热式燃烧器的烧嘴的蓄热式燃烧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蓄热式燃烧器的烧嘴,包括:点火电极;点火套管,所述点火套管套设在所述点火电极外,所述点火套管包括点火燃气管和点火空气管,所述点火空气管与所述点火燃气管同轴设置,所述点火燃气管内限定出点火燃气通道,所述点火空气管内限定出点火空气通道;烧嘴喷头,所述烧嘴喷头的轴向两端均敞开,所述烧嘴喷头的一端与所述点火套管相连,所述烧嘴喷头内限定出点火燃烧腔,所述点火电极的一端伸入所述点火燃烧腔内,且所述点火燃烧腔与点火燃气通道和点火空气通道连通以在所述点火燃烧腔内形成长明火焰;稳焰器,所述稳焰器设在所述点火燃烧腔内,所述稳焰器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点火燃气通道和所述点火燃烧腔的点火燃气孔和用于连通所述点火空气通道和所点火燃烧腔的点火空气孔;挡流件,所述挡流件位于所述点火燃烧腔的前侧以阻挡气流冲击所述长明火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蓄热式燃烧器的烧嘴,通过将挡流件设在点火燃烧腔的前侧以阻挡气流冲击长明火焰,在蓄热式燃烧器换向时,可以通过挡流件阻挡来流烟气的气流,避免气流直接冲击长明火焰,有效地减小了管体内的气流对长明火焰的影响,提高了长明火焰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火检信号的稳定性,且保证了长明火焰作为点火源的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流件在所述点火燃烧腔的截面上的投影面积为s1,所述点火燃烧腔的截面面积为s2,所述s1、s2满足:1/4≤s1/s2≤1/3。由此,可在保证挡流件阻挡气流冲击长明火焰的基础上,减小挡流件对管体内大火燃烧时的不良影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流件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烧嘴喷头相连;挡流部,所述挡流部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相连。由此,易于将挡流件连接在烧嘴上,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地,所述连接部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稳焰器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l满足:60mm≤l≤80mm。由此,不但有利于保证挡流件阻挡气流冲击长明火焰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减小挡流件对管体内大火燃烧时的不良影响。

可选地,所述挡流部与所述点火燃烧腔的截面相互平行。由此,有利于保证挡流件阻挡气流冲击长明火焰的能力且可以减小挡流件的占用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挡流部垂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挡流部的形状为圆形或方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挡流部的厚度为t,所述t满足:2mm≤t≤5mm。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挡流部焊接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蓄热式燃烧器,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设有燃烧腔;两个烧嘴,两个所述烧嘴分别设在所述管体的两个端口处且伸入到所述燃烧腔内,两个烧嘴中的至少一个为上述的烧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蓄热式燃烧器,通过将两个烧嘴分别设在管体的两个端口处且伸入到燃烧腔内,并且两个烧嘴的至少一个为上述的烧嘴,由此,既有利于提高火检信号的稳定性,又保证了长明火焰作为点火源的功能,进而有利于提高蓄热式燃烧器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蓄热式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烧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挡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挡流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蓄热式燃烧器100;

烧嘴10;

点火电极1;

陶瓷套管2;

点火套管3;点火燃气管31;点火燃气通道311;第一进气口31a;点火空气管32;点火空气通道321;第二进气口32b;

主燃气管4;主燃气通道41;第三进气口4a;

燃气喷头5;

助燃空气管6;助燃空气通道61;第四进气口6a;第四出气口10a;

烧嘴喷头7;

稳焰器8;

挡流件9;连接部91;挡流部92;

固定套管101;

管体20;

螺栓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竖直”、“水平”、“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蓄热式燃烧器100的烧嘴10。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蓄热式燃烧器100的烧嘴10,可以包括点火电极1、点火套管3、烧嘴喷头7、稳焰器8和挡流件9。

其中,点火电极1的一端可以通过高压导线与电控装置(图未示出)相连,电控装置可产生高压电流并通过高压导线传输到点火电极1,点火电极1的远离高压导线的一端在烧嘴喷头7的点火燃烧腔内产生电火花,电火花可引燃点火燃烧腔内的混合燃气,进而实现烧嘴10的点火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点火电极1还可以具有检火的功能。例如,烧嘴10上可以设有导电结构,当烧嘴10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火焰燃烧时电离的离子能与烧嘴10上的导电结构产生回路电流,回路电流可自点火电极1通过高压导线传输到电控装置,电控装置可通过回路电流的来判断烧嘴10的燃烧状态。关于电控装置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点火套管3套设在点火电极1外,点火套管3包括点火燃气管31和点火空气管32,点火空气管32与点火燃气管31同轴设置,点火燃气管31内限定出点火燃气通道311,点火空气管32内限定出点火空气通道321。可选地,点火空气管32可以外套在点火燃气管31外。

例如,如图1所示,点火燃气管31外套在点火电极1上,点火燃气管31内限定出点火燃气通道311。点火空气管32外套在点火空气管32上,点火空气管32的内壁和点火燃气管31的外周壁限定出点火燃气通道311。其中,点火燃气管31上设有第一进气口31a,第一进气口31a与点火燃气通道311连通,点火燃气可自第一进气口31a进入点火燃气通道311;点火空气管32上设有第二进气口32b,第二进气口32b与点火空气通道321连通,点火空气可自第二进气口32b进入点火燃气通道311。

可选地,点火电极1外套设有陶瓷套管2。例如,陶瓷套管2可以位于点火燃气管31和点火电极1之间且陶瓷套管2与点火电极1同轴。陶瓷套管2内可通冷却风以保护点火电极1。

烧嘴喷头7的轴向(例如,图2中前后方向)两端均敞开,烧嘴喷头7的一端(例如,图2中的后端)与点火套管3相连,烧嘴喷头7内限定出点火燃烧腔,点火电极1的一端伸入点火燃烧腔内,且点火燃烧腔与点火燃气通道311和点火空气通道321连通以在点火燃烧腔内形成长明火焰。

例如,如图1所示,烧嘴喷头7可以大体形成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以在烧嘴喷头7内限定出点火燃烧腔,烧嘴喷头7的后侧一端的内壁与点火套管3的外周壁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点火电极1的后端伸入点火燃烧腔内,当烧嘴10点火时,点火燃气可通过点火燃气通道311进入点火燃烧腔内,点火空气可通过点火空气通道321进入点火燃烧腔内,点火空气和点火燃气在点火燃烧腔内混合,点火电极1可产生电火花、电火花引燃点火空气和点火燃气形成的混合燃气以在点火燃烧腔内形成长明火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后”和“前”是基于附图的示意性说明,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关于烧嘴10的方位以实际安装为准。

稳焰器8设在点火燃烧腔内。如图2和图3所示,稳焰器8可以与点火燃气管31相连。例如,稳焰器8与点火燃气管31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稳焰器8上设有用于连通点火燃气通道311和点火燃烧腔的点火燃气孔和用于连通点火空气通道321和所点火燃烧腔的点火空气孔。需要说明的是,点火燃气通道311内的点火燃气和点火空气通道321内的点火空气可分别通过点火燃气孔和点火空气孔进入点火燃烧腔,稳焰器8可使点火燃气和点火空气按一定比例进入点火燃烧腔以组织火焰形式。

可以理解的是,参照图1-图3,烧嘴10还可以包括主燃气管4和助燃空气管6,主燃气管4套设在点火套管3外且与点火套管3同轴,助燃空气管6套设在主燃气管4外且与主燃气管4同轴。其中,主燃气管4内形成有主燃气通道41,主燃气通道41具有第三进气口4a和第三出气口,主燃气可以从第三进气口4a进入主燃气通道41,并从第三出气口流出。可选地,第三出气口处设有燃气喷头5以组织主燃气喷出形式。燃气喷头5可以与主燃气管4螺纹连接。

助燃空气管6内形成有助燃空气通道61,助燃空气通道61内设有蓄热体(图未示出)。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蓄热体可以通过固定套管101固定在助燃空气通道61内。助燃空气通道61具有第四进气口6a和第四出气口10a,助燃空气可以从第四进气口6a进入助燃空气通道61并从第四出气口10a流出。从第三出气口流出的主燃气与从第四出气口流出的助燃空气混合燃烧。

可选地,第四出气口10a可以为多个(例如,六个等),如图2所示,多个第四出气口10a在助燃空气管6的周向上间隔设置。在由后向前的方向上,第四出气口10a朝向靠近烧嘴10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当烧嘴10安装在蓄热式燃烧器100上时,烧嘴10通常成对出现,例如,蓄热式燃烧器100的两个烧嘴10分别为烧嘴a和烧嘴b,当烧嘴a大火燃烧时,烧嘴b的大火熄灭且长明火焰燃烧,烧嘴b的助燃空气通道61充当烟道,烧嘴a燃烧产生的烟气中的余热使烧嘴b的蓄热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并降低烟气自身的温度。

经过预先设定的时间之后,蓄热式燃烧器100可改变管体20中气流的流动方向(例如可以通过四通换向阀进行换向),助燃空气和主燃气首先经过温度较高的蓄热体(图未示出)加热,然后烧嘴b大火燃烧,烧嘴a的大火熄灭且长明火焰燃烧,烧嘴a的助燃空气通道61充当烟道,这样可使助燃空气和燃气预热,实现烟气中的余热较大限度的回收利用,也有利于燃烧的充分进行。

如图2所示,挡流件9位于点火燃烧腔的前侧以阻挡气流冲击长明火焰。由此,在蓄热式燃烧器100换向时,可以通过挡流件9阻挡来流烟气的气流,避免气流直接冲击长明火焰,有效地减小了管体内的气流对长明火焰的影响,提高了长明火焰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火检信号的稳定性,且保证了长明火焰作为点火源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蓄热式燃烧器100的烧嘴10,通过将挡流件9设在点火燃烧腔的前侧,在蓄热式燃烧器100换向时,可以通过挡流件9阻挡来流烟气的气流,避免气流直接冲击长明火焰,有效地减小了管体内的气流对长明火焰的影响,提高了长明火焰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火检信号的稳定性,且保证了长明火焰作为点火源的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挡流件9在点火燃烧腔的截面上的投影面积为s1,点火燃烧腔的截面面积为s2,s1、s2满足:1/4≤s1/s2≤1/3。例如,s1/s2可以为1/4、7/24或1/3,s1/s2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蓄热式燃烧器100的烧嘴10的具体规格型号调整设计,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由此,可在保证挡流件9阻挡气流冲击长明火焰的基础上,减小挡流件9对管体20内大火燃烧时的不良影响。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点火燃烧腔的截面”指的是与点火燃烧腔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截点火燃烧腔所得的平面。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挡流件9包括连接部91和挡流部92,连接部91的一端与烧嘴喷头7相连,挡流部92与连接部91的另一端相连。例如,如图2所示,连接部91的后端可以与烧嘴喷头7的上端相连,挡流部92与连接部91的前端相连。由此,易于将挡流件9连接在烧嘴10上,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可选地,连接部91可以为圆钢,挡流部92可以形成为片状或板状结构。具体地,连接部91的另一端与稳焰器8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l,l满足:60mm≤l≤80mm。例如,l可以为60mm、70mm或80mm,其具体数值可以根据蓄热式燃烧器100的烧嘴10的具体规格型号调整设计,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由此,不但有利于保证挡流件9阻挡气流冲击长明火焰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减小挡流件9对管体内大火燃烧时的不良影响。

可选地,挡流部92与点火燃烧腔的截面相互平行。换言之,点火燃烧腔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挡流部92。例如,参照图2和图3,挡流部92可以沿竖直方向延伸。由此,有利于保证挡流件9阻挡气流冲击长明火焰的能力且可以减小挡流件9的占用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连接部91与挡流部92垂直。例如,如图2、图4和图5所示,连接部91可以沿水平方向延伸,挡流部92可以沿竖直方向延伸。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连接部91与烧嘴喷头7形成的夹角也可小于90°或大于90°,连接部91与烧嘴喷头7形成的夹角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挡流部92的形状为圆形或方形。例如,如图4和图5所示,挡流部92为圆形的挡片。由此,有利于保证挡流件阻挡气流冲击长明火焰的能力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挡流部92也可形成为长圆形、三角形或梯形,只要保证挡流件9能阻挡气流冲击长明火焰即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4所示,挡流部92的厚度为t,t满足:2mm≤t≤5mm。例如,挡流部92的厚度t可以为2mm、3mm、4mm或5mm,其具体数值可以根据蓄热式燃烧器100的烧嘴10的具体规格型号调整设计,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由此,可以提高挡流部92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连接部91与挡流部92焊接连接。由此,可以简化挡流件9的加工工艺且有利于增强挡流件9的结构强度。

下面参考附图1-5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蓄热式燃烧器100的烧嘴10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下述描述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作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

如图-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蓄热式燃烧器100的烧嘴10,包括点火电极1、陶瓷套管2、点火套管3、主燃气管4、燃气喷头5、助燃空气管6、固定套管101、烧嘴喷头7、稳焰器8和挡流件9。

具体而言,点火电极1的一端通过高压导线与电控装置相连,电控装置可产生高压电流并通过高压导线传输到点火电极1。

参照图2和图3,陶瓷套管2套设在点火电极1外并与点火电极1同轴,陶瓷套管2内可通冷却风以保护点火电极1。点火套管3包括点火燃气管31和点火空气管32,点火燃气管31套设在陶瓷套管2外,点火空气管32套设在点火燃气管31外且与点火燃气管31同轴设置。主燃气管4套设在点火空气管32外且与点火空气管32同轴,助燃空气管6套设在主燃气管4外且与主燃气管4同轴。

点火燃气管31内形成有点火燃气通道311,点火空气管32内形成有点火空气通道321。点火燃气管31上设有第一进气口31a,第一进气口31a与点火燃气通道311连通,点火燃气可自第一进气口31a进入点火燃气通道311;点火空气管32上设有第二进气口32b,第二进气口32b与点火空气通道321连通,点火空气可自第二进气口32b进入点火空气通道321。

主燃气管4内形成有主燃气通道41,主燃气通道41具有第三进气口4a和第三出气口,第三出气口处设有燃气喷头5以组织主燃气喷出形式。燃气喷头5可以与主燃气管4螺纹连接。助燃空气管6内形成有助燃空气通道61,助燃空气通道61内设有蓄热体,蓄热体可以通过固定套管101固定在助燃空气通道61内。助燃空气通道61具有第四进气口6a和第四出气口10a。助燃空气可以从第四进气口6a进入助燃空气通道61并从第四出气口10a流出。从第三出气口流出的主燃气与从第四出气口10a流出的助燃空气混合燃烧。

烧嘴喷头7的轴向(例如,图2中前后方向)两端均敞开,烧嘴喷头7的一端(例如,图2中的后端)与点火空气管32相连,烧嘴喷头7的内壁限定出点火燃烧腔,点火电极1的一端伸入点火燃烧腔内,且点火燃烧腔与点火燃气通道311和点火空气通道321连通以在点火燃烧腔内形成长明火焰。

稳焰器8设在点火燃烧腔内,稳焰器8与点火燃气管31螺纹连接,稳焰器8上设有用于连通点火燃气通道311和点火燃烧腔的点火燃气孔和用于连通点火空气通道321和点火燃烧腔的点火空气孔,稳焰器8可使点火燃气和点火空气按一定比例进入点火燃烧腔以组织火焰形式。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挡流件9位于点火燃烧腔的前侧以阻挡气流冲击长明火焰。由此,在蓄热式燃烧器100换向时,可以通过挡流件9阻挡来流烟气的气流,避免气流直接冲击长明火焰,有效地减小了管体内的气流对长明火焰的影响,提高了长明火焰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火检信号的稳定性,且保证了长明火焰作为点火源的功能。

具体地,挡流件9包括连接部91和挡流部92,连接部91为长度为20mm、直径为3mm的圆钢,连接部91的后端与烧嘴喷头7的上端焊接连接,连接部91的前端与挡流部92的上端焊接相连。连接部91沿水平方向延伸,挡流部92沿竖直方向延伸。

挡流部92形成为圆形片状结构,挡流部92的直径为32mm,挡流部92的厚度t为3mm,挡流部92在点火燃烧腔的截面上的投影面积为s1,点火燃烧腔的截面面积为s2,s1、s2满足:s1/s2=1/4。连接部91的前端与稳焰器8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l,l满足:l=70mm。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蓄热式燃烧器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蓄热式燃烧器100,包括管体20和两个烧嘴10,管体20内设有燃烧腔,两个烧嘴10分别设在管体20的两个端口处且伸入到燃烧腔内,两个烧嘴10中的至少一个为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烧嘴10。其中,管体20可以为辐射管,蓄热式燃烧器100可以为蓄热式辐射管燃烧器。

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烧嘴10中的其中一个为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烧嘴10,或者两个烧嘴10均为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烧嘴10。可选地,每个烧嘴10与管体20通过螺栓30连接。

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两个烧嘴10均为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烧嘴10。两个烧嘴10分别为烧嘴a和烧嘴b。

当烧嘴a大火燃烧时,烧嘴b大火熄灭,烧嘴b的长明火焰燃烧,烧嘴b的助燃空气通道61充当烟道,烧嘴a大火燃烧产生的烟气可以从烧嘴b的助燃空气通道61排出。其中,烧嘴a大火燃烧产生的烟气流向烧嘴b的助燃空气通道61时,烧嘴b上的挡流件9可以阻挡来流烟气的气流,避免气流直接冲击烧嘴b的长明火焰,有效地减小了管体20内的气流对烧嘴b的长明火焰的影响,提高了烧嘴b的长明火焰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火检信号的稳定性,且保证了烧嘴b的长明火焰作为点火源的功能。

当烧嘴b大火燃烧时,烧嘴a大火熄灭,烧嘴a的长明火焰燃烧,烧嘴a的助燃空气通道61充当烟道,烧嘴b大火燃烧产生的烟气可以从烧嘴a的助燃空气通道61排出。其中,烧嘴b大火燃烧产生的烟气流向烧嘴a的助燃空气通道61时,烧嘴a上的挡流件9可以阻挡来流烟气的气流,避免气流直接冲击烧嘴a的长明火焰,有效地减小了管体20内的气流对烧嘴a的长明火焰的影响,提高了烧嘴a的长明火焰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火检信号的稳定性,且保证了烧嘴a的长明火焰作为点火源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蓄热式燃烧器100,通过将两个烧嘴10分别设在管体20的两个端口处且伸入到点火燃烧腔内,并且两个烧嘴10的至少一个为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烧嘴10,由此,既有利于提高火检信号的稳定性,又保证了长明火焰作为点火源的功能,进而有利于提高蓄热式燃烧器100工作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蓄热式燃烧器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