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油打火机充油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8484阅读:35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油打火机充油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火机充油设备,特别是一种煤油打火机充油罐。



背景技术:

打火机作为一种取火装置,由于其使用携带方便,使用寿命高,已成为人们所必备的生活用品。目前,现有的打火机一般有燃油、燃气两种,同时为了倡导节能环保,也推出了一些可进行充气或者充油的装置。对于像zippo等这样的高端打火机,就是以煤油作为燃液,所以拥有一款打火机充油设备也使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现有的煤油打火机充油罐,打开开口处添加燃油的过程特别麻烦,需要借助小刀等平口物品用力撬开充油罐上的滴油管,而对于一些抽烟人士,打火机使用频率高,充油频率也高,从而带来一定的麻烦;而且现有的煤油打火机充油罐容量比较大,且又不是可重复利用产品,滴油管在外力强反复撬开、闭合过程中容易损坏,导致舍弃还还含有煤油的打火机充油罐,同时外力强撬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所以,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还有待研发出一种多次利用的,且便于对煤油打火机充油的充油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煤油打火机充油罐,本煤油打火机充油罐便于对打火机添加油,且反复利用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煤油打火机充油罐,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具有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的上表面竖直固定有连接柱一,所述的连接柱一上开设有与本体腔室相连通的出油孔,本体上还设置有出油塞,所述的出油塞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上转动设置有一转轴,转轴上套设有橡胶套一,且转轴上还固定有滴油管,转轴径向开设有与滴油管相通的通孔,所述出油塞安装槽的底面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上螺纹连接有用于抵靠滴油管的大头螺栓,所述出油塞的下表面开设有台阶孔,台阶孔与安装槽相通;所述的本体的下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底壁上固定有连接柱二,所述的连接柱二上开设有与本体腔室相连通的充油孔,所述的连接柱二上还设置有能够密封充油孔的封堵结构。

本煤油打火机充油罐在不向打火机添加煤油时,滴油管限位在大头螺栓下处于水平状态,使转轴上的通孔与出油塞上的台阶孔不通,且转轴上的橡胶套一还能够在滴油管处于水平状态时更好的堵住台阶孔,从而能够防止本体腔室内的煤油从连接柱一上的出油孔流向滴油管。

在向打火机添加煤油时,松开大头螺栓,将滴油管掰到使出油塞上的台阶孔对齐转轴上的通孔,就能够使本体腔室内的煤油流向滴油管,从而实现对打火机添加煤油。

此外,通过连接柱二上的充油孔能够向煤油打火机充油罐本体腔室添加煤油,反复利用率高,且封堵结构能够更好的起到密封防漏油的效果,从而解决对于外出过程中不便于携带现有容量大的煤油充油罐,起到过渡作用,更加安全可靠。

在上述煤油打火机充油罐中,所述的封堵结构包括进油塞,所述的进油塞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且连接柱二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与进油塞连接孔上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的进油塞连接孔底壁上固定有油封弹簧,油封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有封油压板。

当需要向本煤油打火机充油罐添加煤油时,直接拧开进油塞,对准连接柱二上的充油孔添加即可,添加完成后,将进油塞螺纹旋进后,在油封弹簧的作用下可以使封油压板紧紧封堵充油孔,防止漏油。

在上述煤油打火机充油罐中,所述的封油压板的横截面呈圆形,封油压板的直径大于连接柱二充油孔的孔径,且封油压板的外壁上套设有橡胶套二。

封油压板直径大于充油孔孔径,且封油压板上套设有橡胶套二,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压紧,起到密封作用。

在上述煤油打火机充油罐中,所述的出油塞还竖直设置有升力弹簧,且出油塞的安装槽底壁上竖直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位于转轴和大头螺栓之间,升力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安装孔上。

滴油管处于水平状态时,升力弹簧受到挤压,当大头螺栓被松开后,升力弹簧能够恢复到初始状态,从而能够将滴油管弹开,更容易将滴油管掰直。

在上述煤油打火机充油罐中,所述的连接柱一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的出油塞台阶孔下端的内孔壁上开设有与连接柱一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出油塞螺纹连接在连接柱一上,从而能够实现出油塞装卸,便于清理堵塞情况。

在上述煤油打火机充油罐中,所述的本体上转动设置有一翻转轴,所述的翻转轴上固定有一盖体,所述的盖体上开设有一缺口。本体上转动设置有一盖体,从而更好的对滴油管起到保护作用,提高安全性,且盖体上设置的缺口能够易于手指打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煤油打火机充油罐具有以下优点:

1、不向打火机添加煤油时,滴油管处于水平状态,转轴能够堵住出油塞上的台阶孔,使转轴上的通孔与出油塞上的台阶孔不通,从而能够防止本体腔室内的煤油从连接柱一上的出油孔流向滴油管;需向打火机添加煤油时,松开大头螺栓,将滴油管掰到使出油塞上的台阶孔对齐转轴上的通孔,就能够使本体腔室内的煤油流向滴油管,从而实现对打火机添加煤油。

2、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柱二上的充油孔能够向煤油打火机充油罐本体腔室添加煤油,反复利用率高,将进油塞螺纹旋进后,在油封弹簧的作用下可以使封油压板紧紧封堵充油孔,防止漏油,从而解决对于外出过程中不便于携带现有容量大的煤油充油罐,起到过渡作用,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连接柱一;3、出油塞;4、安装槽;5、转轴;6、滴油管;7、大头螺栓;8、台阶孔;9、凹槽;10、连接柱二;11、进油塞;12、油封弹簧;13、封油压板;14、升力弹簧;15、翻转轴;16、缺口;17、盖体;1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煤油打火机充油罐,包括本体1,本体1具有腔室,本体1的上表面竖直固定有连接柱一2,连接柱一2上开设有与本体1腔室相连通的出油孔,本体1上还设置有出油塞3,本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凹槽9,凹槽9底壁上固定有连接柱二10,连接柱二10上开设有与本体1腔室相连通的充油孔,连接柱二10上还设置有能够密封充油孔的封堵结构。本体1上转动设置有一翻转轴15,翻转轴15上固定有一盖体17,盖体17上开设有一缺口16,本体1上转动设置有一盖体17,从而更好的对滴油管6起到保护作用,提高安全性,且盖体17上设置的缺口16能够易于手指打开。

如图3所示,出油塞3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4,安装槽4上转动设置有一转轴5,转轴5上套设有橡胶套一,且转轴5上还固定有滴油管6,转轴5径向开设有与滴油管6相通的通孔18,所述出油塞3安装槽4的底面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上螺纹连接有用于抵靠滴油管6的大头螺栓7,出油塞3的下表面开设有台阶孔8,台阶孔8与安装槽4相通。出油塞3还竖直设置有升力弹簧14,且出油塞3的安装槽4底壁上竖直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位于转轴5和大头螺栓7之间,升力弹簧14的一端固定在安装孔上,滴油管6处于水平状态时,升力弹簧14受到挤压,当大头螺栓7被松开后,升力弹簧14能够恢复到初始状态,从而能够将滴油管6弹开,更容易将滴油管6掰直。连接柱一2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外螺纹,出油塞3台阶孔8下端的内孔壁上开设有与连接柱一2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出油塞3螺纹连接在连接柱一2上,从而能够实现出油塞3装卸,便于清理堵塞情况。

封堵结构包括进油塞11,进油塞11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且连接柱二10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与进油塞11连接孔上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进油塞11连接孔底壁上固定有油封弹簧12,油封弹簧12的另一端固定有封油压板13。当需要向本煤油打火机充油罐添加煤油时,直接拧开进油塞11,对准连接柱二10上的充油孔添加即可,添加完成后,将进油塞11螺纹旋进后,在油封弹簧12的作用下可以使封油压板13紧紧封堵充油孔,防止漏油。封油压板13的横截面呈圆形,封油压板13的直径大于连接柱二10充油孔的孔径,且封油压板13的外壁上套设有橡胶套二。封油压板13直径大于充油孔孔径,且封油压板13上套设有橡胶套二,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压紧,起到密封作用。

本煤油打火机充油罐在不向打火机添加煤油时,滴油管6限位在大头螺栓7下处于水平状态,使转轴5上的通孔18与出油塞3上的台阶孔8不通,且转轴5上的橡胶套一还能够在滴油管6处于水平状态时更好的堵住台阶孔8,从而能够防止本体1腔室内的煤油从连接柱一2上的出油孔流向滴油管6;在向打火机添加煤油时,松开大头螺栓7,将滴油管6掰到使出油塞3上的台阶孔8对齐转轴5上的通孔18,就能够使本体1腔室内的煤油流向滴油管6,从而实现对打火机添加煤油;此外,通过连接柱二10上的充油孔能够向煤油打火机充油罐本体1腔室添加煤油,反复利用率高,将进油塞11螺纹旋进后,在油封弹簧12的作用下可以使封油压板13紧紧封堵充油孔,从而解决对于外出过程中不便于携带现有容量大的煤油充油罐,起到过渡作用,更加安全可靠。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本体;2、连接柱一;3、出油塞;4、安装槽;5、转轴;6、滴油管;7、大头螺栓;8、台阶孔;9、凹槽;10、连接柱二;11、进油塞;12、油封弹簧;13、封油压板;14、升力弹簧;15、翻转轴;16、缺口;17、盖体;18、通孔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