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罐式炉自调节助燃空气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4732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罐式炉自调节助燃空气通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罐式炉,具体涉及一种罐式炉自调节助燃空气通道。



背景技术:

炭素行业生产铝用阳极、阴极、电极以及炭素石墨化材料多采用煅烧用的罐式炉,由于预热空气助燃出现的超温现象,其火道燃烧方式也由最初的预热空气助燃逐渐转为冷空气助燃方式,因此助燃空气进气结构也逐渐发生变化,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罐式炉燃烧自动控制系统也逐渐开始工业化应用,燃烧控制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实践证明,首层火道前墙位置单一进入冷空气结构存在一定问题,主要难处在于当原料中的挥发分降低时,为保证火道内温度分布不变化,首层空气阀门开度变小,甚至开度达到最小开度,被控温度仍然下降;另外一点是当出现停排料或者清理挥发分集中通道操作时,罐式炉热平衡被打破,火道内温度降低,单一的冷空气助燃方式下火道升温太过缓慢,这个时候需要补入预热空气,因为预热空气温度高度400℃,升温速率快,较短时间内能恢复火道正常温度分布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罐式炉自调节助燃空气通道,能够发挥预热空气助燃和冷空气助燃各自的优点,维持火道内火焰分布的稳定性,既不会出现全部预热空气助燃出现的超温现象,也不会出现单一冷空气助燃火道温度升温慢的情况,使得燃烧自动控制系统在罐式炉上能发挥最大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罐式炉自调节助燃空气通道,包括预热空气进口、预热空气水平通道、预热空气集合通道、预热空气竖道、预热空气二分通道、冷空气进口、冷空气水平通道和混合气集合竖道,所述预热空气进口设置于后墙八层火道下部位置,所述预热空气水平通道布置在所述预热空气进口与前墙墙体之间,多条所述预热空气水平通道在前墙墙体内连通后形成所述预热空气集合通道,所述预热空气竖道一端连接所述预热空气集合通道,所述预热空气竖道另一端与所述预热空气二分通道相连,所述预热空气二分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混合气集合竖道;所述冷空气进口设置于前墙二层火道位置,所述冷空气进口通过所述冷空气水平通道与所述混合气集合竖道连通,所述混合气集合竖道连通首层火道。

所述的罐式炉自调节助燃空气通道,其优选方案为,所述预热空气二分通道与所述混合气集合竖道之间设置耐火材料制造的预热空气拉板,用来调节进入所述混合气竖道的预热空气流量。

所述的罐式炉自调节助燃空气通道,其优选方案为,所述预热空气水平二分通道设置在前墙三层火道观火孔的上部位置。

所述的罐式炉自调节助燃空气通道,其优选方案为,所述混合气集合竖道与前墙挥发分竖道错开布置,两者中心线不在同一纵向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将预热空气和冷空气结合后一起参与助燃,提高罐式炉生产时热平衡对外界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同时利用预热空气和冷空气,由于两者依靠同一负压源调节流量,因此在火道超温时,进入的冷空气量将增加,预热空气自动减少;火道温度降低时,进入的冷空气量将减少,预热空气量自动增加,具有自调节功能。这样既可以避免全部预热空气助燃出现的超温现象,也能解决特殊操作下单一冷空气助燃火道温度升温慢的情况,提高炉体内部温度分布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罐式炉中自调节助燃空气通道结构剖面图;

图2为预热空气竖道位置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

如图1、2所示,一种罐式炉自调节助燃空气通道,包括预热空气进口、预热空气水平通道1、预热空气集合通道2、预热空气竖道3、预热空气二分通道4、冷空气进口、冷空气水平通道6和混合气集合竖道7,所述预热空气进口设置于后墙八层火道下部位置,所述预热空气水平通道1布置在所述预热空气进口与前墙墙体之间,多条所述预热空气水平通道1在前墙墙体内连通后形成所述预热空气集合通道2,所述预热空气竖道3一端连接所述预热空气集合通道2,所述预热空气竖道3另一端与所述预热空气二分通道4相连,所述预热空气水平二分通道4设置在前墙三层火道观火孔的上部位置,所述预热空气二分通道4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混合气集合竖道7,所述预热空气二分通道4与所述混合气集合竖道7之间设置耐火材料制造的预热空气拉板5,用来调节进入所述混合气竖道7的预热空气流量;所述冷空气进口设置于前墙二层火道位置,所述冷空气进口通过所述冷空气水平通道6与所述混合气集合竖道7连通,所述混合气集合竖道7连通首层火道,所述混合气集合竖道7与前墙挥发分竖道8错开布置,两者中心线不在同一纵向平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