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的径向旋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5602阅读:8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的径向旋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轮机配套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的径向旋流器。



背景技术:

燃气轮机作为分布式供能的核心单元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降低燃气轮机的NOX排放,近几十年来各国大力开展低NOX燃烧技术研究,主要包括稀态预混燃烧技术、富燃-焠熄-稀态燃烧技术、催化燃烧技术和无焰燃烧等,其中稀态预混燃烧技术已在工业燃气轮机上得到成功应用;

然而稀态预混燃烧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燃烧不充分的问题,由于进入旋流器的空气流速很快,通常远大于燃料燃烧的火焰传播速度,要想使燃料在燃烧室内稳定燃烧,需要通过有效的手段进行稳燃,稳燃性能较差会干扰燃烧过程,增大污染物的排放,严重时会对整个燃烧系统造成结构性的破坏。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稳燃效果好的燃气轮机燃烧室的径向旋流器,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的径向旋流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旋流器稳燃效果的好坏影响燃料的燃烧及燃烧系统可靠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的径向旋流器,包括

壳体、内孔、旋流叶片、分流孔、稳流片和旋流进气通道;

所述壳体的中间设有沙漏型的内孔,壳体上以内孔的轴线为中心环绕设置有旋流叶片,所述旋流叶片的右侧于壳体上设有分流孔,所述壳体的右端于内孔的外侧设有稳流片。

优选的,所述分流孔以内孔的轴线为中心阵列分布有八处。

优选的,所述旋流叶片的外侧设有环槽式的旋流进气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通道进气的方式,高压气体沿内孔和旋流进气通道进入燃气轮机的燃烧室,通过对进气通道的分流,使得高压空气与燃料的混合更加充分,燃烧效果更好,而通过分流孔对混合气的分流,降低了内孔中的压力,使得内孔中的混合气流动通畅,并且在分流孔中形成低于内孔的低压区,加强混合气燃烧的稳定性,获得较佳的稳燃效果。

2.本实用新型由于加强了混合气燃烧的稳定性,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提高了燃气轮机低污染物燃烧室的性能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内孔,3、旋流叶片,4、分流孔,5、稳流片,6、旋流进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的径向旋流器,包括

壳体1、内孔2、旋流叶片3、分流孔4、稳流片5和旋流进气通道6;

壳体1的中间设有沙漏型的内孔2,壳体1上以内孔2的轴线为中心环绕设置有旋流叶片3,旋流叶片3的右侧于壳体1上设有分流孔4,壳体1的右端于内孔2的外侧设有稳流片5。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分流孔4以内孔2的轴线为中心阵列分布有八处,分流孔对混合气进行分流,从而降低内孔2中流动气体的压力。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旋流叶片3的外侧设有环槽式的旋流进气通道6,部分空气通过旋流进气通道6导入旋流叶片3中,最终进入内孔2中,由于采用双通道进气的方式,使气体与燃料的混合更加均匀。

工作原理:

在使用该燃气轮机燃烧室的径向旋流器时,空气通过内孔2的左端和旋流叶片3外侧的旋流进气通道6进入,并与燃料喷管喷射的雾化燃料混合燃烧,沙漏型的内孔2有利于扩大空气的进气量,并且由于采用双通道进气的方式,可降低内孔2的进气压力,使气体与燃料的混合更加均匀,使得燃烧更加充分、迅速,少量的混合气进入旋流叶片3右侧的分流孔4内,在分流孔4内形成的低压区燃烧,对混合气进行分流,加强内孔2中气体流动的稳定性并使其充分燃烧,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综上所述,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